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女长嬴by繁朵-第4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申博求娶她的时候,衡王还是东宫,地位尚稳。那时候没人能看出申博有今天的前程,倒是他性情暴虐的传言各家都知道,士族里但凡疼女儿的都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卫令月想这应该不是自己家里做的,那么就是仇人了。她最怀疑卫长嬴……
所以申博被立为东宫后,卫令月一直默默为他祈祷,祈望他能够顺顺利利的登基。她知道即使申博娶错了人,即使他不喜欢自己,但凭借着凤州卫氏这个出身,只要申博为帝,这未央宫肯定是她的。淑妃邓氏以为申博宠她,只要斗倒了卫令月,自己就有执掌凤印的一天……不过是个被宠得心大而糊涂的女子的一个笑话罢了。
不说那个糊涂妃子了,卫令月想着只要申博做了皇帝,自己妻以夫贵——那时候就可以以皇后之尊,将卫长嬴宣进宫,慢慢的盘问,究竟是不是她?
哪怕将命妇们挨个盘查,她也要报这个仇。
但谁能想到她虽然做了皇后,国孝未除,却发现怀了孕。偏偏申博为了借助邓家之势,尊了先帝的贵妃为太后。这样她这个皇后头上不仅还压了一个人,邓太后的族侄女邓淑妃——非但深得申博喜欢,甚至还生了申博的长子申琅……
卫令月在察觉到自己有身孕后,第一个念头就是瞒住!
邓淑妃没有什么,可邓太后在宫闱里沉浮数十载,不说手段城府,单是她跟先帝的废后顾氏争斗数十年、最后硬是借着大势斗倒顾氏积累下来的人脉就不是初入宫闱、人人都知道不得宠、不过是空有皇后之尊的卫令月所能比的。
更何况,申琅还养在邓太后膝下!
卫令月敢打赌,邓太后绝对不想看到中宫有子。
在这种情况下卫令月当真不敢召见卫长嬴,怎么说卫长嬴的身份也不是她能够在深宫里可以悄悄弄死遮掩过去的。万一叫她觑出自己的身孕又传了出去,那……
她决定暂时忍了!
好在这次隐瞒身孕也不是没有好处,申琅在关键时候摔伤了脑袋,虽然邓太后以“皇子还小”为借口掩饰,不肯承认申琅智力受损,但只看申博脸上的失望就知道,端木芯淼的诊断十之八。九是被她说到了。
所以尽管申博并不喜欢卫令月,却对她腹中被确诊的皇子极为期待。连带着时常到未央宫来探望,虽然说如今还在孝期他只能白天来,而且也不进内室,但这种态度已经让宫里风向转变、卫令月这皇后越发的有威信了。
可她抓紧防备着邓太后与邓淑妃对她肚子里的孩子的谋害时,却没想到,太后的手伸不进未央宫来,却伸到了别处——要不是这几日申博来的勤快,有宫人存心攀附奉承,跑到未央宫来说了,一心一意缩在长乐殿里安胎的卫令月怎么都想不到宫里竟然在一夜之间传出了针对自己腹中子嗣如此恶毒的谣言!
这谣言是这样的:卫皇后所怀的乃是一个灾星,不然,怎么会还没落地就克了长兄、导致申琅好端端的摔伤了脑子?而且皇后这身孕传出来没多久,戎人就大举来犯,若非太师果断,险险就被戎人直接冲进帝都、将这满城贵胄都掳为俘虏了!
由此可见,皇后虽然怀了孕,却不是什么好事。这样不祥的胎,怕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的妖孽投来的?再说皇后有孕这是喜事,卫令月却一瞒七个月,多半是心里有数,不过是为了争宠故意不说!
没准,这一胎生下来就是个妖怪呢?或者生了下来,克的人与事更多更可怕?
这谣言半真半假,偏偏申琅撞伤那次,虽然是因此揭发出卫令月有孕一事的,但确实是在她孕讯传开后,戎人就大军杀到——宫人传来传去,居然很多人真的怀疑起卫令月腹中所怀之胎不吉来!
如今这话也不知道到没到申博耳中,但卫令月已经察觉到,自己一个应对不好,怕是这难得的一个翻身的机会,又要转瞬即逝!
甚至自己还会被邓氏姑侄彻底压倒!有被废乃至于身死之祸!
“徽淑宫那老货在这宫里头根深蒂固,你们查不出来也没办法。”卫令月冷静了一下,道,“这样,你去请了圣上过来,就说这宫里似乎混进了戎人奸细,意图通过污蔑本宫腹中骨血的来历,暗指魏祚将衰,扰乱帝都军民之心!”
知书本来很为此事忐忑,闻言大是佩服——如今大魏风雨飘摇的,但所谓讳疾忌医,作为魏主的申博最恨听的就是“魏祚已衰”之类的话,卫令月将宫人议论自己怀的胎不吉归结到宫人这是认为魏祚衰微所以才护不住皇室血脉居然会有妖孽投胎……申博听了,十有八。九会勃然大怒!
这样只要申博不承认魏祚已衰,那当然也不会承认卫令月怀的胎不好,如此这一劫就算是解了。
知书赶忙答应一声,匆匆而去。
剩下卫令月抚着自己已经高高隆起的腹部,却仍旧面无笑色,只仰望着长乐殿华美的殿顶,喃喃轻叹:“也不知道如今这局势你落地,往后是福是祸……但我总是能护你一日是一日罢……”

、51。第五十一章 人心

第528节 第五十一章 人心
宫里的后妃还有闲心争斗和算计,可见戎人攻城并不顺利。
但守城这边却也不顺利——御林军军纪松弛已久,人数虽多,战力却差劲得离谱。尤其顾孝德那时候因为出身不够高贵,压制不住他们后,另起了玄甲卫,凭借玄甲卫站住了脚。一来有前怨二来精力有限,他对御林军中玄甲卫之外的士卒将官就不怎么理会了。
这不但造成了御林军中的士卒不行,连军官也无知得紧。
后来还是太师牵头,让城中贵胄把自己看家护院的私兵、侍卫都汇集起来,打散之后编入御林军中。靠着这些私兵跟侍卫平常所受的操练与教导,才勉强压住阵脚,足可见御林军都荒废成了什么样子!
这是城里,再说几支勤王之师。
最近的军队就是燕州的苏秀茗与沈藏锋守燕州的那一部,由两万西凉军并四万东胡军混编,论战力都是大魏如今的精锐。但人数太少了!而且还要守燕州,即使他们十万分想救援帝都,可根本脱不开身。
除此之外,东胡的大部人马跟玄甲卫赶过来都需要些日子。
问题是过了预计这两边应该赶到的日子却还不见人影。
玄甲卫这边倒好猜,多半是气运不佳,接到消息时已经跟流民鏖战上了,一时间脱不开身。
但刘家那边……连太尉被太师私下里问起时,都不敢保证——按说帝都被围这么大的事情,在东胡的大军不说倾巢出动,至少该立刻调集大部人马过来勤王了。毕竟刘家现在还是大魏的臣子、这帝都还有众多刘氏骨血哪!
即使威远侯与太尉有宿怨,但威远侯栽培多年的晚辈刘希寻一家子不都还在帝都里?
可城里城外水泄不通,戎人日日攻着城,城上将士从来没有发现有哪个方向的戎人后方出现异常。威远侯到底存了什么心思……到这时候了谁能不起疑心呢?
玄甲卫只有十万,所带辎重也就够几个月用,还打过一场豁县,回来时能有多少人多少辎重都不好说。假如没了威远侯这边的救援,那帝都就只能指望撑到西凉军长途跋涉过来的。而帝都跟西凉之间千里迢迢,消息传递过去,大军也不是说出发就能出发的,还得选出主将、选拔士卒、收拾行囊预备粮草……
这还是那边不拖延的情况下。
要知道明沛堂在沈宣接掌后也是前前后后斗了十几年的,现在明沛堂本宗有威望的人全部不在西凉,万一那边的族人起点什么心思……都不好说。
青州军或许不会出现这种坐视的情况,但青州军本身就不太脱得开身——泽州到现在都没打下来。
所以太师一面下令瞒住勤王之师误期一事,一面私下吩咐收集城中食物,进行统一划分。
后面这个决定受到许多人的反对:“人心怕会因此而乱。”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黎庶手里,哪能有多少食物?食物储备最多的还是高门大户。是以围了城他们还能锦衣玉食如故。假如被收集到一起去,即使拨给他们的比黎庶要多,到底不如拿在自己手里放心与自由。
太师对他们的心态了如指掌,淡淡的道:“如今乱,存粮尚且丰裕,还镇压得住!若不加控制,数月后若戎人仍未退去,将何以继续?这城到底还是要靠人来守的!黎庶手中存粮不足,一旦殆尽,岂肯坐毙?不与他们粮食,必然生乱!还不如以粮换工,让他们帮着上城去加筑工事,闲暇时候跟着私兵们操练,也好给士卒们换把手,也是为了将来预备……难道偌大帝都就靠咱们几家跟私兵就能成么?若能成,那就依你们!”
又说端木家会带头交出存粮,“连带孙女积下的药材也一并交出公用。”
话说到这份上,其他几家沉默了一阵也都陆续应允了。
毕竟万一真叫太师说中了,帝都被长久的围困,现在不省着点粮食,将来可怎么办?生于锦绣堆里的一群人,可受不了人相食那样的惨烈——自己受得了,也得考虑众多儿孙。
不过应允归应允,大头交出去了,谁家也不可能傻到不留点后手。
但这对于安抚城中人心已经起了很大的作用,看到一车一车的粮食往库房里送,一座座的堆积如山,上至宗室下到黎庶都觉得惶恐之中有一份安心。
不过那些都是不管事的,以为看起来那么多粮食一定可以长久的支撑下去。
会得算账的人可安心不了,卫长嬴看着桌上减至四菜一汤的饭食,没动箸,先蹙眉:“即使减到这份上,按照库房里堆放的那些存粮,怕也就能供合城用上七个月。七个月之后,若戎人还不退兵……”
“七个月光景,旁的不说,咱们西凉的大军一准能赶到了。”黄氏宽慰她道,“毕竟五公子跟大孙公子都就在西凉,何况咱们公子也不在帝都啊!戎人既然重重围困了帝都,哪里还能把燕州围困住?咱们公子一定可以突围去与西凉大军汇合,届时还怕戎人敢不退兵吗?”
卫长嬴心想丈夫即使要跟西凉大军汇合,那也是西凉大军赶到这附近才成。否则就凭沈藏锋手里那点儿兵力,还是守住燕州城来的安全。但西凉大军……她是跟丈夫在西凉待过几年的,哪还不知道那边那些族人谁家没点儿小心思?
就连做了十几年西凉都尉的沈由甲亦然。
沈藏机跟沈舒明一则年轻二则被宠惯了,本身才干不足,去西凉又没多少日子,更没经历过战事,在那里根本没什么威信与根基。之前受人尊敬也不过是因为父兄的缘故罢了。
假如那些叔公伯叔们起了异心,联合起来坑本宗一把……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种可能,公公沈宣又怎么可能同意太师的要求呢?这次沈家拿出来的粮食是最多的,因为之前为了那六万西凉军的到来,怕朝廷拖延不给粮草,沈家早就筹集了一批粮草预备着了。
虽然这批粮草大部分放在了城外庄园,但城内大宅和几处别院里也装满了。
这些可都是沈家自己拿银钱买的。
若对西凉大军有信心,沈宣根本不会理会太师的要求。
现在沈家最大的指望就是沈藏锋不至于也被困死在燕州。这样即使沈藏机与沈舒明无法劝说西凉大军动身,沈藏锋还可以亲自赶去西凉。凭他在西凉军中的威望,以及本宗一贯以来的正统地位,才有可能压住那些有异心的族人、带大军来救援。
当然这一来一去辰光就长了——还没算上沈藏锋从燕州如何脱身。
沈宣就是考虑到这个所以才会把七成存粮交出去,以求帝都多撑些日子,撑到这个儿子来救。
卫长嬴想着这两日来听到的各样乱七八糟的消息,只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