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局长秘书-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事情……

  章玉兰停了下来,以有时间让各位党组成员想象是什么事情,既可以理解为周武功醉驾门事件,但她说的是“一些”,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工作上的一些原因,这样就把她为什么一个多月后才召开这个会议,一句话带了过去。
第十一章 党组会议(7)
接着,章玉兰就着本子,把看电影那天柳达日的主要讲话精神作了传达,她是认真作了笔记的。关于这些违规行为,对机关作风建设和机关干部形象的影响,她两三句就带过去了,因为这些老调重弹的话,不是今天的主题。

  她重点传达了,几乎是一字不漏地把柳达日的处理要求传达了一次:各单位要根据“两办”的检查结果,回去后及时做出处理决定,尽快把处理结果报送市纪委,如果迟迟不做出处理决定,将由市纪委、市监察局根据现有掌握的情况,直接做出党纪、政纪处分决定,并根据“上问一级”的原则,追究有关当事人所在科室、处室负责人直至单位主管领导、主要领导的领导责任,同时,将结合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给予责任单位相应扣分。

  章玉兰说:我们必须把市纪委领导的要求落实到位,所以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还是要给予逢好时、梁光必要的处理,这也是关心干部、爱护干部的需要,紧一紧大家的工作作风,更好地把效能建设“五条禁令”在财税系统贯彻下去,使之转化为广大财税干部的自觉行动。

  关于对违规人员具体如何处理,因为情况不一,那天柳达日没提到,只是要求严肃处理。但既然是违反了效能建设“五条禁令”,那么就应该按照市委市政府当初开展效能建设“五条禁令”活动时的有关规定处理。想到这里,章玉兰说:请蒙合阳同志介绍一下有关部门对违反“五条禁令”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理规定。

  蒙合阳看似胸有成竹,张口就回答:当初市委市政府推出效能建设“五条禁令”的时候,对违规人员的处理有明确的要求,就是根据违规情节的轻重,分别予以效能告诫、通报批评、扣发奖金,直至纪律处分或辞退,辞退主要针对临时人员,除了对当事人作出相应处理外,必要时还要根据“上问一级”的原则,追究有关领导的领导责任。

  大概是看到毫无表情,蒙合阳补充说,市委市政府推出效能建设“五条禁令”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每年市两办都组织几次专项检查,但总的来说,除了推出“五条禁令”的当年严厉处理过一些人,包括党纪政纪处分,后面几年在处理上是相对温和的,如果情节一般,原则上是不必上纲上线的。

  在其他人看来,蒙合阳似乎在给对逢好时、梁光的处理定调子,虽然他是监察室主任,这方面可以提出建议,但在各位党组成员看来,如果不是章玉兰的事先授意,他蒙合阳未必有这个胆子。

  事实上,蒙合阳确实表达出了章玉兰的想法,虽然她没有明确授意蒙合阳给两人从轻发落定调子,但是蒙合阳从前段时间就该事件与章玉兰的数次沟通过程中,不可能不理解章玉兰的立场,那就是不要开了“先例”,也就是,限于在纪律处分之外进行处理。

  当时章玉兰向蒙合阳了解“五条禁令”推出后,市财税系统干部职工“犯禁”及处理的全面情况。听了蒙合阳的介绍后,才知道纪律处分过的就一个人,开发区办税服务科的科长薛高密。薛高密据称因为对纳税人态度冷淡、傲慢而被投诉。那段时间薛高密跑儿子入学的事到处碰壁,心情烦得很。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一章 党组会议(8)
嘉州市区小学、初中原则上就近入学,但既然是原则上,就说明有例外。就象嘉州市区市、区两级教育局管理职能的划分一样,原则上市教育局负责管理市区高中阶段学校,联系在嘉高校,区教育局负责管理各自辖区内的小学、初中阶段学校,但市教育局又直接管理着几个重点初中学校,并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共同管理机关一幼、二幼、三幼。

  当时的市教育局局长刘茂盛为了创出一些政绩,大力推行教育产业化,同时也是为了插足市区小学教育,一上任就鼓动市政府创办了嘉州市育英小学,由市教育局直管。不仅校园硬件设施一流,而且在全市范围内搜罗一流小学教师,小教职称至少在高级以上的才可能调入,教师福利待遇是全市小学里最高的。

  育英小学打破辖区界限,在全市范围内招生,择校费市区户口4万元,县(市)户口6万元,尽管如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还是趋之若骛。

  说实在话,在房价高企的嘉州市区,人基本上分两类,要么就是近些年炒房赚了大钱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元闲散资金正发愁无处投资,要么就是看不准行情,不敢涉足房市,住着的房子是多大算多大,坐失赚钱良机,乃至家里有人喜结良缘或添丁,迫切需要改善住房条件或分出一部分人口时,才仰天长叹房价早已爬上天去,只好买新房子,或者先卖了旧房子再买新房子,屁股上就得拖上银行几十几百万的债务,搞得生活质量一落千丈,成天长吁短叹。

  最搞笑的是嘉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沙华池教授,在嘉州市区平均房价涨到9000余元、即将突破万元大关时,根据嘉州市区房屋租售比不成比例的统计,他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嘉州市区住宅租售比为40:1,远远超出了15:1至20:1的国际警戒线,由此断定未来一两年内嘉州市区房价将大跌。

  紧张之余,沙华池就把嘉州大学分配给他的经济适用房、他手头唯一的一套160余平方米的房子出售掉(当时嘉州市政府还没有出台经济适用房出售,增值收益部分由政府征收60%的政策),过起了租房子居住的日子,打算等房价跌下来,抄底买个200余平方米的房子,以改善居住条件,如果还有余钱,顺便把儿子的房子也一并买过来。

  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就在他以每平方米9600元的价格把房子出售的第二年,嘉州市区房价仍然普涨,原来他房子所在小区的房屋成交均价就达到了每平方米12000元,但面对家里人的责怪,沙华池还是坚持这只是嘉州市区房价临终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昙花一现嘛。

  但是第三、第四年,嘉州市区房价仍然一路高歌,沙华池那套房子估计已经涨到了15000…16000元每平方米,沙华池这才象泄了气的皮球。恼怒之余,沙华池向嘉州大学校务委员会申请辞去经济学院院长职务,提前退居二线,过起了在出租房里蜗居的生活,平日不再抛头露面,嘉州人也不知他现在在搞些什么。
第十一章 党组会议(9)
民间流传,沙华池蜗居出租房里钻心研究嘉州市区房价问题,企图找到症结所在。反正按照沙华池教授的租售比理论,他以出售房子的钱租房过日子,足可以应付余生。

  嘉州人就是这样,因为连续近二十年的房价疯涨(根据沙华池教授后来潜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嘉州市区房价基本走势是“进五退一”),要么很有钱,要么负债累累,那么让子女入读育英小学,六年下来几万块钱的择校费实在不足挂齿,很有钱的人自然不在话下,已经负债累累的人也不在乎变换一个个位数的数字。

  但是绝大多数嘉州人碰到了同一个问题,就是有钱读不了育英小学。择校费不叫择校费,开出的财政收据上叫捐资助学费,捐资助学的家长还可以得到一本由市教育局和市慈善总会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

  不过,家长们还是习惯上称择校费,其实他们根本不管什么费,钱交得出去才是最要紧的,有些有钱无势的家长走投无路,表示只要让他们的孩子入读育英小学,愿意交10万、20万的择校费。但是这也不行,有本事你们叫领导打招呼啊,说不定还能给你减免一些。

  尽管一开始刘茂盛从教育产业化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扩大招生规模,育英小学搞了城东城西两个校区,一年级新生招生规模合计在800人左右,每个校区各10个班,每班40人,但仍然远远满足不了嘉州人民对于教育事业的需求。

  与择校费明码标价不同,招生途径是采用不同方式方法的。育英小学每年六月底或七月初开始招录新生工作,主要采用面试方式,给每个孩子和家长公平的机会,其实问的也就是一加一等于几之类的问题,主要看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一紧张就完了,在这个层面是很公平的,但是情况往往又并非完全如此,薛高密就碰上了奇怪事。

  酒香不怕巷子深,育英小学招录新生工作具体时间安排,唯一公开方式就是提前两三天在市教育局网站上刊登一下,头几年使好多人中了招,错过了报名时间。

  后来,大家就知道奥秘了,不会上网的人为了子女入学的事,那段时间也要天天盯着市教育局的网站看,点击量太大,市教育局的服务器容量又不够,那几天网站白天就很难登陆得上去,害得一些人只好等到深夜。

  有些人则由于网站上不去,以为在学校门口会张贴招生公告之类的东西,但跑到学校,无不失望而归,但是失望而归的人也没办法告诉其他人,不要白跑了,所以后面的人还是要接连失望。一些有门路的人,与教育局或育英小学里有人认识的,则只需要打一个电话。

  根据育英小学的说法,招生的主要途径就是面试,童叟无欺,确实很多孩子是通过面试得以就读育英小学的,但薛高密的儿子在面试时出了一点问题。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 手机访问 m。  想看书来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第十一章 党组会议(10)
育英小学安排了三天进行面试,薛高密因为知道儿子怕生的弱点,就是在家里和在熟悉的人面前放得开,但在陌生人面前有怯场的习惯,特意在第三天上午带儿子过来面试,因为他认为头两天人多,第三天人相对会比较少,这样有利于孩子的临场发挥,育英小学总不会面试了两天,看人差不多了,第三天不搞了吧,那绝对是诚信社会不能容忍的。

  事实与薛高密预料的一样,第三天育英小学还在面试,而且来的家长和孩子都不是很多,薛高密不免窃喜,暗叫天助我也。城东校区的校园里甚至显得一丝冷清,又让薛高密心头隐约有些不安,但是他不能表露出来,一再交代即将进入面试考场的儿子:不要紧张,知道什么说什么,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老师主要不是看你知道多少东西,是看你紧张不紧张。

  儿子看上去还算比较镇静,向薛高密保证:老爸我知道了,知道什么回答什么,决不胡思乱想。但实际上薛高密的儿子一进考场,就把这句话给忘记了。

  老师问他:小朋友,一加一等于几啊?

  这个高深莫测的问题当场把读了三年幼儿园、100以内的数字加减演练过无数次、26个英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