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陵春梦-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亭兄没有明讲,”顾祝同吞吞吐吐地说,“按我的理解,光亭的意思,是不是要求‘和谈’,以便争取时间……”顾祝同看了看蒋介石毫无表情的、铁板似的脸上,没有敢继续往下说。
  “下策呢?”
  “就是强行突围。而突围的结果,很可能是全线崩溃。”
  蒋介石陷入深深的苦恼中。上策,他办不到;中策,他办不了;下策,他又不甘心。除了这三策,还能有别的办法吗?希望美国插手,静待国际局势的变化,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最要紧的是要稳定战局,而稳定战局又需要……蒋介石心里烦透了。
  “总统!”
  蒋介石“哦”了一声,从沉思中醒了过来。他挺了挺胸脯道:“请给光亭回电:望弟稍安勿躁,明日派员飞京面授机宜。”
  第二天,杜聿明派了他的参谋长舒适存飞京受命。第三天,舒适存偕同空军总司令部通讯署署长董明德带着“总统指示”飞回陈官庄。
  舒适存道:“总统指示,希望援兵不可能。总统再三交代,一定要按照他的命令迅速突围。”
  董明德道:“总统对邱、李两兵团极为关心,决心以空军全力掩护贵部突围。”
  杜聿明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心里却极度的失望。“面授机宜”,这就是总统面授的“机宜”?看来,他也己山穷水尽了!
  入晚,朔风呼啸,暗灰的天空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没有枪声,没有炮声,四周是一片奇迹般的寂静。杜聿明感到奇怪,忙问身边的参谋。参谋答道,“报告总座!共军早已停止了进攻。他们在前沿阵地不断喊话,广播,送信,发射‘纸弹’(宣传品),有时竟送来一包一包的烧饼、馒头……”
  杜聿明没有再听下去。他的心里发颤。他很清楚,共军的这一手比打枪打炮还要厉害十倍。这样下去,他的部队还能维待多久?他心灰意冷地站了起来,无目的地在屋里踱着步。正好董明德从外面进来。他把董叫到一边,试探地问:“老头子究竟有些什么打算?难道他要看着这点本钱丧失殆尽吗?”
  董明德叹了口气:“不瞒总座说,你们这里被围,平津危急,北平西苑机场己失,徐焕升落荒而逃……”
  “没有人向总统提议……和平谈判吗?”
  董明德道:“以前有人提过和谈,听说老头子不同意,现在无人敢提。总之,谈是谈不了,打也打不下去,南京城里已经慌作一团……总座有什么高见?”
  杜聿明道:“徐蚌会战关系党国的存亡,如果强令两个兵团突围,一突就完。这支主力一被消灭,南京就保不住,武汉、西安更不能再战,老头子只有一个地方可跑——台湾。”
  “会这样吗?”
  “会的。还有什么力量能支撑这局面呢?”
  “既然这样,”董明德说,“总座何不去南京,向老头子面陈国家大计?”
  杜聿明摇头道,“不行。他有他的看法,他不会接受这个意见的。这次会战就因为没有按照集中兵力决战的预定计划办,中途又一再变更决心才弄到现在这个局面……”
  杜聿明长叹一声站了起来,信步走出兵营,在警戒中巡视守军。只见下面官兵人人吵饿,个个说冷,柴禾早已烧光,接着又拆开车架,几十万人把几千辆车架木材迅速烧光,于是只好焚烧胶胎,那股味道难闻极了,杜聿明几乎无法行走,想找个地方同邱清泉、李弥等将领当面谈谈都不可能,心灰意冷,黯然回营。
  第二天东方微明,空中隆隆作响,三军将士齐声呐喊,喜惧参半。喜的是空投粮食的机群已自上海南京分头赶到,前方驴马牲口早已吃光,饿得不能动弹,再不进食,别说战争,连说话都没气力了。俱的是飞机有限,投粮不敷;而几十万人一齐张口,如何分配?杜聿明的卫队早已架起重机枪严阵以待,在空投圈四周展开戒备。不料飞机没有投向指定地点,只要下面是一片人海,粮包就掷将下来。看官,一包米有多重?一麻袋大饼又有多重?雪地上数十万人翘首而望,伸手而接,粮未落而人先倒,挤抢压踩,惨呼四起;呻吟转侧,挣扎乏力,死了不知多少。
  待粮包落地,惨烈的争夺战便在内部演出。先是个别的人抢得,众人一拥上前均分;之后由单位出面争夺,最后连总指挥部都投入了“抢粮战斗”,枪声不绝,死人无数;鲜血染满粮食,夺到的连看都不看一眼,忙不迭往嘴里塞、往锅里倒,唯恐遭人劈手夺去,甚至连命都赔在里面。杜聿明、邱清泉。李弥等将领人人靠抢吃饭,如此惨酷的争夺,又不知死了多少。
  争夺既过,啼饥号寒之声复起,万分凄惨,杜聿明还以为援兵可到,不拟投降,但弟兄们等不及了,他们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为蒋介石作牺牲,只要一有机会,纷纷奔向长壕,投向共军。几万人都不愿再吃草皮树根,就是连这些东西都成了珍品。
  杜聿明兀自叹气,流泪,坐立不宁。参谋长入报道:“事情糟到不能说。有些女人,有些漂漂亮亮的官太太,为了一块大饼,可以同任何人睡觉!”
  杜聿明龇牙咧嘴道:“真有这样的事?”
  参谋长有气无力地坐下来,摇头道:“真是这样的。她们饿得受不了,她们每个人都有金银珠宝,有几个还是——”他咽下一口唾沫:“可是这些治不了肚子饿,——”
  正说着,十三兵团司令官李弥匆匆走了进来:“总座,陈毅将军给你送来了一封信。”
  信上写着:
  杜聿明将军、邱清泉将军、李弥将军和邱李两兵团诸位军长师长团长:
  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黄维兵团已在十五日晚全军覆没,李延年兵团已掉头南逃,你们想和他们靠拢是没有希望了。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欣军,怎么突得出去呢?你们这几天试着突围,有什么结果呢?你们的飞机坦克也没有用。我们的飞机坦克比你们多,这就是大炮和炸药,人们叫这些做土飞机、土坦克,难道不是比较你们的洋飞机、洋坦克要厉害十倍吗?你们的孙元良兵团已经完了,剩下你们两个兵团,也已伤俘过半。你们虽然把徐州带来的许多机关闲杂人员和青年学生,强迫编入部队,这些人怎么能打仗呢?十几天来,在我们的层层包围和重重打击之下,你们的阵地大大地缩小了。你们只有那么一点地方,横直不过十几华里,这样多人挤在一起,我们一颗炮弹,就能打死你们一堆人。你们的伤兵和随军家属,跟着你们叫苦连天。你们的兵士和很多干部,大家很不想打了。你们当副总司令的,当兵团司令的,当军长师长团长的,应当体恤你们的部下和家属的心情,爱惜他们的生命,早一点替他们找一条生路,别再叫他们作无谓的栖牲了。
  现在黄维兵团已被全部歼灭,李延年兵团向蚌埠逃跑,我们可以集中几倍于你们的兵力来打你们。我们这次作战才四十天,你们方面已经丧失了黄伯韬十个师,黄维十一个师,孙元良四个师,冯治安四个师,孙良诚两个师,刘汝明一个师,宿县一个师,灵璧一个师,你们总共丧失了三十四个整师。其中除何基沣、张克侠率三个半师起义,廖运周率一个师起义,孙良诚率一个师投诚,赵壁光、黄子华各率半个师投诚以外,其余二十七个半师,都被本军全部歼灭了。黄伯韬兵团、黄维兵团和孙元良兵团的下场,你们已经亲眼看到了。你们应当学习长春郑洞国将军的榜样,学习这次孙良诚军长、赵壁光师长、黄子华师长的榜样,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军可以保证你们高级将领和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是你们的唯一生路。你们想一想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好,就这样办。如果你们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
  中原人民解放军司令部
  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七日
  李弥看着杜聿明道:“总座,你看……”杜聿明冷笑了一声:“共军的胃口真是越来越大,还想叫我们投降!作梦!”
  “那我们……”
  “全线突围!和共军决一死战!”
  杜聿明嘴里很硬,心里早虚了,他已经作好了最坏的准备。夜深人静时,他给家里人写了封一信(万一不成,还可作为遗书),信中叙述了他困难的处境:“此次撤退,毕生难忘。人逾四十万,车辆一万多,辎重行李,拖累过重。而军眷妇孺,碍事更甚。万余汽车中因需运输各级军官眷属,致徐州大量汽油在撤退时无法携带,甚至坦克战车中均有妇孺,大军转移如难民行列;而数千文员之混杂其中,也使部队形形色色,不成部队,此可叹者一也。
  ”奉命自徐撤退后,第一日行军仅走四十华里,翌日又奉命回守徐州;军事行动贵乎神速,如此大规模之行军既无法得心应手,更难以保守机密,终为敌所乘,此可叹者二也。
  “我军既回徐州,复击退敌军数次小规模进攻,以为会师有望,不料翌晨又奉命撤退,军容之乱,出走之众,汽油之缺,人心之慌,一言难尽。而取道迂回,路面损坏,环境生疏,士气斗志,更难形容。萧县附近终遭猛烈袭击。退守鲁楼乃陷严重包围,我处处被动,无法还手,遑论出击,此可叹者三也。
  ”极峰令坚守待援,不宜轻举妄动;但迄未获援,水尽粮绝,五日后敌在我十四方公里周围筑成长壕,纵深两丈,插翅难飞;冰雪凝阵,其坚如铁;划地为牢,动弹不得,苍苍者天,命岂该绝?此可叹者四也。……“
  杜聿明正写到这儿,忽闻营外鼓噪,暗叫不好。出得营来,只见黑漆漆的夜空中,不远处白光数道,照得片片雪花乱舞,寒气袭人。忙问”什么事!“参谋说共军在长壕附近树立大木牌,写明:”想活命的人沿壕过来,放下武器,便会招待;愿留愿去,悉听尊便。总而言之,不打内战。“
  杜聿明连忙下令:”快查!“随后接着回报:”几十人过去了,那边有吃的!“
  之后再报:”几百人过去了,那边有吃喝!“
  之后又报:”几千人过去了,那边……“
  还没等杜聿明的突围计划兑现,沉寂了十几天的解放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总攻。第七十军军长高吉人负了重伤,李弥兵团司令部的所在地被对方突破,邱清泉兵团的南北阵地也被攻占,阵地越缩越小,李弥、邱清泉跑来劝聿明一道突围,杜聿明说,”这不是让他们一网打尽吗?“于是决定分头突围。杜聿明带着副官卫士等十几个人,乘着黑夜朝贾砦庄走去……
  杜聿明等人能否突出重围?这里暂且不表。却说第十三兵团司令官李弥带着一支部队,刚突到青龙集口上,便迎面碰上解放军的一支队伍,李弥心急、慌忙朝死尸堆里一爬,又顺手把血污涂抹在脸上,装作死了的摸样,这一手果然高明,骗过了一些解放军的眼睛,等这队解放军过去,他又跳了起来,他连蹦带跳,连滚带爬,黎明时总算逃出战场。孑然一身,四顾苍茫,悲从中来,惶恐万分。见前面有个三家村,阒无人烟,心想那绝非共区,不妨前去看看,有没有吃的,能不能换套便服。待进入民房,却又十分失望。那几家村民在几天前就给南京饿兵搜索过了,屋宇破败,什物零乱,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