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大下台元首-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尔瓦列直奔电视台而去。
  德尔瓦列怎么也没想到,在他宣布罢免诺列加的同时也罢免了自己。被兴奋和喜悦刺激的德尔瓦列从电视台出来时,街上的示威者已堵塞了巴拿马城的主要交通。他只好绕街串巷,几经周折才回到了总统办公室。然而,等待他的却是诺列加和所有议员。
  会议在诺列加杀气腾腾的威逼气氛下紧急召开。议员们几乎是一种口吻,一种腔调:“违反宪法!罢免国防军司令为什么不经过我们?”
  德尔瓦列慌了,面对一串串的指责,他张口结舌,无言对答,他直觉得浑身上下有无数个小毛虫在蠕动,那是在出冷汗。诺列加就坐在德尔瓦列的对面,他那咄咄逼人的眼睛,始终怒视着德尔瓦列。
  会议完全按照诺列加的意图进行。议员们异口同声地通过了废黜德尔瓦列总统的决议。选举教育部长帕尔马为代总统。
  一切由美国政府策划的较量,又以亲美派德尔瓦列的失败而告终。
  凌晨,6时30分。时间的距离仅仅相差10个小时。同一个电视台的同一个话筒前,诺列加又宣布废黜了总统。不仅巴拿马人感到惊奇,连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都惊叹不已。
  后来,诺列加派警察包围了德尔瓦列的私人住宅,并封锁了附近的道路。德尔瓦列在绝境中只好偷偷地跨过铁栅栏,逃进了美军驻巴拿马南方司令部。
  5。5 铁腕将军
  人们不敢相信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上任6年的总司令,神奇般地让5位巴拿马总统含恨离开宝座。他运筹的不全是阴森森的枪口。
  1985年,巴尔雷塔总统被驱赶下台,是因为他背着诺列加将军,背着巴拿马人民与美国政府勾结,出卖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尽管在他含泪离开总统办公室时,大骂诺列加是“没有人性的独裁者。”
  事隔不足3年,德尔瓦列被废黜逃跑时,也曾咬牙切齿地怒骂:“诺列加,你这个独裁者,不报一箭之仇,我誓不为人。”
  是的,事隔不久,在反对党的支持下,德尔瓦列在美国南方司令部遥控指挥下,组织了一次推翻诺列加独裁统治的大游行。但因参加者廖廖无几,最终以失败告终。
  诺列加不断用枪杆子更迭总统,动机尽管不同,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他不情愿看到巴拿马政府成为美国人的傀儡。运河毕竟是巴拿马的运河。因为,诺列加是运河养育的儿子。
  诺列加1934年出生在巴拿马运河南岸的一个穷人家庭。
  他5岁那年就被遗弃于孤儿院。他曾在高中的日记里这样写到:有朝一日,我当上了“共和国总统”,我的第一志愿是驱逐美国人。
  在巴拿马大学期间,他对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经常为学生报《教育报》的“更新与死亡”专栏撰稿,并以学生领导人身份出席巴拿马全国学生代表大会。
  1954年大学毕业后,也许他意识到军权的重要,毅然步入秘鲁首都利马的乔里略军事学院攻读军事工程专业。回国后他如意地当上了国民警卫队军官。迅速与步步高升的青年军官托里霍斯结为挚友。
  1968年诺列加大胆而果断地支持托里霍斯发动军事政变,使他的挚友一夜间窃取了巴拿马的军政大权。毫无疑问,诺列加自然是近水楼台。
  1970年,一批大胆妄为的年青军官企图趁托里霍斯出国访问之际,发动政变。情况万分危急,聪明而机智的诺列加,及时控制了一个军用机场,以惊人的速度安排托里霍斯安全回国,成功地粉碎了政变。
  在粉碎这次政变中充分显示了诺列加的才能。很快,诺列加就被托里霍斯提升为陆军中校,并调到国民警卫队司令部,担任权利极大的军事情报处处长。
  任职13年,诺列加大显身手,巧妙地运用手中的权利,在军中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连他的恩师、总统托里霍斯也惧他三分。
  1983年,托里霍斯在飞机失事中丧生。国民警卫队的高级军官们达成协议,轮流出任总司令。但官欲极大的诺列加靠自己巧妙的手腕掌握了总司令大权,并迅速主持通过军事组织法,变国民警卫队为国防军,成立了以他为核心的国防司令部。从此开始了他在巴拿马的强权统治。
  熟悉诺列加的人都知道,这位卷发、细眼浓眉的将军有着五花八门的爱好。他喜欢花足够的时间玩弄权势、研讨文学作品。更爱跳舞和柔道。他收集各种如蟾蜍之类的小瓷雕像。他喜欢漂亮的女人,为此手头也集存了一批美女的玉照。
  同时,他还虔诚地信奉佛教。
  诺列加是印地安和哥伦比亚血统。这位人称“凤梨脑袋”的私生子有着超人的聪明才智。“独裁”尽管是敌对者的攻击,但诺列加也确确实实有着不光彩的武断和专横。
  追溯他私人的生活内幕,也显示出专横的影子。
  早在他军校毕业不久,他强奸了一名少女。那时正在走红的托里霍斯将他包庇了下来。通过关系将他调至奇里基省。报到不久,他欲火中烧,旧病复发,又强奸了一名13岁的女孩,并毒打了这位姑娘的姐姐。这事又是托里霍斯设法解救了他。
  诺列加在奇里基省当军区司令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看中了投机分子谢伊罗漂亮的姐姐,并与她结为伉俪。从此,谢伊罗借助诺列加的权势扶摇直上。先当农牧部长,后任台湾“大使”。作为诺列加的代理人,谢伊罗在日本、香港、南朝鲜等地经营挂巴拿马国旗的远洋航运事业。一年跑一次即得30万美元。大量贪污受贿。诺列加百般器重这位“姑舅”,将他扶成第二大执政党的领袖,成为自己左右政局的臂膊。
  一年后,节外生枝。35岁的维克特·阿马多走入了诺列加的生活。这位年青婷婷的女人靠自己的美貌和女性特有的魅力逮住了将军。
  诺列加陶醉了,几乎有些丢魂丧魄。他很快与妻子离异分居了。不甘“寂寞”的维克特立即参与了国家事务,完全将谢伊罗姐弟俩排斥在外。转眼间,维克特的父亲摇身一变,登上了国家第五电视台总裁的宝座,为诺列加大造舆论。维克特的妹妹玛尔·塔·阿马多被诺列加任命为捞钱单位——国家彩票局局长,控制着可观的财权。
  为此,谢伊罗姐弟大为不满,时而有所暴露,但不敢公开决裂。而诺列加考虑到名誉,同时在贪财敛货方面与谢伊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把柄在人家手里,也不敢贸然采取处置手段。
  诺列加在13年的情报工作中,苦心经营建立权力基础。他对每一个可能成为他的敌人的人建立了全部档案,就连他的救命恩人托里霍斯也不放过。有人说托里霍斯死于神秘的飞机失事,是诺列加设下的圈套。
  诺列加当上总统以后,私人财产在2—10亿美元之间。他豪华的别墅里摆满了艺术珍品和昂贵的家具。他年收入4000万美元。他在巴黎和法国南部拥有公寓和地皮,他还在西班牙、日本和以色列等地拥有地产。在巴拿马,他的楼房有12幢。
  因此,尽管诺列加为捍卫巴拿马主权在斗争,但仍有着千丝万缕的“独裁”嫌疑。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是诺列加驰骋政坛的基本信条。
  1987年6月1日,诺列加迫使巴拿马第二号实权人物迪亚斯辞职。
  迪亚斯辞职后,对记者大发牢骚:“我的身体很好,这纯粹是诺列加的政治手腕。”完全失去理智的迪亚斯,向记者们公布了诺列加将军的全部“丑恶内幕”。
  1984年大选,诺列加策划舞弊,在票箱上大做手脚,使获胜的反对党领袖阿里亚斯落选。诺列加伙同迪亚斯、现任参谋长胡斯蒂内斯逼前总统巴尔莱塔下台。
  诺列加设圈套制造空难,谋杀他的恩师托里霍斯将军。
  疯狂的迪亚斯,此时此刻忘却了一切,甚至忘了他怎样窃取了参谋长的要职。
  迪亚斯是托里霍斯将军的表弟。1983年,托里霍斯将军遇难后,是诺列加导演的“3人君子协定”使普普通通的迪亚斯,一夜之间荣升到国防军参谋长的要职。
  “协定”的内容是由诺列加、迪亚斯和任参谋长的帕雷德斯“三人帮”发动政变。如果政变成功,由诺列加任国防军司令、迪亚斯任参谋长、帕雷德斯等候竟选总统。
  政变出奇的顺利。依据“君子协定”,帕雷德斯欣然辞去了参谋长职务,解甲从政,做好了参加竞选,角逐总统的一切准备。然而,“天真”的帕雷德斯上当了。
  就在帕雷德斯信心十足,准备就位时,结果公布了。当选总统的既不是获胜者反对党领袖阿里亚斯,也不是帕雷德斯自己,而是诺列加事先安排好的“心腹”——巴尔莱塔。
  “流氓,十足的政治流氓!”帕雷德斯发现自己被诺列加耍了,气愤地大骂。他差点被气成了神经病。因此,迪亚斯毫不留情的揭发,瞬间激起了一场空前的政治风暴。
  26个反对派乘机而起,发动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要求诺列加辞职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巴拿马首都的大街小巷挤满了游行的人群,商店关门停业,居民们每隔3个小时敲一次空盆,表示抗议的汽笛声响彻巴拿马城上空。
  目睹了这一切的诺列加如坐针毡。他悔恨自己没有早识破迪亚斯的狼心狗肺和狗急跳墙的本性。万般无奈,诺列加不得不下令紧急戒严。
  这时,美国人趁机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要求撤换国防军司令诺列加,并以停止经济和军事援助相威胁。
  这一干涉别国内政的侵略行为,激起了诺列加和巴拿马人的极度愤慨。
  借此良机,精明的诺列加组织了一场万人大游行,不失时机地打击了美国人的嚣张气焰。游行在6月30日阳光明媚的上午举行,声势浩大,史无前例。最引人注目的是8名内阁部长走在队伍的最前列。15000人把美国驻巴拿马使馆围得水泄不通。人们高呼:“美国人滚出运河区”的口号。石块、墨水瓶、果皮象冰雹般的落入使馆。
  美国人惊慌了。侵占巴拿马运河几十年,从未遇到过如此大的反抗。美国南方司令部立即下令1万官兵进入戒备状态。第二天,美国迅速关闭了在巴拿马城的领事馆。事态在美国人的收敛下暂时平静。
  引起这次事件的迪亚斯在1988年3月27日因诬告罪在家中被捕。法庭上,这位昔日口若悬河的高级军官,面如土色,张口结舌,他满怨自己空口无凭,对诺列加的指责毫无证据。法庭以“危害国家罪”判处他和7名随从人员监禁5年。
  然而,事情十分巧合。一直同迪亚斯关系暖昧的德尔瓦列,以总统身份赦免了迪亚斯。身败名裂的迪亚斯深感无地自容,被迫在圣诞节前夕,飞往委内瑞拉首都,与等候在那里的家人团聚。一场轩然大波,终以迪亚斯被驱逐而平息。
  1987年底的一个星期天。一架美国专机缓缓降落在巴拿马机常在五角大楼官员帕斯托里诺和美国大使戴维斯的陪同下,美国助理国防部长阿米蒂奇满面微笑地走下飞机。
  彬彬有礼的诺列加将军不紧不慢地迎了上去,两只手轻轻地握在一起,旋即就松开了。诺列加清楚,阿米蒂奇此次专程来访,——定有重要企图,必须慎之又慎。
  果然不出所料。阿米蒂奇软硬兼施地向诺列加摆出了一份“布兰东计划”,希望诺列加能理解美国人的苦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