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剩女重生记-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让人帮她呢?

看着这对夫妻纯朴中略带怀疑的眼神。俞清瑶发现,她还是适合跟这种直肠子的老百姓打交道,一看就知道对方想什么了,而不似跟生父俞锦熙、丈夫齐景昕,弟弟俞子皓等人相处,多少年也不曾真正了解过他们!

“实不相瞒。我是从那里出来的。”

稍微沉吟一下,她就果断的一指皇宫的方向,同时拍了下身上的泥土,姿态傲然端庄的站起,郑重的行了个礼“小妹见过大哥大嫂”。那姿势,如行云流水,看着就给人美感。所以,虽然狼狈的发型都乱了,通身的气派和华丽的绸缎衣裳,足以证明她的身份——私自从内宫中逃跑出来的宫妃。

“啊!”

看到两人吓得不轻,她露出哀求神色,“求你们不要告发我,否则我必死无疑!我这里有些首饰,值点钱,我给你们,都给你们,请你们千万不要告发我!”

曾经生活在底层市井,俞清瑶知道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生存法则,通常情况下,只要不是天性狠毒的,谁会轻易置人死地呢,又不是深仇大恨。看到别人遇到困难,帮一把手就能收获一份感激,大部分人都会良善的伸手——除非冒着大风险。

所以,只要让他们相信,帮助自己没有任何危险,再加上价值不菲的“谢礼”,就足以说服他们了。

“这个……这个……”

朴实的民妇陷入天人交战。她虽不识得那对玉镯子价值多少,但真是宫里出来的东西,肯定很贵啊!不收吧,眼巴巴的舍不得;收吧,又怕将来惹出祸事!

“大妹子,你居然是那里的娘娘……那咋逃出来?”

俞清瑶立刻说,“大哥您千万别那么叫我,我不过是个可怜人罢了,无意中发现一个密道,就顺着出来了。若早知道能出宫,我还不多带些好东西?”说罢,连耳朵上的玛瑙石耳坠,还有绣鞋上的拇指大的珍珠一并拿下来,统统塞给民妇手中,“这些东西,就当我跟嫂嫂买件干净衣服,一点干粮和水,我绝对不会给大哥大嫂惹麻烦,换了衣裳马上离开。麻烦大哥你把我来时的密道用石头和土挡住,那谁也不知道我出现在这里!”

“堵住?”

这倒是个好办法。汉子心眼虽实,可也晓得轻重,把自家腌咸菜的大石头都搬了出来,在俞清瑶的指点下,把密道封死了,从里面绝对出不来。这就杜绝了宫里再有人过来,顺着密道追到他们家的可能。

忙活了半天,才终于松了口气。

不久,俞清瑶借着民妇的家换了蓝花布的民妇衣衫,满头青丝有巾帼裹住,鬓角插一只普普通通的骨簪,再出来后,简直变了个人似地,用一些锅底灰均匀的做了一番伪装,修饰了过于白皙的面色,看着就跟生活坊市里的普通民妇一模一样!

“啊……”

前一刻还是宫里的娘娘,这会子就跟街角卖豆腐的大姐,变化也太大了吧!

俞清瑶换上久违的民妇衣裳,一点也不觉得粗布难受,反而十分安心——看谁还能把她认出!等出了城门,她就假装投奔亲戚远远的离开京城,从此远走天涯。这么一想,一直悲愤郁结的心灵放松了,总算还记得把后患扫除,眼中含着泪花,诉说自己为什么逃离宫廷。

“大哥大嫂,宫里的日子看着富贵,可是太危险了。我在里面一点也不快活。头上有太后皇后,还有贵妃淑妃德妃……每个都是主子,都要讨好。遇到性子不好的,动不动就找由头打骂下人。我亲眼看着一个人把活生生打死了,吓得我再也不跟高声说话了。”

“天,怎么随随便便打死人?”民妇拍着胸脯不敢置信。

“她们是贵人啊,贵人有什么不敢的?我们这种低等嫔妃,连见皇上一面都难,没有宠爱,也没有儿女傍身,在宫里的日子就是熬,凭着人欺负罢了。别人打一耳光,还要把另半边脸凑过去,否则就是不识好歹。”

“这么不讲理?”

“跟贵人有什么理可讲?”俞清瑶想到自己的过去,擦了下涌出眼眶的眼泪,“现在好了,我可逃出来了。大哥大嫂你们不晓得,我有多高兴!这辈子,我都不想再进宫了,宫里就是个活生生的吃人的怪兽!”

“可是外面的日子也苦哇!没好衣裳也没好吃的……”

“再苦,我心理自在。何况大哥大嫂,不妨跟你们直说,我太害怕了,听说齐国公世子率领大军包围京城,他们想要谋夺皇位,不会在京城里大开杀戒,做个普通人没性命之忧。可在宫廷里的女人……不是出家就是殉葬!你们说,我能留在里面等死吗?”

“这倒也是……”

花了一个晚上,俞清瑶终于让两个稍有贪心,但总算心底善良的夫妻答应为她保守秘密,发誓绝不告诉人去。第二天一早,她就离开了这户人家,临走前提醒,首饰不要立刻拿到当铺换钱,最好是借着到外地的机会,去外地的当铺当去,换了银子也没人知道,闷声发财。

……

九月十四,俞清瑶本想天刚亮就立刻排队出城,可计划不如变化快,齐景昕率领大军在城外驻扎了大约半个月,明晃晃的旗帜整天招摇着,就是不进攻。闹得人心惶惶的同时,也让足够的畏惧兵灾的老百姓,趁着早晚半个时辰开城门混出城去。俞清瑶本以为她也能夹杂在一群普通人中,偷偷的溜出去。

可惜,上天注定没给她这么好的运气。

她明明那么早的排队了,可等到她前一个人出门后,兵丁忽然把长枪架住。后面飞马过来个小兵,“谈判结束了。所有人一律不准出城!”

“啊~~~”

在俞清瑶身上排队的人都惊慌起来,“兵大爷,行行好,我们还要回家看孩子。”

“嘿,看什么孩子,晚个一天半天就看不到啦?都给我老老实实的,等待贵人进城!”

俞清瑶不得已随着其他老百姓在兵丁身后拥挤着,半个时辰后,长街上让出一条通道来,一群穿着盔甲的将士进来。当中那骑着枣红骏马的人,不是景暄是谁?

他居高临下,幽深的眸子漫不经心扫向人群。

三九九章 再见

后人翻看《大周史》时会发现,这个国祚两百多年的王朝共出了二十几个皇帝,有暴戾的“厉宗”,有无能的“幽宗”,亦奢靡无度的“僖宗”,可都是混乱一段时间,没有使这个庞大的王朝走向陌路。而末代帝王——庙号“愍宗”的端宸不过在位短短五年,就闹得国家四分五裂,大周就像一个陈旧的房屋,彻底轰塌了!

连递交国书投降只有不到两个月,短暂的让人无法置信!

细看端宸生平在位期间,似乎也没做过十恶不赦扰民增加赋税的大事,瘟疫和洪水的爆发对这个庞大的国度也不是摧毁命脉的大事,自有朝廷机器的运转一一处置。他最大的错,就是自毁基石——恐怕除了他,再没有皇帝能狠心把天生属于自己势力的妻族母族,全部以“谋反”罪咔嚓了!

而他性格中宽容体下,在国策中没有表现出来,或者说,短短的五年期间,他根本没有积攒到足够的威望来做一个“随心所欲”的皇帝!所以,他的下场可以预料了。

齐景昕率领五十万大军包围了皇城,盖着玉玺的“勤王国书”早就千方百计传出去了,忠于端宸的老臣苦守乾清宫,还以为只要坚持住十天半个月,就会有大军过来,到时肯定把叛臣贼子打得落花流水。谁想得十五天过去了,得来的消息是南疆军正在紧赶慢赶,一日行不到二十里路的速度——分明是等待齐景昕攻打禁宫后再来捡便宜的架势啊!

被亲生儿子和母亲背叛过的端宸,这才知道什么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已经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身边除了哭哭啼啼的皇后,还有几个忠心却无用的老臣,什么都没了!还贪恋皇帝的宝座么?那也要有命坐啊!齐景昕包围而不攻。恐怕也是让他彻底死心。

他有两个选择,一是通过送俞清瑶离开皇宫的密道偷偷离开。出了宫廷。或是暗中召集终于大周的臣子意图卷土重来,或是隐姓埋名做一个普通人,至少能抱住性命。其次,就是以大周最后一个帝王的身份堂堂正正的死。死生是大事,端宸不过考虑了一个晚上,就决定了。

他不能逃,一辈子背负“无能无耻”的罪名活着。就算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也是皇家子孙,流着皇族的血脉,是先帝广平千挑万选的继承者。他不能贪生怕死。让祖先蒙羞!

九月十四,这是一个明朗无云的好天气,一早,端宸就派心腹送信到京城外,传达的“和平”的信号——简而言之。他投降了。他是一个彻底失败的皇帝,大周百年基业都毁在他手里,死有余辜!不过他可以死,可以为大周陪葬,京城近百万的老百姓毕竟是无辜的。城外五十万精兵强将,皇城内不到三万的侍卫禁卫军,军力强弱对比这么明显,还用较量吗?刀兵一起,他可以死得轰轰烈烈。却连累了多少无辜平民!

端宸的投降,倒是成全了不少执着“清名”的老臣,纷纷以头撞击乾清宫的朱红廊柱,殉了。

闲言少说,双方的谈判底层的老百姓自然不知道,只晓得局势紧张。可城门早晚各有半个时辰是可以出入,持续了大半个月后忽然不能了!惊慌不定时,穿着厚厚盔甲的凶神恶煞士兵,举着红缨枪,从城门进来,脚步整齐的迈步声,还有口中呼号的啸声一浪盖过一浪,震耳欲聋——进了城,他们就是新朝的军士了,长官早有谕令,人人加俸禄,连升三级!对于他们而言,简直是开天辟地啊!人人脸上都挂着与有荣焉的笑容。

至于原先的守护城门官员则是满脸苦笑,无奈的维持着秩序,尽量不让京城内的老百姓闹出事故。顶上的人都做了决定,他们也不会傻到忠君忠到连自己的家人都不顾了。

俞清瑶就在被重点“看管”的老百姓中间,因排队的时候身后有两个莽撞的人闹腾得厉害,非要出城,被狠狠鞭打了几下。亏得她见机快,匆忙躲在旁人之后,看管城门的见她是一个女人,就没把鞭子顺带抽到她身上。虽如此,不小心在躲避的时候,摔了一下。等她再站立起来,就看到整个城门口都肃静极了,只有马蹄声踢踏掀扬尘土的声音。

景暄居高临下的坐在枣红马上,神态自若,幽深的眸子漫不经心扫向人群。所有人的神情,惊慌的,畏惧的,惊叹的,彷徨的,讨好的,一一收入他的双眼内。他的嘴角,似有若无的挂着一丝淡笑,多少年了,压着他和景昕肩膀上的大石,终于被推翻了。从此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能压在他们身上予取予求,动辄以威胁性命相逼。

说实话,端宸并不像广平那样的跋扈阴毒,不一定非要推翻他的帝位。可谁让他们兄弟从小被广平压迫怕了?祖母长公主也说过,广平早年并不是后来的样子,不然她也不会为了广平主动和亲,付出良多!所以,不能有一丝丝的放松警惕,把希望寄托在端宸永远不会变成广平上。

宁可背负乱臣贼子的罪名一生一世,也不能做那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凌迟!

虽然是兄弟,景暄并没有景昕的野心勃勃,他之所以把全部智慧和心力投入到看似毫无希望的某烦大业,就是为了求毫无忧虑生存的权利。现在,他的目的达到了,更多的问题出来了。推翻端宸后,谁来上位?还有迟迟不来的南疆军队怎么安抚?时候粮草怎么筹备?

这些年来,他暗地里筹集的黄金也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