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剩女重生记-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温如晦隐晦的问起大伯祖父,俞清瑶的书法课程,学得怎样了?温家老爷子随意的摆摆手,不怎么放在心上的回答,“一个女孩,随便教教。如晦,你还当真了?来,跟我来。”

老人家把温如晦带到藏书厅中,浑浊的老眼环视着祖祖辈辈收集的藏书,轻叹一声,“唉,很快就不属于我们温家了”

“啊?大伯祖父,您要……可是……”温如晦知道朝廷要修《广平大典》,身为颇有见识的读书人,他很清楚这是于国于民的大好事。只是舍不得温家的藏书,以及疼惜长辈,守护一辈子的藏书,要送出去外人看温家千年世家、底蕴深厚。怎知温家付出了多大代价远得不提,三十三年前,温家嫡支、旁支,少说有六房族人。可广平皇帝登基,杀了多少兄弟?都是皇子皇孙,还真想堵着天下悠悠众口,让百姓觉得都是死于意外?太史门第的温家,怎么能昧着良心写没有抄家,但也差不多灭族了……

现在嫡系的温氏族人,只有他这一支了。要不然,他的学问还浅薄,怎么能乡试、会试、殿试,试试顺利,成为三元极第的状元郎大约是皇帝心有愧疚,朝廷上的百官也觉得应该给“太史门第”一个交代。只是,讽刺的是,他在翰林院“受人尊敬”,可皇帝、吏部的官员,从来没有正式的下过什么任命,除了科举的时候让他出面,其他时候,仿佛养着一个闲人……

“大伯祖父,您真舍得?孙儿只是怕您……”

“我意已决”老人家颤巍巍的坐在书柜后的太师椅上,按着温如晦的手臂,语重心长,“如晦,你如今是我们温家唯一的希望了。”

“为了给你铺路,这些书算什么你若是在翰林院跟我似地苦熬五十年,一无建树的回家等死,要它们还有什么用”

二0一章 景暄的婚事(上)

二0一章 景暄的婚事(上)

就在温家老爷子狠心决定把家中藏书捐出去,为孙儿谋一个坦荡前途时,他的养孙女温馨正在快活的在俞清瑶家中做客。温馨,年方二八,生得眉目舒展、清秀可人,身穿蓝色芙蓉桂花万年青纹样的棉衣,底下是同色的棉裙,花纹式样非常大方、简单。

俞清瑶喜欢她知书达礼,却不一味清高自诩,待人和气温柔,且年纪小小,就照顾两位上的年纪的老人,家里家外一把操持。

“温馨姐姐,请上座。默儿,奉茶。”并不往花厅里让,直接把温馨带到了自己的闺房。在房里伺候的默儿、纹绣等人,都是长相出色、身段高挑的美人儿,加上穿红着绿,插金戴银、看起来跟一般人家的千金闺秀似地。

温馨见了,好奇的眨眨眼,眼中没有因家贫露出瑟缩卑怯之色,一派落落大方。看得俞清瑶又满意三分,“快把我前儿得的‘浮云冻顶’拿来,再用表姐送来的泉水泡上。温馨姐姐,细论起来你我街坊一年了,可我才认得你,真真是可惜”说罢,拉着温馨的手坐在熏笼上,笑语盈盈,“姐姐今儿来了,熟悉熟悉,日后可要常来”

“呵呵,就怕妹妹太过繁忙,我来了也是见不到你的面呢。”温馨偏着头,笑着道。

俞清瑶想到自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往金陵书院去,也不知跟小醉楼的协议进行得怎么样了,便指着默儿、纹绣,“这两个是妹妹的贴身丫鬟,若姐姐有空,打发人来说声。妹妹必定扫榻以待。”

温馨笑笑点头应了。

两女年纪相仿,且俞清瑶觉得温馨能干坚强的品格儿,很像前世的自己……当然是后期。弱女孩要撑起一个家,不容易啊因同病相怜,她对温馨未免多了几分关爱。

看得默儿、纹绣暗暗吃惊。倒是不敢因温馨穿戴朴素而生出怠慢之心。

不多时,“浮云冻顶”上来,温馨嗅着茶香,满足的吸了一口气,毫不掩饰的道,“今儿托了妹妹的福了。”

“姐姐喜欢就好。”

俞清瑶微笑,没唐突的说“我送你两斤吧”。温家要是肯接受财物,凭着太史门第的门匾,不知家境有多富有了能稀罕几斤茶叶?

“对了,清瑶妹妹,你刚刚说‘表姐’?可是元大人府上的千金?”

收了红漆托盘的默儿蓦地一愣——进门才多久,就问显赫的亲眷?俞清瑶也有些诧异,奇怪问,“对啊。温馨姐姐见过我表姐?”

“嗯十五的时候看灯会,远远的瞧见一面,哇她生得真是美,就跟画上画的仙女一样,我都找不出什么话来形容了只会呆呆的望着。”

俞清瑶扑哧一笑,“温馨姐姐也很美啊”

“去,寻我开心。”嗔怪的瞪了一眼,温馨笑着道,“人家说的是真的。你表姐出身国公府,看她形容面貌,简直无可挑剔。性格也不说,跟你相处这么好,想来也不是那等飞扬跋扈的。唉,见了她才知道什么是钟灵毓秀,何独上天偏爱她一人呢”

话说道最后,虽然流露出小女儿家的一点点嫉妒心,但这样的人才更真实啊俞清瑶想她青春年少,羡慕深处富贵人家的同龄女孩也是难免,就握着她的手,“姐姐,我相信老天是公平的。比如姐姐,能在温家养大,已经是多少女子羡慕了我表姐……不似你看到的,其实也有很多不如意处。有机会的话,我带你去看看她怎样?”

“真的吗?”温馨睁大眼问。

“当然。”

两人说说笑笑,拉了一会儿家常,温馨家中还有事,便告辞回去了。

等温馨一走,默儿担忧的咬咬唇,“姑娘……”

“怎么了?”

“奴婢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你都说了,何必藏藏掖掖?说吧我不怪你就是。”

“是。奴婢觉得温姑娘结交姑娘,似乎别有他意。”

俞清瑶沉默了半响,经过了无缘无故,为了周芷苓一句虚无缥缈承诺就害她的杜芳龄、林佩、李慧,她还不保持冷静理智?只是温馨不同,出自门风清白的温家,而且她眼中太过清澈,不是为名利欲望驱动的人。就算羡慕元韵儿表姐,真让她见识了富贵人家里阴暗勾当,那点羡慕一定如无根的浮萍,风吹不见。

可能是想到前世的自己,经过外界那么多的诱惑、欺压,都撑着自己过来了,实在不愿意温馨走入歧途。想了想,越发坚定要带温馨去见见世面。一味呆在温宅,性子都拘得呆板了。

没等多少时间,机会到了。

二月二、龙抬头。

金陵自古有“春龙节、青龙节”的传统,每到此日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上到知府大人,下到平民百姓,“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对女子而言,二月二更是“花朝节”,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外出,不会受家里长辈管教。而小孩子们要在这一天“剃龙头”,吃芥菜饭,吃春饼。热热闹闹的,不亚于除夕。

因为有“出嫁的闺女正月不能看娘家的灯,看了娘家的灯死公公”,家家户户忙着接已经出嫁的女儿。街面上小贩多极了,还有舞龙舞狮子的队伍浩浩荡荡的游街。

这一天,知府元大人与民同乐,在城中的酒楼里宴请所有金陵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摆下流水宴席。而作为知府夫人的许氏,也租下了金陵城最繁华的园子——繁菁园,招待那些女眷。陆家、苏家、余家、马家、常家……连来金陵时路过的梁家,也母女一同来了。人人脸上带着笑意,忙着见礼,走过的路上都带着脂粉的香气,这么盛大的节日,俞清瑶自然不能置身之外。她在繁菁园里遇见了许多同学,如苏静妮、宁亦安、蒋欣萍、罗云歌,以至李慧、宁馨儿,魏碧惠等。在书院外相见,另有一番情趣。几个人说说笑笑,俞清瑶把温馨介绍给大家,顿时引起一片惊叹。除了宁亦安、罗云歌微微皱了下眉,其他人早听说过温家的大名,笑闹着围着温馨,叽叽喳喳。

卢卉跟在苏静妮身边,也得到进入繁菁园的机会。半个多月不见,她眉眼的丽色又多了三分。如果说进入小醉楼让她如璞玉磨去了石质的外表,那么现在,她已经过粗步雕刻,隐约可见日后玲珑剔透、完美无缺。

瞅见机会,她凑到俞清瑶身边,低声问着“协议”的事情。事关二十万两啊,也是她的终身前途,她怎么能不在意?虽然连老山长都认可了,但没到实际实施,她的心总是七上八下的。俞清瑶笑笑安抚,“云师不是已经去找人了么?戚师也寻了一个可造之才,放心,要不了多久就有消息回来。”

半月前,云雅茹以“偶遇”友人的女儿,教导了“可餐楼”的春意姑娘,戚红袖则是隐姓埋名教会了一个舞艺高超的名ji“如梦”,此外,吴锦年还让几名在女院教导茶艺、绘画、歌唱的老师外出找出色的清倌人教导才艺,务必使得青楼花魁大赛,圆圆满满。

“可是我担心,那些青楼女子悟性不高,两个月怕是无法领会。或者愚笨不堪调、教,云师、戚师都不是好脾性的人啊”

“你这就是杞人忧天了那些女子虽然沦落青楼,可不乏聪慧过人的,为了自由,为了名声,相信拿命拼都肯的。何况,也不需要多大代价,怎么不肯用心?你且安静等待,别露了行迹,让人察觉。”

卢卉连忙掩口,比起二十万的任务不能达成,更害怕清白有损,那这辈子可就毁了她们私下只说了两句话,元尚柔就派人叫俞清瑶去,隔开了外人,怒斥道,“你怎的把温家的人带到这里来?这里是什么地方?”

俞清瑶不解,淡淡的回答,“表姨问的是温馨姐姐,哦,是清瑶带她出来见见世面。这里是繁菁园啊,表姨难道不知道?”

“你”元尚柔柳眉倒竖,“你怎么说话的”

“清瑶说的话不对吗?”俞清瑶故意装成迷惑的模样,其实她早看元尚柔不顺眼了。当她看不见元尚柔眼底一丝厌恶吗?只能怪藏得不好吧索性也懒得维持表面情谊了。长辈又怎样,仗着年长几岁,动辄横眉竖目的,想骂就骂,她又不是元尚柔的儿女,得生生受着“你……顽劣无知你既然知道她是温家的人,怎么能把人带到这种杂乱污浊之地?别以为你父亲有诗仙的美名,告诉你,你父亲那点名气在温家人的眼里一文不值若是得罪了温家,可不是自讨苦吃,天下之大,无你容身之处”

呵呵……俞清瑶都想笑了,当她是吓大的?

“表姨话从何来?杂乱污秽?这里都是表舅母的客人,表姨如此说,至表舅母于何地?况且,人多就是杂乱了?温家千年世家的名声不是靠着与人无交、闭门造车得来,是凭着自己的血性、骨气。温馨就是家世特殊了点,她也是个二八年华的女儿家,为何不能在‘花朝节’出来与同龄姐妹结交了?”

“你……”元尚柔哼哼瞪了一眼,“我是一片好心,你不领情,我懒得多说”

才说了一会子话,就有人探头探脑,元尚柔见俞清瑶“榆木脑袋”,也不多言,拂袖就走了。俞清瑶原地占了一会儿,别人探索的目光在她身上流转,她也回视回去,一丝怯意也不露。见她如此,旁人反而不好光明正大的八卦了,说起了另一则绯闻(原谅作者找不出其他古代词语代替)。

绯闻是,陆家的长房大姑娘陆晴雯,也就是陆薇雯的堂姐,似乎跟长公主的外孙齐景暄定了亲事。看陆家似有若无的透露出来的消息,十有八九本来,以长公主是皇帝胞姐这一层而言,齐景暄除了娶不到公主,其他京城里多少权贵人家的女儿娶不到,怎会到金陵来寻亲事?还是正室夫人,不是妾侍。奈何命运弄人啊,齐景暄不得父亲喜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