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第4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菲菲倒还好,因为指挥自动化本来就是从通信中分出去的专业。两个学院紧挨着,所以她们俩个还经常能见到。
不过,她们一直都保持着联络,在学习上也相互激励和帮助。
在演习前夕的毕业考试结束后,三个人分别成为各自学院的第一名,并同时当选为校级优秀毕业生。
军理工的优秀毕业生每年不多不少,只评选三名,标准十分严格,有些学院甚至连续几年都没有毕业生入选。
过去,倒也有过女生荣获这一称号的,但比较少见——毕竟军校的男生太多,从概率上来说正该如此。
但是今年,居然优秀毕业生都被女生包揽了,这可是创纪录的头一次!
已经有人送她们“三朵金花”的称号了,不过这三人聚在一起还是进入繁忙的毕业季以来的头一次。
洪琳笑道:“我是专门去找菲菲,正好她也要来给你送西瓜,就一起来了!”
菲菲忙着啃西瓜,但笑不语。
蒲英却觉得有点奇怪,按照洪琳的性子,什么事都应该先来找自己才对啊?
她又问:“哦……你找菲菲,什么事儿啊?”
菲菲忽然笑了起来:“看吧,洪琳,我就说,你有什么事最好直说!不然,英子姐绝对会想多了!”
“到底什么事儿?”蒲英看向了洪琳。
洪琳无奈地说:“也没什么,就是想和菲菲再一起来劝你——还是留下来,和我们继续读研究生吧!”
原来因为她们三人的成绩优秀,所以都得到了学校推荐保研的资格。
但是,蒲英却决定不读研究生,要返回特战旅。
这个决定,自然遭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
除了洪琳、梁菲菲,冯妈妈更是最舍不得蒲英离开南京的人。
不过,宋教授对她的决定,却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事情还得从大二时说起。
那一年,军理工深化了教育和学制改革,允许学员们重选专业,并鼓励大家修读工程和军事双学位。这其实是在为了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培养全能型军官。
蒲英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便趁此机会开始同时修读军事系特种侦察专业的学分。
这样,她的学业负担更重了,体能和军事训练的时间也增加了。
好在她有冯妈妈的后勤支持,在通信工程专业方面有宋教授的辅导,军事指挥专业有冯垚开的小灶,网络计算机方面还有宋磊的补习,这才能够同时修满了学分,并在论文答辩后获得了双学位。
虽然成绩骄人,但是蒲英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学习能力虽然还可以,但她绝不是菲菲那样的学霸,也不是宋磊那样的天才。
如果自己继续钻研通信专业,只能是一名普通平凡的工程师。这样的人才,在军队里并不缺少。
军队里缺的是——既懂技术又会指挥的复合型指挥员,尤其是女性指挥员!
木兰支队那边早已完成了编制建设,但是担任支队长的史香玉大姐,其带队的水平只是中规中矩,发展的空间不大。辅佐她的李琪和郭亚军二人,又有点缺乏大将风度。
就算即将毕业的陈然回去后,一个人也难以撑起女子特种部队的大梁。
所以,特战旅的老领导们都在盼着蒲英快点回去呢。
蒲英自己当然更想回去,因为那里才是她在军队里的根。
所以,尽管她也很舍不得冯妈妈,蒲英还是决定——为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回到木兰支队去!
ps:
o(n_n)o~三年过去了,这跨度大吧!……今天也算加更了吧,虽然字数少点,那也得算哈……

、008章 五维演兵场

翌日上午8时,“战剑”演习正式拉开帷幕。
代号“雷电”的联合指挥部中心内,既看不见作战人员来往走动,也听不见他们的讨论报告声,更没有轰隆的炮声和四起的硝烟。
这里寂静得只能听见键盘的敲击声,但却充满了战争的“火药味”。
以梁菲菲为首的指院应届毕业学员,正在指挥一体化平台上忙碌地操作着。他们刚刚接到总导演部指示,必需在12时前完成师基指、后指和团指挥所的开设任务,并成功实施联调。
只见在一台台军用电脑之前,手指上下翻飞、鼠标左右滑动、指示灯频繁闪烁、屏幕图像参数不断变换……一道道作战指令,就这样从指控兵的手中发出,经由通信兵构筑的电磁天网,传输到各作战单元的指挥分部。
8时05分,总导演部突然发来敌情状况通报:“111,111,我是101,你部无线通信频遭敌强电磁干扰,通信出现故障,必须在10分钟内恢复通信指挥联络!”
几乎在同时,所有的电脑屏幕上都弹出个对话框,显示系统出现网络故障——师基指与团指挥所的连接中断。
指挥中心主任命令:“立即排查网络配置,找出故障原因!”
梁菲菲立刻打开故障维修辅助系统,轻点了几次鼠标后,便找到了故障原因。
“报告!是k口连接中断。”
“更换被覆线,换至2号k口!”
于是,备用信道被启用。稍后,通信兵用卫星通信接力保障,指挥网络被重新连通起来,各级指挥所的指令回报信息继续保持着通畅的联络。
联指中心预定于12时整对c地区实施联合火力打击,因此要求气象水文中心在3小时内——即11时之前,提供该地区届时的气象水文资料。
在代号“海天”的气象水文中心;参演人员都在紧张地忙碌着。
中心主任通过网络视频系统,已经向下属的各级气象台下达了保障任务。
突然。8时20分,陆航气象台辗转通过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系统,向气象中心发来报告:“我部通信系统受敌电磁炸弹破坏,与联指中心和卫星站失去通信联络!”
中心主任一听就知道难题来了。
因为陆航的空中打击力量。是联合打击的重要力量,那里自然是需要气象中心重点保障的作战单位。而卫星气象云图又是通信传输中数据量比较大的文件,一旦通信受阻,将大大影响气象台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的速度。
怎么办呢?
面对突发难题,中心主任很快决定:“立即向联指中心汇报情况,请求通信分队支援!”
十几秒之后,代号“闪电”的通信保障中心,接到了联指中心发来的任务通报:“立即派遣应急分队前往陆航气象台,开设野战通信枢纽,恢复有效的通信指挥联络。”
刹那间。蒲英率领十余名应急通信分队的学员,从待命的隐蔽帐篷内飞奔而出,迅速登上早已整装待发的通信车辆,向着指定地域全速开进。
在到达陆航气象台所在的炮台山地域后,因为山高林密。他们必须弃车步行。
蒲英安排好行军队形后,小心翼翼地指挥大家向前行进。
来到一处山崖拐角处时,蒲英忽然有一种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她马上停下了脚步。
“尖兵,报告前方情况。”
“一切正常。”
听到尖兵的报告后,蒲英挥挥手,下达了继续前进的命令。
没想到当队伍全部通过拐角处。进入山坳后,一股股红色的浓烟突然从两边山路的丛林中冒了出来。
蒲英闻到烟中的刺鼻气味,马上闭住呼吸,一边从挎包里翻东西一边大喊道:“毒气袭击!风向南偏东!全体人员立刻戴上防毒面具!快速通过染毒区域!”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学员们吃了一惊,尽管蒲英及时提醒了,还是有几个动作较慢的学员被呛得眼泪鼻涕长流。并咳嗽不止。
最后,小分队还是通过了染毒地带,但是被导调员判定出现两名昏迷伤员。
蒲英二话不说,马上组织担架,抬上伤员。继续前进。
经历诸多考验,应急分队终于抵达了气象台。
蒲英来不及和气象台的洪琳叙旧,马上发出一道道命令,组织通信分队的学员们架线组网——“立即展开战场勘察!”“架设雷达天线!”“连接线路!”。
大家分头行动,并陆续回报——“设备检查完毕!”“线路连接完毕!”。
蒲英命令:“启动发电机!”
油机立刻轰鸣起来,各种指示灯相继点亮,系统成功充电。
“配置完毕,网络联接成功。”
“视频系统开设成功。”
“文电服务器配置成功。”
很快,洪琳报告:“已经成功接收到卫星站发来的云图。”
蒲英看看表,9点10分。
他们从接受任务到恢复通信,只花了50分钟时间,其中现场开设通信节点只花了15分钟,圆满完成了任务。
气象预报员洪琳,和战友们一起,根据接收到的云图信息,在天气图上密密麻麻地画出了几十道红、黑、棕、黄等各种颜色的等高线、等温线、槽线、脊线和切变线,高空气压场和温度场的分布变化情况一目了然。
9时53分,各作战单位的气象台站纷纷将预报意见陆续上传“海天”。
中心主任马上总结出预报意见,并通过网络视频系统召集各气象台负责人进行视频协商。
10时30分,最终预报产品生成,“海天”提前完成任务,并上报联指中心和导演部。
10时50分,预报产品通过了专家组的考核。
12时,陆海空二炮的联合打击开始,“红军”进攻的集结号也吹响了。
战场上瞬息万变,精彩环环相扣。
“红军”先头部队被蓝军围攻,指控兵立刻调阅战场态势,指挥援军火速支援;气象兵实时更新天气信息,为部队推进保驾护航。
某河上桥毁路断,“红军”前进受阻。工兵侦察分队奉命赶到,迅速分散采集数据、分析地形、察看水文,利用通信兵架设的“空中快车道”将报文发回指控中心,一张三维立体现场地形图跃然出现在指控平台上。指控兵操作一体化指挥平台,选择地形、制备方案、通路开辟……
历时近5个小时的演练,天上卫星斗转,通信无忧;空中电波频传,指控怡然;地上硝烟弥漫,工事出彩;天气实时更新,气象前瞻……多兵种联合“亮剑”,成功演练了五维高科技战场的战斗过程。
这就是未来信息化战争,它将是“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联合作战。
关键性的决策和行动,都是在电波、键盘上完成,电子战将贯穿战争全程。实际战斗也是远程打击和制导导弹唱主角,不再需要近身肉搏、血与火的冲锋。
看上去,也许少了几分金戈铁马的壮烈,但依然能于无声处听惊雷。
未来战场上,不能驾驭电磁战场的指挥员,不是合格的指挥员;不能驰骋第五维战场的军队,就无法赢得信息化战争的胜利。
一个月后,蒲英对着前来送别的同学,特别是还继续在军理工读研读博的菲菲、洪琳、陈远航、谢治平等人,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各位,我军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就靠你们这些技术精英了!”
ps:
o(n_n)o~2k党

、009章 婚期未可期

来给蒲英送行的还有梅、池两位医生,以及他们俩刚出生三个月的活泼可爱的女宝宝。
梅骅骝在和池军雁结婚后,在这位聪颖又大气的妻子的影响下,渐渐收敛了性格中狂傲的一面。
最终因为考虑到妻子和双方父母都在南京,梅医生在一年多前调到了n军区总医院。
梅医生一家都是医生,性格多比较沉静,和池军雁还是很合得来的。
池政委对女儿找了个身家清白的医生同事,而不是那些*,也很满意。
就是池妈妈,一开始的时候,对这个女婿还有点不太满意。
因为梅骅骝虽然外形学历家世样样不错,但是人就有点傻乎乎的。
不过后来接触多了以后,池妈妈发现,这个女婿其实很聪明,而且是个实诚人。
虽然平时很少听见他对军雁说些甜言蜜语,另外,不是逢年过节也看不到他常来岳父家里串门或是送礼巴结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