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上神兵-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众瞩目,三呼万岁,蚂蚁般的人群在天坛之下欢声如雷,而李煜带着满朝文武官员徐徐而上,自向天坛顶上祭天大鼎行去。
  祭天大鼎前,站着身着甲胄、庄严肃穆的螃蟹大将军,他身后跟着数个长相清奇的道童,各捧一件奇光灿灿的神物,这每个道童手上捧着的正是历代人皇随身的皇帝玺、九龙袍、山河冕、社稷笏。
  李煜见天坛之顶不见杨南踪影,却只见到一个仙使带着几个道童,心中一松,上前拱手笑道:“螃仙师在上,小皇有礼了,不知通天教主何在?”
  老螃淡淡道:“李煜,我家小爷已回转昆仑,不会来参加登基大典,你且放宽心当你的皇帝就是。”
  李煜早知如此,脸上还是露出一丝惋惜之色,道:“教主不来,杨煜之憾,小皇如今改姓杨氏,教主亦是我之尊长,他日当设祖庙,好生供奉香火才是。”
  老螃将杨南所带之语细细说了一遍,最后道:“小爷命我前来观礼,且赠这人皇四宝与你,今后之天下,且任由你决断了。”
  李煜心中大喜,杨南若是久留人间不走,手握真正人皇神印的他才是真正的人皇,这如何让李煜能放得开手脚?
  杨南一去,世间虽有超然地位的真君庙,但李煜同样是得了杨南钦命的人皇,就是真君庙总执掌也不能与人皇相提并论!
  如此一来,这皇帝做得才是名符其实!
  李煜随即在数个道童服侍下着起人皇服饰,这四样人皇之宝到得李煜手中,四道光芒紧缚其身,不多时,李煜便成了一个威严沉沉、龙行虎步的人间帝皇!
  数年争夺,无数人肝脑涂地,无数人家破人亡,几番波折方换来今日的超然地位,到得此境,李煜方能体会到人间极致、权柄荣耀之可贵!
  不同于李浩那遗笑万年的一日人皇,眼前李煜这皇位却是稳稳当当,任谁也夺不走!
  李煜手执社稷笏转过身来之际,身后文武百官一齐跪下三呼万岁,远远观看的无数军士、百姓如推金山、倒玉柱一般,层层跪了下去。
  李煜面上升起一丝笑意,望向礼部礼官,道:“祭天,制诏!”
  一身文气的清瘦礼官随即命人焚起祭天大鼎,熊熊烈火直冲苍穹,奔腾的烈焰之中,礼官在桌案上推开圣旨,恭请李煜着笔。
  李煜挥起朱红狼毫,沾上香墨,龙飞凤舞般在圣旨上写下了登基以来第一道圣旨!
  第十九章  九道圣旨!
  “承天启运成道皇帝,诏曰:
  ‘天下之势,煌煌大道,有道万物生、无道万物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天下之运当在道,有道方能令天下兴盛、苍生得福,道也,煌也,本朝开天下太平、造煌煌盛世、行平等大德,故,置国号为煌……’”
  礼官手捧李煜刚刚写成的第一道圣旨,站在天坛顶端,面对着底下无数人宣读新皇旨意,朗朗清声远远四处飘荡,坛下无数百姓俱都屏气凝神,静听新皇旨意。
  新皇旨意,关乎众生气数,在此祭天大典上宣读诏书,正是要昭告天下,大元王朝已成过去,而新朝却刚刚开始!
  第一道旨意方才读罢,李煜第二道、第三道圣旨又紧接而来,礼官早就训练有素,依旧面不红、气不喘接连将一道道圣旨念了出来。
  第一道圣旨,定国号、述正统,将国号定为大煌,大煌王朝得自道家,所以与前朝不同,皇帝诏书中自称也必须带上‘成道’二字!
  大煌皇帝乃是道家皇帝,即便是李煜面对道家教主亦要以后辈自居,人间帝皇在道家教主面前不过是一名弟子,这尊卑之分万万不可混淆。
  三教九流,道家独尊,自此之后,兴道事,布道仪,行道礼,天下气数尽在道门!
  第二道圣旨,制年号,改姓氏,年号‘平治’意为太平之治,九洲归杨,皇帝自也姓杨,以此为例,天下气数若仍在道家,历代皇帝必徇此例!
  今年即为平治元年,时值新皇登基,天下赋税尽免,九洲田丁人口以亩论税,从今往后,无论农工商士,税率三十税一,永不加赋!
  第三道圣旨,定皇号,尊祖庙,李煜改姓为杨,由李煜变成杨煜,大元李氏一族罢黜诸王、皇子,一应王子公主、前朝贵族皆成庶民,青冥杨氏已成皇族,杨煜即为煌太宗,而煌太祖却正是回转昆仑的杨南!
  杨南之父杨元为大煌曾祖皇帝,杨南之祖杨辅为始祖皇帝!杨煜以上,尊杨南、杨元、杨辅为三代先皇,在世的杨南就是太上皇帝!
  通元昊天极穹至玄八字道家原有封号之外,杨煜别出心裁的为杨南加上了‘太上仙皇’四个封号!
  通元昊天极穹至玄太上仙皇教主!
  在人间便是太上皇帝,在世外便是通天教主!
  简称起来,杨南此后便要称太上通天教主!
  杨煜这个皇位得自杨南,虽然握有全权,但根基终在道家教主身上,此时尊杨南为祖、恭称太上,亦在情理之中。
  第四道圣旨,封功臣,赏百官,长安一役中为逆军士尽皆免罪,为正士卒人人有功,左锋、胡忠、袁瀚、方达俱成国公,儒门宿老蓝清为太师,新任儒门教主方玄为丞相,六部百官俱都封赏,连纯王府旧属谋士须宴等人也尽列百官之列,一时之间,公候如云,贵官如雨,无人不赏、无人不喜。
  ……
  九道圣旨,述尽大煌王朝休生养息、减赋安民、太平治世的国策,一时之间,坛上坛下,俱是震天高呼万岁之声。
  新皇既赏旧臣,又施良政,这九道圣旨一下,坛下士民无不欢声雷动。
  不过,谁又曾知道,这种种国策俱出自杨南之手,新皇煌太宗杨煜的政略眼光哪里及得上拥有前世记忆的杨南?
  书写好九道圣旨,盖上皇帝玉玺,杨煜心满意足的停下朱笔,回头望着一脸漠然的螃蟹大将军,笑道:“小皇这般安排,仙使可曾满意?”
  老螃淡淡一笑,道:“陛下乾纲独断,英明果决,小使怎敢多言?今日登基诸事,小使自会回去禀报小爷,小使还要回转昆仑,陛下且收好这亿万金珠,以作国库之用。”
  ‘教主果然算无遗策,居然连国库之资也准备妥当……’
  减赋免税,天下大安,但新立的大煌王朝几乎无钱可用,国库若是无钱,拿什么来犒赏功臣?拿什么来安抚百姓?拿什么来支付官员丁吏费用?
  杨煜得了无数黄金,国库之财富甲天下,心中满是欢喜之际,老螃早就带着道童腾起云彩,自往天洲方向而去,留下新皇杨煜与在场无数官员、军士、百姓暗藏心底的嗟叹之声……
  平治元年,风和日丽。
  浑江之水依旧黄白相间,浊浪滔滔。
  天洲浑江之畔,杨南故地重游,正将雷舟化为一艘大船,顺水往昆仑山方向的寻仙府而去,昔日浑江一江水中每五百里就有一个水伯管治,如今江面一片平静,沿江两岸神庙俱无,沿途府县各个城池中俱设真君庙,妖魔鬼怪在城中自由来去,与凡人相安无事,倒显得极是太平。
  一时间,人妖混杂,往来谈笑,不见半点剑拔弩张、畏惧恐怖,倒是其乐融融,笑语欢声。
  杨南坐在船中,见到天洲今时不同往日的太平气象,不禁对着倪彩呵呵笑道:“倪兄,我数十年前披发前往昆仑求道之时,这沿江妖怪数不胜数,江水起伏波澜,稍有不慎便会舟覆人亡,所以两岸香火最盛莫过于水伯之庙,如今这般清静,倒是一桩妙事。”
  倪彩与杨南相处日久,哪里还不知道杨南往昔之事,闻言只是叹息道:“阿南,你设真君庙管束人间妖魔,遣魔圣执斩妖剑吞噬邪魔外道,这番举动虽然霸道,但却终是一件莫大善举,否则这人间如何会这般平静?”
  人界妖怪数不胜数,且喜欢混入繁华人间厮玩,少有不满,便妄施妖法为祸一方,凡人兵丁血肉之躯,哪里能管束得了这些神通广大的妖魔鬼怪?
  自杨南设真君庙以来,各洲各道、各府各县的妖魔鬼怪哪里肯听从真君庙号令?
  凡间妖怪,不入真君庙纪录者斩!
  凡属妖怪,在人间妄施妖法者斩!
  妖魔之属,以妖法惑人,胡作非为者斩!
  杨南铁血律令一下,不知有多少妖魔鬼怪丧命在真君庙诸般高手之下,那赫赫威名之下不知堆积了多少大胆妖怪的白骨,真君庙总执掌萧儒案上堆积的文书奏折如小山一般高,这血一般的功绩才换来眼前这一点平静,其中功过,实难评说……
  杨南淡淡一笑,道:“天下妖魔茫茫不可计数,真君庙想要尽收九洲妖魔还是路长道远,就是远赴诸山诸海的魔圣也是吉凶未卜,我行事但求苍生福祉,杀伐霸道亦是顾不上太多,纵有因果业力,也只能让青元去化解了。”
  倪彩呵呵大笑道:“你倒是将世间诸事全推给青元,若是青元他日斩不断三尸,我且要看你如何成仙?”
  杨南闻言一笑,心中却是暗暗摇头,纵然青元能斩却三尸使他本体飞升,他也未必会真的去升上天界!
  杨兰不死,绝不成仙!
  这个誓言犹在耳边,杨兰行踪诡异,眼下不知作何举动,以毁灭之主的无穷潜质,他日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两人之间必定要有一个结果才能谈论长生大道……
  不过,诸般因果已全数在自斩元神之际落到了青元仙胎身上,有怎样的结果,就要看那一个杨南如何行事了!
  倪彩对杨南的诸般布置自是叹服不已,他指着远远一座城池中金色真君庙笑道:“阿南,你将人皇宝库内数万卷寻常术法分置各庙,一十七部绝世功法悬之秘阁,以待传授有功之臣,这般下去,不出百年,真君庙当为世间第一大派,便是昆仑、冥河也远远难以相提并论矣。”
  ‘何止仅是法卷?’听到倪彩赞叹,杨南只是微微一笑,昆仑派是他出身道门,真君庙却是他一手创建的道统,他秉承道门规矩,自然要为自己道统打算。
  真君庙矗立世间,面对苍生万物,论气势,论人脉,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此时的真君庙除原有四洲之外并无根基,五洲之土尚需时日方能站稳脚跟,一旦他日广大收门徒、自在一派,未必会比巍巍昆仑差上多少!
  杨南所会的兵宗术法自然不便广为流传,但是收罗来的数万卷各类道法、十一部绝世功法却并无问题,有妙法,有道场,有法宝赏赐,加上真君庙赫赫权柄,容纳三教九流气度,若不成为世间第一教派,那才是怪事!
  浑江两岸风景如画,金色秋光光照万里,两人谈谈笑笑,任雷舟顺流直下,此时天下初定,诸事平息,杨南已将诸事安排妥当,更不急着回转昆仑,只是负手舟中,与倪彩观赏着这万里江山、如画云海,这一番逍遥心境比起从前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过得几日,天际一道遁光急掠,落到雷舟上之时,摇身化为螃蟹大将军来,老螃一入舟中,便向杨南笑道:“小爷,大喜呀!”
  杨南一脸好笑的道:“喜从何来?”
  老螃嘿嘿笑道:“新朝已立,国号大煌,这李煜弃姓归杨,如今要称杨煜了,小爷三代俱成大煌皇帝,如何不是大喜?”
  老螃随即将杨煜九道圣旨一一说来,杨南也不讶异,只是淡淡一笑,道:“杨煜也好,李煜也罢,这人间之事已与我毫无干系,我功成回转昆仑,自此之后只是潜修道心,人间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