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荣飞的梦幻人生-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很喜欢古诗的。他跟我说过。”

“昕儿,你是不是喜欢人家?”

“哪有。爸爸我不理你了。”

“我的女儿也知道喜欢人了。”张立国出乎意料的没有反对张昕的恋爱,只是在心里叹息岁月的无情,自己追求张昕母亲的日子仍恍然如同昨日

荣飞从张昕家出来,溜达着往家走。从农机厂到纺织厂,中间隔着两个小厂子,电机厂和纺织配件厂。对纺配厂,荣飞的印象是深刻的,他高中时的一个同学就是纺配子弟,该厂在九零年前就破产重组了,厂子被市经贸委为首的改制领导组强行并入了纺织厂。原厂址上建成了北阳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小区。一水儿的五层楼房当时令纺织厂的职工非常羡慕。小区建成的具体的时间却记不清了。荣飞脑子里忽然一亮。有关陶氏建筑的发展思路终于打开了。

怀着兴奋的心情,荣飞回到纺织新区的家,父亲不在,只有母亲在用单筒洗衣服洗床单被单类的东西,地上堆着都是刚拆下来的脏东西。

“妈,你今天休息?”荣飞没看见父亲,心里稍微舒服了一些。

魏瑞兰哼了一声。

“我奶奶问你们过年回不回去。”

“不了,过几天你回来一次把准备好的年货给你奶奶带回去就行。”魏瑞兰不想多说话。

“好吧。”荣飞也不想多待,还有奶奶交代的一大堆年货要买呢。

“等等,”魏瑞兰湿着手从抽屉里取出拆开口的一封信,“你的,知道谁来的吗?”荣飞紧张起来,他最怕是深圳来的,那样他的所有秘密全都露馅了。转念一想,李粤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家的地址,难道是张昕来的?这妮子写什么信啊?因为母亲的态度说明这封信不是正常的同学来信。“真不怪你爸说你,什么时候认识唱歌的呢?唱歌的有几个好东西?”原来是甄祖心的信。“妈,你怎么能私拆人家的信件呢?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魏瑞兰气道,“对我们也有隐私权?真是长大了啊,还没结婚呢就成了这样!”她一把将信扔给荣飞,不理他了。荣飞接了信出来,在路上抽出信纸,甄祖心在信上只是讲了她在北京的生活。希望荣飞有机会去看她,并且叮嘱荣飞,如果写了新歌一定寄给她。并无出格的话语,母亲生什么气呢?这个时候的父母啊。荣飞叹气。

春节就这样过了,一切仍延续着奶奶固守的传统。比起去年,不同的是冷清了很多。因为只有两个人,奶奶的火锅也没点,从脸上可以看出奶奶的寂寞,她爱孙子,可是一样惦记着儿子媳妇。在这样的大节里,她企盼着儿孙满堂。叔叔和婶婶最终没回来,和父母一样,只是送回来一些年货。他们回来的时候荣飞正好不在,也没有见到。有了电视机做伴,并不是很孤独,83年的春晚说实话很一般,荣飞发现,为胡松华伴舞的竟是斯琴高娃。此时的高娃大概还不为国人熟知呢。最令人吃惊的是李谷一竟然一口气唱了七首歌,都快赶上专题演唱会了,搁在后世简直不敢想象。

四十九

春节过后,荣飞在陶莉莉的火锅店见了次陶建平和崔虎,将窝在傅家堡写出的关于陶氏建筑公司的基本制度交给崔虎。强调了必须按制度办事的意义。他们仨在一块儿又喝了次酒。陶莉莉的火锅店正月初六就开张了,客人依然火爆。荣飞指示陶建平和崔虎尽可能多的收购纺织配件厂宿舍的房子,多旧多破都不怕,越多越好。那些房子都是纺配公家分给职工的,不可能有房契,但一定要注意写一个买卖合同。崔虎不晓得荣飞的用意,陶建平说虎子你就别管了,他是大老板,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呗。荣飞和张诚及陶莉莉聊起了火锅店的扩张,给他们讲了连锁的经营模式。“你们别小瞧小饭店,管理的学问大了,从原料到厨房到服务员行为规范,如果写出来估计有这么厚……”他的手在桌子上虚按了一下,“等我有空给你们搞个制度出来。”崔虎感兴趣的翻看着荣飞给他的资料,这个寒假,荣飞尽是琢磨制度建设了。在他心里,陶氏可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他预感到陶氏的前途会超过明华很多。

3月1号,新学期开学了。赶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张海迪。张海迪绝对可以当选83年度的新闻人物,当时是个偶像缺失的年代,这位身残志坚的女青年也就成为团中央为青年树立的标杆。荣飞对张海迪一直抱有深深的敬意,后来参加工作后曾买过她翻译的《海边诊所》,完全是青年时代冲着烙在脑海深处的张海迪大名。

明华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已经寄来了,李粤明和黄明福分别跟荣飞在电话里谈了公司夏季的业务。82年冬与83年春两个季节让明华公司赚了80万(人民币),尚不算对日本的小幅出口(1月份出口1050件女装)。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收回了投资。随着天气的暖和,羽绒服的销售进入了淡季。荣飞指示他们,绝不搞惯常的反季节降价,羽绒服在大陆是新玩意,仍然保持正常的生产和出货,订货的商家仍需要交纳足够的定金。荣飞认为,这一步领先可以继续保持下去,当然,以后的利润会减少。荣飞强调对“雪乐”系列的开发,这个牌子的重要性优于另外两个牌子,对于稳重型的中老年装“万事达”牌,今冬必须推出。同时,荣飞谈了明华公司的转型设想,如果坚持走羽绒服的专业化生产之路也是可以的,反复考虑还是扩大品种较好,荣飞建议引入衬衫、西服两大品种的开发。他认为,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西服这个国际上流行已久的“正装”将很快走入民间。荣飞强调,必须将最好的服装设计师请来,千万不要认为大陆市场一片空白就走低端路线。比如衬衫,学问其实很大,英国人这方面做的极好,伦敦有许多生产衬衫的百年老店,他们对衬衫的研究达到非常人性化的程度,甚至考虑到人的双臂其实不是一样长的,还有饰物问题——荣飞在电话里足足跟黄明福谈了一个钟头,他的建议就是,明华公司扩大品种首选衬衫,而衬衫已开始就走高端路线。黄明福对荣飞的建议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走平民化似乎更现实一些,既然将市场定位于大陆,大陆有多少消费的起高端产品的人群呢?比拼高端我们如何能搞得过境外的老牌名店呢?荣飞的解释是,明华生产的衬衫不是以国外的高端消费者为目标,而是以大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为目标,将来的广告宣传也是如此。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大陆认可的高端名牌,所以研发时期必须注意到大陆人口的特点,聘请的设计师一定要在亚洲工作过。荣飞建议将上一年度的利润全部全部作为投资,各人的股比不变,现在就着手扩大林乐醒领导的设计室,而且,鉴于深圳目前尚未完成建设,暂时将设计室放在香港。黄明福表示将荣飞的意见带上董事会,他最后开玩笑说,广告一定还要荣总亲自操刀,上次的广告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啊。

有感于去年张华讨论的小小风波,今年对于张海迪学习讨论荣飞要么不参加,要么不发言,只是听同学们胡侃。王建雄是班里组织学习的主要负责人,班长李建光本学期很是低调,能让的权力都让出去了,不和王建雄争。02班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气氛,同学们感到奇怪,只有荣飞单珍知道李建光是因为陈丽红怀孕而造成性格的改变。这个年龄的可塑性真是强,一件事情就可以扭曲人的性格。

王建雄出了个主意,用赛诗会的形式学习张海迪。这家伙还真有些文革遗风呢。可是郑小英同意了王建雄的提议,于是在班会上搞了一出颇具笑料的赛诗会。

诗词是中国的国粹,在唐宋达到了最高峰。诗词自他出世起,就属于阳春白雪,绝不是大众化的娱乐。虽然肯定历朝历代都有大批口语化的民间诗人,但他们的诗词留下来的廖若星辰,只有在敦煌石窟发掘出的资料中看到几首了。真正的诗词音韵合节、遣词用字都极为考究,更不用说是意境了。写出几首值得称道的诗词除了天赋外,必须在“小学”上用上几年功夫,可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宽,哪有时间去学习那种枯燥的,老掉牙的东西?文革时的赛诗会走进工厂农村,全民皆诗人证明不过是一场闹剧,那时候留下来的诗词有几首传世之作?

同学甲:你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航程;你是和煦的春风,抚慰我受伤的人生……

同学乙:中央文件暖人心,海迪精神指航程。科学知识来武装,四化路上显威风。

更有可笑者,是马金玉同学所作:日日昏昏酒中眠,考试知识全忘干。海迪精神天下传,而我是个大笨蛋。

爆笑。好在此君尚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韵脚算是押上了。

郑小英注意到坐在后排的荣飞一直埋头读书,根本不注意别人在朗诵什么。王林跟她说的话她记得很清楚,不能将此子与一般学生等同视之。她在王林寝室见过荣飞手书的一则横幅:君子货色两关打不破者,其人不足道也。字体遒劲有力,意境高远,完全是居高临下的告诫。当时她稍有些脸红,她和王林的情事荣飞恰是知情者,这幅字似乎对是王林的劝诫,竟然被王林精心装裱了挂在了卧室……

“荣飞,看什么书呢?”她轻步来到荣飞跟前,专心读书的荣飞浑然未觉。

“《建筑美学》?你看这个?”郑小英看见精装书的封面。

“图书馆翻出来的,瞎看着玩。”

“你怎么不参与?”教室里仍是嘻嘻哈哈的,王建雄和副班长许忠勤在维持秩序。“将自己排除在外,曲高和寡可不好。我知道你会写诗。”

“哪有。郑老师高看我了。”

“是不是对宣传张海迪有什么看法?”

“没有没有。只是没有灵感而已。”

“需要灵感吗?”

“写诗必须有灵感。”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并存才是正道。诗词并不是象牙塔里居住的专利,同学们写的有些蛮好的。”

“是,是。”荣飞敷衍道。

郑小英在荣飞旁边的空座坐下,“说说你的看法。我知道你一定有看法。说实话,上次你评论张华的那段话对我启发很大,我承认我被你说服了。”郑小英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平等的看待这帮正在步入时代步入社会的青年,从没有在学生面前端架子,为此她在02班的人缘和威信反而很高。

“郑老师,我是觉得不应该总盯住张海迪的残疾做文章。残疾就是残疾,不美也不应该拿出宣传。如果我是张海迪,希望过上平静的生活,而不是像这样被推出来展览。”

荣飞的话引起几个同学的注意,他们围过来,荣飞立即住口不说了。

“你觉得张海迪的精神不伟大吗?”班里六个女同学中个子最小的左丽萍问荣飞。

“不。我承认张海迪身上有一种伟大的精神。但我做不到。我生性不喜欢超人,只喜欢平民。像张海迪一样的残疾人不知有几百万,他们大多数都过得很艰难……”

“跑题了。你跑题了。”左丽萍是班里瞧不上荣飞是少数几个人,对于荣飞的歌曲,左丽萍就认定是剽窃,但她偏偏找不出证据。

“那我就不说了。”荣飞其实很欣赏左丽萍那种不唯上的劲头。

郑小英没再说话,她总感到自己跟不上荣飞的思维。确实,这个学生比较另类。

五十

4月17日,02班组织踏青,选定了黛山为目的地。荣飞不想去,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