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冯垚设置的密码有点长,数字符号字母的排练也毫无规律。她一时不敢确定自己是不是记对了,便没有回答。
好强的蒲英,试着输了一遍密码。敲了回车键之后,电脑上很快出现了开机画面。
“不用!一次通过了!”蒲英文秀的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冯垚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却也没有就此发表评论,只是淡淡地说:“g盘。里面都是小游戏。”
蒲英点开g盘,发现里面果然存放着各种游戏包。扫雷、纸牌、飞车、射击、祖玛、连连看、植物大战僵尸……
“怎么这么多?还都保存在电脑里,不怕占地方吗?”她随意点开一个捕鱼达人,打了几条鱼。
“还好吧。这个电脑的硬盘够大,本来就是用来放休闲娱乐一类的东西。e盘存的压缩电影才多呢。”
“冯队,你也太闲了吧?”
蒲英心里面没说出口的话却是:解放军现役军官,要是都像冯队你这么清闲,整天玩游戏的话,那咱们的国门可就堪忧了!
冯垚苦笑着说:“哪儿啊?这都是小时候玩的,也就是放在电脑里怀怀旧罢了。呵呵,其实我就是因为现在根本没时间玩了,才特意在电脑里放了这么多游戏和电影。这样,万一在荒郊野岭,又没有任务的时候,比如今天这种情况,不就可以过把瘾了?”
他这么说,蒲英却又不信了。
军区司令部,应该有很多参谋吧?冯副队长的资历,看起来又不是很老,能有多忙啊?居然连娱乐的时间都没有了?
不过此刻,她更关心的是,冯垚怎么会手速那么快,真的是打游戏打出来的吗?
蒲英委婉地问道:“冯队,你‘小时候’玩这么多游戏,都没有影响学习吗?居然还能考上军校?”
“呵呵,我这人别的也没什么,就是读书还可以。从小学、中学到军校,无论数理化文史哲,还是考个证、过个级,从来就没有过不了的时候。”
冯垚笑着说,话里并没有什么炫耀的意思,只是在叙述一个事实罢了。
蒲英不由自主地点头相信了。这种学习能力强的人,她见得多了,甚至她自己,要不是高考的一次失利,也会一直保持不败纪录呢。
“就这样吧,虽然我小时候也是很贪玩、经常打游戏,但也没耽误了学习。不过,我在游戏方面的天分,还是比读书差一点。记得,在我上高二的时候,还曾经找了一位电子竞技的职业选手,想拜他为师……”
“不是吧?你还有当职业玩家的……‘志向’啊?”蒲英怎么也看不出来,年龄比梅医生略小却明显比他更成熟的冯队长,竟然也有这么青葱热血的时期。
“是啊,不过那位职业选手说了。我也就能练成个业余高手,成不了大气候。我呀,这才死了心,老老实实考军校去了。”
蒲英被冯垚的经历激起了浓浓的好奇心,忍不住追问:“前一刻还是游戏少年,后一刻就要到刻板严苛的军队当兵,冯队,你的反差好大啊!那你在军校,一定适应不良吧?”
“那倒没有。大概我家里本来就是军事院校的,所以我也挺习惯部队的那一套。至于游戏嘛。谁年少时没干过点疯狂的事呢?”
“这么说,你的手速真是打游戏练出来的?”
“对啊,我还保留着那位职业选手给我训练手速的小软件呢。喏。就在那个叫做‘相关’的文件夹里。其实,它也是个小游戏,我偶尔还会打一打。”
蒲英在他的指点下,找到并点开了那个小软件,试了一下。
这其实就是一款综合了打地鼠、射击等游戏操作而设计的练习软件。可以训练玩家提高在鼠标和键盘操作方面的准确度、敏捷度。游戏本身倒不怎么好玩,挺枯燥的。
一局完毕,软件会给出一个手速测试的结果。蒲英一看,自己居然才只有110的手速。
“不会吧?怎么这么低?”
蒲英不服气地又打了一把,也不过刚到120。
冯垚笑着接过电脑,边打边说:“是不是比以前慢了?那很正常。手速这种东西。几天不练,手一生就会退步了。再说,你别忘了。这里是高原,做什么运动都比平原费劲的。”
“哦,这我倒没想到。”
主要是因为动动手指,不像走路跑步那么累,蒲英也就没感觉到高海拔的威力了。
噼里啪啦地打完一局后。冯垚将电脑推回来:“看,我也才150。比以前差远了。”
蒲英看到电脑上显示的成绩,不禁有点眼红了:“我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速度就好了。”
“怎么呢?”
“我们通信兵集团军的业务比武,手速达到150就会有名次了。”
“所以,你想参赛?”
蒲英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曾经想过,但是我的手速已经到瓶颈了。在山下,也就最多135,很难再提高了。”
冯垚却说:“瓶颈很可怕吗?一般来说,既然有瓶颈,就一定有突破瓶颈的办法。”
蒲英咬着下唇,展开自己的十指,翻来覆去地看了看,说:“可我都练得手抽筋了,也没突破140啊。”
“这样吧,你把我这台电脑拿过去,没事的时候就练练那个手速软件。记住,贵在坚持。”
“那……您用电脑的时候呢?”蒲英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没关系,这是娱乐电脑嘛。我身为副队长,应该多干点正事,少不务正业,你说对不对?”
蒲英知道冯垚这么说,只是为了让自己拿的更心安理得。他这么照顾别人的感受,真是让人心里很舒服。
她也实在很想试试这个练习软件的效果,便却之不恭地接受了。
冯垚见她马上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练习,不禁提醒她:“业务练习虽然也是正事,不过我看我们还是该先去干点试训队该干的正事吧?”
“哦,知道了。”蒲英关上了电脑,“我这就去帮梅医生的忙。”
冯垚微笑点头:“对了,我这会儿也该去找潘队,汇报一下刚才通信联络的情况了。”
二人分头行动。
稍后,蒲英在炮兵团男兵的帐篷里找到了梅医生等人。
“怎么才过来啊?”梅骅骝见到她先是抱怨了一句,没等她解释又说:“你先跟佳佳学怎么用血压计。”
蒲英口中答应着,心中暗想:这位大医生,还真把我当医院的小护士使唤了?
护士干的活计,蒲英倒是一点不陌生。从小到大,她就没少跟着妈妈在医院里晃悠,看都看会了。
在她上初中时,有一次爸爸出差不在家,妈妈生病了,却又不想耽误了给她做饭,便在家里自己给自己扎针。蒲英看到之后,马上就去跟妈妈的同事阿姨学会了打针输液的全套本事,也包括量体温测血压这些基本功。
不过,大概是目睹了妈妈工作的辛苦,蒲英从来没有起过当护士的念头,也从来不以自己会干这些活儿为荣。甚至在苗苗和佳佳面前,她都懒得提起这事。
于是,当她只看了佳佳示范一遍,就准确无误地量出了某男兵的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后,梅骅骝也不禁夸奖了一下:“你这机灵劲儿,当什么通信兵啊,该来当卫生员,以后考军医学校的。”
蒲英不以为然地挑挑眉:“梅医生,您瞧不起通信兵啊?”
“也不是啊。不过,通信兵不就是摆弄摆弄旋钮、键盘、接接电话之类的吗?哪像我们医生护士,整天和各种不同类型、形形色色的病人打交道,多有意思啊?”
听到这儿,蒲英也实在忍不住,暗暗翻了个白眼。
整天和病人打交道,有什么意思?怪医生的思维,果然和常人不同。
没等她说什么,一名刚刚测过血压的男兵已经抢着反驳道:“梅医生,您这话就不对了。通信兵可一点不简单,那可是和步兵、骑兵并列的,最古老的三大兵种。你看现在,骑兵早就退出了战争的舞台,步兵呢,也从‘老大哥’的位置向后隐退,让位给了海军和空军。只有咱们通信兵,不但没有被淘汰,还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梅骅骝一愣,低头看看手中的档案记录,“炮兵团榴炮连二班。哎,你不是炮兵吗?怎么会帮通信兵说话?”
蒲英也有些奇怪。
中国陆军继承了老毛子的大炮兵主义,炮兵的战术素养很高,可是脾气也是很牛的,很少看得起陆军其他兵种的。
旁边有一个男兵帮忙解答了:“他是我们炮班的有线兵啊。”
别看是少校军医,梅骅骝对军事方面的事情,也基本跟女兵们一个级别——新兵蛋子,军盲级别。
不过,他倒也愿意放下架子,虚心求教:“怎么炮兵班里也有通信兵?”
那些战士们解释说,架设在二线地带的炮兵阵地,需要随时和前线保持通信联系。但是在现代战场上,无线通讯很容易被干扰,所以什么时候都离不开有线兵架设的电话线来保障通讯。
说起来,有线兵是炮兵中最累的兵种了。每天训练都要背着几十公斤的线轴,满山跑,一跑就十几公里。而且光有体能还不行,还要苦练徒手攀登电线杆的技巧。
这些,蒲英倒也略知一二。她经常看见通信站有线连的男兵们练爬杆和放线,不过那里毕竟是师直属部队,练长途架线还是要少一些。
蒲英不禁和那位炮兵团的半个同行聊了起来,对大名鼎鼎的炮团也多了一些了解。
ps:
【感谢上到没学的打赏。】

、047章 谋略型军队

炮兵团号称“金刚钻团”。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从这个外号也看得出来,这又是一支威风凛凛的英雄部队。确实如此,它在师里的名气,完全不亚于土匪团。
几个月前,军区为了选拔出一个炮兵班参加多国联合军演,在炮团内部举行了一次专业比武。
有线兵所在的榴炮二班,以两分之差输给了一班,错失了这次出国的机会。
提到那次比武,有线兵也是一脸遗憾,“哎,真的不是我们二班比不过一班,而是这次比赛的规则,让他们班钻了个大空子。”
“既然规则这么不公平,你们为什么不上诉呢?”
蒲英有些不解。在她的印象中,军事比武的比赛规则,应该是很少有漏洞可以让人钻的。
有线兵的表情忽然变得有些尴尬。
“其实吧,也不是什么不公平。只不过这次比武演练,是从实战出发,在一开始就假设——我方阵地受到敌方炮击,每个炮班的人都有2到3人的战损。本来这也没什么,剩下的人照样可以完成榴炮炮击的全部科目。不过,在比赛正式开始前,一班的班长突然向军区来的裁判表示,一班的战损还可以更多一些,只要有一名战士幸存,他们班就能继续完成炮击……”
听到这儿,身为军事小白的梅医生也发出了疑问:“一班什么意思啊?他们只用一个人,就能完成炮击吗?”
“可不是吗?我们班当时一听,都以为他们是在胡吹牛皮。要是一个人能完成,炮兵班何必还要那么多人啊?”
“就是啊!”苗苗也插话了。她去过炮团,虽然没到基层,但也了解了一些炮兵的常识,“我记得。你们炮兵班要完成一次炮击,需要有十多个专业相互配合,什么侦察、计算、架线、瞄准、压弹、炮栓组装、射击之类的,我记都记不全呢……怎么可能一个人就完成呢?”
梅蒲田路四人正在议论纷纷的时候,帐篷的门帘忽然一动,潘队和冯队走了进来。
“聊什么呢?这么热闹?”
战士们纷纷起立问好,潘队的手一挥,“都坐下,继续聊,继续。”
梅骅骝把健康档案放下。拉着冯垚问:“你来的正好。我问你,只有一个人,可能完成榴炮射击的全部科目吗?”
冯垚的目光扫了一圈炮兵们的脸。点点头;“我知道了,你们是在说榴炮一班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