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上神兵-第5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南拥有的冰云仙醉何止千斤?不过他此时已然晋至圣人大圆满,缺的不是法力,而是道心历炼!
  世间灵物再也不能为他提供助力,三位庄主心意可嘉,赠三人一杯仙酒实在也算不上什么。
  “先生,家父命我先取道果集前来侍候,先生哪里来的这等古怪美酒?”
  三个庄主去后不久,内宅之中匆匆走来风师、祝童、宋伯三个学生,大人饮宴,子孙辈本该退避,如今没了主人招待,三个学子不得不从内宅出来,清俊挺拔的风师捧着一卷书集,望着杨南正是满脸好奇,他在内宅看到杨南出手就是三杯世间难求的上品仙酒,心中的讶异实不下于父亲风相。
  杨南微笑道:“我遍游海外,曾在海中拾过一个葫芦,里面装的就是这种美酒,至于何处来、何人酿,这你可是难倒我了,天地之大,奇人无数,教我如何去寻?”
  祝童毫不怀疑的嘿嘿笑道:“先生倒是好福缘,只不过这酒日后可不能随便许人喝啊!”
  凡酒倒还罢了,仙酒却是世间至宝,杨南此时乃是凡人,若有仙酒在手,可谓匹夫无罪、怀壁其罪了……
  杨南听得祝童语中隐隐劝诫之意,不禁暗暗赞许,若是换了一个凶狠妖怪,只怕自己这个凡人书生瞬间便要从座上宾变成阶下囚了,风师三人虽然颇有法力,却只不过略作探听便罢,更无毫无贪得之意,心境可谓纯善至诚!
  这三家庄园,三个妖精,倒也是本分的妖怪!
  他随即摊手苦笑道:“哪来的日后?我生平最喜饮世间佳酿,如今最后三杯已赠你等父亲,这酒从今日起便成绝响了,就是我想喝,也没处去寻了。”
  三个少年面色一松,宋伯喜形于色的道:“如此便好,有道是财不露白……”
  他还未说完,风师面色一沉,喝道:“子常,你胡说什么?佳酿怎的会是钱财?枉你在先生门下苦读数年,真是一点长进也没有!”
  妖入凡尘,化身为人,若露破绽,必将令凡人惊惧,三家庄主请来杨南,是为了酬谢教诲之功,而不是将他吓死!
  宋伯也知自己口不择言,当即连连陪笑道:“是是是,是酒不露白,先生手无缚鸡之力,若是碰上一个好酒的恶徒,倒是极不便当,如今没了好酒,恶人也不会打他的主意。”
  祝童哈哈一笑,小脸上满是安慰之色,道:“先生既是喜欢美酒,我家庄园内各产火云、青竹、碧松三种美酒,待回转之后,我请家父多赠一些就是。”
  “多谢多谢!”杨南亦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呵呵笑道:“九洲之下,莫非王土,何人胆敢无视王法,来害我这个小小书生?这等事情想来不过是小事尔,子师,取道果集来,我看看上面可曾漏了什么?”
  ‘先生学问虽高、人太老实,却是半点不懂世情险恶,这世间不怕王法的人可是多了去了,还好他隐居庄中,也无什么人害他……'
  风师暗暗叹了口气,面上却堆出一脸欢笑,道:“先生今日放假,却漏了一个故事未讲,不如看过道果集后,再给我们补一个故事?”
  “你这小滑头,我肚里纵有千万故事,也经不起如此消耗!”
  杨南笑骂一声,翻开风相三人用朱笔写下的整本道果集,这本道果集中,果然尽数载着杨南所讲的每一个故事,这故事中有的讲佛、有的讲道、有的讲妖、有的讲人,林林总总,形式不一,但是每一个故事之后,都有风相三人写下的读后心得。
  “今阅道果集一卷,视为世间奇书,吾辈中人得传此书,心境安祥,于世间诸般道理,渐有斩获,不胜欣喜之……”
  淡红朱笔,三样字迹,每一条注解,无不充斥着三个庄主的感叹、敬佩、拜服之情,每一句话,三人都曾下过苦功去领悟,好像将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当作仙法真诀来参研一般!
  杨南借故事述说诸般至理,风相三人姿质也非平庸,他们的注解做的也是像模像样,有条有理,杨南随手翻完整本集卷,合卷微笑道:“三位兄台真是有心,如此抬爱,真是愧煞我也。”
  “不然不然,先生之才,经天纬地,心胸之广,无人能比,”风相换了一件衣物,缓缓从内宅走出,口中赞道:“例如道果集中第十八节,第一个故事‘何去何从’便可见先生心中所藏之真意。”
  他击节赞叹之际,紧随一旁的祝枝接着朗朗说道:“流年大旱,天下涂炭,前方残暴外族入侵,国中饥民遍起,国主尽起十万精兵御敌国门之外,一官受命镇守粮仓,此际粮仓却受无数暴起百姓围攻,敢问此官是开仓放粮以救百姓,还是奉命运粮以援前方战士?”
  祝枝声音低沉,将这个廖廖数语的故事娓娓道来之际,不禁凛然自有一股惨烈艰难的意境,宋涛紧接着长叹道:“救百姓,则兵无粮则乱,关门一破,国破家亡!援精兵,则坐看百姓饥荒遍野,民乃国之本,无民何有国?此官当如何决择?难……难……难!!!”
  三个文士将一个故事说得好似便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时间不觉浑然忘我,杨南微微笑道:“何去何从?善恶是非,世间从无绝对真理,只有因人而异,我若是此官,自有我之方法,换做他人,也有他的方法,善无准则,凭心而为,恶无定律,视行而定,不同之人,面对同样处境,自有各般心肠……”
  杨南微微说了一番道理,风相长长一躬,一脸诚挚的道:“先生学究天人,实令在下三兄弟拜服,道果集中每一个故事俱是传世珍品,还请先生日后允许我等继续编注道果集,若此集能流传于世,定能教世人警醒。”
  杨南呵呵笑道:“这有何难,只不过,世人执着眼前事物,从未深思天人共谐至道,只怕纵有万般妙音,也难入他们闭塞之耳。”
  “唉呀,什么天人、世人的,”祝童不依的拉着杨南袖子叫道:“先生休要管世人如何,还是说说故事吧!一日不听故事,我几乎睡不安寝哩!”
  第六十五章 阐教第一金仙!
  杨南放下竹筷呵呵笑道:“就你性急!也罢,我今日倒想起从前听过的一个佛家故事,你们若是愿意,便听听就是。”
  “啊,愿闻先生妙言!”
  众人一听杨南又要开讲,当即各寻座位,屏气凝神,静听杨南今天又讲什么玄奇深奥的奇妙故事来。
  杨南以竹筷略沾酒水,在光洁如玉的桌面划了一个大大的圆,口中低低叹息道:
  “佛陀未成道之际,曾有一世为西方一国之主,这位国王生性仁慈,德行高远,爱惜一切生灵。
  忽有一日国主出行之际,遇一白鸽被鹰追赶躲入袖中,鸽曰:遇鹰追赶、恐伤吾命,求王救之。
  鹰落王前,苦求国主还它白鸽,曰:吾食肉糜,得以活命,王惜生灵,不予白鸽、如杀吾命,于心何忍?
  国主无奈,既不忍令白鸽为鹰口之食,亦不忍令鹰饿死,故而问鹰所需几何?
  鹰曰:不贪心,只平等,若王之肉,与鸽相等,便心满意足。
  国主遂取一称,置鸽其上,挥刀自割臂肉填之,谁想那小小白鸽,其重异常,国王臂肉割尽净而称犹未平,王遂将全身之肉割尽,称犹未平,于是,王最后奋然涌身一跳,跃入称上,此称乃平……”
  杨南说的,是后世中人人皆知的佛祖割肉饲鹰的典故,佛陀志在众生、舍身为人的故事充满悲壮色彩,在他口中讲来,自有一股凛然无畏、慈悲无量的气息。
  待他说到国王为救白鸽将全身血肉割个干净,以致于以身相代时,众人无不惊呼一声,面露不忍之色!
  杨南讲完故事,心中也忽有感念,佛家顾念众生,不惜以身相代,一股刚勇至善之旨,实是独善其身的道家比之不及!
  能做到那等地步,实已晋至无人、无我、无天法相,光是这一股舍已为人的壮烈,放眼道家万千仙人,只怕没一个能做得到!
  成佛要修法众生、无视一切荣辱,成仙却是倾众生之力、万千灵力凝于已身,这与佛家恰好相反……
  “善哉善哉,这位国王为救一鸽,不惜舍身以代,佛家慈悲之心,可见一斑,先生这个故事虽是讲佛,实是在讲众生之仁,若人人皆有如此善念善行,天下何有纷争杀戮?”
  最先从故事意境中醒来的风相满面赞叹之色,他虽是妖,修的却是道,与佛家并无关系,但三教同源,佛家慈悲渡世的至理用于道家同样有效。
  杨南微微笑道:“佛陀大德,不知历了千世万世方才成就无量大能,佛爱众生,道亦爱众生,割肉饲鹰虽然悲壮,却明显落于小乘,若能以有用之身、教化天下,使其人人仁善、众生皆平,方才算是大乘境界!”
  三个庄主如闻仙音,连连点头道:“妙……实在是妙!先生若去修道,只怕成就非凡,大乘小乘,立分高下,救一人不如救众生,舍一身不如舍一生啊!”
  “大乘?小乘?原来通天教主心中,救世人也分高下之别,嘿嘿……果然有些门道……”
  浅笑声起,只见一股淡淡微风过处,宴席上忽然多了一个满身补丁的年青乞丐,这乞丐支着手中青竹杖,眼眸凝望着杨南,微露赞许之色,道:“阁下既然说佛家心怀众生之德,岂不知我道家亦是慈悲无量?如此说来,佛家当为小乘,道家方是大乘,是也不是?”
  家中忽然来了怪客,当即令风相脸上变色,他厉声喝道:“你是何人?如何能登堂入室、直行于此?我那些家丁怎的都没拦住?”
  “夏虫不可语冰!”年青乞丐微微负手冷笑道:“区区几十个小妖,那些废铜烂铁一般的迷踪阵、迷雾阵便也想拦得住我?还给你吧!”
  叮叮当当的响声之中,青竹、灵石、符录、飞剑等布阵灵材瞬间从乞丐破烂袖子中飞出,足足掉了一地!
  风相三人面色大变,这些材料可不正是布在风家庄外的各种禁制材料?
  风家庄既是妖精洞府,自然少不了各类禁制,客人来时若无庄主指引,只会在庄外徘徊罢了。
  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年青乞丐不知什么来头,竟然能举手之间将远胜武者的家丁制服,更可怕的是,他悄悄潜入庄内,不仅风相三人没能发觉,就是杨南也没有半点预感!
  如果这个乞丐心存不善,只怕满庄上下,倾刻间无一活口!
  风相三人惊骇之际,杨南心中瞬间掀起万丈波澜,他默运仙眸定睛望去,却见这个突然而至的乞丐身上半点灵光也无,好似生来平平凡凡,根本没有半点怪异之处,除了那一身乞丐衣极是整洁外,根本就是一个凡人!
  但是,一个凡人如何能穿墙入室、如入无人之境?
  就算风相三人不过妖宗修为,杨南这半仙法力何等强大?百丈之内若有一只蚂蚁稍有动静,只怕也能倾刻便知,这样可怕的法力、慧眼仙眸居然也看不透乞丐来路,岂不是更加证明,眼前这年青乞丐来历恐怕不小……
  “佛有大乘小乘,道亦有大乘小乘,高低之别,只论持心如何,儒释道三家同根同源,俱从老祖妙法分源而流,阁下既是独尊道家,莫非也是修道中人?”
  杨南心中转过无数念头,瞬间便想探探眼前乞丐的来路,哪知这乞丐微微冷笑道:“听闻通天教主在人界宏扬道法、大振我教威名,他逼压佛家、分裂儒家,可算是我道家不世雄主,谁想今日一见,却说什么三教平等论,实在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