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第4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6支队伍按照组委会的安排,在起点一个接一个地被分配到不同的场地开始比赛。
轮到军理工出发前,9名学员围成一圈,右手叠在一起,齐声大吼道:“中国!必胜!”
这一声呐喊,音量惊人,气势磅礴,引得周围等候组委会分配任务的参赛队队员都向这边看了过来。
年轻的中国队员们并没有理会别人的目光,喊完加油后,大家松开手,转身向前方的道路跑去。
起点线上的裁判记下了他们的出发时间。
中国队员们的步履既快捷又坚定,很快就跑出了很远。
“刘?你快点跟上啊!”辛克莱大声提醒。
“哦,知道了。”刘妍这才从发愣中惊醒,赶紧追赶着中国队员的身影而去。
她发现前面的人跑得还真快,自己不加油还真会被他们甩掉了呢!
怎么回事?
一夜之间,中国队员的精气神,好像都发生了变化?
那他们今天的成绩,还会和昨天一样糟糕吗?
刘妍不禁充满了好奇。
ps:
【谢谢110109003042011的粉红】ps:不好意思说一声,下周考试监考、改卷、送毕业生等杂事很多,可能会更得不多。等下个月7、8号,应该差不多忙完了,到时候尽量双更。

、093章 障碍赛开始

在南昌集训时,障碍赛就一直是大家重点练习的课目。
因为桑赛组委会发来的资料显示,美军在障碍赛的训练方面,和中*队的区别很大。
解放军传统的四百障,还有侦察特勤部队练习的特种障碍,都注重的是个人能力。
而美军的障碍,考验的是一个战斗团队通过障碍的能力。所以他们设置的障碍物,高度、跨度和难度都比国内的障碍——更高更远更难。一个人很不容易通过,必须和队友相互协助,才能通过。
军理工的学员们,虽然练习过南陆指教官们根据资料山寨出来的美军障碍,但是只有亲身来到了被称作“兽营”的西点巴克纳障碍训练场,才能更深刻体会到美式障碍赛的难度。
第一个障碍,就是一个复杂的高架木桥。
按照汪领队昨天提出的指导思想,中国队员们在抵达这里后,并没有急着过桥,而是先花了几秒钟,围着桥下观察了一会儿细节。
这座桥高约5米,“桥面”由相距50公分的圆木构成。
走桥面,倒不是太难,只要眼疾脚快,下脚再准一点就行了。
只是这座木桥的桥头和桥尾都没有梯子或是斜木。
裁判要求参赛队员不能爬“桥墩”,只能通过前后两条下垂的绳索——上桥和下桥。
下桥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显然,通过这个障碍时,最花时间的地方。应该是9名队员爬绳子的这段。
不过,类似的情况,训练中也曾遇到过,并讨论过应对方案。
所以谢治平很快就说了一个过桥的方案。队员们也都没有异议,便在班长的指挥下走到桥头,排起了队。
陈远航第一个站到了绳索之下,蒲英排在第二。
谢治平则站在他们身边。向裁判示意本队已经准备好了。
裁判回答:“你们一触绳子,就开始计时。”
谢治平马上下令:“远航,准备!蒲英,上!”
陈远航双手握绳,沉身蹲下。蒲英则抓住上段的绳子,两只脚先后踩在了陈远航宽宽的肩膀上。
谢治平虚扶着二人,一边做保护,一边发号施令:“起!”
陈远航拉紧绳子,快速起立。蒲英则借他上冲之势——向上一跃。双脚夹住了绳子。双手交替握绳,奋力向上攀爬,不一会儿就爬上了桥面。
同时。陈远航已经再次蹲下,下一个队员又踩着他去爬绳。
两名裁判看到中国队员的配合。不禁眼睛一亮,并在心里暗暗估算:用这种方法上桥,每人少爬将近2米的绳子,差不多能省出2、30秒钟了!
刘妍一开始看到中国队员过障碍时的动作都很灵活敏捷,还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因为亚裔在运动上本来就以灵活见长。
不过,当她看到桥的另一边,那些已经完成了障碍、下了桥的队员们,都自觉地站在桥底下,给后续的队友做保护,这才对他们的协作和互助行为产生了点好感。
今天,这些中国队员还给刘妍一个印象,那就是他们身上似乎都憋着一股劲儿。
当谢治平看到陈远航最后一个通过后,他只是问了一句裁判“是否完成了?能否离开?”,得到允许后便立刻催促手下队员们跑向下一个场地——竟然连裁判的打分都忘了问。
还是刘妍临走时,匆匆问了一下裁判,知道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得了满分——10分。
当她气喘吁吁地追上谢治平并告诉他结果后,他只是平淡地说了声“知道了!谢谢你!”,脚下却一点没停。
周围的队员似乎也没有特别高兴,一个个只知道狂奔向前。
那个叫陈远航的大个子,还回头看了她好几眼,问:“你跑得动吗?跑不动,我背你跑吧?”
“不用,我跑得动!”刘妍的嘴角抽了抽,心想:这么小瞧人,就不怕我一会儿不给你们好好翻译吗?
很快,大家抵达了第二个障碍地点。
这里还真有用得到刘妍的地方。
因为桑赛的裁判一直有临时改变比赛规则的习惯,今天负责这个“跨越高低横木”项目的两名裁判一商量,光这么空手跨越栅栏式的横木,难度也太低了,所以他俩决定——每支队伍在过障时,增加运递15个10公斤的塑料水桶的任务。
要求:水桶在通过时,不能碰到横木,也不能掉到地上;每个人负责运送的水桶中途不能换给别人。
刘妍听裁判们说完规则,马上又用中文给学员们解释了一遍——当然,刚才的心理活动只是抱怨而已。刘妍她还是很认真负责地翻译,没有乱来!
其实,谢治平也能听懂裁判的话。在刘妍解说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思考了。
等她一说完,谢治平直接点了陈远航、黄力等5名个子较结实的男生,加上他自己,一共6个人,每人领两个水桶;蒲英和另两名小个子男生,则各拿一桶水。
这个项目的规则,基本上没有办法进行协作,全靠个人努力。
谢治平便让力气最大的陈远航打头阵——探探路,其他队员陆续跟上。
走出三名队员后,谢治平和蒲英等人都发现,即使是腿长力大的陈远航,在跨越横木时也很费劲。
因为所谓的“高低横木”,其实几乎全是1米3的高横木,没有几个1米的低横木。
在双手都被水桶占着的情况下,又要保证水桶不能碰到横木,又不能将水桶放到横木下、等人过去了再提起来——似乎就只能像陈远航那样,双手向两侧平举,就像农村挑水一样将水提过去。
当他遇到高横木时。身子在跨越时最容易倾斜,重心有些不稳,双臂为了保持平衡,就必须用上更大的力气。
所以。陈远航在跨了十几个横木,抵达终点时,都会甩着手臂说“酸了”。
后面几个力气不如他的同学,为了避免违规。速度就自然地慢了下来。
“加油啊!坚持住!”谢治平挠着头,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能给大家鼓劲。
蒲英只需要一个水桶,但是她的个子最矮,所以她在脑海里模拟了一下自己过横木的动作后,就知道自己过这个障碍也困难了。
怎么办呢?
蒲英低头看了看放在脚边的水桶——这就是很常见的白色塑料汽油桶,桶的上方有个把手。
忽然,蒲英看到了自己胸前挂在子弹袋上两个“d”环——这是为悬崖索降项目准备的。
“有了!”
蒲英立刻解下肩上背的登山绳,将它穿过水桶提手。绳子的两头分别挂在了胸前的d环上。
就这样。10公斤的水桶。被蒲英背在了背后。
“我这样运水,符合比赛规则吗?”蒲英先询问一旁的裁判。
裁判愣了愣,审视了她一番后。回想刚才宣布的规则,的确没说必须要用双手提水。所以也只好点头说道:“可以,没问题!”
“谢谢!”
蒲英马上拦住了第四个队员,“等等,让我先来!后面的人,也都像我这样——背水!”
话没说完,她已经冲了出去,在第一个高横木前,双手一撑木头,身子腾空后带动双腿——一起“飞”过了横木!
落地后,脚步不停,顺势前冲到下一个横木前,又是一个跳马的动作!
蒲英的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那10公斤的水桶在她身上毫无存在感!
“好!‘宁背千斤,勿提四两’!要是早点想到这个法子就好了!”陈远航一边给她叫好,一边又为自己和几个队员刚才耽误的那点时间感到有些遗憾。
后面的几名队员赶紧如法炮制,就算是背两个桶的,也比刚才陈远航他们双手提水的——快多了!
刚刚看了英国皇家军事学院红队过这个障碍时的表现的某位英*官,忍不住尖叫起来:“太荒谬了!就像鸟儿一样飞过去——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最后,裁判再次给出了10分的满分。
前两个障碍下来,中国队表现出了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和组织协作能力,因此而节约了不少时间。
于是,在第三个障碍赛场地,他们和先出发2分钟的英国红队,同时抵达。
这个项目是匍匐爬过“低桩铁丝网”。
裁判又临时改变了规则,给出了新任务——运送“伤员的担架”过铁丝网。
所谓“伤员担架”,只是在担架上绑上两个总重90公斤、装满石头的背包。不过,这个准备伤员担架,包括装石头、固定背包到担架上的工作,都要由队员们自己完成,并一起计入比赛时间。
由于裁判刚刚把规则给英国队讲完,中国队员就赶到了;而且西点的障碍赛场地和国内四百障一样,也是并排设置的,所以,裁判们决定——干脆让两支队伍同时比赛。
场外这两只队伍的亲友团们,不禁都有些兴奋了,就连观摩的西点军校学员和教官们,也都对这两支队伍的表现很感兴趣。
裁判大概也感受到了场外的气氛,越发想让比赛尽快开始,所以他在和中国队解释规则时,语速比较快。
近处有两支队伍大约二十个人聚集在一起,外面围观的也有几十个人,现场的声音难免有些嘈杂,谢治平一时没听得太清楚。
裁判不想为解释规则多花时间,因为下一支队伍说不定也快过来了。
他大手一挥,“马上就开始比赛了!规则并不复杂,一会儿你们的翻译,可以站在旁边指导你们。”
这种情况下,谢治平也不得不同意了。
很快,比赛的哨声吹响了,围观人群立刻响起一片加油声。
现场的气氛,和激烈的比赛,让刘妍的语速也不由得加快起来。
她边说还要边回应谢治平或队员们的提问,“对,先装两个包,再去那边称重。然后几个人再装石头,其他人固定担架!……是的,两个包,总重90公斤,不需要平均一个45公斤!……没错,两个包,装两个担架!”
突然,平行的英国队已经抬着担架出发了。
中国队员的动作已经够快了啊,这些英国人怎么更快?
刘妍不禁紧张地说:“加油啊!快点快点!”
谢治平却提高了嗓门说:“大家不要慌,一定要把背包固定好!万一途中散架了,可能会扣分呢?”
他这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从昨天到今天,已经慢慢摸准了美国裁判的脉门——如果背包散架,那肯定是伤员摔下了担架,也就意味着运送伤员任务的失败,绝对会扣去不少分的!
这种裁判风格,大概是为了让学员们加深“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吧。
当中国队员们抬着两个担架,跑到铁丝网之前正准备放下来过网的时候,一名负责监督的裁判惊讶地说:“哦,不!你们搞错了!”

、094章 团结的集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