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上神兵-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怜我天下百姓,无辜受难……此去长安,四洲不能不置重兵看顾!’杨南沉思许久,展眉笑道:“大师兄勿忧,区区毛贼,反掌便可灭之,只要抑住天灾,令百姓安居乐业,四洲叛军匪患,迎刃而解,至于那些世家、藩王就更好办,先叫纯王安抚,待定下皇位之后再来清算!”杨南指节轻轻敲击了数下,忽然又道:“只不过……我们要上长安争位,四洲之地定要留下重兵看顾,方能确保无忧,有此准确情报,我也会相应做些布置。”
  胡远一向不擅长处理这些人间事务,闻言道:“小师弟多才擅谋,此事有你处置,自然大善。”
  胡远虽是师兄,却总是以杨南为首,杨南毫不推托点点头道:“大师兄,天道即人道,妖魔鬼怪纷纷舞,诸派视手旁观,既然如此,我当为天下先!这一番,说不得也要多施辣手才能荡平人间了!”
  杨南与胡远计议已定,当即命人将龙瑶、波休等一干水中能手找来,命他们即刻分去四洲巡视,遇旱降水,遇洪收水,有这数万水兵和龙瑶、波休在,四洲水灾、旱灾便可得到极大抑止。
  灵圣真君庙内尚有数百万金银,杨南便命金顶大鹏带着金银疾飞万里,前往天下各处采购粮食放入江山戒中,有足够的粮食,有稳定的天象,四洲亿万百姓便能安稳等到收成之时。
  无天灾、有粮食,寻常百姓就已知足,剩下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杨南一声令下,纯王府所属的官员、文吏、士兵、幕僚、将军还有真君庙所属的大大小小鬼差、妖兵、神将立刻像车轮一般行动起来。
  这些事宜说来容易,做来繁琐,一个多月后方才初见成效,纯王李浩见杨南出手便将头等麻烦大事解决,心中更是对他倚赖非常。
  事到如今,昆仑派与李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无论昆仑门人还是李浩部众,对杨南所有决断都视若命令,杨南虽不愿在凡间事务上花太多心思,却还是不免被占去大量时间……
  杨南忙中还抽闲查看了一下交到纯王手上的甲符秘术制作情况,这纯王家底显然比杨南要大多了,四洲的灵矿、灵山俱在纯王掌握之中,汇聚成山的灵铁灵石经大大小小的炼宝高手、阵法高手、符录高手日夜赶工,一千具初具模形的宗师级甲符神将已然制成!
  一千名宗师,其实力放下天下真可谓惊世骇俗,无论是佛宗、道宗、儒宗怎么也不可能凑出一千名宗师来。
  只是,这千名宗师甲符神将离真正完成的日期还有一段日子,杨南见纯王手下能人众多、从者如云,不觉心中暗惊,一个正统宗派的名份便让这些修道门派愿意为纯王出生入死,可见纯王拿出天下道门正统的名份给昆仑派实在是极有诚心!
  修道门派可不是傻瓜,给了名份,便要给予相应的待遇!
  这灵山、灵矿、治辖属地、门人子弟、灵药奇花便是从这名份中得来,一个门派若想壮大、传承道统,除了这乱象纷生之际助明主一统天下之外,寻常时候,有天地正神威慑,严厉天条天律约束,哪个门派敢插手凡间自己找死?
  为传道统,名之一字,害人不浅,便是修仙中人,也难以例外!
  为纯王效命的门派越来越多,纯王的势力就越来越大,杨南却早已心中有数,即便纯王日后势大难制,但是只要他想做皇帝,就休想反悔去修道!
  即使纯王想长生,九龙交纽人皇印肯么?儒门心宗、天下士子肯么?
  更何况,杨南留下暗手,他日纯王登基后若是倒行逆施,杨南反掌之间便可将他苦心经营的势力扑灭!
  如果没有把握,杨南岂会将一个雄才大略、目光长远、手段毒辣的人送上皇位?
  大元皇朝宏武历二十年。
  七月初六,晴。
  风和日丽!宜远游。
  李浩在王府中拿出秘藏的诏书,对四洲官员宣读元武帝李会下旨召诸王、皇子、公主回京参加皇家祭典内容。
  按皇朝交替惯例,诸王、公主、皇子接诏一月之内须得赶到长安,违者——诛杀不赦!
  但是李浩接诏至今已过三月之久,直到如今方拿出诏书示众,其中深意四洲官员、士子、百姓自然心知肚明。
  东南二洲已是李浩根基,玄黄二洲也有重兵把守,加上杨南驱十余万亲兵分守各洲各府真君庙,使得天灾暂缓,盗匪叛军绝迹,妖魔鬼怪闻风丧胆,四洲百姓只求太太平平,哪里会管龙椅之上坐的是哪位皇帝?
  杨南将皇帝诏命假借真君庙之手传达四洲,晓谕众百姓支持正统纯王,这一举动果然大是奏效,纯王恩泽加上真君法旨,使得四洲基业稳若磐石。
  此时四洲初定,上有十余万妖兵、真君庙诸统领看顾天时人象,下有数十万精兵分散各洲镇守,儒门心宗门徒在三大宗师手书相召之下纷纷出世,或为县守、或为郡守,助纯王治理地方。
  四洲有仙师、儒生、精兵三者坐镇,终是显露出了一丝太平盛世的气象。
  诸事皆定,按杨南计划,这一天,纯王李浩亲率一万亲卫精兵,在三百宗师、五百贴身死士的护卫下,与铁全、须宴两大谋士从方城起程前往长安!
  玄、黄、东、南四洲真君庙事宜有灵圣真君率十余万妖兵坐镇,更有了一万余龙宫妖兵和波休统领数千本部亲兵相助,四洲旱情得了这些擅长兴云布雨的水兵相助,虽称不上风调雨顺,却也能做到大事化小。
  天下重心在长安,能否在长安之内得偿所愿,便成了杨南与李浩心中的头等大事!
  但东南二洲乃是纯王根基所在,稍有差池,便万劫不复,杨南心知事事无绝对,若是争位不利,便要让李浩回到四洲,大起精兵,从文争改为武斗,就算是来一次光复九洲的战争,也是在所不惜。
  所以,四洲基业绝不能有差错,这里不但有铁方候温达统领精兵镇守,更有心宗儒门坐镇,杨南做下种种布置之后,才让纯王打出奉诏上京的口号开始启程。
  纯王车驾中随行的还有胡远率领的昆仑七十二观观主和一干昆仑子弟,这般高手如云的护卫下,等闲势力想伤李浩难比登天。
  那千余名炼宝高手也藏进江山戒中,期望能在争位长安之前炼完一千名甲符神将。
  宝马香车、鼓声动地,李浩这一路人马浩浩荡荡,大张旗鼓往长安而去,金瓜金戟、御驾罗伞,加上先皇赐予李浩代天牧民的金牌,李浩借势打出了‘定社稷、谋苍生’的大旗,这番做作比起悄无声息前往长安的天下诸王,他的声势可谓天下皆惊!
  沿途各洲各府皆派出仪仗加聚声势,为李浩谋夺皇位增添声望。
  不世出的大儒、宗师更是不余遗力的为他们心目中的真命天子铺平了前去的道路。
  昔年,分封皇子之际,纯王李浩只不过是天下数十个藩王中不起眼的一个!
  今日,李浩挟四洲之主、仁德之王、儒门、道门倾力相助之势大举北上!
  十载潜藏无人知,一朝放声天下惊!
  这便成了纯王一路北上的最佳写照。
  胡远乘坐在车队中一辆马车上,随队向长安方向缓缓行去,他眼望着天空,默默的道:‘小师弟,愿你这一路能剑荡群魔,还我清平人间!’他回过头来,望着纯王气象森严、壮观之极的车队脸上浮起淡淡的微笑……
  第三十五章  一路扫荡!
  早在纯王起程前数天,杨南座驾不灭雷舟似一道紫色长虹,数天前便从东洲飞起,直向长安方向飞去。
  杨南此时正默坐雷舟之中,身旁老螃、章鱼、熊怪、虾统领等一干心腹头目尽数在场,不灭雷舟之中更有数千精锐亲卫妖兵严阵以待!
  今日之杨南,手握重兵、背靠昆仑,修道不出二十年已有望尊者,已可称得上是中土顶尖人物,他坐在上首沉思不语,众心腹站在底下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杨南把玩着手中一面青色洁然的古镜,唇边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一双眸子紧盯着这面古镜,好像是镜中有无上玄妙法诀一般。
  众妖不明所以,唯有身旁龙瑶皱眉道:“杨兄,常舒、真研怎么突然将这面通幽古镜给了你?此镜乃是真研存身之所,没了这古镜,她还如何能回复法力?”
  这面青色古镜,便是青衣书生手上那块通幽镜,杨南把玩许久,忽然笑道:“常舒、真言已安置东洲真君主庙,有灵圣在,寻常修士如何能伤他们?说起这古镜,我倒又多了件麻烦事情。”
  龙瑶愕然,这面通幽镜能虚化人身、慑取魂力,算得上是一件奇宝,如何会是麻烦?
  杨南抬起眼眸,见眼前的秀雅公主满脸不解,不由笑道:“常舒虽得了平安,却一心记挂他爱妻忘语,这面古镜正是他交与我的信物,只望我在他有生之年能入地府,带回忘语魂魄,使三人得以聚首。”
  龙瑶皱眉道:“如今天下大乱,想必冥界也是混乱不堪,忘语区区弱女,如何能幸存?就算还在,人鬼殊途,他三人如何能相聚不散?”
  杨南见她心怜天下有情人,摇头道:“这我可管不着,我只答应他有机会便入地府一看,至于后事如何,还要看常舒如何行事了。”
  杨南答应常舒,不外乎见这书生刚烈无双,虽手无缚鸡之力,腔中却有股热血,反正他也要入地府一游,去寻清崖祖师的神魂,若有机会见到忘语魂魄,将她带回来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这番心思,龙瑶自然不会明白,他见龙瑶脸上又露出担忧之色,忽然笑道:“公主也不必替那孙忘语担心,她有南昊镜护身,寻常厉鬼断然伤她不得,若在地府,常舒夫妻三人定有机会团聚。”
  龙瑶粉脸一红,她在龙宫之中一向杀伐决断,震慑妖妖,跟了杨南后,不知怎的,心肠变得越来越软,最见不得天下有情人抱憾终身……
  杨南远赴长安,四洲全境此时祸患频繁,龙瑶手下的一万多妖兵个个能兴云布雨,所以全部留在四洲真君庙之内,以解旱情。
  天下糜烂至此,孤坐四洲也无济于事,只有平安护送纯王上京夺得大位才有望平定天下,杨南自领先锋,在纯王前头开路,一路扫荡过去,待到纯王沿途路过之时,才能确保安全。
  天下纷乱,不知有多少妖魔入世,杨南打前栈,不仅是清除道路,更是借此机会会一会天下各路妖魔。
  龙瑶带着几个贴身侍女,执意要跟随杨南北上长安,杨南要斩三龙,更要一路斩妖除魔,龙瑶心切郎君,如何肯在东洲安坐?
  美人恩重,万难推却,杨南无奈,只好打消了让她在东洲坐镇的想法。
  黄洲,乃是大元九洲中淡水河流最多的大洲,百万里黄洲中,有灵江、沉江、黄江三大江横穿其中,天星紊乱,东洲处处旱灾,而黄洲却处处洪涝,杨南一路行来,只见处处洪浪滔天,死人死兽、白骨骷髅尽皆在水中载浮载沉,显得十分凄惨。
  有真君庙护持的洲府还好一些,但是十余万妖兵放到数百万里土地中也极是有限,在没有真君庙的城池,百姓的性命如草芥般的轻易被天灾、人祸、病痛、饥饿夺去……
  “天下百姓如此困苦,还有妖魔趁火打劫、兴风作乱!我若不除,何以慰苍生?”杨南望见脚底下人间惨状,眼眸中闪过丝丝冷意,挥手命四大亲卫大将率精锐亲兵跟在雷舟身侧,雷舟所过之处,但见有妖魔恶人作乱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