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青云直上-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思哲所用的言语大多是二十一世纪的词汇,这些话讲出来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让中央军委的领导们听了以后也是感触很深,他们此时才不得不去细看赵明远这个中将,看来他不过打架是赵疯子,就是在和平年代一样有着现代军人的觉悟,当即就有人提出是不是要给赵明远中将加一些担子,京都军区的政委正好年龄到限,身体又不佳,看看是不是可以考虑让他上。

赵中将当然不知道向军委首长汇报完了这些之后他们会在背后怎么样议论自己,他只知道当那些中央军委的首长们在听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见解和分析之后都是一个劲地点头,这让他很是受用。

海湾战争打响了,军界的军事研究员们把目光盯在了这个现代化局部战争的典范上。而更多的军政大员等非专业人士则是把目光盯在赵氏父子身子,尤其是赵明远中将被中央军委委员们问及到他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他的回答更是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赵明远中将落落有声的回答,这场战争将会是以空中军事打击为主,当空袭到一定程度上时,地面部队在出动不过是秋风扫落叶,几天之内就可以结束这场战争了。

赵中将的回答让中央军委的首长们大惊失色,如果事情真的按赵明远所说,那也就是说以后的战争完全的是现代化了,如此一来地面部队所能起到的效果就会微乎其微。所有人都知道共和国最引以为傲的部队就是陆军,这个被全世界所有国家认为最强大的共和国陆军如果不能在发挥他应有的作用,以后一旦发生了战争,共和国应该怎么办?

听了赵中将的话,一些中央军委首长们已经不自觉的在心中开始盘算,以后是不是在要空军,海军和二炮等兵种上多加一些军费了。

赵中将这一番话当然都是听冯思哲讲的。本来他也并不以为意,可当冯思哲所预料的事情全部成真之后,他真不得不重视起冯思哲的话,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个外孙子会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但不能不承认他所预测事情的准确性。

而相对外公和大舅的高调,冯思哲这阵子实在是低调的可以。他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情最终瞒不过中央首长们,他们有些人一定已经猜到了这些事情的幕后推手就是自己,也许此刻一些中科院的专学有国士们都会忍不住地想把自己身体拿去研究一番了吧。

越想到这些事情他就是越害怕,以致于当段云鹏打过电话并自亲要接自己去庆贺时他都以身体不适为由给拒绝了,这阵子自己还是老实的在四合院里呆着吧,静观其变就是,反正经过了这次事件之后,相信外公与大舅在军方的位置一定会突显出来,赵家会因此受益良好,这就是他的目的,想自己发展的好,赵家一定就要有实力,不然自己许多利国利民的政治路线与方针都难以执行。

要说好在马上就要过年,已经进入了农历腊月份,此时京都的喜庆气氛已经浓烈了起来,这份气氛多少也冲淡了赵家父子耀眼的光芒。赵中将也是经历了文革的人,见过许许多多大起大落的场面,在适当的高调了一阵之后,他也静了下来,除了一些老首长老领导的宴请和谈话,一般同事间他也极少走动了。赵中将这种反应顿时也让许多中央首长称赞,赵疯子原来也是一个做事极有分寸之人呀。

第0043章 过年(上)

新春佳节将至,在这个全国老百姓都极为重视的春节到来之际,所有人似乎都很忙碌。包括赵中将家的四合院也是,采购了大批的年货准备过一个欢欢喜喜的春节。

在赵家,除了冯思哲的母亲在英国回不来外,其它的冯哲大舅,小舅,二姨,小姨都带着一家人回来了。

冯哲知道母亲在英国忙于赚钱大计,(战争一响,黄金万两,石油的涨价让赵丽蓉在英国赚番了。)所以对母亲不回来没有任何的意见。反倒是外婆何家玉总是在念叨,这自己的大女儿还是对赵家还是有气,不然的话为什么春节也不回来过。反倒是冯思哲安慰起外婆,说是自己在这里还不够吗?说起来母亲一个人在英国过春节也是很可怜的,不然自己就去英国陪母亲吧。

冯思哲这一说,何家玉马上就不在提这个话题,她可是生怕自己的乖巧的外孙子离开自己。其实这也不过是冯思哲吓吓外婆罢了,作为已经是党员已经是国家干部的冯哲想出国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家人的回归让冯思哲又见到了自己本已经很熟悉的赵家人。但可悲的是此时他确还不得不装作是第一见与大家见面,那种感觉的确是有些怪怪的。

冯思哲的大舅冯万勇,原东北军区17师师长正师级在地方就是正厅级,属于国家高级干部了。这一次因为与赵中将共同发表了现代化战场是未来国家军事发展趋势的文章,引起了很大的良好影响,估计这一次在提一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大舅妈柳红,东北人,其柳家要东北军区有一定实力。她育有三女。其中最大的女儿与冯思哲同岁,现在在东北检察院当干部,级别副科。二女儿赵梅1970年生人,现在东北师范大学学习。三女儿赵艳,1973年生人,还是一个高中生。

二舅妈方秋娜,在教育部视导司任副司长,级别副厅。方家在首都而言也算是一个小有势力的家族,二舅家两个女儿,大的叫赵英1975年生,小的叫赵敏1977年生,两姐妹都在首都第二中学上学。

二姨夫陈家华,是一个典型的学者,没有什么靠山。在国家地震部预测司任副局长助理,副处级别。同样也有两个女儿分别叫陈春琳陈春娴一个是1978年生在杭同市上中学,一个是1980年生在杭同市上小学。

小姨赵丽珠结婚没多久丈夫就意外死了,没有子女。

这些就是冯思哲的家人了。算了一算冯哲不但是赵家第三代中的老大,也是唯一男丁,算起来有血脉关系的妹妹一共有七个。说起来这在当时并没有计划生育的时候,有这七个妹妹并不算太多。

当然了,就算是计划生育管理很严,但对于想要孙儿的赵中将来讲,他也不会在乎这些,只是命该如此,偏偏就是除了冯思哲之外没有一个男丁,有些事情想想也是可遇不可求呀。

这要这年了,冯思哲的妹妹们都从五湖四海回到了赵家四合院。

人多自然气氛也就热闹,可不管有多么的热闹,在赵中将的东院前,这些赵家的女娃们还是不敢大声喧哗,这不为别的,就因为赵中将是一个典型的有着重男轻女思想的人。从小就有这方面的偏见,时间长了,这些孙女外孙女也就都知道了,知道赵中将并不会喜欢她们这些女孩,慢慢的双方关系也就是越来越远,时间一长大家见到赵中将竟然都不敢说话。

这也是为什么平日虽然她们也有在首都上学,但赵家四合院就是缺少一些青春气息的原因了。

不管人是不是来齐了,冯思哲依然是赵家之中最受欢迎的人。说到原因不是因为他即能得到外公外婆的厚爱,又能与舅舅和二姨小姨相处甚欢,同时就是面对这些妹妹们,冯思哲也是很能起到大哥哥的作用。拿着钱让警卫员陈虎上街口买了许多的冰糖葫芦,仅这一个举动,马上就引起了妹妹们的爱戴与拥护。

可说起来冯思哲是赵家第三代人,但一到吃饭的时候就明显的不一样了,在赵中将的桌上能坐在这里陪他吃饭的除了大舅赵万勇二舅赵万刚之外,也就二姨夫陈家华和冯思哲可以坐在这里了。

当然,这有着赵中将重男轻女的思想,同时也是因为冯思哲在外公和赵家人的眼中的确是长大了,二十三岁的他现在在首都说起来也大小算是一个名人了。而更为重要的是冯思哲的名声并不是靠着赵家别人才知道,实在是因为他那实打实让人不敢小视的眼光所致。

冯思哲一共发表过三篇文章,三篇文章在一段时间之后都成为了现实,这种极有卓见的眼光,不得不让人对他重视。而要说到冯思哲会有现在的成绩,最高兴的还是他赵明远中将。

本来以为赵家就要由此没落下去了,没有想到从国外归为的冯思哲给了他新的希望。

赵家还是有希望的,冯思哲年轻可以生育很多有血脉关系的赵家子女,再说了他的七个妹妹们身上也流淌着赵氏的鲜血,她们将来生了男孩一样也算得上是赵家人,通过他们一样是可以把赵家发扬光大的。

第0044章 过年(下)

在饭桌之上,冯思哲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二姨父陈家华的拘谨,也许是因为草根出身的原因,他见到曾打过仗,身上有着强大气场的岳父赵中将,多少让他有些紧张,甚至是害怕。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陈家华的父辈之中早就没有了,有的只是几个兄弟姐妹还在这里,只是像过年这种大场面,怎么样也要与自己家聚在一起的,既然没有了父母,那就来岳父这里吧,这怎么样也是自己的长辈,在说还可以借此机加深一下大家彼此的感情不是。

“二姨父,在地震部干的还顺利吧。”冯思哲看出了陈家华的紧张,伸手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到了他的碗中。

要说吃个饭紧张的要用小辈来给夹东西吃,实在是一件并不怎么光彩的事情。但此时他根本不会去想那么多,反而是小心翼翼地回答着,“还好,还好。”

“哎,要我说你就不要在地震部干了,不行回头我调你去公安部或是检察院法院都行,不管怎么样那也是执法部门,走在哪里也是让人高看一眼的,而在地震部那个专门研究学问的部门呆着实在是没有什么前途。”听到女婿说还好,还好,赵中将脸上就露出了不悦之色。

在赵中将这代人的眼中,男人就应该是轰轰烈烈的干大事,而不是一味的小心翼翼去揣摸别人的心思,至于说做学问那就更简单了,那做学问的怎么也应该是像冯思哲这样从国外留学拿着很高学历的那一种人,而不是像陈家华这样只不过上了几年中学,凭着对地质学的一腔爱好就投身到地震部门工作。现在赵中将看着这些年陈家华还是一个做事小心,并且级别还在副处徘徊,他就忍不住为自己多年前帮他办到地震部的事情而懊悔。

大舅倒与陈家华关系还不错,现在一看赵中将在这件事情上有了些火气,便连忙打着圆场道:“哎,小哲,你这中青班已经毕业了,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法呢?是想留在部委还是想来军队,我告诉你,凭着你对军事这方面的了解,我想你要是现在弃笔从戎一定也是非常的有发展。”

“行了。”还没有等大舅把话说完,赵中将就横插了一句。“军队有我们这些老家伙就行了,你难倒没有看出来国家未来的发展是要向经济方面倾斜吗?哲儿可是正了八经的英国著名大学经济系毕业生,他要不去搞经济实在是白瞎了,所以我想让哲儿去国务院主管经济的部门历练一下,呵呵,哲儿怎么样呀?”敢情赵中将也为冯思哲早就想好了出路。

不过难得的是赵中将也看出来国家未来将会侧重经济发展,这个眼光也不知道是受冯思哲最近的感染,还是他自身悟出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听着外公与大舅的对话,冯思哲嘿嘿一笑,“我还是那个想法,我想下地方锻炼一下,只要是地方就行,哪怕只让我当一个镇长或乡长我也很乐意,实在不行就去当一个村长,总之一定要有权才可以。”

冯思哲当着众人的面在一次的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