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伊运从阿富汗政府军内部得到的情报是,那是得到了阿国默许可以入境作战的中国特种兵。而且,塔国和巴国也为中**人出入境提供了便利。
被各方算计、损失惨重的东伊运,这才不得不远离中阿边境,撤到阿富汗南部,最终进入了“金新月”这一混乱地区,得以苟延残喘至今。
杰克指出,东伊运现在的窘境,只能证明一点,那就是;它过去的斗争策略是错误的!
因为他们杀的汉人士兵再多,也无法伤到汉人的筋骨!汉人在内地至少有十亿人口,靠他们这点人去杀,根本是杀不完的!
东伊运的大头目听了他的言论,不高兴地说:“杰克先生,你到底想说什么?你该不是来劝我们东伊运关门大吉的吧?”
杰克哈哈大笑,“当然不是了!我是来给你们指一条明路的!我就是要告诉你们,你们过去的手段还不够冷酷!不够凶残!还不能让汉人吓破胆!”
“哦?那你快说,我们该怎么做?”
“你们应该学学车臣人!知道别斯兰事件吗?知道它对俄罗斯人心灵的重创吗?我认为,你们也应该制造一起震惊中外的别斯兰事件。用血腥的手段杀死杀光新疆的汉人小孩,让他们男的心痛、女的害怕,才能让汉人们再也不敢住在新疆,才能让他们再也不敢移民新疆!这样,新疆自然就成了维族人的天下!汉人的士兵再多再厉害,也没用了!”
“别斯兰?你的意思是袭击学校?”
“是!我认为,你们就是烧毁一百所警察局,也没有占领一所学校并杀死那里的小孩——影响来得更大!”
杰克随即阐述了自己拟定的一个行动计划。
他选中的是喀什市的一所重点小学,因为这里有众多汉族官员的小孩就读。
为了向别斯兰事件致敬,他计划在春节后的开学典礼上。将正在礼堂集会的该校五百多名老师和学生扣为人质。随后堵死礼堂的出口,放火烧死里面的人质。圣战者则在最后时刻,裹挟几名高管的子女。掩护自己撤退。
这个计划只需二十人就可实施,而且只要安排好接应和退路,行动者有很大的机会全身而退。
但是,该行动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却难以估量!绝对可以让喀什地区的学校陷入混乱。让汉人家长们不放心孩子上学,让维汉之间的仇恨越结越深!
大头目听了杰克的计划后,十分振奋!
这个计划够疯狂,够狠辣,太对他的胃口了!
他大力支持实施这一计划。为此,大头目甚至孤注一掷地将隐藏在中国境内的残余力量。都交给了心腹爱将哈桑,希望他这次入境后,务必做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好好出一出这些年被死老共掌权的中央政府打压的恶气!
哈桑对完成任务倒也满怀激情。不过他毕竟是从新疆逃出去的,对死老共的手段和解放军的能力都很了解。
他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几年前他刚到境外,曾经送一批结束训练的圣战者们偷越边境,准备去中国大闹一场。
结果在翻越山口时。被巡逻兵发现了。那个山下的边防军连长,接到报告后竟然毫不犹豫地呼叫炮火覆盖。
于是整个山头的岩石都被炸成了粉末。海拔高度都降了半米。随后,一队步兵还围着山头,用火焰喷射器狂扫了一通……多日之后,那山谷中还可以闻到经久不散的焦糊恶臭味。
那个现场的惨状和那种特殊的味道,从此也经常出现在哈桑的恶梦中。他只能庆幸,自己当时只是送行,并没有入境,不然肯定也早就被烧成灰了。
后来,那个连长只是受了上级一番不痛不痒的“申饬”,屁事没有。听说,不久后就高升了。
为了避免遇到这种“丧心病狂”的中国边防军人,哈桑这次带队入境,便十分小心。他没有走那条被边防军重点关照的中阿和中巴边境线,而是绕道塔吉克斯坦。
塔国和中国同为上合组织成员,两**人还多次举行联合反恐演习,几乎就差没穿一条裤子了。不过,两国的边境线,点多、线长、面广;通外山口多,边防军对边境的管控难度很大;尤其是塔国这边,有较多的漏子可钻。
哈桑贿赂了塔国在乌兹别里山口的哨所军人,终于带队顺利进入了新疆克州的阿克陶县和乌恰县交界的地区。
可是进入中方境内后,他们的苦日子就来了。不但要昼伏夜行,避开边防军的巡逻队,还要小心经常在雪原冰川和乱石戈壁滩上四处游弋的塔吉克族牧民护边员……就这么躲躲藏藏的,哈桑们花了好多天才终于走出了边境山区。
结果他们又发现,每一条通往喀什的交通要道,都设有检查站。军警们盘查得非常严格,连随身携带了一把英吉沙小刀的人都要被登记在册,何况他们这些荷枪实弹的人?
哈桑小队好不容易通过了帕米尔高原的边缘丘陵,进入了喀什郊县的农村,但还是找不到让人员和武器一起进入市区的机会。
而且,当他们二十多人准备进入郊县的几个秘密交通点时,却发现那里派出所民警的入户“家访”十分频繁。根本找不到安稳的隐身之所和落脚之处。
于是,哈桑们的补给也发生了困难。好几次在山里躲藏的时候,要不是想办法偷盗了塔吉克牧民家中的羊和烤馕,都差点饿死了。
这么狼狈的境遇,是跟着哈桑小队一起行动的杰克,始料未及的。
他曾对哈桑说道:“对不起,我错怪你们了!以前,我一直认为东伊运的人员素质不行,远远不如基地组织的圣战者勇敢和专业。你们只能煽动一些维族人去打砸抢,去拿着长刀砍人。去开着汽车撞人,给**制造一点小麻烦!哪有一点英勇善战的圣战者风范,只不过是街头的小混混罢了!……可我现在才知道。不是你们不行,而是**的管控太厉害了!啧啧,俄罗斯要是能有这样的天罗地网,又怎么会让车臣人轻易搞出一个‘别斯兰事件’呢?”
哈桑不满他轻视的口吻,冷冷地说:“谁说我们不行的?就算死老共再厉害。我们还不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建起了几个军火制造点。哼,就像他们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总有一天,我们一定可以赶跑黑大爷,在新疆重建辉煌的东突厥斯坦国!”
“呵呵。你说的对!我完全支持**立!”杰克干笑了两声后,又说:“不过,我们老这么藏着。也不是个办法,应该改变一下行动计划了!”
“行啊,希望你这次做出的计划,真的具备可操作性。”
从哈桑的语气里,不难看出他对杰克的能力乃至来历。都不是很信任。
这个杰克表面上对东伊运很支持,甚至愿意到第一线来冒险。但他根本就不是突厥人。也不是穆斯林,虽然顶着欧美人的名字、拿着土耳其的护照,外表却长得这么像汉人,到底是哪国人都说不清楚——神神秘秘的,实在很难让哈桑信任他!
不过,哈桑的想法不能代表东伊运的其他人。
上面的大头目们,都被杰克送来的金钱打动了,又被他夸夸其谈的行动计划迷惑了。临行前,大头目还特别叮嘱哈桑,在行动时要多听听杰克的意见,要把他当半个军师看。
哈桑这才不得不处处给杰克几分薄面,但在言语中又忍不住流露出讥讽之意。
杰克心知肚明,自己原来制订的“别斯兰”计划,是有点不了解新疆的实际情况,是有点纸上谈兵了。
事实证明,那个计划是不可行的,已经流产了。
为了挽回自己的声誉,他这两天都在绞尽脑汁,想制订出“别斯兰2号计划”——一个能像别斯兰事件和伦敦炸弹事件一样产生重大影响,但又是哈桑小队在目前情况下可以完成的行动计划。
这时,收音机里传来的外媒对伦敦炸弹事件的报道,一下子刺激了他的神经,兴奋了他的大脑。
外表斯文,内心极度嗜血的杰克,还拉着哈桑一起收听广播。
哈桑在美军监狱里曾经学过英文,听懂了相关报道后,他也很激动。
因为他认为,这是真主的指引和神示!这说明,伊斯兰圣战运动又将迎来新的高氵朝!
本来他都有点准备放弃计划,逃回阿富汗了,这时又变得执拗起来——不在新疆搞出点大动静来,不能回去!
他和杰克一商量,认为喀什虽然去不了,但是死老共再厉害,也不可能把新疆的每一处角落都守得跟铁桶一样!
拿出地图研究一番后,哈桑打上了野马河水电站的主意。
该电站远在偏僻的山区,绝对是当地政府在安全防范上的一个盲点。破坏水电站,可以沉重打击当地的经济,而且他还有后招……
杰克听了他的设想后,感到很有意思,并帮着他进一步完善了计划。
在他们的计划中有一个环节,需要地下交通员热合曼的参与,才能完成。
热合曼住在喀什郊外的一个小镇,家中有一片果园,表面上是一名勤劳的果农,实际上常常在自家的地窖里。偷偷制造手榴弹和炸药——他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爆破工程专家。
确定了行动计划后,哈桑用一次性手机,电话通知热合曼带上所有的自制军火,并开车去接另外几名交通员,然后连夜赶到水电站。
哈桑觉得,原先准备袭击小学校的二十余名手下,要去控制工地里上百号强壮的工人,恐怕会有些吃力,故而决定启用所有的地下力量,务求本次行动的成功。
打完电话后。他带着二十四人翻山越岭,于凌晨五点左右赶到了野马河水电站工地。但他们没有急于行动,而是等待热合曼等人的到来。
没想到等来的是一队奇怪的车队!显然。热合曼等人出事了!八成已经被政府抓了起来。
哈桑立刻决定,开始行动!
杰克这时候突然站出来,主要是觉得热合曼等人不来的话,行动的胜算不大,影响力也会大打折扣——他有点没信心。
哈桑虽然不大看得起杰克的患得患失的心态。但也没当面给他难堪,而是手指着前方亮着几盏路灯的十分寂静的工地,说道:“放心吧,那里有那么多人质,足够我们拿来和政府讨价还价了!”
杰克似乎明白了什么,便也不再多说。而是果断地拿起了自己的武器——一把德制MP5冲锋枪。
哈桑瞟了一眼他的枪,那是一款连美军的特种部队都喜欢用的名枪。
他不禁有点嫉妒地想:这么好的枪,让这个杰克拿着。真是浪费啊!
不过,他也就是这么一想罢了。
比起这种太精密而不太好养护的所谓名枪,AK47和中国仿的56冲,才是他们的最爱。
哈桑再次举起自己的枪,向前一挥:“出发!”
一群黑影。像幽灵一样扑向了水电站工地。
野马河电站的工程正赶上一期结束、二期刚开始的阶段,因为冬天的冻土太硬。实在不好开挖,又赶上了春节,工程指挥部便放了个长假,停了大部分工程,准备等到开春后再开始大干。
这些天,平时有近万名工人的大工地,只有不到二百名的工人,都在钢筋加工厂、模板加工厂和变电站等少数几处还在开工的地方工作。另外,还有十多名管理和后勤保障人员。
在这个风萧萧雪茫茫黑沉沉的深夜里,他们都在工棚里呼呼大睡,完全不知道灾难即将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工地现场指挥部的值班室里,年轻的调度员李凯,正做着好梦。他梦见自己回到了东北的家中,坐在暖哄哄的热炕头上,抱着一两年没见的宝贝儿子亲个没够。
“哒哒哒——哒哒哒!”
一阵比一阵急促的枪声骤然响起,惊醒了李凯的美梦。
他翻身而起,趴到窗户边,向外张望。
眼前的场景,让他呆住了。
在这个由一溜两层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