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匡胤传-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胤对白棋这一失败非常惋惜,所以脱口而出说了一句:“嗨!这一着,真算臭棋!”

两位老人闻听有人讲话,慢慢抬起头来。赵匡胤这时才看清了老人的相貌:执白棋者道家打扮,两道寿星眉一寸有余,银髯洒胸前如高山飘雪,满头白发,青纂碧簪,脸色红润,牙齿洁白,双目炯炯有神,真可谓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执黑者是俗家打扮,碧睛闪光,满脸苍须,蓝袍青绦,深筒布袜云头鞋。赵匡胤看罢,觉得二老人决非等闲之徒,定是世外高人,深感适才出语不恭,追悔莫及。不过,言由衷发,说的也是实话。

那执白的老者,对他微微一笑道:

“听壮士口气,定是棋坛高手,弈林的行家了!”

赵匡胤心中虽然很自负,而口头上却很宛转,说道:“哪里,哪里!只不过粗知一二。适才出语不恭,望乞道长见谅。”

那老人道:“不必过谦。壮士若不见弃,请与贫道对奕一局,也好当面请教。”

赵匡胤生性自傲,目空一切,在汴梁城又有些名气,觉得取得胜利不成问题,所以,他很爽快地答道:

“好吧!恭敬不如从命。就陪道长奕上三局如何?”

老者道:“好好好!壮士果然爽快,壮士请坐。”

俗家打扮的老人立即让出坐位。

赵匡胤也不客气,马上在对面坐下来,随手抓了一把黑子道:

“清道长猜先。”

那道人轻轻按住,道:“且慢,博奕未开,话先讲明,三局为定;决出输赢。输者输什么?赢者赢何物?谁为见证?”

赵匡胤略一思索,在身上摸出钱袋,往桌子上一撂道:“我若输了,这些散碎银子,全都归你。”

那道人哈哈一笑道:“身外之物,要他何用?贫道不要!贫道不用!”

“那么你想赌什么呢?”

那道人道:“何不赌些东西?”

赵匡胤一听,心中暗想:这个老道,是不是看中我的蟠龙棍了?难道他和蟠龙寺有什么关系?又一想,那是僧,他是道,僧道个家,能有啥瓜葛?于是问道:

“请问道长,你想赌什么东西?”

道人讲;“辟如那山川、河流、城郭、要塞,等等,岂不均可一赌?”

赵匡胤一听,心中暗道:这一老道,看上去像神仙,实际上是疯子,满嘴疯话。他正在想着,老道继续讲道:

“就像咱脚下这华山,岂不也可一赌。如果你输,它就归我;如果我输,它就归你。你以为如何?”

赵匡胤哈哈大笑,心中想道:老道原来是在讲笑话,只不过是要我陪他奕上两局玩玩而已。于是,漫不在意地说:

“可以,可以!请你来猜先。”

老道仍很严肃认真地说道:“咱可是一言为定。”

赵匡胤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老道回头对那一俗家打扮的老者道:“贤弟!邀你再作个证人如何?”

那另一老者道:“小弟甘愿效劳。”

赵匡胤不耐烦地说:“也太繁琐了!请道长来,快快猜先。”

“不必猜了,你执黑,我执白。”老道说。

赵匡胤有点生气了,觉得这是对他的藐视。在打架的时候,他从来不先出拳,而是让别人先动手,他认为这才算好汉。而今天这一老道,不肯猜子,就把执黑先行的权利让给你,心中哪里肯服,把棋子往盘上一放道:

“不!如其不然,你出我猜。”

老道见扭他不过,抓起一把白子道:

“好吧!你就猜。不过,猜不猜都一样,还是你执黑。来,猜吧!”

赵匡胤越发生气了,心中暗想道:难道你也成了算命先生不成,略一思索,大喊:

“单!”

老道把手一张,棋子落在盘上。赵匡胤一看,糟!两对半,五颗。

老道一笑道:“你猜中了。请吧!”

赵匡胤无话可说,只得执黑先行了。不过,他心中想道:刚才他输了一局,证明他棋艺并不高明,我如今又得先手之利,此局定胜无疑。想罢,以三连星开局。老道也以星位应战。在布局阶段,赵匡胤优势明显。进入中盘搏杀,也还势均力敌。收官时老道捷足先得,以两目半超出取胜。赵匡胤心里好不窝气。第二局,赵匡民开始以小飞守角,取重点防守之势。无奈那老道攻势凌厉。赵匡胤经过顽强抵抗,反复打劫,最终还是败下阵来。这时赵匡胤深深感到了老道的实力。所以,第三局走得十分拘谨,开局就陷入了被动,进入中盘不久就败局已定,只好认输。

老道哈哈一笑道:“失礼了!”

赵匡胤道:“道长棋艺高超,使我受益不浅。”

老道谦虚地连声道:“不敢,不敢!”

赵匡胤道:“请问道长如何称号?”

老道答道:“贫道姓陈,名抟,字图南,道号扶摇子便是。这位俗家是我的契友,碧睛虬髯张鼎是也。”

赵匡胤一听,原来是久闻大名的陈抟老祖。据说无人知其生于哪个朝代,早年得道,已有半仙之体。赵匡胤急忙大礼参拜道:

“久闻祖师大名,今得相会,真是三生有幸。若知是祖师在此,赵某怎敢放肆,适才多有得罪,还求祖师见谅。”

陈抟急忙搀起道:“不敢!赵公子英名,贫道早有所闻。若不见弃,请到小观一叙如何?”

赵匡胤当然是求之不得,领略一下斋饭的滋味更是当务之急,随即说道:

“既访仙山,那就多有打扰了。”

说罢,二老者带路先行,赵匡胤随后紧跟。穿松林,登石阶,循曲径,往蜂顶走去。只见那:两旁松柏参天,树下芳草遍地,不时有麋鹿窜过,猕猴攀青藤嬉戏。不多一时,已到峰顶。

陈传向前一指道:“前面就是。”

赵匡胤定睛一看:仙乡一处,突兀屹立。青阶红墙,临凭绝壁。往里走,层层殿宇,叠叠阶墀。斋房禅洞,鳞次栉比。抬头看:月亮门上面挂着一块横匾,“玄妙洞”三个大字刚劲有力。这时,有一道童迎面走来,向陈抟老祖打了个稽首道:

“斋饭、净室,俱已齐备。”

陈抟道:“领赵公子前去用斋。”

小童道:“遵命。施主,请吧!”

陈抟道:“赵公子,恕贫道不奉陪了!”

赵匡胤确实已经饿得发慌了,跟随小童来到膳房,一阵狼吞虎咽,把端上来的菜饭,一举扫了个净光。

小童在一边问道:“施主还用么?”

赵匡胤道:“足矣!”

小童见他已经吃饱了,就领他到后院去见陈抟。这时,陈抟早已在云房等候。赵匡胤先向道长道谢,即分宾主落坐。寒喧一番之后,赵匡胤便把自己在汴梁,大闹御勾栏,火烧万花楼,锁金桥杀人抗税,如今朝廷在各州府县悬赏缉拿之事,全都讲述了一遍。

陈抟道:“赵公子的事,贫道早有所闻,敬佩,敬佩!不过,时不至,事不济。天下事如同棋枰之形,弈艺之理。你看,一局为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者,阴阳黑白是也。两仪生四象。四象者,四时四方也。四象生水、火、山、泽、风、雷、天、地。可是,当今天地不交,万物不兴,震移本位,祸乱丛生!”

赵匡胤道:“那就求道长指点了。”

陈抟道:“就眼前讲,当是宜避不宜趋。”

赵匡胤道:“宜在何方?”

陈抟道:“潜龙入泽,总在正西,目前唯此为有利,以后由离人坎,龙虎际会,前途方可光明。”

赵匡胤道:“是的,我曾遇到一位苗训先生,也是如此说法。”

陈抟道:“啊!苗训乃贫道之徒也!从这里往北,不远就是穆陵关,穆陵关以西,就是朝廷管不到的地方了。”

赵匡胤道:“多谢祖师指点!”

陈抟道:“谢倒不必。只是那输掉华山之事……”

赵匡胤以为陈抟还在诙谐取笑,也就哈哈大笑道:

“我既然输了棋,这华山归你也就是了!”

陈抟道:“空口无凭。”

赵匡胤道:“难道还要立上一张字据不成?”

陈抟道:“那是自然。”随即让童儿取过文房四宝,置于案上:“赵公子,请吧!”

赵匡胤心想,这个玩笑他是非开到底不成?于是把纸展开,拈笔在手,浓墨一蘸,挥洒流利。上书:“汴京赵匡胤与陈抟老祖对奕,三盘皆输,确认是实。愿以华山抵债,永归陈抟为业。空口无凭,立此为据。”后面又签上了“赵匡胤年月日立”。

陈抟又对张鼎道:“贤弟,你这个保人,也要写个名字。”

张鼎道:“好,好!咱愿一保到底!”说罢,也在下面签了名。

那陈抟拿了字据,小心叠好收起。匡胤见他如此郑重,肚中暗笑,却不敢出声。他哪里想得到后来他当了皇帝,华州地方官到华山收赋税,却被陈抟拒绝,并拿出赵匡胤亲笔书写的字据为证。地方官无法,只得写了奏章,上报朝廷请示。匡胤这才想起赌棋输掉华山的事来,只好下旨,永远免去华山范围内一切赋税。这事传开以后,好事的人便找到赵匡胤和陈抟下棋的地方,盖了一座“下棋亭”,成为华山一处著名古迹。这是后话。

且说赵匡胤写了字据,就要告辞下山。陈抟看天色已晚,山路难行,故而挽留,要他再住一宿,命童儿带他净房去了。

第二天起身,用过斋饭,赵匡胤背起蟠龙棒和自己的包裹,来向陈抟辞行。走进卧室一看,只见陈抟正在侧卧沉睡。有一童子在床前侍候。赵匡胤不便惊扰,便问童儿道:

“不知道长何时起床?”

童儿道:“师傅一睡,少者三月五月,多则三年五年。不到时间,即是呼唤他也不会醒的。”

赵匡胤一听,便也不再等候了,只让童儿在师傅醒时,代为告辞便了。于是,他别了道童,出了观门,继续向西走去。这一路,到处是山、是树、是山泉、是瀑布。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不但不见村镇,连一个人影也没有。说也凑巧,正在这时,他发现路旁有个岩洞,好像是猎人住过的地方。这儿有天然的石桌、石床。赵匡胤想,就在这儿过夜好了。不过,遗憾的是离开“玄妙洞”时,没有带一点斋饭。而今天跑了一天,还没吃到一点东西。什么时候才能出山?找不到人家怎么办?他躺在石床上,想着想着,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

第二天又走了大半天,仍然见不到一户人家。他实在饿极了,就在路旁采些草果、野菜,胡乱填填肚子。直到傍晚,他确实一点儿劲没有了。常言道: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这时,他发现前面不远,绿荫掩盖处,有几间房子,乍时又振奋起了精神,急忙向那地方奔去。他趟过小溪,爬上陡坡,走到跟前一看,原来也是一处道观,名曰“清幽观”。此观要比起“玄妙洞”,可小多了,不过也堪称雄伟。

他走进观内,四处观望,好像这里的香火并不旺盛。香客稀少,十分冷清。他确实走得太累了,就在大殿门外廊下,往地下一躺,头枕柱礅,怀抱蟠龙棍,呼呼噜噜地睡起觉来。

不知睡了多长时候,耳旁忽然听到有女子哭泣之声。他一个翻身坐了起来,抬头一看,天色已经黑了多时。殿内的长明灯,忽闪忽闪地跳跃着,放射出惨淡的黄光。赵匡胤心中暗想:已经这样晚了,观内怎么会有女子哭泣?莫非观内道士为非作歹,私藏良家妇女不成?若真如此,算是尔等恶贯满盈了!于是,他提棍在手,循声向前找去。只见他绕过殿角,顺着雨路向前,在小竹林后一个僻静的所在,有一处小殿宇,殿门紧闭,铁锁衔环。殿内黑呼呼一片昏暗。那凄凄楚楚的哭泣之声,就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