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陵春梦-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润之先生大鉴:贵方所提八项条件,政府方面已承认可以作为基础,进行和谈。各项问题,自钧可在谈判中商讨决定。惟在谈判之前,不能先行执行某项条件。尚请即日派遣代表,商定地点,开始谈判。
  ”关于’某项条件‘,“李宗仁沉吟道:”他们一定可以猜想到,是惩办战犯问题。他们肯不肯这样做,听回信再说吧。“
  回信没有等到,李宗仁就已经坐不住了。这个坐在火炉上的代总统,的确不是好当的。四处碰壁,八面撞墙。无奈,只好再访问司徒雷登。
  李宗仁道:”今夭拜访大使,实在不好意思。我德薄能鲜,视事没多久,困难接踵而来,难堪之极!“
  ”邵力子、张治中几位先生都去了吗?“
  ”还没有去。“
  ”为什么?“
  ”他们有太多的顾虑。“
  ”顾虑什么?“
  ”怕碰钉子。“
  ”除了这,还有什么困难?“
  ”还是老问题。“李宗仁哭丧着脸道:”皇帝不差饿兵,何况我不是皇帝?薪饷发不出,部队在前线喝西北风,大使您看这还行吗?“
  司徒把灰绿色的眼珠骨溜溜一转:”这个,这个不是我不帮忙,美国实在也伤透了脑筋。据报告,台湾码头上武器弹药堆积如山,黄金美钞堆满仓库,坦克车到处乱放,履带上都结了蜘蛛网!请问总统先生,你们有这么多东西搁着,还有必要向美国伸手吗?台湾这么多东西,难道不是美国援助的吗?“
  李宗仁倒抽一口凉气,心想这厮可恶,便说:”大使所言甚是!不过大使比我更清楚,这些东西运去台湾,绝非我的意思!中国有句话说得好:巧媳妇难为无米炊。如今承贵国瞧得起,要鄙人出面收拾这个烂摊子,我不知厉害,挑上肩了。可是我拿什么开销?拿什么去喂饱剿共将士的肚子?贵国的一番好意如此,而蒋先生存心捣蛋又如彼,我姓李的并无金矿可掘,贵国又不肯援手,请问大使,请教大使,我如何善其后?“
  司徒笑道:”总统先生有什么高见?“
  李宗仁哭丧着脸道:”大使,我还有什么高见低见?目前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前前后后都伸着手问我要钱、钱、钱!我真是寸步难行啊!农历年初一,我想出去看看部队,振振士气,巩固首都防卫!可是我的身分,不能空着两只手去看他们,总得带点慰劳金,是吗?“
  司徒点头。
  ”可是我哪儿找慰劳金去?俞鸿钧只肯把黄金美钞往台湾运,对我的命令一点不买账,您说我能对他怎么样,派兵去抢吗?“
  司徒笑了。
  ”年尾年头头寸紧,造币厂的机器日夜没停。他把钞票空运前方喂他的部队去了,把我当成阿木林,大使请设身处地想想,我这台戏怎能唱得下去?“
  司徒不笑了,紧皱着灰白的眉毛,叹道:”总统先生,我很同情你的处境。“司徒一顿,”以我之见,你不妨跟他明说,请他以剿共的大局为重,拨给库存金银——“
  李宗仁心头一动。回去以后,立即给远在溪口的蒋介石拨了个电活。不想,李宗仁又碰了个大钉子。
  俞鸿钧把李宗仁来电话的事告诉了蒋介石。
  ”别理他别理他!“蒋介石狞笑道:”金元券已暴跌到一万一千合一块美金,军政费用均感枯竭,要我拨给库存金银,发给军饷,以期提高士气,巩固军心。他说得又可怜又好听,——别理他!“
  ”是是。“
  ”运台的金钞三亿多美元,照海外比值如何?“
  ”报告总统,那当然要高得多。全部库存黄金是三百九十万安士,各种白银值七千万美元,外汇价值七千万美元,总值不止三亿多美元,那是依据公开市场的行情计算。“
  ”好好好,“蒋介石有了笑容:”你多辛苦吧,这件事要办妥当,不要拆烂污。“
  ”不会不会,“俞鸿钧道:”不过央行保管的战时没收的大量珠宝,恐怕运不走了。“
  ”为什么?“
  ”李宗仁已派人看守,这些珠宝在另一个仓库。“
  ”值多少钱?“蒋介石急问:”我知道大约值一百多万美元。“
  ”最多也不过两百万美元。“俞鸿钧道:”万一运不走,也算了。“
  ”尽人事吧!“蒋介石恨恨地说:”最好让他一个铜板也摸不着!“
  ”是是。“
  蒋介石再找孙科接电话。劈头便问:”搬家问题怎么徉啦!他还反对吗?“
  ”啊啊,“孙科说:”他还反对,他不赞成把行政院搬到广州办公,他说他要守住长江,留在南京。“
  ”由他一个人守长江吧!“蒋介石道:”那你的行政院几时搬?“
  ”快了,现在大部分已经搬空,我大概在二月五日动身。“
  ”好好好!“蒋介石道:”哲生兄记着,你此刻在南京,前前后后喊过好几次和平;但你到广州之后,一定要表示态度,重申戡乱到底的决心,让他一个人喊和平,要他唱独脚戏!“
  ”是是!遵命!遵命!“
  蒋介石打完电话,累了,如象打了个大胜仗,可没一点儿”大捷“的滋味。蒋经国岔开道:”打电话很累,已经让他们快点弄好强力电台。“
  ”不错,“蒋介石疲乏地说:”我要在这里住三个月,交通通讯问题该快点解决。“
  ”已经动手了,“蒋经国道:”本来可以早点弄好,就是这徉做,亚伯的行踪消息就不能保密,不大好。“
  蒋介石起立道:”嗯嗯。“接着往外走:”到外面去走走吧。“
  ”不必了吧,亚伯,时候不早,该休息了。“
  ”我还不想睡。“蒋介石朝窗外望去,只见侍卫疏疏落落地在屋外放哨,溪口本来不是大城,如今来了蒋介石,入夜倍感凄凉。”你告诉陈仪,“蒋介石喃喃地说:”任何人不许到溪口来。在杭州路口上,就该安排好,除非我同意,否则任何人都不许到溪口来。“
  ”是的,亚伯。“
  蒋介石立在窗下目送一条野狗夹着尾巴在寒风中瑟缩而过,说:”至于陈仪,我越想越不妥。这个老头子倚老卖老,敢当面教训我。“他又沉吟久之,半晌惶恐地说:”经国,你说,他会不会对我来一手?我不安极了!“
  蒋经国连忙安慰他道:”防是要防的,但陈仪不可能有什么花样,他也没有兵。“
  ”恩伯同他的关系大家知道。“蒋介石似有重忧:”西安事变的教训我忘不了!想陈仪同汤恩伯在上海那一段日子,两人常常面对面下围棋;陈仪的日本太太病了,医药费开支大,卖掉了一个冰箱,那时候恩伯也不断帮他忙,他对他本来当寄父看待的。现在陈仪一再劝我’提得起放得下‘,我看里面是有文章。“
  蒋经国再劝:”也可能他这一阵子闭门读书,脾气变了。“
  ”也不,“蒋介石烦躁地踱着:”他一向如此,有时候好象坚决反共,有时候常同我抬杠,他的班底气味好象又不同,这这这——“
  ”不要紧不要紧,“蒋经国道:”我们只要加强他同汤恩伯之间的监视,再钉紧他的部下徐学禹,就不可能有什么差池。“
  正是:只要你敢”背叛“我,亲生爷娘也勿管。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三回 赋心不死 美国佬垂青知识分子 惨淡经营 代总统张罗和谈对策
  话分两头。却说就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乌烟瘴气、乱七八糟的石头城里,眼见蒋介石王朝即将全面崩溃,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及其主要助手们正在商议应变措施。使馆大部分人员和眷属已经疏散。焦急不安的司徒,整理着华盛顿、南京、上海、北平、台北各地来的消息。他想在千头万绪中理出一个线来,但痛苦的事实使他无从入手,也无法入手。
  ”我很痛苦,“司徒离开椅子慢慢踱着步:”记得我的老友、前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先生不久前对我说过,我们是在看戏!看历史戏中一出最悲惨的戏。我们坐在前排漂亮的包厢里。这出戏没有按照我们美国的意愿演下去。我们处在只许看、只许说话、不许直接插手的可怜位置上。当时我就怀疑,为什么让美国代表只准作一个旁观者出现?而不让他作为历史剧的主角出现?“
  ”我的痛苦并不比你轻些,“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道:”我和大使先生有同感。大使先生知道,我奉命到中国工作已经三年了。三年来我们作了巨大的努力,但仍然不能使蒋介石的作战能力有所提高。真为蒋介石这个主角的蠢猪行为感到愤怒。我真恨不得自己跳上台去……“
  ”不不,“司徒劝道:”这不干你的事。你的心情我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你来中国只有三年,我到中国已经半个世纪了,又有什么用呢!“
  ”是啊!“顾问团空军组长汤玛斯准将叹道:”共产党没有空军,蒋介石的空军应该发挥百分之百的火力了吧?结果大家看见,不但不理想,甚至好些空军还驾着飞机投向共区,你说这能怪我们美国?“
  司徒道:”你们明天决定回去,不会变动了?“
  ”不会变动了。“巴大维道:”白吉尔中将的西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还要留在青岛,希望他能够为我们做些工作。“
  汤玛斯不安地问:”大使,我刚才收听华盛顿广播,说是白宫对华政策踌躇难决。国务卿艾奇逊今天表示在他任内,美国对中国和拉丁美洲的政策不会有变化;至于美国对中共政权的态度如何,他说他不愿加以揣测,大使你看明天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
  巴大维说:”是啊!大使,我们军人烦透了,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政府呢?不干涉不行,干涉也不行,真是,咳!“
  在座的美国文武官员一片唏嘘声。
  ”绅士们,“司徒声音颤抖:”我把一生中最有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中国问题上了,我的痛苦你们可以想象得到。“
  ”现在,你们明天要回国了。白吉尔将军也不会长期留在青岛。我在南京大使馆能呆多久,也没把握。“司徒凄然泪下:”以后的日子,我同艾奇逊先生一样,到现在还没有话说。不过大家不必完全失掉信心,我们在中国所做的努力,还不能证明我们的利益会随着我们退出中国而完蛋!“他开始提高声音:”我为什么到上海来?这是秘密,“他重重地说:”我是为安排蒋介石的后事来的,上海有着众多的朋友,他们有的是中美合作所老干部,有的是民主人士,有的是蒋介石旧货摊上的货色,我要他们准备起来!行动起来!潜伏起来!战斗起来!狠狠地给中共在各方面以无情的打击!“
  在座的几个文武官员,竟然为司徒鼓起掌来。
  ”我要告诉你们,“司徒咽了口唾沫:”我们正在开辟第二战场——对这个战场,我们寄托了巨大的希望……“
  ”什么战场?“
  ”这就是中国的第三条道路问题。只要我们掌握中国的知识分子,要他们在报纸上、杂志上宣传我们的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中国的共产主义便会烟消云散……“司徒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不久前,我在重庆的《大公报》上看到梁漱溟先生的专文,使我非常高兴。“
  ”这种文章以后还可能有,而且一定有,“傅泾波道:”即使中共控制了整个大陆,这种文章也会出现的。只要中共说一个’不‘字,那么我们就有文章可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