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将门风华-第5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辈子,他绝不再让人有机会往他内院塞人,任何人都不成!

二月底,十三皇子、十四皇子、十五皇子及十七皇子出宫开府,众家有女当龄的人家,无不动作频频,不过有些人家却是按兵不动,却是相准了太子的内院。
三月春光灿烂时,昭德帝正式禅位太子,新帝庆元奉太上皇入住长春宫,祈太上皇能万寿长春,长春宫地处东北,因向后、纪后皆已殁,太上皇只留贤妃及几个年青的美人相伴,其余宫妃皆遣出宫,有子者由子奉养,无生育者,则入道观、庵堂清修。
至于尚不及开府的皇子们,则一律住在宜秋宫里,他们的母妃则安置在长春宫旁的长福宫中,年幼未及开府的也不过十八皇子及十九皇子了。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
住进秦王府的薛太嫔原以为大哥的儿女会在大赦之列,却失望的发现,薛家人被排除在外,为此,薛太嫔把秦郡王找去,哭哭啼啼的要他进宫见太上皇求情,闻讯而来的秦王妃,在外头冷笑一声,推开欲拦她的宫女。
“放肆!”薛太嫔见秦王妃就这么闯进来,顾不得再跟孙子哭诉,朝她劈头喝斥。
秦郡王整整自己被祖母扯歪的衣服,朝秦王妃行礼。“儿子见过母妃。”
“嗯,先生使人来问,怎么今儿没去读书。”
秦郡王小心的看了气呼呼的祖母一眼,才回道:“儿子来给祖母请安时,给耽误了,是儿子疏忽,没有及时派人去给先生说一声。”
“那你快去吧!别让先生久候。”
“是,儿子告退。”秦郡王拱手告退,薛太嫔还想拉着孙子,却让秦王妃挡住。
薛太嫔气恼的赶她。“滚开。”
“母妃,您还是消停些吧!”
“你说什么?”薛太嫔怒目而视,却悲哀的发现,眼前的媳妇压根不怕她。
秦王妃柔声道:“您到现在还没醒啊?还想着当皇后?父皇都被您遣出宫了,摆明了就是不想见您,您还不懂吗?”
“你,你胡说,你胡说。”薛嫔美貌已不复在,从前她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貌穿着,可儿子相继过世,皇帝渐不待见,她便懒得收拾自己了,到后来身边只剩下福惠一个,她更是懒得打扮自己了!
因此这会儿,薛嫔已不复当日宜和宫主妃的气派,银白发丝掺杂在灰白发丝里,眼角下垂嘴角微撇,整个人看来就是个苦字。让秦王妃看了暗自心惊,她这位婆婆有多爱美,自己是再清楚不过的,秦王还在时,贵为皇贵妃的薛嫔稍染风寒,就要召儿媳进宫侍疾。
那会儿,她彷佛才去歇下,就等宫人来请,皇贵妃起了,她前去侍候,当时的皇贵妃可讲究了,梳妆打扮就要花一个多时辰,她坐在一旁帮忙挑首饰,选胭脂,就觉得累人,皇贵妃却精神奕奕,待梳妆好,那神彩飞扬美艳不可方物的大美人,让人看了实难相信,她已是当了祖母的人。
那时的皇贵妃有多明丽娇媚,现在的她就有多苍老衰败,秦王妃虽感同情,同时却也拿定主意,宁可让薛嫔继续衰败下去,也不能容她在府里拿主意压自己一头。
主意拿稳了,秦王妃硬气又道:“您看看吧!太上皇只留了贤妃,再有就是如席美人这般年轻貌美,德妃是巴不得能出宫,安王妃这一胎状况连连,她恨不得守着安王妃,直到孩子生下来,丽嫔跟您一样,去汾王府享福了,其他没有生养的宫妃都去道观和庵堂清修了!”
“那又怎样?”
“其实您不知道吧?太上皇本意是要您进庵堂去的,是您的孙子去跟太子,喔,不,跟皇上求情,又去太上皇那儿跪了整整两个时辰,才说动太上皇改了心意。”
薛嫔没有想到太上皇会这么狠心,鼻头一酸,悲从中来,眼泪就掉下来了。抽抽噎噎中,耳边还听到秦王妃道:“您不知道吧?福惠为何没跟您出来?因为太上皇将她杖毙了!”
“这,这是为何?”薛嫔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还能为什么?因为您犯了大错,她却没有及时劝阻呗!”
“我,我犯了什么大错……”
秦王妃冷哼一声,将翠玉的事说开来,薛太嫔大惊失色,“你,你怎么,你怎么会知道这事?”
“新帝使人传郡王去问话,又让他去指认人,确认无误,又把儿媳召去,细细分说后,教儿媳好生管教郡王,莫让他再出差池。”秦王妃想到儿子那几日失魂落魄的样儿,就觉心疼。她只是不喜儿子跟个江湖女子太过亲近,可从没想过要致人于死啊!薛太嫔哄得孙子把人留给她,把人当下人使唤,这也就罢了!临了,见事不妙,就命人将翠玉灭口。
秦郡王知道这一切后,却还能到他祖父跟前,为这狠心利用他的祖母求情!实在是难得啊!秦王妃心疼儿子的同时,也恨薛太嫔,若不是她,她的儿子怎么会受这种苦。

第六百六十九章 春日 三
京里一片新气象,十三皇子他们年龄不小了,该议亲啦!不过他们的亲事不是由他们的父亲来做主,而是由新帝及皇后这对兄嫂操办,十三皇子纪王一副事不关己,兀自沉浸在诗词中,十四皇子甄王的婚事,太子未登基前就令妻子留心了,十五皇子齐王订了他家姨表妹。
一封后,皇后忙的头件事不是自家儿女,而是皇叔们的婚事,累得实在够呛,齐王的婚事最好打发,甄王的婚事,皇后跟甄王商议后,请其大舅母帮相看,最后择定大舅母娘家的外甥女,父亲在户部当差,不擅钻营,自当官后至今十多年不曾挪窝过,一直在户部苦熬。
纪王才是最难搞的,看起来什么都不在乎,却对皇后提的人选,从头挑剔到脚,皇后身边的女官们小心戒慎的劝慰皇后,别跟他计较。
“计较什么?他是亲王贵冑,要给他挑个合宜的王妃,自然是要挑的,不挑,将来夫妻不合,指不定怎么编派我这皇嫂呢?”皇后抚额轻揉,“本宫宁可他现在挑刺,也好过成亲后,天天不顺,接下来几十年都在背后怨憎的好。”
“纪王也不太知好歹了!”大宫女端着蔘茶进来,呈给皇后之后,才从袖里掏出纪王退回来的名单。
“又退回来了?”另一名宫女问。
“是啊!”大宫女点头,心道说是退,还客气了,摆明就是砸回来的。“娘娘,您看,是不是使个人去探探纪王的口风,否则您这般为他操碎了心,也讨不得他欢心。”
旁边的女官轻啐她一声,“咱们娘娘是皇嫂。何需去讨好王爷?”
大宫女被呛,心里头不痛快,可又不敢顶回去,这位女官是皇后封后,太上皇指派过来的,就连皇后娘娘待她也得客气三分,毕竟是太上皇的人。
皇后接过名单翻阅一遍,有些不解的问:“你们说,他究竟是那儿不满意?”
名单上的姑娘都是京中出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虽及不上汾王妃,但也比下有余啊!便何况纪王将来一个闲王,谁家会肯将能有大前途的女儿许他?皇上登基。太上皇安泰,后宫势必要充盈,有希望能入宫为妃,日后有个一儿半女的,岂不比嫁个王爷强?
就算进不了后宫。要选王爷,不还有顺王吗?他可是新帝的同胞亲弟,又一向得皇帝看重,他府里仅正妃一人专宠,还没娶侧妃呢!虽说纪王正妃要比顺王侧妃称头,但实际上能得的利益可大不相同。
虽然风头都让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了。但京里头的人个个都人精得很,一开始大家不敢想,毕竟蓝家那野丫头也立了功。得太上皇青睐,她甫新进门,谁家会傻得在此时,把女儿许给顺王当侧妃啊?
可是顺王妃生了儿子,顺王在她有孕时。也没另收房纳妾,对她还不够好啊?听说她这胎生得艰难。想来接下来几年都不便生育,太上皇和皇帝疼顺王,必舍不得他受委屈,定要为他择几个佳丽相伴!
因此皇后在为纪王相看媳妇儿时,总是有几家夫人跟皇后身边的宫人探问,是不是也要顺道为顺王挑选侧妃啊?
宫人回报皇后知晓后,皇后在心里想了遍,才失笑:“难不成纪王一直挑刺儿,就是为这个在闹别扭?”
“娘娘?”
“他总不会以为,本宫藉为他择妃的机会,顺道为顺王挑侧妃?”皇后失笑,转头问太上皇派来的女官紫鸢。
纪王还真是这么想的,他以为皇后将好的留给了顺王,将次等的留给他,因而心中忿然。
他自小没娘,夹在一众兄弟里头,实在是不起眼,相貌不及顺王,才干不及新帝,父宠不比秦王和逆王,汾王追在逆王身后跑,宁王和安王两个哥两好得跟一母亲生没两样,和王就不用说了,晋王独善其身,他比不上这些哥哥们,比下,十四皇弟有云嫔和十九皇妹帮他打算,十九皇妹被拘,云嫔重病,但人家亲娘舅靠谱,不像他,虽跟新帝、顺王一样没娘没外家护佑,但新帝和顺王两相依为命,他呢?他只有自己。
本以为逆王逼宫,兄弟们大家一起赴死,多好,他总算有伴啦!可惜,新帝和顺王他们救了大家,只死了秦王!他没死成,继续跟兄弟耗吧!
怎么也没想到,他的婚事最后竟是落到皇后手里操办。
这娶老婆是一辈子的事,顺王已经有老婆了!他不想自己的正室都及不上他的侧妃。
皇后这里啼笑皆非,纪王却是慎重其事的打了报告,给太上皇。
太上皇对纪王的小报告有点反应不过来,亏得贤妃在旁解说了下,他才想起这个儿子来,没办法,他贵一国之君,日理万机尚嫌时间不足,花心思栽培几个年长的儿子,就已是极限,纪王母妃早逝,没人在他面前提过纪王,他只依稀记得有个儿子擅诗文,如此而已。
贤妃道:“臣妾让人去问问皇后吧?这事是她在打理,臣妾想,应是纪王想多了,皇上和皇后待这些弟弟都是一视同仁的。”
“嗯,孤也不信皇后会假公济私,再说十二家里的才生孩子,他们也还没回来,她不会闲得没事去给他相侧妃。”
十七公主笑嘻嘻的跑进来,“谁要纳侧妃啊?不是汾王哥哥吧?”
“你就只得你十一皇兄,怎不说是你十二皇兄呢?”
“十二嫂嫂才生宝宝呢!十二皇兄也不像十一皇兄那样喜欢女人!”那个女人喜欢很旁人分享丈夫,在宫里那是不得已,公主下降,那个驸马敢纳妾?只是皇家疼自家女儿,也疼自家儿子,总想想美人在怀左拥右抱好不快活,便想儿子也该如此。
且宗室向来人丁单薄,不为什么。为的便是争储,同是皇帝儿子,凭什么他可以我不可以?太上皇当年登基时,兄弟们已经一轮血战,他算命好,兄弟拚搏时,他被皇帝丢到藩地去,加上众兄弟都有外家撑腰,独他没有,谁成想。最后他脱颖而出成了皇帝,那些各据山头的兄弟们都死了!
看看向家就知,先帝为他择妻时。并未设想过他会当皇帝,可是他当初为老四挑媳妇时,却是留心过的,田氏娘家与向家当年一样不显,但田氏有对好父母。家教严谨,教出来的女儿相对的,比秦王妃靠谱多了,说她为纪王相看时,怀着私心为顺王相看侧妃?太上皇不相信。
皇后现在需要宫外的助力,十二他那个老婆人缘还不错。短短时日就在京里有了交好的女眷,相比起其他几个妯娌,倒也毫不逊色。皇后会在那丫头才生孩子不久,就急着为十二相看侧妃?
她应该没这么蠢才是。
未几,贤妃派去皇后那儿的人回来了,女官转达了皇后的错愕,不多时。皇帝下了朝,与皇后一同过来请安。皇帝来是有事要请教太上皇的,太上皇一听事关蛮族内斗,便与皇帝去了书房。
贤妃和皇后恭送爷儿两走远后,才分主次坐下,贤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