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村里种地去-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中午赶时间,先上一章,晚上还有两更!求收藏,推荐票!

第九十八章 野生板栗

“恩,那我们现在往那边走?”方文瞧着四周的高山,实在是兴趣缺缺。

“我们来之前已经查好了资料,现在就去徐家沟。”小英接口道,说着还拿出一个文件夹翻阅起来,好象在查询着什么。

“徐家沟?要不还是换个地方吧,太偏僻了。”方文委婉的说道,虽说现在号召村村通公路,但是川内仍然有不少地方无法通公路,这个徐家沟就是一处,此村寨群山环绕,出行全靠两条腿,但又因地广人稀,里面到是有不少上年份的果树。

小英这时候合上文件,确定的说道:“我们这次考察因为时间有限,主要是选一个有代表性的地方查看,徐家沟的水果在几年前都很出名,尤其是那个地方的果树种类比较全面,有:樱桃、梨、李子、葡萄、陈子、柿子、甘蔗、杏子、桃子、橘子、枣子、苹果……”小英如数家珍一般背出了文件上的资料。

旁边的薛镇长也是听得频频点头,显然是赞成的。

方文心想徐家沟的'鸭梨'真的很大,希望两女能半途而废吧。

“恩,小英说得没错,方文你知道去徐家沟的路吗?”薛镇长询问道。

方文当然去过了,正因为过去,所以才不想去第二次,不过现在也反驳不了,“知道,不过路比较难走。”“没关系,我们这是来考察,又不是旅游,时间也不早了,现在就出去吧。”薛镇长一锤定音。

————————————

一上路,两女忽然有些明白方文说的“路比较难走”是什么意思了,刚开始爬山的时候两女的性质都比较高,甚至还有心情扑腾下蝴蝶,直叹这里的风景真好。

半个小时后,小英终于忍不住开始问什么时候能到山顶了,方文好心的劝说现在下山还来得及,要考察直接了在下面村里随便看看就行了。

可小英误认为看不起她,哼了一声,反到加快了脚步。

一个小时后,薛镇长也忍不住问都已经到山顶了,还要走多久,方文指了指前面依稀能见的高山,到了那地方也就不远了。

两个小时后,三人已经骑虎难下了,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路程都差不多了,两女一咬牙,都走到这份上了,现在回去实在太可惜了,又继续前进。

“不走了,又累又饿又渴,也太远了吧。”小英一屁股坐到地上,说什么也不肯起来了。

薛镇长也是一屁股坐到地上,道:“先休息会吧!”

方文见小英全然没把自己当下属,莫非家里也有关系不成?不然怎么敢在薛镇长面前发脾气。

“那好,我们先休息会在说。”方文也一屁股做在地上,拿出葫芦就灌了口酒补充体力。

两女也不是全无准备,各自的包里都装着矿泉水,小英见方文拿着一个葫芦,奇怪的问道:“你喝的什么。”

“酒!”方文如实回道,又闷头喝了几大口,平时喝的葫芦酒当然没奢侈到放何首乌在里面,不过依然对补充体力有很大的效果。

“没有没什么吃的,我和小丽姐都没带吃的东西。”

小丽姐?方文心想果然如此,两女的关系远非下上级那么简单,“酒是精食粮,我喝酒就饱了,也没带吃的。”

“那怎么办,这附近有村民的房子吗?”

方文摇了摇头,这上面连开垦的土地都见不到,怎么可能有农户在附近,此去只有到了徐家沟才可能吃上饭。

“方文你看能不能找点吃的来。”薛镇长这时候也开口问道。

方文之前根本没想到会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根本没有准备干粮,他有葫芦酒就够了,现在看来还是失算了,不过好在也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方文把两根手指放进嘴里,吹了一个响亮的口哨,小英正要问吹口哨干什么,忽然见天空中落下一个黑点,速度飞快,几个呼吸就落到方文的肩膀上,在一看,居然是一只模样乖巧的大灰鸽。

“这是你养的?”薛镇长出声问道。

“恩,你们在这儿等我一下,我带着鸽子去找点吃的回来。”方文说完,不等两女恢复,身躯一动,鸽子就扑腾起来向前方飞去。

村里人如果见到果子上面有鸟儿啄过的痕迹,就知道这个水果肯定好吃,鸟儿不单单只是吃虫的。

方文有些可惜没带小猴儿一起出来,不然也不用这么麻烦,跟着大灰跑了一阵,就见大灰落到了一颗大树上面,在一看,这居然是一棵野生的板栗树。

上面挂满了青色的板栗球,板栗的壳是椭圆型的,上面全是尖刺,有些像放大版的野果刺梨,板栗成熟后,壳会变成黄/色,彻底成熟后壳会爆裂开来,里面板栗肉就会掉到地上,这时候的拣到板栗就是外面出售的淡红色板栗了,在把这层硬皮剥掉,里面就是白白嫩嫩的板栗果肉。

这时候真不是一个好时节,如果是秋季在山上找果子要方便得多。

方文左右看了看,实在没瞧见还有其它什么能吃的,吐了点口水在手心里,撮了撮双手,一个纵身飞快的爬上了板栗数,野生的板栗树足有十来米高,下面一溜都是光凸凸,爬起来到不会被刺伤。

爬了几米高,方文猛的拉下几条大枝桠,没办法,现在板栗还没完全成熟摇晃不下来的,看了看掉在下面的板栗枝条,上面挂满了果子,差不多了。

等他扛着大枝桠回到原来的地方,两女还是老样子,坐上地上根本没动过。

“方文,你扛的是什么。”小英远远的叫道。

“板栗!”走到近前,方文就飞快把上面的板栗摘下来,说是摘,其实也是连带板栗小枝条一起摘下来,不然太扎手了。

两女以前根本没见过带壳的板栗,好奇的想上前帮忙,不过一见上面全是刺,也就只好在一边看着呢。

没一会,等摘完后,地上已经堆了一个小冒尖了,约莫有五六斤,板栗可以生吃和生红薯的味道差不多,不过要甜一些,也可以炒着吃这样味道就大大不同了,也可以用来炖肉。

不过这时候方文只能把板栗用来烧着吃,其实也可以生吃,不用要用石头把壳敲开,因为壳上面全是青刺太麻烦了,还不如一把火烧了来得爽快。

山里柴火到也好找,没一会,就燃起了小火堆,三个干部全都没意识到在山林里应该防火,闻到渐渐散发出来的香气,反到觉得更饿了。

等火烧得差不多了,方文一看时间,这都十一点多了,得抓紧时间,连忙把板栗刨了出来,用装葫芦的布袋子装好,此时的青色板栗壳已经烧成了黑色,等冷上一会儿把黑壳一剥里面就是香糯的板栗肉了。

“出发吧,你们边走边吃,在坚持一会就到了。”方文鼓励道,这就什么事啊,他一个畜牧站的副站长,何苦跟着跑山里来受苦啊。

两女正吃得嘴唇乌黑,点了头,终于又上路了,这一走,即便是方文也觉得累了,主要是节奏太慢了,换着他自己早就到了。

终于在下午一点的时候,三人看见徐家沟的村寨,方文也有些感叹,他们走一次都觉得能,这徐家沟的村民祖祖辈辈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终于到了,哇,我看见果树了!”小英大叫着冲了出去,看来体力还没见底。

薛镇长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在走下去,此早都要崩溃,她是空降到镇上的,以前根本没在村里待过,现在总算体会到山路难走了。

PS:求收藏,推荐票!

第九十九章 瓜田李下

六月底,川内的樱桃已经过了季节,橘子、枣子这些水果还要稍晚一些,现在能吃的水果也就只有酸李子、毛桃、小梨子还有酸葡萄而已。

小英大呼小叫的冲上前,瞧了半天,总算分清楚和桃树和李子树的区别,这两种树只是叶子有些差别而已,桃树的叶子要稍微大一些。

“有李子呢,还有桃子,不过这桃子好小哦。”小英在前面叫道,薛镇长一听,也打起精神走上前去。方文脚上到也不算累,关键是这天实在太热了,连忙跑到葡萄架下面去乘凉,不由想到了一个词语:“瓜田李下。”

话说,在古代的君子是不能在瓜田边上系鞋带,也不能在李子树下整理头冠,以免被人怀疑要摘水果,想到这儿,方文左右看了看,前面依稀就能见到村庄,这边的果树并没有守着,估计村里人也想不到会有人专门跑这里来偷水果吧。

见两女已经在摘李子吃了,方文也就随手摘下一颗葡萄扔进嘴里,这是以前的土家葡萄,颗粒只有小指头大,青色的时候就可以吃,酸酸的,不过红了之后就会比较甜,但这种葡萄比西红柿自然成熟都要难,如果一串葡萄上面有十个颗粒,能自然成熟的不足三颗,而且红了后还容易被鸟儿啄来吃了,没办法,鸟儿起得早啊,天刚蒙蒙亮就来啄葡萄吃了。

忽然远远的传来一阵叫喊:“喂,你们是谁啊,怎么在摘我家的李子。”听声音是一个女孩在叫喊,远远的还有狗吠声传来。

方文心叹,古人诚不欺我,看来站在李子树下是要不得滴,目标太大了,葡萄架就没危险了,不过方文这时候也不能躲着不出去,连忙站起身往两女那边跑过去,要不然村民忽然放狗出来就悲剧了。

“我们是山下来的,来买水果的。”是薛镇长的声音从前面传来了。

果树那边好一会儿才传来一道响亮欢快的声音,“妈,有人来买我们的果子了。”估计这会那女孩在唤家里人了。

方文这也时候也走了过来,见两女嘴里正吃着李子,手上还拿着几个毛桃,这种桃子也是以前的老品种,长大后也只有乒乓球大小,而且上面全是细绒毛,要仔细洗过后才能吃,很硬,味道一般。

说实话,别看这几个山头全是果树,但每年产出的经济价值比种地也强不了多少,而且光是贩卖就是个大问题。

“走,我们过去吧,和主人家打个招呼。”方文建议道。

也不是所有的村民都好客,遇见心紧'吝啬'一些的,见到有人摘自家的东西,难免会叫骂一阵,不过放狗的却不多见。

“恩,顺便把饭吃了。”小英摸了摸肚子。

三人顺着小路往前走了片刻,就见两母女迎了上来,妇人五十岁下上的年纪,女孩只有十五六岁,梳着两个大辫子,比较瘦,穿了件大中华区常见的保守长袖校服。

在回过去很多年,别看就是这种几十块钱一套的校服,却为难了很多村民,很多孩子都是哭喊着才要到钱买校服,而且村里孩子的校服是没有冬夏之分的,还偏偏只有一套,每个星期一学校开大会的时候都必须穿校服,这样一套校服风风雨雨要穿很多年。后来这些孩子长大后一回忆,貌似自己儿时最好的衣服就是这套校服。

孩子们穿了还不算完,因为这种校服质量其实真的很不错,家里的大人会接着穿,更夸张的是很多老农会穿着这种校服去赶集,因为这校服比老农几十年积累起来的衣服都要好,出门的时候仔细一想还是穿娃儿的校服要'体面'些,所以如果你在镇里的集市见穿校服的老农,千万不要大惊小怪的误会成这是'高考'落榜N次后依旧还在补习的学子!

“你们不是村里的人吧。”妇人偶尔也会帮着自家男人出去卖水果,见识还是有的。

方文接话道:“大娘,我是小河村方家大院的,这两位是镇上来的,听说徐家沟水果比较多,就让我带着来看看,顺便买上一些。”

妇人一听,连忙亲切的说道:“快到屋里歇息会,喝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