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第4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数学学得非常棒的陈远航,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办法,其精髓是“换手不换人”。
由8人——而不是6人,担负起抬水管的重任。当感到累了的时候,大家就集体换手。
具体方法是,大家原地转身,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同时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也就是将水管也原地转180度,大家就可以既让一只手得到休息,又几乎不影响行进速度。
蒲英受到了男队友们的照顾,不用抬水管。但她也没闲着,负责在最前面开路,并为大家喊“一二一”的号子调整步伐。
当中国队出发后,很快就显出了优势。他们的步伐整齐。甚至可以小跑一段。另外,他们是8个人一起抬水管,自然也比那些6人抬的队伍轻松得多。
中国队不一会儿就超越了先出发的两支队伍。
在中国队后面上场的队伍见状,也赶紧效仿起他们的做法。这时。场外很多观战的西点教官和学员们,都在指点着他们,感叹道:“中国队,太聪明了!”
在接下来的“牵引横渡”、“战场急救”和“悬崖索降”项目中。中国队的表现都越来越出色,并都取得了领先的优势。
其中,“索降”科目,在集训期间一直是大家的“拦路虎”。
因为索降对绳子的捆绑有严格要求,很多队员每次都会在打结、套环上浪费不少时间。
就算是蒲英,一开始也打得比较慢。因为她过去接受的相关训练中,只是比较强调会打结并打得牢固,并不怎么重视打结的时间。
在南昌集训时,有一次蒲英因为打结时间不够快受到了教官的批评。当天晚上。在训练完了之后。蒲英一个人跑到训练场的10米高台上。测量标记、定点,反复摸索“倒8字”环的打法,揣摩怎么才能打得更快。
正好。陈远航也来例行进行晚锻炼,便顺便和她一起摸索。
两人一忙就是两小时。终于找到了更快更容易的打法。那天,当他们返回宿舍时,集训队的人们早已经进入了梦乡。
这个方法自然被推广到全队,让大家完成索降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了。
今天,队员们在赛场上,个个都能又快速又好地打出一个固定用的结,从悬崖滑下的速度更是快得让观众们惊叹。
在这三项比赛之中,裁判又曾增加了一些新任务——例如,运送弹药箱、撞击铁门、伐原木等等。
这些任务,有的看似和战场无关,但其实都是从真实的战例中提取的假设条件,非常考验队员们的应变能力。
但是,不管裁判们如何“刁难”,中国队在班长谢治平的带领下,一个一个项目地过,一个一个项目地拼,不断化险为夷,战胜一个个挑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
从上午8点多到下午3点,队员们已经连续比赛了6个多小时,好不容易等来了10分钟的午餐时间。
等在休息点的汪文龙,远远地看到中国队员们走了过来。
因为有规则的限定,他不能过去和队员们交流,只能远远地看着学员们狼吞虎咽地进餐。
身边的梁菲菲和叶凯,还在为队友们今天取得的一个个好成绩高兴,并讨论着在最后三个项目的比赛中,他们会不会创造奇迹。
汪文龙听了一会儿后,笑道:“你们两个啊,没有上场,还是体会不到比赛的真正滋味。其实到了现在,我们中国队的表现好不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你看他们,一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精神状态非常好!我觉得,只要能保持这样的精神风貌,就很好了!”
其实,谢治平、陈远航等人的身体,包括蒲英,都不是铁打的,怎么会不累呢?
但是看到外军队员还在坚持,想到后面还有3个课目要去比赛——绝不能半途而废!
大家相互说着鼓劲的话儿,斗志昂扬地将一顿午餐吃完了。
刘妍也跟着他们一起用的餐。
军理工学员们刚才的一系列表现,已经慢慢地征服了刘妍。
她的态度明显有了改变——脸上时不时总会露出些笑意,不再像昨天那样,除了赛事之外就没有一句废话。她也会关心地问队员们要不要加餐,要不要咖啡之类的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
大家现在也不再把她之前的失误放在心上,谢治平还特别感谢她今天跟着队伍跑东跑西一路奔波的辛苦。
由于中国队刚才的表现很亮眼,所以就这么一会儿吃饭的功夫,又有好几个外军队员过来给他们友好地打招呼,还举起大拇指给他们点赞。
十分钟后,午餐时间结束。
组委会没有给大家额外的休息时间,所有的队伍马上投入了后续的比赛。
为了节约时间,剩下三个项目的比赛,同时在三地展开。各参赛队经过抽签分组后,随机进入了一处比赛场地。
中国队先进行的是“手雷投掷”项目的比赛。
这又是一项和解放军的投掷规则存在很大不同的地方。
解放军在进行实弹投掷时,一向特别注重安全。除了有掩体,还要求前方是一片空旷的开阔地。
像蒲英当年参加全军铁人三项赛时,手榴弹的投掷场地就设在了山坡上——这样从山上往山下投,手榴弹或手雷就算投得不远,也会骨碌碌地滚下山,不容易出现炸伤自己的问题。
美军却更注意贴近战场的实际环境,所以桑赛组委会将这个手雷投掷的比赛场,设在了一片丛林之中。
站在掩体后一眼看过去,视野前方都是大树,队员们要从树干的缝隙之间将手雷投掷出去,就得冒着手雷碰到树干反弹回来的危险。
另外,解放军在衡量投弹成绩时,一直是以距离为标准,并在测量时以手榴弹落地点为准。
美军却认为手雷有延迟爆炸的时间,所以是以手雷的实际炸点为“投准”与否的标准。
具体规则是:手雷炸点在距离靶子1米以内的圆圈内,可得100分;炸点在半径5米的圆内,得50分;8米之内得20分;8米之外就不得分了。
另外,该项目不需要全体参加,每个队只派出3人出赛。
谢治平弄懂了规则后,对刘妍说道:“这个科目的前三名,肯定会被美国队包揽了——因为美国人玩篮球最厉害!”
刘妍耸了耸肩,说:“那可不一定!中国人的乒乓球不也是最厉害的吗?能把那么小的乒乓球的落点都掌握得那么好,何况是一个手雷呢?”
谢治平转身问队员:“篮球和乒乓球打得好的,都举手!”
陈远航举起了双手,“我两项都不错!”
蒲英却将手一摊,“我两项都不会,怎么破?”
刘妍见谢治平真的拿球类运动成绩来选队员,不禁急了:“哎,我们刚才不是在开玩笑吗?怎么你来真的啊?”
谢治平笑了,“哈哈,我也是开玩笑的。真要用这个标准选队员,蒲英就不能参赛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最后他宣布,这个项目由蒲英、陈远航和他自己出赛。
刘妍这才松了口气,随即又指着他们三个笑道:“你们真像三剑客!”
结果,中国的三剑客以1米内4枚、5米内有5枚的精准度,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真是让看好美国队的众多观众都失算了。
不过,随着比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点学员和亲友团的观众们,成为了中国队的啦啦队。
在西点会说中文的人还不少,所以在进行下一个项目“船只机动”——也就是划冲锋舟渡河的比赛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队,加油!中国队,真棒!”的中英文夹杂着的呐喊助威声。
刘妍也感到与有荣焉,不禁和没有上船的蒲英并排站在一起,相互搭着肩膀,跟着大家一起喊加油。
不过,这个划船项目一直是英国队的强项。
他们毫无悬念地夺魁之后,也很有风度地和稍后上岸的中国队员握手表示祝贺。
接下来的比赛,就只剩一个项目——“指挥能力挑战”。

、096章 咪嗦啦咪嗦

“指挥能力挑战”项目,就是由裁判设定一些战争中的突发状况,让参赛队员们及时处理。
题目范围并不限于步兵,凡是陆军相关兵种的问题,都有可能遇到。
不过,组委会也考虑到了各**校学员们的专业都不一样,所以如果是涉及到传统步兵之外的题目,难度就会相对降低一些。
当谢治平展开抽到的签条,看到题目里有“榴弹炮”字样时,登时有点懵了。
炮兵?太专业了,有木有!
他们这些人里,有学计算机的、学网络的、学电子的、学建筑工程的,还有通信、仿真、伪装、气象等专业,就是没有炮兵专业!
谢治平一把将黄力揪了过来,“老牛,你学地爆的,跟炮兵沾点边——今天全靠你了!”
“啊?我那是地雷与爆破,是工兵——跟炮兵根本不沾边啊!”老实的黄力急得梗着脖子说话,上面的青筋都露出来了。
“都是会爆炸嘛,我觉得挺沾边的啊。”谢治平说完自己也笑了,“得了,看把你急的,跟你开玩笑呢!”
“嗐——这玩笑,一点不好笑。”黄力拍了拍胸口,惊魂稍定。
陈远航搭着黄力的肩膀,却看着蒲英笑道:“老牛你怕啥!我们这儿,不是还有位全能兵王吗?”
“别啊!”蒲英急忙摆手说道:“不带这么捧杀的哈!”
“好了,都别闹了,”谢治平见玩笑开得差不多,便说道:“下面还是请刘翻译官给我们说说任务吧!”
刘妍听到他给自己的封号,不禁笑了笑。
亏她之前还觉得这些中国学员比较拘谨呢。混熟了才知道,他们也是很有个性的年轻人,也是有情绪起伏的正常人。而且她更是感到了这些学员的优秀,有了惺惺相惜之感。
所以现在,她十分希望中国队能在最后完美收官。
刘妍详细地给中国队员们解释了任务详情——稍后,他们将会被裁判带到一处刚刚遭受了敌人炮火打击的炮兵阵地。队员们的任务,就是将幸存的一门榴弹炮和炮弹转移走。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选择好新阵地,并初步定位出射击诸元。
刘妍提醒中国队员:“那门炮肯定会有些问题的,你们要小心了。”
谢治平答应着,回头对大家说:“光看任务简报也看不出多的东西了,一会儿我们还是见机行事吧!”
不一会儿,比赛开始了。
中国队员跟着裁判来到了一处山坳,这里只有一门炮,周边撒了很多炮身零件——装作是被毁坏的其它炮。
大家很快就明白了,这个任务的难度就在于——要靠人力去推动榴弹炮。因为前面的牵引车被炸坏了!
推就推吧!
谢治平吆喝一声,6名男生呼啦一下围到了榴弹炮的底座周围,他则和陈远航一起掌着炮架下的车轮,蒲英在最前面扶着炮管负责方向。
“一二三!”6名男生一起用力,将炮底座抬了起来,并推动着整门炮向前移动。
这一动。大家才发现炮架还有损伤,所以很难保持平衡。
而美军的这款榴弹炮足有1000多公斤重,6名队员抬着底座只前进三四米。就大汗淋漓地再也抬不动了。就算陈远航和谢治平先后过去帮忙,也无济于事。
怎么办?
这炮真的没办法用人力推走吗?
中国队员们一边休息,一边商议着解决的方案。
“底座实在太沉了,又没有液压泵,也没有千斤顶,这怎么抬得起来啊?”谢治平有点抓瞎了。
“别急别急,再想想……”陈远航虽然这么安慰着他,自己心里还是觉得很棘手。
蒲英也在冥思苦想,她相信裁判不可能出一个没办法做到的事情!如果自己觉得做不到,那只是因为没想到!
蒲英围着榴炮转圈子。眼睛在那炮身炮架上不断逡巡,期望能想找到可供利用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