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匡胤传-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光义和符云霞夫妇二人来到。

在匡胤旁边席上坐下后。匡义看见小周后也在那里,心中便老大不高兴,便对匡胤道:“哥哥,你是我们大宋开国皇帝,兄弟十分希望哥哥能作出一番辉煌事业,为我大宋奠定万年基业,功勋超过唐朝的李世民,为后人万代称颂。可是近来京城中却有人说哥哥有点像殷纣王、隋炀帝!”

匡胤一听,脸色一变,说道:“那个胆敢污蔑朕躬,兄弟你说出来,定把他严惩。”

光义道:“这是没用的。人言可畏,众口铄金。杀一二个人,又怎能掩天下人之口?”

匡胤随:“说朕是殷纣王、隋炀帝,有什么证据?”

光义道:“比如说李煜这二个妻妾,哥哥,你把他们留在宫内,求一时之快,可知为此使你英名尽丧。”

匡胤随:“李煜不过是个亡国之君,有什么了不起,值得大惊小怪。”

光义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可叹,哥哥这一时不检点,使那过去救张老女儿,送赵氏京娘,火烧万花楼,那传颂天下的侠义美名,都要付之东流了。一旦民心丧失,社稷危矣!”

匡胤听了低头不语。光义又道:“自古以来女人是祸水,纣亡于姐己,吴亡于西施,这例子多得不可胜计,前几年你纳了孟昶的妻子,差一点身蹈危境,如今又留在这两个女子,谁知又会产生什么事来。哥哥啊!你乃顶天立地的奇男子,难道不想当个万古流芳的圣君,却要自毁名节,惹人笑骂百世吗?”

这一席话,直说得匡胤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忽然吼叫道:“兄弟,你别说了!”

扭头叫过司礼太监,说道:“备轿,把这二位夫人送回李煜家去!”

光义见小周后等随着那太监去了,才对匡胤说:“这样做才真正不愧大丈夫。目前,北有契丹强敌虎视眈眈,北汉时出兵扰我边境,希望哥哥把精力集中到政务上来,创造出前古人无有的丰功伟业,传颂千古。”

匡胤被光义说得豪气横生。对光义说:“兄弟,朕戎马一生,身经百战,创立大宋,岂甘心自暴自弃,当尽力而为,誓作千古英主。兄弟今日这番金石良言,为兄十分感谢。”

光义道:“痛快!兄长能有这番话,使我做兄弟的也感到光彩。”

说毕,举起酒杯又说道:“为了我大宋万年基业,为开国英明君主,兄弟敬你一杯!”

匡胤也举起一杯酒,与光义对饮,一吸而干。兄弟二人豪饮一会。光义与符云霞才告辞出宫。

宋皇后也因夜深困倦,回宫去睡了。独有匡胤,酒喝多了,还不想睡,独自坐在那里望月。

家人散去,身边只有几个太监,宫女立在那里侍候。匡胤未免有些寂寞起来。他望着天上明月,不由回想起旧事。一幕幕地在心头闪过。

他想起了结发妻子贺金蝉,想起了表妹杜丽蓉,想起了童年时便结识的韩素梅,如今一个个都去世了;又想起花蕊夫人,那样十分迷人,又毒如蛇蝎的女人。又想起小周后,尽管自己多方面努力,终未获得她真正的情爱。难道自己贵为皇帝,在爱情上竟这么不如意,一次一次地受到打击吗?

于是,他越想越觉得悲伤,哀叹往事的可悲,真有点不堪回首之痛,不觉又流下几滴英雄泪来。

一会,又想自己太窝囊。当年与一班兄弟闯荡江湖,南征北讨,豪气干云,誓同生死。如今当年结拜的态弟兄紫荣、郑恩已死,童年时在洛阳夹马营一同嬉游的伴保慕容延钊、韩令坤、赵颜徽、王审琦、董氏兄弟等,也都一一物化,只剩下一个张光翰,至于石守信,也老交情了,却是离开洛阳,到汴京后才认识的,高怀德则更晚了一些,但也都已退休。可以说只剩自己还主持着军政大权。难道自己也要沉湎于酒色之中,堕落下去吗?

他感到迷茫,感到孤独,胡思乱想。以致后来,如何醉倒,如何被太监抬入后宫,他都不记得了。

次日醒来,一切都记忆模糊,唯独赵光义劝谏他的那些话,却如刀痕一样,刻在他的心上。

他忍着头痛,到勤政殿翻阅奏章。对北汉近来频频扰乱北方边境,大为恼火。回想到南方各国已经统一,只剩下个北汉弹丸之地,与少数民族聚居的契丹了。收复晋阳、消灭北汉割据政权,现在已是时候了。

停了几日,下令以党进为河东道行营马步军都部署,潘美为部监,率兵分五路征讨北汉。

党进、潘美出兵以后,匡胤略为清闲,又想召小周后进宫,但是想起光义的话,不由叹了一口气,强忍下来。又怕自己闲得无聊,一时把持不住,因想还是离开汴京一段为妙,想御驾亲征北汉,又觉得近来身体欠佳,不宜策马长途奔走。考虑了一下,忽然起了乡思,想起了自己出生地西都洛阳,自离开那里,已有三十余年再没去过了,很想去那里看看,旧地重游,重温下夕日童年的旧梦,而且十月初一俗称鬼节,顺便为父母上坟也好。

于是下旨,九月二十日,驾幸西都洛阳。当下侍臣接旨,立刻忙碌准备起来。

九月二十日,匡胤登上风辇、宰相薛居正、枢密使曹彬等二十余位大臣随贺,起禁军五千为护卫。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向西都出发。

两天以后,到达郑州,匡胤特驾临周世宗紫荣墓地扫拜,匡胤亲自上香,哭拜于地。当晚便在此扎营。次日方才起驾西进。

到达荣阳以后,年过花甲的西京留守向拱,已率领西京文武官员,到虎牢关下迎接。一路护驾西行,不数日,到达了西都。

匡胤略事休息,便改乘上那匹赤兔胭脂马,带了向拱,薛居正,曹彬等十余位大臣和数百名耳士,策马往夹马营而来。

这里本是过去驻军之地,西北角上,却因军官家属聚居于此,逐渐形成了一个村落,匡胤到此下马,步行入村,大臣们同卫士,也紧紧跟随步行。

匡胤举目四看,景物依稀,较之三十多年之前,并无多大变化,只是似乎更加陈旧和狭小了。而村中居民,又换了新一代的军官家属,闻听天子到来,纷纷出门跪接。内中有几个古稀老兵,却认得匡胤,一齐向前跪拜,自报姓名履历。匡胤却还记得起来,连忙亲自扶起他们,分付对他们加以赏赐。

到原来住宅看了一下,只见内外十分整洁,却无人居住。匡胤因问向拱道:“此宅为何无人居住?”

向拱道:“此乃万岁诞生之处,如何容许人来亵污。只是空起来,供人们瞻仰罢了。”

匡胤也不再说,走入内探视,看到自己童年时住过的屋子,以及屋外一块青石,那是匡胤小时,奶奶常抱他坐在石上纳凉之处。如今人亡物在,不由匡眼睛都湿润了。

从宅内出来,绕过住宅,走上西边土岗,却有一片空地,原是农民打场之处,场边一棵数百年的老槐树,依然挺立在那里,还有一部分枝叶青青,并未因天寒而黄落。

匡胤立在场边,呆看了良久,扭头对向拱答道:“这片空场,便是朕八九岁时,与慕容延钊、韩令坤、王审琦、赵彦徽、张光翰等骑竹马游戏的场所!”

说毕,他望着西边的坡上,这是当年韩素梅向他告别的地方。匡胤不由泪眼模糊。忽然他看见那坡长生出一丛灌木,俨然好似七八岁的小姑娘韩素梅立在那儿。

匡胤耳边又响起当年韩素梅喊她的声音:“香——哥——!”

他不由落下眼泪,想起当年韩素梅最后一次来向他送箭,就是从此地离去。往事历历在目,近如眼前,可是人呢?难道这样快便眨眼之间,灰飞烟灭了吗?

他瞟了侍卫一眼,只见有一个侍卫带有弓箭,便要了过来,对着西北以前射箭为韩素梅送行的那个老方向,嗖嗖地又连发三箭方罢。

向拱等人那里能知道匡胤的心事,还以为他是在行天子射天之礼,以威震鬼神,来纪念自己返回出生地的巡视呢。

半晌,匡胤才宣布回行宫休息。三十多年过去,真是弹指之间。匡胤从夹马营回来,感慨万分,又陷入深沉的回忆之中。

当天夜里,他便发起烧来,休息二天,请医生诊治,认为是小病,于是匡胤便让返驾回汴京。

十月初一日,到达西京河南府所属的巩县,匡在此又拜祭了父亲赵弘殷和母亲杜太后的陵墓,十月初五日,回到汴京。

巡视西都回来以后,匡胤顿时好像苍老了几倍,身体一直疲劳无力,低烧不退。不久,背上又生了一个大疽。忙召太医探视。

谁知背疽久治不愈,把一个生来胖大的赵匡胤,竟病得一天比一天消瘦起来。终日背疽疼痛,说话也有气无力了。最后终于连坐起来的气力也没有了。终日昏睡于床。

这天傍晚,他从睡梦中醒来,预感到自己大限已到。便传旨速召晋王赵光义入宫晋见。

不一时,赵光义来到,匡胤伸出瘦得筋骨毕露的手,握住光义的手道:“为兄不行了。前几年母亲去世时,告戒要吸取前朝教训,不可立年幼之君,让为兄传位于你,现在我子德昭虽年过二十,但是毫无功勋和威望,而且我观察很久,生性浮躁少智,也实在难以继承大业。所以,必须按母亲遗嘱,传位于你,这诏书,在母亲去世时早已写就,藏于慈宁宫密室金柜之内。兄弟可以让官人取出开看。”

光义听后,哭拜于地,说道:“哥哥不要胡思乱想,安心养病,终久会好起来的。”

匡胤摇头道:“不要多讲。为兄还有要事分付于你。第一全国目前基本统一,可惜为兄不能亲眼看见北汉归还中国版图了。你务必要继承我的遗志,削平北汉,北拒契丹。再者,北汉大将杨业,实为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你务必设法收降此人。为我所用。不把此人争取到手,北汉虽是弹丸之地,也是不容易平灭的。这些你记住了吗?”

光义只是点头说:“兄弟牢记了。”

匡胤又道:“当年母亲最后对我嘱咐时,赵普也在场,母亲的话,由赵普亲自笔录,他可以证明。”

光义含泪点头。

匡胤便挥手道:“好了,你去准备后事吧。”

光义出来,不久,这次大未开国皇帝赵匡胤,便停止了呼吸,终年五十岁。

说到此处,笔者不能不补说一段话。根据后人笔记,还有一种说法,是赵匡胤召见光义,不久光义匆匆出来,匡胤便驾崩了。因而以为是赵光义杀死了赵匡胤,自己登上皇位的。这个传说,主要是由于匡胤不传子而传弟,大大违背了过去的传统习惯,所以才产生了“烛影斧声”光义谋杀了匡胤这种传闻。

到了后来,元代学者黄潜,明代学者宋濂、刘俨,也都著文力辩光义杀死匡胤说法之诬。不过事隔千年,谁还能调查得清呢?只能作为一件历史疑谜来看了。

且说匡胤去世,光义即皇帝位,改年号太平兴国元年,这就是宋太宗。他继承了匡胤的政策和未竟事业,终于收服了杨业,灭掉北汉,加强文治,便北宋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在巩县赵弘殷墓旁为赵匡胤修建了巨大陵墓,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四月,才将匡胤下葬。

从此,这位宋朝的开国皇帝,便长眠地下了。

………………………………………………



附录


赵匡胤大事年表

927年丁亥后唐明宗天成二年

一岁

二月十六日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原籍涿州(今河北涿县)。其父赵弘殷,任后唐禁军飞捷指挥使。

936年丙申后晋高祖天福元年

十岁

后唐天平节度使石敬瑭在契丹支持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