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皇家弃妇by翡翠c-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唯一让郑管家感到庆幸的是,那女的是有了丈夫的,只不过,那男人挺没出息就是了,只是一个很落魄的旗人,在工部打份闲差。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某天七阿哥兴致来了,便带着随从们去闲逛,准备买些书啊,字画啊什么的回去欣赏欣赏。
谁让自家媳妇是第一才女呢,身为才女的男人,自然不能逊于媳妇了,再加上这么多年来,七阿哥也是被康熙悉心教导的,七阿哥在书画方面的造诣绝对不比原主低,比起现在的西贝货宁华来说,更是差得不是九条街了。
而就在七阿哥兴高采烈的准备回府的时候,便看见一个女的十分的神似淑媛,淑媛在七阿哥心里的地步非同一般,七阿哥见了自然要追上前去看个清楚的。
而一直追到那女的住的那巷子口的时候,七阿哥才发现,不是神似,是十分像,便整个人惊呆住了。
而听见那巷子里的人唤她叫包春来家的,再加上那女子的打扮,便知道,人家已经有了夫家。
虽然人家有了夫家,不过,七阿哥可没死心,天知道,人家男人死了没,倘若死了,是个寡妇,那自己也可以去“照顾”下人家的嘛,对不。
身为大清的皇子阿哥,帮助下大清的子民,那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七阿哥便派人去打听了。
这种事情,以前一直是郑管家在干的,不过,自从郑管家的闺女去了庄子之后,某些比较关于*的事情,七阿哥便不打算交给郑管家打听了。
万一他告诉宁华呢?宁华是个什么性子,七阿哥最清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你说人家一个无助的可人儿,怎么禁得了宁华的报复打击的?
更何况,还不用宁华出手,这京里多的是宁华的粉丝,只要宁华有那么一个念头,多的是人帮她去干这活,贵族妇女谁不想要有一个菩萨赐的儿子啊!!
因此,那几个随从可是天天被七阿哥告之,绝对绝对不许告诉郑管家,而平时为了怕郑管家起疑,七阿哥也是两三天才去瞧一瞧那心上人,以解自己的相思之苦。
可以说,由于郑管家平时公务繁忙,再加上七阿哥的有心隐瞒,倘若不是今天七阿哥自己画了图,还陷入了沉思,郑管家也根本不会起疑。
“荒唐!!”郑管家对几人的询问全是单对单的,因此,等全部询问完之后,便把几人同时给叫了进去,把几人训了一顿。
“老郑啊,其实,也没你想的那么坏不是,西边院里的都是那个出身,都没啥,更何况,那个,差不多都料理干净了,比起那位,可是好太多了。”
几人听了郑管家的训斥都有些不高兴,虽然你郑管家位高权重,不过,咱们可也是贴身服侍爷的人啊,你说你,凭什么训我们啊,更何况,我们只不过是按爷的吩咐办事摆了,有什么错?
“小顺子,你自己想想,你师傅是怎么没的,你是怎么上这个位置的。”郑管家见小顺子尤其用那不屑的脸色看着自己,便冷冷的说道。
有些事,估计某些人都忘记了吧,那么,自己来给他们提个醒吧!
“至于你们,呵呵,你们不是爷一开府,就跟在爷身边的吧?哦,对了,是那位进了府,然后再进来的吧?呵呵,自己去想,这事儿,我什么也不知道。”
郑管家一甩袖子,便准备走出房门。
几人被郑管家一提醒,才记得,那时候,府里可是暴毙了近百人,有贴身的太监小全子,哪怕曾经的大管家三管家也全部一夜之间暴毙,府里上上下下的奴才们,死的可不是一般的多。
而郑管家由于那时候正在府外办差,因此,立即从二管家被提升为大管家,后来也因为手段够狠,踩下了几位想去和他争夺大管家之位的人。
因此这几年来才顺风顺水的,没什么二管家三管家来制约他干事。
府里的一些管事和庄子上曾经的一些管事,也全是他的心腹之人。
“郑爷爷,你可得救救我们!”倘若之前小顺子还有什么想不通的,现在便什么都明白了。
倘若这事又传了出去,那又是一锅踹啊,反正头一批死的肯定是他们几个,至于郑管家会不会被牵连上,那就不得而知了。
郑管家见几人跪下磕头,便叹了口气道,“倘若你们早些告诉我,事情哪会落到这地步,现在……”
郑管家可以说是第一次感觉到有把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康熙在盛怒之下不会杀自己的儿子,可是,用脚指头也想得出,人家会干些什么,在主子们的眼里,奴才的命哪会是命!
大清最最不缺的便是奴才了。
现在唯一庆幸的是,闺女在格格哪儿,说不定,可以保全一条小命。
“不是这样的,郑爷爷,您老从上次的事情中脱险而出,肯定有应救办法的不是?”小顺子等人急了,虽然富贵荣华是重要,可是,什么都没有自己的脑袋来得重要。
更何况,死的未必会只有自己,说不定还有自己的妻儿父母呢?
几人不由得害怕了起来,那头磕得更加响了。
“行了行了,都起来吧,幸好现在是颁金节,爷会有段时间忙,咱们还有段时间能想想,你们可不能在爷前面露出了破绽,要不然,爷提前把人接进来,想想你们全家有几个脑袋是够咱圣上砍的!!!”
郑管家恶狠狠的威胁道,自己倘若一直在外面,或者在庄子上,他们出了这事,他才不愿意插手帮忙,可问题是,自己一直在府里,谁会相信,自己身为大管家会不知道的?
看来,自己也只能趟这趟浑水了,唉!

☆、第二百零五章 额娘的财产

人都是求生不求死的,小顺子等人也明白了,自己的命属于暂借在脖子上的,虽然目前看来,是没啥的,不过,也就颁金节后了,毕竟以自家主子爷的耐心,过了节,肯定会有所行动的。
相思之苦最难耐!!
而在对外方面,郑管家也命几人闭紧了嘴巴,省得万一泄露了出去,传到小格格耳朵里,到时候,传到福晋哪儿,可不好了。
还是再去找人细细的打听打听为好,那几人和七阿哥看见的总是正面的,谁会去触七阿哥的霉头不是?
郑管家不知道的是,宁华这时候正朝着京里赶来。
主要是收到了伯爵府派人送来的口信,说老太太病危了。
虽然之前原主和老太太处得不怎么愉快,不过,宁华和老太太接触的日子里,虽然老太太有私心,不过,有的时候,也是会为宁华考虑的,更何况,她这个年纪的,倘若不是自己是外嫁女,又在庄子上,本来就应该多去她身边侍候几日的。
毕竟多侍候一日是一日。
这次来接捎口信的是哼哈二嬷之中的乔嬷嬷。
乔嬷嬷在车上很是简单俐落的向宁华汇报了近期的情况。
一开始是中秋那晚,由于,几房人家全部汇聚到了伯爵府,老太太高兴,因此多喝了些酒。
自从分家后,二房哪怕是二老爷,也就初一十五来报道一下,有的时候,借口公务繁忙,就让儿子代劳,至于二太太,那还是第一次见面。
因此,这次看见两个儿子(长子在边关呢)带着媳妇孙子孙女们围在老太太身边。老太太一个把恃不住,喝多了也正常。
再加上几位嬷嬷见老太太难得高兴,便也没多说什么。
这些日子老太太心里的苦。几随身侍候的嬷嬷哪会不知道的,自然也是心疼着老太太的。偶尔松快松快,对一直紧绷着一根弦的老太太来说,也是好的。
本来倒也没什么,不过,中秋那晚起了风,再加上老太太高兴,回屋后。又拉着两嬷嬷半宿不睡,拉了大半夜的家常。
什么大儿子以前年幼的时候如何,二儿子刚出生的时候,三儿子刚上学的时候又如何。
几位嬷嬷也知道。老太太那是想念以前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时的情景。
见老太太有兴致便也只能陪着老太太聊。
然后到了第二天的中午,老太太便发起了烧来,还陷入了昏迷。
宁华算了算日子,这中秋可是八月十五,而现在可是十月初十了。那时候就昏迷,他们不来找自己?
“后来二老爷找了位大夫过来,那大夫的针灸技术可好了,因此,大家伙见老太太病情好转了。便也没往大老爷还有您这儿报信。”乔嬷嬷几十年来侍候人,一看宁华的脸色便知道,宁华想问什么了,便立即开口回答补充道。
“那现在呢?”难道病危了?
好像像大伯这样的官职,倘若没有康熙的圣旨,也是无法回来的吧?倒是自家哥哥,可以回来。
“远少爷哪儿,已经派人送信了,想必过些时日就会到了。”乔嬷嬷看了看宁华的脸色,然后又看了看宁华身边的曾嬷嬷还有白术,欲言又止。
“怎么了?她们二人都是我的亲信,你有话只管说。”一见乔嬷嬷的样子,便知道,她是想和自己讲悄悄话了。
难道这次老太太病倒还有什么破事儿?
比方说,大房和二房又闹了起来?
依二房的尿性,特别是二伯母,这倒也有可能的,毕竟,都搬了出去了,一些街坊邻居也知道,二房那是和大房撕破脸皮了的,所以,再有什么事,也不用藏着掖着了。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种事,曾嬷嬷和白术早知道了,何必瞒着。
更何况,曾嬷嬷和白术的忠诚度,自己信得过,倒也没什么可避讳她们的。
除非有穿越同仁要来和自己“认亲”这种事,要不然,自己也没打算避着二人。
曾嬷嬷听了宁华的话,挺了挺腰杆,白术则温柔的冲乔嬷嬷笑了笑。
乔嬷嬷见状,则尴尬的朝宁华笑了笑,“福晋误会老奴的意思了,只不过,老太太清醒的时候,让老奴交给您,说最好只有您一人的时候。”
说罢,便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封信,上书“宁华亲启”,看看那字迹,倒是挺陌生的,而且字体极大,后来一想,也对,以前在老太太房里看见的经书什么的,其实全部都是媳妇啊,或者孙女们替老太太抄录的。
女儿家家用的自然是纤秀的小字了,哪会像自己,为了让老太太看得清,用大字吧。
恐怕这才是老太太的亲笔吧,年纪大了,眼花了,字体大,倒也正常的。
这招还是自己和老太太说的呢,反正伯爵府也不缺那买纸的银子,字体大些,看得也清楚些。
宁华打开了信封,抽了出来,除了一封信之外,还有两张地契。
那信上面很简单的说了句,望尔兄妹守望相助,互相珍重几字,别的就没有了。
而那两张地契则是之前就有看见过的。
“这两张?是老太太给我和哥哥的?”
宁华不由得奇怪了,老太太的私房银子多,自己知道,只不过,有多到这程度?
京城的宅子什么时候和白菜一个价格了,都成批发了,汗
之前兄长成亲的时候,老太太就给了一张地契了,虽然宁华自然是信得过老太太这么多年来,掌控着伯爵府,私房银子自然有。
不过,宁华可是仔细打听过那院子的价格的,京城居不易,这就说明了京城的地皮是有多贵了。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皇帝居住的那个城市,地价不贵,那才出奇呢。
虽然老太太给的那是外城的宅子,三进的,不带花园什么的,不过,也差不多要近一万八千俩左右。
哪怕是老太太早年置下的,那怎么着,一万两也需要的吧?
而这两张,更加贵了,两张的地契,一看就知道是内城的,这地契老太太之前也有拿出来过,只不过,那时候是被宁华婉拒了。
倒不是自己清高,而是觉得,倘若真有,那老太太可以直接给自家兄长,经自己这么一手,万一哪天有了口角,兄长误会自己过了一手,怎么办?
虽然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那是不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