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匡胤传-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惴馑裢酢9硕辏现楸闼餍宰猿拼笫窕实邸N吮阌谟胪跏纤词窆那穑罄吹睦费Ъ遥惆淹踅ù戳⒌氖窆莆笆瘢现榇戳⒌氖窆莆笫瘛

后蜀皇帝孟知祥死后,由十六岁的儿子孟昶继位为帝。这孟昶凭着中原朝代更迭频繁,攻伐战争连年不断,无人顾得上来抢西蜀这片偏远的地盘,因而已安安稳稳,当了二十多年皇帝。更加上西蜀没有受战争的破坏,所以十分富庶。

俗话说:暖饱思淫欲。这孟昶既作了太平天子、政务清闲,便竭力追求享受起来,不仅建立豪华的宫殿,还要西蜀全境到处收罗美女,贡入皇宫,供他淫乐。就是成都府内,他也让遍种芙蓉花,每到开花季节,红、黄、自各色花朵,如同锦绣一般,连绵四十余里,后人把成都称为蓉城,就起源于此。平日里他只是带了一批文人墨客,饮酒赋诗,寻花问柳,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

到了他当了二十年皇帝那年,听说青城有个姓费的人家,生有一个女儿,年才一十六岁,不但生得美貌异常,赛过西施,王嫱,而且富有文才,简直可比得上卓文君和薛涛。孟昶听说以后,立即下旨,命将费女送入宫来,一见之下,心中大喜,立即策封为贵妃,又因她十分聪慧,便把封号定为慧。日日与她耳鬓厮磨,形影不离。

这一日,天值盛暑,孟昶携了慧贵妃的玉手,一同到皇宫内的摩河池上纳凉避暑,直到深夜,气候更加凉爽。孟昶豪兴又起,让官人摆上酒宴,便在摩河池边的凉亭内与慧贵妃对饮。喝足了酒,索性叫太监、宫人抬出床来,在凉亭中露宿。后半夜凉风阵阵,暑气全消,孟昶十分畅快。

次日,孟昶对慧妃道:“爱卿擅长诗词,误不把昨夜情景写成诗词来记述一下呢?”

慧妃当下遵旨,选了一张淡绿色的薛涛笺,略加思索,立即写就一首《玉楼春》。词日: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帘间明月独窥人,倚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庭户启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孟昶读后大喜道:“以前的蜀主王建,有个徐妃,十分有文才;号称花蕊夫人。今日朕得爱卿,文才足可比美于徐妃,朕今后也称你为花蕊夫人吧!”

慧贵妃听后,连忙叩头谢恩。

自此以后,宫中都称他为花蕊夫人,没人再称她为慧贵妃。甚至连她姓费,也很少有人知道了。

当下孟昶见她文思敏捷,诗才横溢,便对她说:“爱卿此词,短短几名,把昨宵避暑的情况形容得巨细无遗,真是神来之笔。今后爱卿何不将宫中乐事,常常记述,积少成多,成为一部诗史,也可为后人留下一段嘉话?”

花蕊夫人微笑道:“陛下既如此说,臣妾安敢不遵命?”

自此以后,凡是花蕊夫人陪孟昶在宫中游乐,都要写一首诗来记述。她想起唐代诗人王建曾听宫中老太监记述皇宫内部故事,因而写成《宫词》一百首,便也模仿王建的风格,陆续写了一批《宫词》。

这花蕊夫人,不但文才出众,而且善于骑射,看看秋去冬来,她听到孟昶打算到青城山出猎,便启奏道:“青城本是臣妾故乡,自幼在那度过,也曾随妾父跑马射箭,因而这次望万岁带臣妾前往,以重温旧梦。”

孟昶一听,不由大惊道:“原来爱卿不仅能文,而且能武,真是文武全才,巾帼英雄,又胜古代蜀中才女卓文君,薛涛多多矣。”

花蕊夫人道:“陛下不信吗?臣妾不妨先表演一番,请陛下过目。”

孟昶被她说的动兴,立即分咐太监准备名马、弓箭,带到宫内空旷处等后,待花蕊夫人表演。

不一时,太监来报,已在射圃准备好了。孟昶遂携了花蕊夫人的手,一同登上辇车,往射圃而来。

到达射圃下辇,太监早已准备好龙椅,孟昶坐下。于是,花蕊夫人脱去外罩绣龙袍,只穿紧身小袄,更显得曲线毕露,婀娜多姿。她选了一支宝雕弓,搭上金鈚箭,望准箭靶,一连三箭,俱中红心。孟昶见了,鼓掌喝彩。周围观看的太监、宫女们,也随着欢呼叫好。

花蕊夫人,也放下弓箭,太监带过一匹浑身雪白的银鬃小川马来。

花蕊夫人接过马缰,翻身上马,果然十分熟练快捷。坐上马鞍以后,只见她又腿一夹,那马忽喇刺地便放开四蹄、直向前跑去。花蕊夫人骑在马上,绕射圃跑了几圈之后,又忽地把马一带,跑上宫廷大路,直向摩河池桥跑去,足足有里许,跑到桥头,把马一带,便转过头,跑前回来。不一时,又到射圃,翻身下马。面不红,心不跳,安然无事。

孟昶大喜,说道:“受卿有此技能,足令须眉惭色,联决定带爱卿到青城匍猎,让众臣和士兵一瞻爱卿风采。”

沉思一下,又说:“朕去即为爱卿制一套猎装,必然使女将军外观更加生色。”

当下令传唤宫廷裁缝。为花蕊夫人丈量身体,缝制猎装。停了几天,猎装制好。孟昶让花蕊夫人穿上试试,只见她通身打扮,

王彩鸣凤金冠,墨绿麂皮小袄。紫玉鸾带紧束腰,足不蛮靴小巧。护胸烂银软甲,猩红披风外罩。飒爽女将多妖烧,端的亘古稀少。

这一身猎装果然不凡,更显得妩媚多姿,人间少有知难寻,孟昶看后大喜,即下令二日后出发游猎。这次出猎,足足十天方回。

回到宫中以后,孟昶想了一想,对花蕊夫人道:“这次出猎,爱卿独领风骚,极爱臣民注目,只是美中不生的,是爱卿缺乏几个女骑兵随侍左右。如今何不在宫女中选出一些人来,由爱卿教练她们跑马射箭,将来作为侍从,不更加生色吗?”

花蕊夫人听了后,微笑道:“陛下此想法正合妾意。”

当下,二人一同来到射圃,传旨集合各宫年少宫女,由花蕊夫人亲自点选出二十人来。并按花蕊夫人服装样式,为她们各制一套游猎武装。只是颜色不同,图案不同,以示品级区别。作好以后,便由花蕊夫人日日抽暇教习她们。一时之间,射圃之内,日日人喊马嘶,好不热闹。

花蕊夫人又写了一首《宫词》,专记此事说:

殿前宫女总纤腰,初学乘骑怯又妖娇。

上得马来才欲走,几回抛鞚抱鞍轿。

孟昶和花蕊夫人,便是在这种欢乐悠游的生活中,度着愉快的日子,不知不觉,已经过去数年,花蕊夫人的《宫词》也积有一百首了。于是,孟昶便命蜀中著名词人,年过花甲的翰林学士欧阳炯为花蕊夫人《宫词》作了序言,竭力吹捧一番,刻印成书流传。从此花蕊夫人的名声在蜀中大噪。

这样不知不觉已是后蜀广政二十七年也就是宋太祖乾德二年,花蕊夫人进宫也有八年了。孟昶皇后故去,很想立花蕊夫人为皇后,只是她八年来却没有生育一男半女,只好把这事暂时搁下。

这一日,正是冬天十一月,成都下了一场蜀中得难见得到的大雪,孟昶兴趣很好,立即命令备宴,携花蕊夫人在暖阁中饮酒赏雪。忽见太监匆匆来报说:“今有宰相李昊、枢密使王昭远,有紧急军情奏报。”

孟昶听后吃了一惊,连忙走出暖阁,来到便殿,令宣二人入见。

只见宰相李昊奏道:“宋主派王全斌等分兵两路入侵,前锋攻占了万仞寨、燕子寨等要塞,已逼近兴州了,兴州刺史蓝思绾差人告急,特请旨定夺。”

孟昶听了顿时吓得面上失色,说道:“八年前中原侵占了我凤、秦等四州。如今又再次出兵,卿家以为敌兵意图何在?”

王昭远道:“敌将王全斌已被授予四川行营都部署,从名号上来说,显然有吞并我国之意。”

孟昶听了,呆了半晌,问道:“卿以为应如何迎敌。”

王昭远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臣欲讨伐中原久矣,如今他们自来送死,臣愿领兵拒之,并趁击败他们的余威,挥师北伐,夺回秦、凤四州,直下关中。歼灭宋朝在此一举。”

王昭远这样吹大话,倒使孟昶觉得他也很有自信,也便放下心来,说道:“既然如此,就烦卿统兵前往迎敌便了。”

李昊和王昭远辞出。当天王昭远便下校场,点兵十万,北上拒敌。并以韩保正为招讨使、李进不副招付使,充作前部先锋,去救援兴州。

隔了一日,自己才领兵出发。

这王昭远身为后蜀枢密使,掌管全国军权,生性十分骄傲自大,平日手执一柄铁如意,指挥军事,常自比诸葛亮。出兵之日,宰相李昊在成都府城外,设酒为他饯行。

王昭远痛饮一番,举起他那随身片刻不离的铁如意,在空中一挥,仰天大笑道:一吾此行不仅要杀退宋兵,夺回秦、凤四州,而且还要直捣中原,在吾看来,直不过是反掌之劳而已。”

说毕,离席上马。向李昊等拱了拱手。铁如意一指,催动大军,径向北而上。

李昊望着王昭远的背景,对群臣道:“如此骄傲的人,我军败局已定,无可挽回了。”

言毕,叹息不已,自率群臣回城。

且说那蜀军先锋,韩保正和李进,领兵去救援兴州,半路上听到兴州已被宋兵占领,兴州刺吏蓝思绾已经弃城逃走,便径往西县,与蓝思绾会合。将所带二万人马,屯于城外,依山背城,扎下寨栅,静等宋兵前来决战。

不二日,宋军先锋史延德已经引兵七千,来到西县城下。韩保正得知,便令李进出城。李进纵马舞戟,冲出宫寨,正与史延德相遇,二马相交,枪戟并举,战不到数合,史延德荡开李进画戟,一手揪住李进束甲带,提离马鞍,活捉过来,往地上一掷,喝令众军把他绑下。

寨上韩保正见了大怒,上马提刀,引兵冲出寨来,大呼曰:“贼将休得逞能,认得俺大蜀招讨使韩保正吗!”

挺手中刀直取史延德。史延德久经沙场,那里能被他呼喊了官衔吓住。冷笑一声,举枪相迎。

这后蜀兵将大都是见十年未经过战阵,平日即使有些训练,也视同儿戏,那里有过性命相搏的实战经验,战了十余个回合,史延德卖个破绽,诱使韩保正一刀砍了个空,身子向前扑来,史延德早已举马侧过一边,用枪杆在韩保正背上一拍,喝声:“下去!”

韩保正坐不稳雕鞍,翻身落马。大刀抛在旁,早被宋兵一拥而上,如同刚才绑李进一样,把个韩保正绑个结实。

那些蜀兵,见二个统帅不到一杯茶时,便先后被擒,那里还敢再战,一声呐喊,弃了寨栅潮水般地向后逃命,也不入西县,径往成都大路上退去。

正在此时,宋兵凤州路副帅、武信军节度使崔彦进和兵马都监康延泽已经引大兵到来,掩杀一阵,将二万蜀兵杀得七零八落,然后围困围住西县攻打。蓝思综在西县城上,看见城外蜀兵一战而溃,料想守此小县毫无意义,徒伤军兵性命,便开城投降。

这时,王昭远闻知先锋失利被俘,便停兵不进,等待宋兵前来决战。

停了几日,宋将崔彦进、史延德、康延泽等,引兵到来,只是蜀兵沿着嘉陵江,扎下无数营寨,拒河而守,江上却有浮桥一座,并未拆除,派有重兵驻于桥头把守。

崔彦进见了,心中狐疑,对康延泽道;“蜀将王昭远,倒不像个胆怯无能之辈,似不可轻敌。”

康延泽道:“素闻此人狂傲自大,也许故意不肯拆桥,以示矜张。”

当下有部将张万友道:“不管如何,未将先领精兵一干去夺浮桥,以探其虚实,再作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