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同人)(甄嬛+红楼)雍正年间-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看来照竹锦所言这幕后之人便是乌雅贵人,”黛玉望向跪在地上抖成一团的乌雅氏,插嘴道,“皇上要如何处置乌雅氏?”
  “不是!不是臣妾——!”乌雅贵人话说到一半连自己都觉得没有可信度——怪只怪她自己以前没能给众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人证已死无处求证,竹锦生前咬死她不松口,又有苏培盛翻出来的物证佐证——她已是百口莫辩。
  众人的眼光一时都钉在乌雅氏身上,在一旁当了半天背景的竹纹声音暗哑的开口,“皇上,老奴以为皇上的这位贵人恐是被她人陷害的。”
  乌雅氏的脸上顿时燃起了希冀,竹纹却从袖口中拿出了一半玉佩呈于雍正眼前,“不知皇上认不认得这个东西。”
  雍正闻言凝神看去,那是一对鸳鸯玉佩的一半,下坠的红色流苏有大面积的磨损,可以想见原本持有它的主人是如何的爱惜它,常常拿在手中摩挲籍此遥寄相思之情,玉佩最末端还刻着两个娟秀的小字:成璧。
  看清这两个字眼的太后与雍正同时黑了脸色,成璧成璧,看朱成碧,这两个字也正是太后的闺名。
  “歹人将多余的药物与药壶浸泡在一起,这样无形之中便加强了药性,长此以往能令人虚弱而死。”竹纹面上疤痕耸动,她紧盯着太后慢条斯理道,“老奴对这手法很是熟悉,当初罪臣隆科多的发妻赫舍里氏便是着了道日益衰弱而死的——而可巧,当年老奴还在永和宫做事,正是当时还是德妃的太后娘娘您吩咐老奴买通了佟府的奴才替换了赫舍里氏煎药的药罐——”
  竹纹声线低沉,语调极轻,“——赫舍里氏因此而早逝。”
  黛玉目瞪口呆的听着这桩陈年旧事,再去看太后脸色铁青却没有辩白的意思,竟似默认了竹纹所言。
  瓜尔佳氏低笑一声,不无嘲讽道,“姐姐果然是有通天的本事——”她故作不解,胸有成竹的询问竹纹,“只是这也太过荒谬,哪有妃子去害大臣之妻的道理?”
  竹纹道,“自然是因为她撞破了不该瞧见的密事。”竹纹顿了一顿,语气唏嘘感慨,“宫中隐秘旧事何止这一幢?老奴半生沉浮,经手了太多隐私,待到后悔时却是为时晚矣。”
  “老奴这面上疤痕,一身残缺皆可为证,至于这半壁鸳鸯玉佩的另一半应该还被太后娘娘贴身保管着。”竹纹面上带着沉寂多年的报复笑容,对太后低低道,“不知主子瞧见老奴还活着,心中是作何感想呢。”
  太后依然神色惨淡,她蠕动着嘴唇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喉咙里勉强发出些不明意味的气音。大殿内一时诡静无言,瓜尔佳氏的声音清晰无比,“皇上,为证竹纹所言,大可搜查慈宁宫!”
  “对……对!搜慈宁宫!”乌雅氏怕死怕的要命,眼见有生机一线,忙不迭的跪爬到雍正脚边苦苦哀求,“皇上!这都是太后的阴谋!定然是她栽赃陷害臣妾——!”
  “乌雅氏!”她话音未落,额角上便被暴起的太后拎起枕畔的药碗挨了一下,乌雅氏的身子被这力道打的晃了一下,额角上破了条口子,淅淅沥沥地往外渗出血珠——乌雅贵人整个人都被打懵了。
  太后面色沉沉,眼底酝酿着狂风暴雨,厉声呵斥,“一派胡言乱语!你是什么玩意?!哀家是什么身份?!”
  太后轻蔑不已,“哀家需要去栽赃陷害你?!实在荒谬!至于这贱婢——”太后指着竹纹,“不过是被哀家当年赶出宫去的手脚不干净的奴才——说些莫须有的事便想污蔑哀家?!”
  “太后姐姐莫不是在虚张声势?”瓜尔佳氏冷笑连连,反唇相讥,“事实真相如何一搜便知!该不会是太后娘娘您不敢吧!”
  “皇帝,”太后不去理会瓜尔佳氏的挑衅,她的面容疲惫不堪,意有所指的对雍正道,“哀家本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实在不想再掺和这些琐事——”
  太后紧盯着雍正脸上的神情,慢慢道,“有些事情,心里清楚便好,若是放在明面上,那谁的面子也不好看。”太后难得示弱,“哀家终究是你的亲额娘,你难道真的要把哀家逼上绝路不可?”
  “太后又何必做此情态?”瓜尔佳氏生怕雍正心软,忿忿道,“莫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太后手里还不知有多少见不得光的‘旧事’——!”
  “太妃娘娘此言差矣!”黛玉恼怒道,“臣妾不知太妃娘娘与太后娘娘间究竟有何嫌隙,只臣妾与皇上原先视太妃娘娘为长辈,处处礼遇,太妃娘娘又为何步步相逼?置皇上与太后,乃至皇家颜面于何处?!”
  ——说到底瓜尔佳氏不过是个太妃,无故置喙后宫事务已属过界之举,更遑论在此质疑太后?雍正碍于情面身份无法斥责,然黛玉身为执掌宫务的宫妃却不能坐视不理。
  瓜尔佳氏偃旗息鼓没了下文,众人的目光一时具皆汇聚在雍正身上,他却一言不发,只上下打量起太后的面容来:太后是真的尽显老态龙钟,鬓发皆白,再好的宫廷保养技术也遮盖不住经岁月洗刷而留下的痕迹,而诚如太后所言,她也是真的没有那么足的精力了。
  更何况……雍正心里一动,抬眼与太后交汇了一个彼此皆心知肚明的眼神。半晌,他轻笑一声,对太后一字一句道,“皇额娘说的极是。”
  *
  当天文杏穗儿皆被仗杀,乌雅贵人因谋害皇后与恭贵人被赐白绫,尸身由铺盖一卷扔进乱葬岗便是结局,连带着坤宁和延禧两宫的奴才都遭了殃。雍正为安抚延禧宫,也是为了七阿哥的归属更加名正言顺,下旨晋封薛氏为‘恭嫔’,依然主延禧宫一宫主位。
  薛氏的晋位被接下来的一连串变故盖去了风头,月末先是皇后薨逝,礼部拟定了‘孝安’为谥号,雍正毫不掩饰对乌喇那拉氏的漠视态度,丧礼一切从简不说,雍正也履行了他当初‘死生不复相见’的诺言——乌喇那拉氏没能葬入皇陵,只按‘贵妃’礼安置在温恪贵妃陵寝偏殿,凄凉的很。
  随后太后以‘后宫不可无主’为由主动提出晋慧贵妃为‘皇贵妃’,并提议林佳氏与端贵妃暂时共章宫务,乌喇那拉氏丧期过后再斟酌皇后人选。
  八月初,敦怡皇贵太妃瓜尔佳氏薨逝,有悫惠皇贵太妃为她求情,雍正并未迁怒于瓜尔佳一族;其后雍正晋刘氏为‘谦嫔’,仍居‘景阳宫’,又有太医院太医诊各宫平安脉后上报启祥宫禧嫔有月余身孕,实为喜事。
  至八月十五,上谕长春宫:“朕唯彤闱赞化,本敬顺以扬庥;紫掖升名,表恪恭而锡庆。爰稽彝典,式播温纶。咨尔慧贵妃林佳氏,早侍深宫,夙娴懿范,襄廿年之内治,麟趾凝祥;超九御之崇班,凤章优秩。自膺册命,益茂芳徽。祗事小心,克乘欢于璇殿;含章明顺,更流誉于椒庭。兹仰奉皇太后懿旨,以册、宝晋封尔为皇贵妃,徽号‘慧贤’,尚其勉副慈恩,光昭壶德。永怀淑慎,辉翟服以垂型;弥澟谦冲,绵鸿禧而迓福,钦哉。 ”
  由此,黛玉晋为‘慧贤皇贵妃’,掌凤印及中宫笺表,统领宫务,端贵妃齐佳氏从旁协领;其后太后归隐颐养,除重大节庆外长居慈宁宫闭门不出,专心理佛,再不插手朝廷及后宫之事,连选秀事宜都一并交付黛玉二人。
  九月初,殿选之日迫近而来。

  【七十二】

  自黛玉晋升皇贵妃后长春宫愈发热闹,前来请安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太后当初还是留了一手,主动提出晋她位分,实际上却是卡在新人入宫的时间段空出了皇后的位置——新人入宫,宫中势力定会重新划分,届时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如今太后彻底罢手于慈宁宫修养,雍正虽然没能直接立黛玉为后,但却下旨晓谕六宫给了皇贵妃皇后的待遇——命公主王公福晋和三品以上命妇到长春宫向皇贵妃行跪拜叩头朝贺的礼仪;内务府送去长春宫的份例也是比照皇后的份例准备;相较之下,分掌宫务的景阳宫便被衬作了绿叶,暗淡失辉。
  雍正向众人表明自己态度:都别盯着皇后的位置了!朕心里早有人选,如今只是因为乌喇那拉氏丧期才只晋为皇贵妃,顺便给你们一点缓冲期。看,朕多给你们面子呀!
  ——没了后顾之忧,雍正怀着微妙的炫耀喜悦之情,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位皇贵妃的宠爱之情。直接表现便是他干脆把公务搬进了黛玉的书房,长驻长春宫,赏赐如流水般从内务府的库房进了长春宫的库房。
  主子圣眷浓厚,做奴才的俱有荣焉,若说‘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长春宫便要被这‘雨露’给淹没了。
  如此这般,后宫妃嫔偃旗息鼓,前朝亦是风平浪静——这一载朝臣,雍正拿捏的水准越发得心应手。
  *
  长春宫
  时值初秋,院子里新栽了梧桐,金黄色的叶子衬着棕色的小丙,枝桠蔓上天际,一派天凉好个秋的景致。没了皇后,太后闭门不问世事,贵人以上的妃嫔日日皆需前来长春宫请安。
  长春宫是南北四进的院落,春纤自东配殿绕过前院,从转角廊处转入内室,便见黛玉正在梳妆,紫鹃比着一根银点翠嵌蓝宝石的簪子斜插在黛玉脑后。
  “主子,恭嫔娘娘带着七阿哥前来请安,竹息姑姑也在。”
  黛玉闻言瞧一眼外间的天色,刚过卯时,天刚朦朦亮。自她晋为皇贵妃后薛宝钗总是第一个来请安的,分毫不误,黛玉便道,“快请进来。”
  春纤领命下去,紫鹃最后为她戴上一对金镶东珠耳环,轻声道,“自主子晋升以来,延禧宫那位便徒然殷勤了不少,有时宫内便是奴婢碰上了她,对奴婢也是客气有加,奴婢心里总是觉得不对劲。”
  黛玉抿嘴一乐,“那若是她冷眼相对,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你便踏实了?”
  见她不当作一回事,紫鹃便急了,“延禧宫的那位主面上装作和善大气的模样,心里头指不定藏什么奸呢!以往也不见她如何亲络,怎么偏偏这时候献起殷勤来了?每次偏还都带上七阿哥来请安,肯定有鬼!”
  “她再有什么鬼又能做什么呢?不过是有所求罢了。”黛玉想起太医院报上的消息,叹息道,“她的身子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了,想必是想为七阿哥多作打算吧。”
  黛玉整了整手上的银銮金累丝嵌珠石护甲套,那边厢春纤已引着宝钗一众入内殿,黛玉示意小宫女为其看座上茶,关切道,“恭嫔还病着,便无须多礼了。前阵子太医院因着周太医与章太医辞官回乡,指配给延禧宫的便换了一位新人,你的身子可有什么大碍?”
  宝钗端着帕子咳了两声,“劳娘娘费心了,这位新配的温太医并无不妥之处,年纪虽轻,医术却很老道,听说家中也是医道世家。”
  “这样便好。”黛玉微微额首,站在一旁的弘瞕看准时机趁着这个空当来到黛玉面前,奶声奶气地道,“弘瞕给慧额娘请安,祝愿慧额娘凤体安康。”
  黛玉笑着受礼,弘瞕又一本正经道,“上书房的先生说要兄友弟恭,不知九弟可醒了?弘瞕也该去与九弟见礼。”
  九阿哥弘旸今年刚两岁,正是嗜睡说话也词不达意的年纪,七阿哥的这番话怕是授人予渔而已。
  “弘瞕想着弟弟,可惜小九还睡着,不能见你了。”黛玉瞥了眼宝钗面上隐隐期待的神色。心底不是滋味,对着小人一个的七阿哥只有和气,“等得空了,阿哥再来慧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