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第3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友军是哪来的?”梁菲菲代表大家发问。
“南陆指。”谢治平答道。
蒲英忍不住和洪琳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真是江北的那个?可怎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呢?
很快她就知道了。谢治平说的南陆指和她说的,并不是一个。
当四区队走回营地的时候,一个脸涂迷彩、身材瘦削、肩宽腰长的外校学员,正站在营门口的哨兵旁边。
队伍解散后,哨兵喊了声:“蒲英!有人找!”
蒲英闻声回头,看着那个满脸迷彩的人,一时没认出来是谁。
那人却已经迫不及待地大步奔过来,眨眼就到了蒲英面前,不等蒲英有什么反应就已经抱住了她的腰。将她举了起来,并用粗哑的嗓子大叫:“好家伙!你真的站起来了!牛掰啊!”
话没说完,来人已经抱着蒲英,原地转了好几圈。
走在蒲英后边的洪琳不禁吓了一跳,赶紧上前制止。“你干嘛?快放下她!”
其他女生也围了上来,生怕英子姐被人欺负了。
蒲英却大笑着说:“死陈然!快放下我!我这腰经不起你折腾!”
“哦……”陈然赶紧停止转圈,将蒲英小心地放回地面,并开始上下左右地仔细打量。
她在八月结束海训后就赶着上军校去了,不但没能参加郭亚军的婚礼,也没能见证蒲英重新站起来的奇迹。
曾经,她也为蒲英不能按原计划上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而难过,后来听说她竟然赶上了军理工的末班车,又很为她高兴。
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有亲眼见到蒲英的康复,陈然总是心里不踏实。
所以今天一来到军理工的新学员宿营地,她连行装都不及收拾,就赶快过来看望战友了。
蒲英也于此刻明白了,谢治平所说的南陆指,不是江北的那个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而是南昌陆军指挥学院。这两个地方可隔得有点远,她当然一时想不到那儿去了。
她先是捶了一下陈然的肩膀,赞叹了一声“嗬!更结实了!”,随即又问出了自己的疑问,“我说陈然,你怎么从南昌跑到南京来了?”
“千里机动拉练啊!用不着这么大惊小怪吧?”陈然边说话,边拍了拍蒲英的肩、捏了捏她的腰,“还是有点软啊!”
“别瞎摸!怪痒的。”
蒲英拍掉她的手,又问:“这么说,你们学校也在搞新训拉练?”
“是啊,队长给我们的动员口号就是——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
“不是吧?”蒲英骇笑道。
这口号虽然改了两字,但那“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势,还是排山倒海地扑面而来!只是用做军校拉练的口号,未免有点大材小用了!
陈然嘿嘿笑道:“其实,他说的是——打到南京去,就吃盐水鸭!”
“噗——”周围看热闹的女生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陈然便也冲着观众们挥挥手,笑道:“hi! you!”
“你原来是女的啊!”这一笑,终于让洪琳确定了陈然的性别。
“怎么?我长得很丑?很像男生吗?”陈然扁着嘴,做出很受伤的样子。
“不是……”洪琳有点尴尬。
“别理她!她就是个人来疯!”蒲英安慰洪琳。
“好你个死英子,有了新欢就忘了旧爱啊?这才到军校几天,就只要新同学,不要老战友了?”陈然还在演戏。
“别贫了!快说。你的嗓子怎么回事?”蒲英问道。
陈然表面上大大咧咧,也很喜欢搞笑,但她的心思其实也很细腻,不然也不会被孟教官看重,同时和蒲英被列为培养对象。
她一张小圆脸上长着一双细长的眼睛,虽然不算特别漂亮,但笑起来还是很可爱的——一点不像男生!
只不过陈然的个子较高,肩膀又宽,还涂着迷彩,再加上一副破锣嗓。这才让洪琳等人误会了。
可是蒲英知道。陈然的嗓子平时不这样。
果然。陈然一脸痛苦地说:“嗨——还能怎么回事?训练训的呗!三天四夜就这么一壶水,你试试?你的嗓子也得哑啊!”
陈然摇了摇腰间的水壶。那水壶晃荡起来的声音,听着大约还有一半的样子。
蒲英可没有像身后的小女生们那样惊讶,因为这种耐渴训练她也早已习以为常。
不过。她也还是说了声:“你们学校的训练强度可以嘛!”
“我们那个队,都是特种部队出来的——能不可以吗?”陈然的话虽然是事实,但不经意间也有些炫耀了。
蒲英笑了笑,心想自己怎么能忘了,陆军指挥学院和理工军校,虽然都是军校,却大不一样呢?
她拍了拍陈然的肩膀说;“走,跟我进帐篷里喝点水,吃点水果。”
“嘿——有东西吃。也不早说?拉我站这儿,说半天话,算怎么回事?害得我嗓子眼都冒烟了……喂,我听说你们刚才在那边试枪,是吗?什么枪啊?我听着有点像81杠。可又不太像?我怎么连枪声都听不准了?真是的……”
陈然这精力充沛的样子,还有那滔滔不绝的话痨劲头儿,哪有半点嗓子眼冒烟的样子?更别说千里拉练后该有的疲惫了?
蒲英和她聊了很久。当晚,两个军校的学员们在晚餐后联谊时,她俩又坐在一起聊个没完。
不过期间,陈然应邀到场中表演了特种兵的看家本领——硬气功,并和南陆指的男学员一起做了几个实战的擒拿格斗。
蒲英在为战友兼一直的竞争对手鼓掌的时候,心里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曾经她也是这么生龙猛虎,这么锐不可当!
可现在……
第二天,在两个军校的新学员共同进行的“铸剑”演习中,南陆指的特种兵们更是威风八面,在军理工大多数刚入伍的真正的新兵们面前,尽显英雄本色。
因为大家是混编在一起的,并不是对抗性演习,所以军理工的孩子们对结果也并不在意,只当是大开了一回眼界,近距离好好地欣赏了一回特种兵的技战术。
他们入校时就很明白,自己将来是属于技术类的军官,和战斗指挥类的军官不一样。
虽然,军理工这些年也在想办法加强军事方面的训练,力求培养出更多既懂技术又会指挥的高素质军官。但是显然,学校的传统和专业的设置,包括校名,都决定了从这所军校出来的军官,长期都还会是以技术为主的军官。军理工的变革之路,还长着呢。
演习结束后,蒲英送别陈然,坐上了返回南京校本部的校车。
窗外,层林尽染,秋色如醉。
蒲英的心中却无比清醒地认识到:过去那种激情燃烧的日子,那种每天都像在急流中飘荡、永远不知下一刻会遇到什么危险和挑战的特种兵生活,真的已经离自己远去了。
今后,在军理工的生活,应该会像平湖秋月一样舒缓平淡吧。

、069章 云中寄锦书

应该说,蒲英对军校生活的想象,只对了一半。
随着铸剑演习的结束,新生们的强化训练也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们开始了常规的军校生活。
因为大一还处于军人作风养成阶段,各种制度——早出操、晚自习、请销假等,执行起来都比老学员队更为严格。
每天的作息时间,也总是安排得特别密集。下了课就进行体能训练,吃了饭就要开各种班会队会;晚自习之后就是晚点名和洗漱就寝了。各种活动之间,最多只留十分钟间隔,还包括了走路的时间在内,搞得大家下了课都得跑步去上厕所,跟打仗一样紧张。
总之,新生们基本上没有多少个人自由活动的时间。
这种按着钟点过的日子,太过规律和枯燥,每天都感觉是在重复昨天的日子。
以至于,经常有学员在问——今天是星期几了?
不过对于蒲英来说,这套军营化的生活方式,她适应起来倒是不成问题。因为不用参加体能训练,她可以自行安排身体复健,也就能节约下时间用来看书了。
军理工是由地理位置靠近的几所军校和研究所——原通信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空军气象学院、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气象学院等,合并而成。
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大一大二都集中在理学院,进行军事共同科目的训练,并学习大致相同的数理化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
大三之后,大家才转回到各自所属的学院,进行专业课程的深度学习。
大一第一学期,深奥的理论课程几乎没有,军事共同课占了比较大的比重。数理课的内容,还只是在复习和巩固高中知识的基础上稍有提高。
对梁菲菲这种高材生来说。这些课程不成问题。她是除了上课时间,平时绝对不会翻一下教材。就连上晚自习的时候,她也都在不务正业。可是各种小测验。她都能易如反掌地拿到高分甚至满分。
蒲英要把已经丢了两三年的知识再捡起来,就必须比别人更用功一些。才可以跟得上进度。所以,蒲英虽然有较多的自由时间,实际上也等于没有空闲时间。
梁菲菲则是社会活动太多,更没有空闲时间了。
在新训结束后的学生干部选举中,她被富海提名为团支部书记候选人。
最后,梁菲菲顺利当选为四区队的团支书。这一结果,固然是贯彻了“组织的意图”。但菲菲在队内很有人缘,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军校的生活,对蒲英来说是平淡的。只有一个主题——认真读书。
而对梁菲菲来说,军校生活就是紧张忙碌了。
至于其他同学,也都会想办法苦中作乐,比如参加学员旅的各种俱乐部——书画、摄影、武术、文学、球类……,以这种方式正大光明地进行娱乐。
其中。摄影部因为可以经常组织成员——出校采风,所以是最受欢迎的。
摄影部的部长,正是大三学长,已经离任的四区队长谢治平。他“以权谋私”,照顾性地在四区队吸收了一些有基础有兴趣的新成员。
不过。他在劝说梁菲菲进入摄影部时,却意外地遭到了拒绝。
梁菲菲对谢治平邀请自己加入的意图,当然是心知肚明。
她秉承家训,在交友上很是慎重。
谢治平还是很不错的,做师兄做朋友都好,但要做男朋友,菲菲觉得他还差了点什么。所以,她不想和他走得太近了。
不过,学长的盛情邀请,也不好拒绝。
所以梁菲菲灵机一动,搬出蒲英做了挡箭牌。
她说道:“谢学长,我报哪个俱乐部都无所谓的,只要能和英子姐在一起玩就行!如果她参加你的摄影部,那我肯定也会报名啦。”
谢治平一听,觉得没什么问题,马上兴冲冲地跑来找蒲英,游说她加入摄影俱乐部。
他将那些吸引广大新生的好处都说了一遍,什么每两周可以出去街拍,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郊外采风,暑假也有周游全国、上山下乡的大型采风,甚至可以抵消暑期强化军训的时间,等等,等等。
蒲英本来就没有什么美术细胞,即便是曾经收藏了冯冰的摄影画册(此时,她还不知道冯冰和冯垚的母子关系),她对摄影还只是看看就好,没有自己动手的兴趣。
而当她一听谢治平讲的那些所谓的“好处”,更是大摇其头了。
好嘛,这么多游玩的时间,这不是在耽误学习吗?
这么个“玩物丧志”的摄影部,坚决不能入啊!
目前,学习就是蒲英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而她又是个认定了的事;就不给人面子的人。
所以最后,谢治平碰了一鼻子灰回去,梁菲菲则偷着乐了好几天。
一周之内,学员队的其他新生,基本上都加入了一到两个俱乐部。
只有梁菲菲和蒲英,还没找到组织。
梁菲菲这会儿已经不仅仅是四区队的团支书,还兼任了五队的文体部长,各种社会活动就够她忙的了,已经没时间再加入俱乐部了。
蒲英则完全变成了“我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