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逸羽风流-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心呢。”
  “那可不,奴婢眼看着,他这做哥哥的,怕是比别家好多做爹爹的人都上心。小公主也和他亲近,上次哭闹成那样,陛下都拿公主没办法了,世孙爷一来就哄好了,说来倒真是缘分。不过也不光是小公主,世孙爷待人平和,宫里人但凡和他说得上话的人,怕是没有不喜欢他的。”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君天熙心念一动,“若他真是他们爹爹就好了,他对他们好,泰儿太小还不知道,珊儿佑儿和萱儿一定都会很喜欢……胡思乱想些什么!他若成了他们的爹爹,那岂不是我的…丈夫!”想到这君天熙只觉得心脏“扑通扑通”的似乎要跳出来了,这种感觉谈不上好坏,却是她今生从未体验过的。不自觉的捂住心口,她下意识的不肯再想,只竭力压抑住过速的心跳,用一贯不带太多感情的淡漠语气说道:“慕晴,难得听你这么夸一个人。”
  “呵,还不是陛下您要问,奴婢也只是说些实话罢了。世孙爷是个好性子,如今宫里多得是说他好的人,陛下您也不是不知道。”
  “嗯,他人现在在哪?”
  “陛下是在问世孙爷?”
  君天熙点头。
  “这个奴婢不知,不过他刚刚送汤来时,我看到大皇子身边的小顺子跟着的,怕是不给皇子殿下说个故事是出不了宫了。”
  “佑儿他……”
  “陛下这可须怪不得殿下,世孙爷的故事,不说皇子,就连奴婢们都是爱听的呢。也不知道世孙爷哪来那么多新鲜故事,而且听着不仅仅是故事有趣,其中的道理也是不少呢。”
  君逸羽说的故事,君天熙也跟着听过几则,想着那几个小故事中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孩子们听了也没什么不好,君天熙颇为认同的点头说道:“他的故事,确实有点门道,佑儿他们听听也好。”
  慕晴作为天熙帝的心腹,自小与君天熙起居学习都在一处,不单单是侍候起居的侍女那么简单,更是君天熙朝政上的帮手,她此时见天熙帝心情不错,不禁顺着话题提出了自己心中早就有了的疑问:“陛下,恕奴婢直言,这么些日子,世孙虽然没有刻意表现,但也能看出是有才学的人,不说别的,就他随手拈来的寓意深远的故事,一般人怕是说不出来的。陛下您登基不久,正是要为朝廷更换血液,补充人才的时候,怎么就没打算给世孙安排个职司?”
  听了慕晴颇为不解的话,君天熙极为难得的笑出了声来:“呵,你这话怕是憋在心里很久了吧,看来我们这位世孙爷还真是很入你慕总管的眼啊。只是你看看他每天陪着萱儿他们乐在其中的样子,是个想要入朝的人吗?他回来后第一次去见父皇时,父皇就问过他,他说爱做闲人的。”
  “那陛下就放任他?陛下,您是要进取北胡的人,正是要忠臣良将……”
  慕晴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天熙帝的手势制止了。
  “今秋开恩科的诏书早已经下发了,我大华不缺饱学之士。至于君逸羽,十五都不到,不着急。他是我皇室君家的人,要用他还跑得了吗?父皇的意思是放任他两年,朕的康逸皇兄似乎也不想让他入仕。他的才学,也只是推测,留看两年,不打紧。”
  口中说着这些,君天熙想的却是君逸羽坦诚干净的眸子和他的自在无拘,她不想过早的把他推进官场朝政的泥泞中,污了这纯粹。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澹台嘴欠,惹得大家都来和扶风一起乱点鸳鸯谱了,呵呵。
  加快一点女皇心思的进度,不知道会不会突兀。
    
    ☆、第 33 章

      此时的君逸羽好容易打发了君熙佑,已经出了皇宫,自然不知道自己成了延英殿中一对主仆君臣的话题。
  骑马在回家的路上,君逸羽摇头有些失笑,若是让二师叔知道他教的灵谷医术,成天被自己用来给小儿做药膳调理身体,不知道会怎么数落人了。
  君若萱打娘胎出来身体就不太好,为她调理体质君逸羽是乐意的,还有她那个让人心疼的母皇,君逸羽也不吝啬顺便着关心,至于其他研究疑难杂症的伟大医学事业,对君大少爷来说实在是太麻烦了,还是交给师叔师兄师姐吧。
  也不知师傅回谷了没?他这次出去这么久,也不知干嘛去了,还把我打发了回来,这又一个月了,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到师傅,都没和他老人家好好告别。师姐不知道还在灵谷还是又出谷游历了,真想像她一样潇洒江湖啊。记得听师兄他们说过……
  想着乱七八糟的心事的君逸羽没有留心着路,等回过神时已经快走到卫国公府了,好在只是走过了两个街头,君逸羽刚调转马头,准备回走,却听到了有人叫着“赵羽贤弟,赵羽贤弟,等等!”
  声音有些耳熟,名字又是自己前世的,君逸羽下意识的回头,看清拍马赶上的来人时,原本漫不经心的眼神化作惊喜,“许兄?”
  这拍马赶上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洛城花会上与君逸羽一见如故的许浩轩。
  “哈哈,赵羽贤弟,真的是你!洛城一别,不知贤弟仙乡何处,愚兄本以为再难相见,深以为憾,不想才进京城,就能路遇。你我真是有缘啊!”他乡遇故知,许浩轩笑声爽朗,言语颇为愉悦。
  君逸羽在洛城牡丹会与许浩轩结识,聊得颇为投契,心下已是把他当做了朋友,此时偶遇,也很是高兴。
  听了许浩轩满是愉悦的话,君逸羽正要开口,却见许浩轩身后多了一行人,领头的红衣少女看到君逸羽,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是你!”
  许浩轩闻声回头,笑问道:“歆儿,你认识赵羽贤弟?”
  “哼!我才不认识这个登徒子!”少女撇嘴偏过头去不看君逸羽。
  君逸羽看着眼前的娇俏少女,倒是有几分眼熟,但一时想不起来,于是问道:“许兄,不知这位小妹妹是?”
  “哼!登徒子!谁是你小妹妹!”少女又是一声怒哼。
  许浩轩出言调解道:“歆儿,不得无礼!还不快来赔礼!来,这是赵羽,是表哥的朋友,快且见过。赵贤弟,这是我表妹唐歆,她是卫国公的嫡孙女,家里娇惯坏了的,你别见怪。”
  “哦,原来是唐小姐,在下见过了。”此时,君逸羽方才想起,这叫唐歆的少女,就是那日在洛城纵马差点撞到自己的人。已经过去一个多月的小事,难为这小姐还记得,看样子还有些怀恨在心?君逸羽心中好笑,果然是宠坏了的千金小姐,不管对错,总受不得半点委屈。
  面对君逸羽的见礼,唐歆还是有些爱理不理,她见到当日的白衣少年,本是惊讶中夹杂着一丝自己也没察觉的喜悦的,可恶的是这人竟全然不记得自己了。想她唐歆贵为卫国公府的千金小姐,何曾受过这种无视!哼!
  唐歆的表现,让许浩轩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君逸羽只当是刁蛮千金的小姐脾气,倒也不太见怪。她看许浩轩有些变了脸色,当即出言道:“许兄今日舟车劳顿,我就不打扰了。不知许兄在京中落脚何处,你我明日再来叙旧,可好?”
  许浩轩见了唐歆的表现,也知道今天这情况是没法再谈了,当即说他住在卫国公府,和君逸羽约好了明日相见,便各自分别了。
  ******
  四月的帝都安城一片繁华,此时还不到饭点,玉安八大楼之一的醉仙楼却已经客满八成,君逸羽和许浩轩正是在此间二楼的一处临窗雅阁把酒叙话。
  “许兄,你怎会来了京城?”
  “怎么,这京城只许你赵贤弟来得,愚兄就来不得了?”许浩轩是性情中人,与君逸羽洛城一见,引为知己,如今重逢,忍不住玩笑。
  “呵,许兄说笑了。”
  “实不相瞒,愚兄此次是为恩科而来。”
  “恩科?我看许兄游戏人间,还以为你不惯入朝呢。”君逸羽听说他是为科举进京的,倒是心中奇怪,官宦贵族子弟可以门荫入仕,以许浩轩的才学家世,要想为官何必等到今日,又何必参加什么科举?
  许浩轩一口饮尽了一杯酒,长叹一声,才说道:“男儿在世,学得一身才学,又哪有不想为国效力的!想我朝太#祖天纵英才,中原一统,救天下于水火,一度把胡人赶到了漠北,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惜太#祖爷英年早逝,不然何至于安承北伐丢了蓟简二州!北方疆界门户大开,乃至我大华今日处处受制于北戎,只能用和亲和岁币去填补那群北方野狼的无穷胃口!如今我大华看似繁荣,可这荣华却是镜花水月。饶是如今两国交好,胡人还将我们的北境做了跑马场,若不能一战定北,狼子野心的胡人据着我华蓟简门户,来去自如,终究是心腹大患,后患无穷!”
  “当今陛下虽是女主,为皇储时却已经表现不凡。神龟负石的天命君王之说不过是说给平民百姓们听的。今上以女子之身坐天子位,纵然有太上皇的鼎力支持,可想要天下之人真心实意的信服,非得有一番大作为不可。我大华五十多年休养生息,尤其太上皇在位之时,一扫高宗朝浮华之风,外修武备,内备耕织,如今我大华兵强马壮,正是君王大有为之时。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高宗丢了蓟简门户,太上皇没有去收回来,若今上收复了,必然是传唱千古、天下称颂的帝王功业。若如此,还有谁敢拿女子身不足以担天下任来向陛下发难?以今上的才干,只要皇权稳固,必可开我华一世昌盛。太上皇拳拳爱女之心,用心良苦啊!北方边事,想来必是要着落在当今陛下身上了。”
  “今上刚刚登基,朝中一帮老夫子看不到陛下的才能,看不清如今的形式,眼睛只盯着陛下的女儿身,实是误国误民!陛下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赵羽贤弟,愚兄不才,却也想凭着自身的真才实学在今秋科考的桂榜中求一席之地,辅助新皇,强我大华啊!”
  君逸羽今生十五年,虽然在灵谷十年学武,算是半隐居的生活,但博览群书,尤其史书上着意留心,当今天下的事自是知晓的。
  君逸羽穿越所在的时空,想来是平行空间的平行中国,文化传承与他前世的中国大为类同,便是历史地理也多有相似,但若真要他具体定义到朝代,却是不能。
  三百年前,中原齐朝空虚衰弱,北方各族各部趁机而入,进而瓜分消灭了齐国,在中原华汉土地上相继建立了几十个大小强弱不等的国家,史称“胡夷乱汉”。
  近两百年战乱,汉人在或夹缝或奴役中生存,直到君瑾出世,驱逐胡夷,收复中原,建立大华。君瑾称帝后,劝农扶桑,兴文重教,天下得以初治。十年磨一剑,华太#祖兵锋直指北胡,于玉瑾十一年亲征北伐,扫荡了漠南王庭,将胡人尽皆赶到了漠北。便在此天下方安、君华形式一片大好之时,一代雄主君瑾却因为旧时战伤发作,驾崩于大华宫,年仅四十二岁!
  君瑾死后,他唯一的儿子,年仅十二岁的世宗瑾隆帝即位。遵太#祖遗命,瑾隆帝的生母,太#祖的文德皇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大华开国才十二年,幼主当国,女主主政,国政不稳,连太#祖刚刚征服的漠南也来不及整合,更遑论漠北。巴鲁尔特部的首领阿日塔布借机收拢了被君瑾打败的部族遗民,逐步统一了漠北草原。
  苍天的护佑似乎在君瑾的生前用尽了,并没有庇护他生后遗留的那对孤儿寡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