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同人)(甄嬛+红楼)雍正年间-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下朝后雍正心念着黛玉的情况,便直奔养心殿而来,却诧异的看到养心殿外早早等候的恭贵人。
  “嫔妾恭请皇上圣安。”薛宝钗扶着肚子吃力的向下福身。
  “免礼。”雍正忙把她叫起,蹙眉道,“你月份已大,不在皇额娘宫中静养,来乾清宫所为何事?”
  “嫔妾昨日听闻慧妃娘娘出了意外,心中实在担忧不已。”宝钗接过莺儿手捧的一摞宣纸,温顺道,“故而嫔妾趁着闲暇时抄写了二十遍佛经,这不过嫔妾的一点心意,只希望慧妃娘娘能早日安康。”
  “你有心了。”雍正语气平平,苏陪盛连忙上前捧过恭贵人手抄的经文,“只是你怀着身子,受不得累,慧妃已无大碍,你也不必再做这些了。”
  宝钗敏锐察觉出雍正口吻中的不耐烦,右手指不禁死死扣住掌心,指尖深陷其中,泛出尖锐的疼痛来。她面上却仍是一副温和得体的笑容,款款道,“慧妃娘娘无事,那奴婢就安心了。”
  她说到这顿了一顿,露出一副满足知意的表情,轻声道,“嫔妾,也只是想送上一份心意,聊表祝福。如今心意已经送到了,那嫔妾就先行告退了。”
  她的表情诚恳而生动,就仿佛真是一个听闻幼时姐妹出事而前来探看的心怀善意的妃嫔。
  雍正看着她全程不似作伪的模样,神色微妙道,“朕明白你的心意——你先下去吧,朕去看看玉儿。”
  宝钗听雍正亲近的喊黛玉的闺名,不由得神色一动,她垂下眼帘,恭敬道,“嫔妾恭送皇上。”
  待进了养心殿,见床上的人影还未有醒来的迹象,雍正忙放轻了脚步,小心翼翼的走上前去查看黛玉的状况。
  “太医来诊过脉了吗?”雍正压低了嗓音问。
  一直守在一边的小太监忙回道,“已诊过了,说慧主子最晚到午时就该醒了,已命御膳房熬上药汤和补品了。”
  雍正闻言便不再作声,他小心的坐在床边,替她往上压了压被角,复又爱怜的将她额上的一缕散发绕到耳后,看着黛玉的睡颜低低道,“你从前总调侃朕当你是纸做的,让太医管你这管你那,可朕终究也没能好好护住你,让你受苦了。”
  苏培盛带着两个手捧奏折的小太监走上前来,轻声提醒,“皇上,到批折子的时候了。”
  “放那吧,”雍正头也没抬,“朕就在一旁批。”
  “是。”
  *
  延禧宫
  宝钗带着莺儿离了乾清宫却没回慈宁宫,而是到了延禧宫寻襄嫔。这两日太后忙着为皇后和佟家遭训斥一事心伤,对她的看管松懈不少,她方得以抽身来谋划一二。
  “恭妹妹来了?”襄嫔正一字一句的教温宜说话,见是她二人上门,忙笑意盈盈的迎了进来,“音袖,”襄嫔命嬷嬷将温宜抱下去,吩咐道,“还不快上茶。”
  近来皇后总算如预料中的倒了大霉,襄嫔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
  “叨饶娘娘了,”宝钗坐下去,笑道,“实在是嫔妾的不是。”
  “妹妹这样说便是生分了,”襄嫔摸不清恭贵人突然上门的来意,试探道,“妹妹今日来是为了——?”
  “自然是提前来恭贺娘娘的。”薛宝钗意味深长道,“年嫔送来的有关先皇后的好礼,娘娘不是也已经收到了?如今正是打击皇后的大好时机,可娘娘为何迟迟没有动作?”
  “这……”襄嫔有些犹豫,忐忑道,“可太后娘娘还尚维护着皇后,若本宫真去揭发,只怕太后那边——。”
  “在后宫,最关键的从来都是皇上的态度啊。”薛宝钗淳淳善诱,“皇上为娘娘择封号为‘襄’,便是‘襄助’之意。娘娘因揭发了年氏的罪行而得以晋封,如今若是能揭发皇后的罪行——娘娘可莫要辜负皇上的心意啊。”
  襄嫔闻言颇为意动,宝钗接着道,“何况这些日子太后和皇上的关系闹得很僵,皇上心尖上的慧妃又是因为皇后成了这样——皇上可未必会顺着太后的心意。”
  看着襄嫔已然动摇的模样,宝钗最后道,“便是再不济,娘娘也大可把一切推到年世兰身上,太后若是动怒,而皇上如今有了新宠慧妃,也未必会再如那次一般护着她了——要知道,这宫中,是向来只听新人笑,旧人哭的。”
  襄嫔闻言若有所思,回过神来笑道,“妹妹身怀六甲又得太后看顾,实有不便,姐姐便不多留妹妹了。”
  宝钗垂下眼帘,扬起嘴角,“娘娘不为自身计,也是为儿女计。娘娘封妃想来是指日可待,嫔妾它日要承蒙娘娘垂帘了。”
  回慈宁宫的路上莺儿不安的问道,“小主,若是到时候查到我们身上——”
  “慌什么。”宝钗漫不经心道,“我一向在太后宫中安分养胎,又曾做过什么?便是说了什么,可去做的可是年氏和襄嫔。”
  莺儿闻言欲言又止,宝钗却不再看她,只是遥望长春宫的方向,喃喃道,“你说,有的人怎么便能轻易拥有她人可能一生也无法得到的东西呢?”
  “小主……?”莺儿疑惑的看着她,“您刚刚说什么?”
  “没什么。”宝钗闭了闭眼,低低道,“回去吧。”
  *
  养心殿
  黛玉恍然从睡梦中苏醒时,已是正午时分。她的思绪渐渐回笼,入目的便是大片明黄色,看样子是养心殿的陈设。
  我在养心殿里……?怎么不在长春宫?黛玉困惑的眨眨眼,四周也不见人影,她下意识地便要撑起身子坐起来。
  她一动起来的声音惊动了隔间正批着折子的雍正,忙丢开笔大踏步走了进来。
  “玉儿!”雍正见她身子还有些发虚,连忙上前扶住她的肩膀,语气轻快道,“你总算是醒了。”
  “皇上……”黛玉被雍正亲昵的动作怔了一下,随后撇过脸去,语气冷淡的赌气道,“皇上不是气臣妾僭越之举吗?连臣妾的解释都听不进吗?臣妾有错,哪里还敢再占着皇上的养心殿,皇上嫌臣妾碍眼,快快把臣妾打发回长春宫吧!”
  话到最后,已是语带哭腔。
  “玉儿……”雍正也没法解释,难道告诉她其实他是借尸还魂?那时其实是被原主最刻骨铭心的记忆影响了?
  雍正颇有些不知所措的意味,他听她哭起来,连忙把黛玉拢在怀里,慌里慌张的去亲吻她凝着泪珠的眼角,生怕她再哭的惊动胎气。
  这举动很是有效,雍正吻得颇为怜惜,黛玉当即止了眼泪,脸上泛起红晕,拿他没了法子。
  雍正便道,“玉儿,你现下有了身孕,还不到一个月,可莫要再哭了。”
  黛玉闻言一惊,她下意识的把手放在腹部,想起在坤宁宫中的场景,不由得心有余悸。雍正看她的表情便知道她心里担心的是什么,把手也叠放在她的手上,柔声道,“放心,孙之鼎说了,皇嗣平安无事,你不必担心。”
  黛玉感受着雍正宽厚手掌带来的热度,这与往日一般无二的亲昵动作,在经历了坤宁宫一事和她昏睡间做的那个梦后显得尤为虚幻,黛玉一时有些瑟缩不安。
  雍正瞬间感受到了她的肢体反应,毫不犹豫的用力回握回去,把她的手抓紧在掌心,有些急切的低低道,“朕,我心悦于你,玉儿,你听我说。”

  【三十四】

  雍正用手撩开黛玉额前的碎发,细细的将它们撩到耳后。随后他们额头抵着额头,雍正专注的看着黛玉的双眼,让她的眼神无处可避。
  “想必你在闺阁之中便听说过孝定的大名,乌喇那拉·柔则,惊鸿一舞名满京城。”雍正叙说往事,“彼时朕还只是个未开府的光头阿哥,居住在阿哥所。而皇后——也就是宜修,还只是我的侧福晋,身怀有孕。”
  接下来的情景便如话本小说中所记载的才子佳人一朝相会一般:太后怜惜身为庶女的皇后有孕,特恩准其家人入宫陪伴探望。于是彼时还年少慕艾的雍正便在宫中太液池旁巧遇了身着华服一舞惊鸿的乌喇那拉·柔则。
  “朕自然被孝定惊艳到了,不管不顾的一心求娶她。”雍正自正面环住黛玉的肩膀,将下巴搁在她左肩上,气息喷洒在她左耳畔,“这听起来自是千般美好,可事实却未必如此。”
  雍正的语气听起来饱含嘲讽,“你被皇后设计所误穿的那件颇有妃位仪制的吉服,便是孝定初次入宫见到朕时所穿的那件——而彼时她早已和它家有了婚约,朕也承诺宜修,一旦她产下皇嗣便立她为嫡福晋。”
  话到此处黛玉也明白了当年的种种纠纷,她想起在贾家时王夫人对待贾环和探春截然不同的态度,若有所思道,“皇后为庶出,想必早些年在家中时必然艰辛。”
  看不过眼的庶出的女儿将要产下皇嗣成为皇子阿哥的嫡福晋,皇后的嫡母——那位陶佳氏想必是极为不甘心的吧。不然后来早早有婚约在身的孝定皇后也不会在去探望庶妹时,穿戴华丽的公然在宫闱中起舞甚至巧遇阿哥了。
  想起这位被人人众口——交赞的早逝的元后,和她在梦中的狰狞形象,黛玉心中一时千思百转。
  “在后宫之中,有许多事情即便是你亲眼所见都不一定是真的。”雍正淡淡道,“朕藩邸时还有一位甘佳册福晋,朕登基之初将她追封为‘温恪贵妃’。当年她便是因触怒了孝定而被罚跪一个时辰,随后便没了三个月的胎,不久便郁郁去了。”
  黛玉默默听着,心里倒有些明白皇后为何会对得宠的妃嫔如此执念了,她想必很不愿意再度回想起藩邸时被夺了自己嫡福晋位置的长姐强压三年的感觉。在皇后心中,孝定皇后只怕已成了她最深的心魔了,而对其她妃嫔,皇后自然也不会手软,一如当年的华妃和她自己。
  像是看出黛玉心中所想,雍正意味深长道,“所幸皇后后来诞下了朕的长子,但好景不长——那孩子也只活了三岁,孝定有孕之时,皇后的孩子便夭折了。据说那个孩子是戴了孝定的生母陶佳氏送来的长命锁后不久便发病高烧了的,只是那时府中恰好又传出孝定有孕的消息,那个长命锁又没了踪影,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这件事便是一切的根源了,也是这个后宫中最隐秘的秘密之一。
  “再后来,孝定生产时出了岔子,一尸两命。”雍正再度直其身子,直世她的面容,缓缓道,“随后宜修便成了继福晋,而孝定的生母陶佳氏不久也因‘思念女儿’去了,而乌喇那拉家,亦开始没落。”
  黛玉无须深思,便听懂了雍正言语下隐藏的话——即使她在贾府中也算是尝得了人情冷暖,临入宫前,瑚图氏也给她说了些后宫妃嫔间的龌龊手段。但她入宫两年多里,大都置于雍正的保护之下,少有卷入纷争中心之时。如今直面这等宫闱秘闻,一时心中也是颇感沉重。
  雍正倒很是坦然,他最终想要的是一位知心的皇后而不只是一个心思灵透的宠妃。何况他也不算说谎,只不过陶佳氏一事却是太后动的手,以安抚皇后,防止她与乌喇那拉家离心离德。故而此事对黛玉来说,倒不失是一个让她得以转变想法的好契机。
  毕竟这是后宫中的生存之法,只为不会不明不白的成为她人砧板上的鱼肉。雍正也不想黛玉困于无休止的争斗之中,不然他最初到现在的所有布置和保护就都失去了意义。
  因此雍正也不隐瞒,直言不讳,“玉儿,朕是皇帝。先帝在位时,先太子地位岌岌可危,当时佟家与朕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