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贤妻造反-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他还嫌无聊?

许七不理他。

周夜华又问许七道:“哎,我说这都两年了,也没见你家的二娘子给你寄一封家书,你就确信她还在等着你?楼仕标在地方上可是混的风生水起,没两年可以调任京城了,到时候你拿什么本事抱得美人归?总不至于领着你手底下的几个兄弟动武力生抢吧?”

许七真心觉得周夜华待的实在是太无聊了,这么关心自己的终身大事。他终于转过身,正正经经的打量了一回周夜华,正正经经的对他道:“既然太子殿下如此关心臣的婚事,那臣就正好,请太子殿下恩典,一待臣回京,就给臣赐婚,不知太子殿下意下如何?”

周夜华怔了下,道:“你请本王赐婚?”他要是皇上还好,能用得上这个“赐”字,可他是太子,充其量只能做个冰人。这不是把他和楼仕标公然划成两道界限了吗?

周夜华摸着下巴道:“你只要等得起就行。”许七都不着急,自己更不着急。

许七得偿所愿,就又惜字如金了。周夜华想起自己的烦心事,不免有些焦躁。要是林暮阳在还好,这个许七空有一把子蛮力,打仗倒也有几分本事,可每次出征,他都独自带着小分队单独行事,神出鬼没,难免不容于众。

虽说周夜华是太子,可在战术战略上也不好太过特立独行,是以对于许七也不能太过包庇,说不得只好多多委屈了他。至于他详细的战略,许七从不和他讨论,问起许七手底下的士兵,各个语焉不详,谁也不知道许七打的是什么主意。

许七眯了下眼。他的确是等不起的,从分开的那一日起,他给自己订下的就是三年之期。每分开的多一天,他觉得自己的煎熬就多一分。人身上究竟有多少块肉,可以禁得起岁月如此沉痛的剜割呢?

他不是害怕杜霜醉不等他,他只怕命运的残酷让人防不胜防。

他订三年之期,不仅是为了给杜霜醉一个前程,更为的是他自己。万一上一世覆辙重蹈,他再度死于非命呢?难道他要让杜霜醉即使躲过了楼家的摧残,却要守着他给的虚无的承诺,孤苦一辈子?

周夜华一直赖到三更才走,他本是个性子清冷的人,在许七这却显得略微聒噪了些,他说的多,问的多,可许七就似乎不存在一样,随他怎么说。

皇后再度病重,这回是真的,要说周夜华不心急如焚,连他自己都不信。周夜荣已经没了那份耐心,在经历过上一次的惨败之后,他比谁都要蠢蠢欲动。

周夜华虽然貌似被发配,可这里比京城安全些,这些粗野汉子性情耿直,不会曲里弯绕的勾心斗角,暗地里给他下绊子,周夜华自己也肯吃苦,两年的摔打,倒也赢得了大部分人的尊敬。

可这些远远不够。

真要周夜荣起兵兴事,他鞭长莫及,根本没法及时回京,到时候,只怕半壁江山都要被周夜荣抢了先机,他可就真的成了丧家之犬了。

周夜华三更离开的许七那儿,四更才过,又悄悄过来了,许七睡觉警醒,帐外一有动静,他就醒了。贴身小厮进来,悄声道:“太子殿下过来了,说是有要事。”

周夜华应声而进,将小厮轰出去,面色沉郁的坐到许七的床边,吐出石破天惊的一句话道:“安王起兵造反了。”

许七一点都不惊讶,眼神里清净无波,让周夜华有几分颓然。许七反问:“你有什么打算?”

“我要连夜赶回京城。他无诏入京,势同谋反,何况他还带着军卒……”

许七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沉静的望着周夜华。周夜华明白,安王无诏奉京,若自己效仿,何尝不是犯了父皇的忌讳。若安王造反是真的,自己赤手空拳回去,除了沦为阶下囚,又能有什么意义?可如果这消息是假的,那违背圣意,意图谋反的帽子就扣自己头上了。

许七不紧不慢的坐起来,道:“我去。”

周夜华的心一松。他细火慢炖,曲意拉拢许七,打的未尝不是让许七为己所用的意思,可两年的时间,他都要绝望了,真的等到了许七这句话,周夜华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的绳索,他一把按住许七的肩膀道:“他日孤定不负卿。”

第172章、不止

杜霜醉的日子过的太逍遥了。

她待在爹娘身边,弥补了两世未嫁闺中少女的的幸福时光。她几乎大部分时间都陪在杜夫人身边,和她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听她絮絮叨叨的讲述御夫之术,以及当年她如何妯娌相处,如何婆媳相夫。

杜霜醉一一受教。她知道母亲这是委婉的向她传授如何做人,如何做妻子,如何做媳妇呢。

杜中玉虽然也整天在忙,可到底要比从前在京城中时少了一份官场气,多了几分慈爱,因为人少,一家人倒是时常坐在一起吃晚饭,说说笑笑,和小户人家一样,感情越来越亲厚。

一晃两年过去,杜霜醉真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倒不是说一点矛盾、一点苦恼都没有,虽说有杜中玉夫妻护着,可家族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说什么的都有,对于杜霜醉忽然抛下京城的夫婿到这乡下地方来,谁会不好奇呢?

杜霜醉是早就想开了的,杜夫人又极力护持,是以风言风语也有,甚至都有叔伯婶母、平辈的姐妹嫂子问到杜霜醉脸上的。

杜霜醉只回说想娘亲了。

众人自是不信,转过脸私底下窃窃私语,也有和京城中私下来往的,不免对杜霜醉说说道道,她只是不理。

两年时间,假发早就换下去了,她又生了一头黑亮的齐腰的长发。日子过的舒心自在,和上一世临终前的削瘦、憔悴比起来,此时的杜霜醉就和天仙一样。

杜霜醉只要看着镜中现在鲜活的自己,就对自己做过的一切丝毫不后悔。

安王周夜荣造反的消息是迟了一个多月才传到杜家的。

杜中玉吃晚饭时轻描淡写的提了了一句,杜夫人骇的筷子都掉到桌底下了。杜霜醉亲自替母亲拣起来,示意丫头换一双新的,便把人都打发了下去。

杜夫人捂着胸口问杜中玉:“老爷,这,这消息可属实么?”她怎么也不能相信,安王竟有这样大的胆子。造反啊。那可是要诛九族的。别看他是今上喜欢的儿子,威胁到了皇帝的根本利益,亲娘老子也会翻脸。

杜霜醉倒是一点都不意外,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而已。她以为安王受了教训,怎么也得蜇服个十年八年的。到这会儿,她对安王越来越不报希望了,连等待的耐心都没有,真能成大事么?

不管上一次皇后的毒是真是假,安王但凡有点脑子,就应该明白自己是落入了圈套。被人陷害了。上过一回当了。还不长脑子。才安生两年就直接跳起来去造亲爹的反,这不是活够了是什么?

他活够了无所谓,可和他有牵连的人怎么办?

杜中玉并没回答杜夫人的问话。都到这个份上了,怎么还可能是真是假能确定的。他望着杜霜醉。似乎看出她有话要说。

杜霜醉只摇摇头,意思是她没什么想问的。

一切都要看这事的最后结果到底如何了。安王成就了大事,杜家也落不着好,谁让杜中玉早早的就辞官撇开了和徐家的关系。若安王没成大事,只怕大哥那边落不着好,谁让嫂子是徐家人呢。

一想到嫂子徐氏,杜霜醉还是觉得有心惊肉跳的感觉,尽管知道自己爹娘不是那种为了保命,便不顾及别人儿女命的人。还是小心的问杜中玉道:“爹,大哥和大嫂,不会受牵连吧?”

杜中玉也只能摇头:“不知道,看看再说吧。”

“要不,把大嫂和诚哥儿也接过来?”杜霜醉建议。

杜中玉摇摇头。道:“现在北上的水路都封了,这会儿京城正乱着,就是想接也接不成了。”

他们得到消息时,安王已经带着大军挥兵北下,这会儿估计都到了京城城门之下。

消息闭塞,杜中玉又无官职在身,很多消息都是道听途说,做不得准。杜霜醉虽然心里担忧,也只能装做从容淡定,等着大哥寄家信过来。

杜夫人一整天都忧心忡忡的,做什么都安不下心,杜霜醉便在一旁陪着,尽量说话岔开她的心思。杜夫人却一直喃喃的道:“也不知道你大哥和诚哥儿现在到底怎么样了?虽说京城有重兵把守,可万一出点事,这……”

杜霜醉只能安慰母亲:“大哥并不是古板的人,京城有风吹草动,他也不会死守在家里坐以待毙。毕竟安王起兵这事要紧的很,今上一定会有个决断,娘你就放心吧。”

安王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虽说他起兵在于一个突然,抢了先机,可一旦各府县听说些事,肯定会第一时间援兵京城。

究竟谁胜谁败,还不一定呢。

时间就在一天天的担忧中度过,转眼就又是三个月过去了。消息每天都和雨点似的,铺天盖地的砸过来,一个消息要被很多人咀嚼过无数遍,添油加醋,加上自己的猜疑、分析、揣测、预计等等,旧消息也能当成新消息在熟人之间飞速的传递。

不知道真假,总之都说皇帝听说安王兴兵,气的当时就吐了血,被太医架回后宫就昏迷不醒,朝政一直都是由几位大臣把持。而这几位大臣,态度暧昧,平时倒也还算清正,可此时安王的兵马进军城下,谁也不知道他们在朝臣们的怂恿下,会不会开城门迎安王进京,立他为帝。

很快又传出皇后自缢了的消息……

这场安王兴兵的乱子一直持续了小半年的模样,从五月份开始,一直到进了腊月才慢慢消停下来。有人甚至开玩笑说:不管是谁,只要还是咱们大周朝的人,就得过年,皇上不例外,王爷也不例外。

那倒是,国人还是很注重过年一家团聚这个盛大节日的。说起来皇上和安王爷的矛盾,往大了说可以捅破天,可往小了说,就是一家之主和儿子之间的小矛盾,哪有化解不开的?

杜景辰的信是在进了腊月之后送到的。信上只说京城已经安定,家里一切都好。

这半年多来唯一的一封家信,却写的如此不痛不痒,直把个杜夫人急的抓耳挠腮,不住的抱怨:“这个大郎,怎么越大越不懂事,知道爹娘惦记,怎么还三言两语写的这么浮皮潦草。”

杜霜醉便劝:“娘,现在乱子还没平息,大哥也怕万一路上有所闪失,这信若落入到别人之手,怕不是要给咱们家招祸呢。”

杜夫人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只是心里到底还是不安,好在杜景辰说了“一切都好”,也算是一点安慰。

可就在腊月二十五这天,杜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开门见山,便说要求见自家三奶奶。门上的人愣了下,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这是楼家的人。

不敢怠慢,将人迎进去,自有人报与杜夫人知道。

杜夫人眉头一皱,不免心头有气。不说别的,当初杜景辰送杜霜醉回家,临走前去了楼家,也算是百般哀恳,只盼着他们也有儿有女的份上,给杜霜醉一条生路,哪怕是休妻,杜家也认了,可楼家却死咬着嘴就是不松口。一晃两年多,近三年的时间,杜霜醉好歹还是名义上的楼家三奶奶呢,也不见楼家送东西送消息,稍微有点表示。

现在冷丁上门要见杜霜醉,心里指定没憋着什么好主意。

杜夫人便懒洋洋的道:“只说今天不合适,先带他下去歇息,容日后再见。”

杜夫人问杜霜醉:“你琢磨着会是什么事?”

杜霜醉摇头:“不清楚。女儿与世隔绝,与京城久无联系,实在想不出来楼家还有什么事要找女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