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皇家弃妇by翡翠c-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么滴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李氏恨恨的摔碎了延禧宫里最后一个花瓶。
倘若延禧宫是乌云密布,那养心殿便是雷电交加了。
别以为粘秆处的人只会窃听一些大臣贵族,三宫六院也有,只是在于多少摆了。
宁华的那番话,自然是传到了雍正的耳朵里。
要不然,他也不会气成这样!!
自己哪是这么寡情薄幸的人!!
不是!!
自己不去,还能给皇后一线希望,说不定人家不会这么苦苦撑着不是?
你看,倘若不是自己,皇后也等不到西藏的圣药来救命了。
难道自己和皇后四十几年的夫妻情是假的吗?
有的时候,真不明白这些女人心里想的是什么?
你有脸面说自己,怎么不说说你自己呢?
你男人倘若不是因为你,会这么躺在炕上?
倘若不是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的小日子通过得这么嗨皮?
雍正觉得,老七这么躺在炕上也不是回事,你淳王福晋日子过得不是很顺心嘛,行,咱就把那个会让你过得不顺心的人治好喽,朕治不了你,难道七弟也治不了你?
因此,雍正立即下旨,为了表彰宁华和弘昼对皇后做出的卓越贡献,雍正一次性放了五个太医去淳王府驻守。
在淳郡王没有完全好起的时候,五个太医就常期驻守在淳郡王府吧!!
宁华接到雍正圣旨的时候,心里骂了雍正五百遍,特么滴,小人啊小人,太特么滴阴险了!!
你说现在有太医每天驻守了,自己还能自由活动?
这要传了出去,自己的名声可就完了,太特么滴无耻了!!
可圣旨也下了,自己能怎么办?只能接旨呗,乖乖关在府里禁足。
皇后的病康复很快,连太医也佩服那灵丹妙药,可惜,只有一粒,倘若有两三粒,他们巴不得拿来做下研究。
因此,雍正便下了密旨,让弘昼和宁远去探寻这密药,是人都怕死,雍正也是如此。
弘历和皇后自然是知道宁华被禁足的原因,皇后虽然是半昏迷状况。可是,还是能隐隐约约听见宁华在讲话,事后自然会问自己的贴身宫女亲信了。
那些亲信也不敢隐瞒。自然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皇后,皇后听了沉默半晌。
和皇后身体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七爷在那些太医驻守后,病情突然恶化了,太医们自然是下了病危通知书,宁华见状,只能给那些庶子们送信,让他们赶回来当当孝子贤孙。
淳王府的庶子基本都成了亲,由于人口过于庞大,因此便在弘曙搬出去之后。只要人家媳妇家家境不错,有陪嫁庄子,陪嫁别院的,只要庶子们来提出要搬出去住,宁华基本也都答应了。
人家庶子自然乐得搬出去,能当家作主,谁乐意寄人篱下啊,这也是宁华家的庶子抢手的原因。
为人额娘的,自然疼女儿了,虽然人家庶子名声不显。不过,怎么着也是郡王府出来的,而且宁华也是会帮人家去求旨请赐婚懿旨的。
再加上人家答应让自己的女儿搬出来。你想啊,一不用在嫡婆婆面前立规矩,二不用侍候亲的庶婆婆,人家的庶子哪还会不成为抢手货的?
虽然一些人的媳妇娘家名声不显,可架不住嫁妆丰厚,因此,人家庶子也可谓是过得逍遥自在。
再加上宁华和宫里的关系良好,和十三,十六十七关系也不错。因此,十来个庶子不是被塞进宫做侍卫了。便是去了宗人府或者去了别的户部啦,兵部衙门什么的。
再加上没有双重婆婆压着。人家媳妇和男人那也叫过得那叫一个柔情蜜意。
宁华又不送通房送妾氏,人家的亲额娘自然不会送了,哪怕送了,宁华也会开口,让人家三思三思再三思。
这种情况下,人家亲家母自然是领宁华的情,媳妇们也十分尊重宁华,婆媳关系那叫一个融洽。
就像这次人家回来,宁华也给人家排了值班表,反正每对夫妻各侍候三天,白天由媳妇带着丫头婆子们侍候在边,晚上,就由当儿子的值夜,淳王府庶子多,每家一个月也就轮到一次,人家媳妇听了自然愿意了。
反正侍候人的事有丫头婆子呢,自己还能担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
而弘曙便提议,媳妇和弟妹不到是没事,不过,他由于是长兄,所以,会每天都到的,万一有个啥事不是?
弘曙这么一提,那些庶弟弟们表面上自然纷纷说,他们也会每天前来报道诸如此类的,可心里一个个都骂他骂得要死。
说句不好听的,那些庶子不管是年纪大些的,还是年幼些的,和七爷有个毛感情,年纪大些的,他们出生有弘曙兄妹在,七爷满腔的爱子爱女之心都给了人家三兄妹,他们一丁点儿也分不到。
分不到还算是小事,由于七爷的不上心,侍候他们的奴才哪会上心?
年纪大些的几个,不是有过被奴才欺负的经历就是被别的堂兄弟欺负。
因此,能不恨七爷,人家已经算不错了,谁家家里都有事好不好!!
而年纪小的,人家会记得宁华的慈爱,但阿玛,那更加没这概念了。
连弘昼这个嫡子都没感受到七爷的关爱,更何况是这些庶出之子了,再加上那些年幼的庶子长大后便一直被奶娘还有自家的额娘说你们要孝顺福晋,只有讨好福晋了,到时候你们搬出去,等七爷一走,额娘也能跟着你们去享福,做做当家老太太。
要知道,这可是宁华亲口答应过的。
再者说了,那时候七爷在世的时候,有定下过,庶子成亲,走公中是五千两,反正是宗室子弟嘛,很多事儿都有内务府去安排了,所以,他给安排的真心不多。
前面几个庶子都是如此的。
而七爷倒下后,有庶子成亲后,宁华倒也是走公中五千两,不过,都会把人家娘俩叫来,私下补贴三千两或者一千两不等,完全看人家额娘在后院的表现。
有没有给自己添麻烦啦,有没有做一些让自己讨厌的事了。
这年头,那都是有奶便是娘,人家收了宁华的银子,自然和宁华有感情了,至于七爷。哪边凉快待哪边去吧!
倘若不是为了孝顺的那层皮,谁愿意来侍候七爷啊!!
宁华本来是觉得,自己排得好好的。毕竟那些庶了也是要当差的,这身体累坏了。办起白事来的时候,哪吃得消,可偏偏弘曙来这么一遭。
这年头,讲究的是长兄为父,自己也不能拦着庶了们不要来七爷这儿尽孝不是?
因此宁华便答应了下来。
宁华在七爷病情恶化之后,便立即写了折子递进了宫,大意便是,弘昼怎么着也得回来不是?
毕竟是嫡子。有些事儿,他必须做,虽然宁华是不怕雍正会因为自己的事迁怒弘昼,不过,表面文章总得做。
而据十七来递消息的意思是,雍正驳回了宁华的要求,而且据十七估计,到时候弘昼估计会被夺情,不会丁忧。
宁华专门为此事还和熊正良商量过,主要是怕会影响到弘昼以后的仕途。
不过。熊正良却是笑着安慰道,先有国再有家,自然是国事重要。没哪个御史会以此事来攻击弘昼的,请宁华放心。
十七和宁华说完了正事,便又回到了私事上来。
“七嫂,你说我媳妇肚子那么大会不会有事儿啊?这才五个月的,都有别人*个月大了,这太医也说不上来是什么问题。”
说到自家媳妇的肚子,十七那是一脸的忧心冲冲。
自从江南回来后,人家也表示放弃了,虽然十七家的让十七找通房妾错。不过,十七不愿意。
以前他在宫里看着自家额娘受苦受难。可心疼了,因此。不愿意夫妻之间有别的女人。
更何况,有了弘历,弘昼两府后院的对比,十七是更加的放弃要有妾氏的想法了。
不过说来也奇怪,回来一年后,十七家的倒是意外怀上了,虽然在九个月后只生了一个女儿,不过,这对十七来说那绝对是件好消息,大消息。
而现在,隔了两年,人家媳妇又怀上了,十七顿时化身为二十四孝丈夫,虽然问过太医,太医说没啥问题,说估计是怀的是双生子,不过,十七还是不放心,因此便来问问宁华。
“我感觉吧,太医说得在理,说不定还真是双生,你侄媳妇不也去看过了嘛,你放宽心,上次你说要那种接生高手,我也安排好了,你挑几个你府里信得过的,让那些人多教教人家,在去庄子里找些快要生产的妇人,让人家去多接生几次。”
虽然自己这边的人是可以直接借给十七,不过,现在十七家的可是十七的心肝宝贝,这些年来,十七和十六因为帮着雍正做事,也得罪了某些人,你说万一有些人打算用此事来打击十七,那可也是说不好的。
十七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宁华的意思了,便笑道,“那谢谢嫂子了,不过,还是想请那些接生高手在府里待命,毕竟我府里的那些人是生手,怎么指导指导总行吧。”
“这自然可以了,呵呵,我都在庄子上开办了专门给人产前辅导,接生,照顾妇人做月子的课堂,别人家的都可以来学习,更何况是自家弟弟弟妹的事儿了。”
宁华笑道,这门生意还别说,还挺有利润的,人家会接生,照顾妇人做月子,不过,产前辅导可不会,现在咱提供一条龙服务,在生产消息互通有无的情况下,开办这个学校四五年来,还别说,那些被主人家特地送来学习的人,在主人家面前可风光了。
哪个大家族的孩子不是一个接一个生的。
有些婆婆媳妇一起做月子的都大有人在,可以说年年都有孩子出生。
因此,别看稳婆是个卑贱的活计,可办得好了,照样有银子赚,照样可以帮助大清增长人口。
七爷在炕上又挺了一个多月近两个月,便就去了。
雍正下旨,晋封为和硕淳度亲王,由弘昼袭爵,而又为了表彰七爷曾经为大清做的贡献,弘昼的办事能力,因此,不降爵,承袭和硕淳亲王,并被加封为西北大将军。
而宁华也由淳郡王福晋变身成淳亲王太福晋。

☆、第四百八十八章 现在还不是时候

自从宁华成为太福晋之后,那叫一个浑身不舒服。
首先是人家在叫她太福晋的时候,她压根没那觉悟,没办法,被福晋叫了几十年,习惯了,哪会知道人家是在叫她。
二来,虽然以前有孙子在了,不过,感觉是真心的不一样。
突然之间,宁华是老了很多。
特别是收到了西北的来信之后,宁华更加是倒下了。
其实事情说大也不大,算是桃花事件,只不过,这放在平时真没啥,可现在这关口还真不合适。
和弘昼是压根没有关系,是宁远。
一开始宁华原以为是是和弘昼有关系的,毕竟封了亲王,是西北品级最高的了,再加上咱儿子长得玉树临风,家中只有一个正妻,还有四个侧福晋的位置呢,别说西北的那些高级将领会盯着,哪怕是京城的一些人家,那也是盯着的。
弘历还和宁华有提过,等过了孝期,估计就会指婚了。
这是身为皇族子弟必须得干的事儿,就和宗室女你享受着富贵荣华就得嫁往蒙古一样的道理。
宁华也表示理解,反正瓜尔佳氏也有三个嫡子傍身,只要没啥大错,谁也撼动不了她的地位。
哪怕瓜尔佳氏家族,也表示同意和认可,也觉得,他们家有弘昼这么一个品性的女婿是他们天大的福气。
宁华和瓜尔佳氏也就弘昼的侧福晋人选在挑人了,反正这和雍正有过共识,人咱可以要,不过,咱得有挑的权利,每隔三年。咱纳一个侧福晋,你给咱圈定几个家族,咱自己来挑。要不然,哼哼。谁爱娶谁娶去!
因此当瓜尔佳氏来和宁华说这事情的时候,宁华还没听清,想着,反正弘昼也认了,那就纳进门嘛,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