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月明-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朱棣一仰头将碗中的美酒全数饮尽,扬声对诸位将士说道:“兄弟们,活络筋骨的时候到了,咱们上战场暖和暖和身子!”
此话一出,早已养精蓄锐多时的将士们立刻高呼相和,群情激昂,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提刀向敌军冲去。
朱棣见到将士们气势如虹,心里自是高兴,立刻下令全军列阵,从冰面上抄近道渡过潮白河,向郑村坝挺进。
而大军刚出发不久,李景隆派出来的那队骑兵便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但他们知道燕军的彪悍,不敢轻举妄动。却也没有及时回郑村坝通知李景隆,而是悄悄尾随在朱棣的大军后面,想着等他们进了郑村坝,再从后面来个攻其不备,与李景隆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包围燕军。
也不知道这样的战术是谁想出来的,只能说“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兵”,李景隆已经够愚蠢的了,没想到他下面的人比他还傻还天真。了无人烟的荒原,两三万的骑兵,就这么大赤赤的跟在朱棣身后,怎么可能不被发现?他以为他有茅山道士教的隐身术啊?自欺欺人到这份儿上,也算是极品了。
果然还没走出二里地,就被朱棣发现了。
身边的朱能一看有人主动送上门儿来给他砍,兴奋得手舞足蹈:“王爷,让我去。”
朱棣看他一眼,笑道:“你留点力气待会儿再用。”说完转头看向策马走在自己身边的马三保,“你带一万骑兵去会会他们。”
“哈?我?”马三保愣了愣,抬手指指自己的鼻尖,一脸不敢置信。
话说他原本应该留在北平跟着朱高炽一起守城才对,但朱高炽担心朱棣的安危,而马三保从小就一直在朱棣身边伺候,武功谋略也学到不少,在战场上能帮到朱棣,所以朱高炽才坚持让他跟在了朱棣身边。
而他也没有辜负朱高炽的嘱咐,在永平战役和前去大宁求兵的途中,一直紧紧跟在朱棣身边,保护着他的安危。也正是因为如此,朱棣看到了他的潜力和忠心,决定将他培养成为一个能征善战的可用之才。
十多年前明军远征云南,大胜而归,带回战俘数万。而那时只有十岁的马三保便在此列,并且受到残酷的宫刑,进宫做了小太监。一次朱棣前去觐见朱元璋,见他乖巧懂事,便向朱元璋要了他,带回燕王府。
马三保从小父母双亡,又成了太监,难免会有些自卑,到燕王府初期根本不爱说话。是朱棣一点点将他带出阴影,教他诗书武艺,教他兵法军事,并让他称呼自己为“义父”,收了他做干儿子,一直将他当作亲生的儿子来看待。而马三保也因为有了朱棣一家人,而变得开朗起来。
但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够像朱棣一样亲自带兵上阵打仗。他一直想的,无非就是要一辈子孝敬干爹干娘,倾尽自己的全力保护燕王府不受任何伤害。所以当朱棣让他带一万骑兵去攻打尾随的朝廷军时,他竟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朱棣见他呆呆的看着自己愣是没动,忍不住皱眉再次说道:“愣着干嘛?还不快去!”
马三保听到他的声音,从自己游走的思绪里清醒过来,却依然不知该不该领命。虽然他对自己的功夫很有信心,但是带兵打仗,这可是头一次,万一输了,岂不是让王爷脸上无光?
“我说你这小子怎么回事儿?王爷是给机会让你立功呢,快去啊。”一旁的张玉见他还是没应声,也有些着急起来。
马三保闻言再次看向朱棣,见他也正看着自己,满脸的信任。不由得心中一动,重重的点点头,抱拳道了声:“末将领命!”然后勒紧马缰,掉转马头,带领一万骑兵朝大军后方奔驰而去。
尾随在燕军后面的朝廷军眼看着燕军要进郑村坝了,还在暗自得意,不料一队骑兵竟然如同天降,从前方席卷而来,将毫无准备的朝廷军冲得七零八落。待为首的将军反映过来,举剑想要组织迎敌之时,率军冲在最前面的马三保已经策马扬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朝他奔来,一剑砍断了他的脖子。
主将一死,剩下的骑兵纷纷乱了阵脚,马三保率领精锐之师全面出击,很快便将朝廷军一举歼灭。
待后面的尾巴解决完毕,燕军的队伍也雄赳赳气昂昂的踏进了郑村坝。
李景隆得到消息,赶紧列阵相迎,一张等待已久的决战终于拉开了帷幕。一时间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在寒风呼啸的荒原之上谱出一曲壮丽哀歌。
朱权那如同天兵神将的朵颜三卫果真名不虚传,个个身手矫健,以一敌百,乱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横冲直撞之间,把朝廷军的阵营挨个儿突破,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朱棣、朱权身先士卒,策马紧跟三卫之后,冲在将士前列,奋力厮杀。
朝廷军见阵营被破,立刻转换战术。顿时飞箭如雨,密密麻麻朝冲在最前面的朱棣射去。
朱棣一手紧握缰绳,一手在空中舞出朵朵剑花,将那飞驰而来的利箭尽数斩断。可所骑的战马龙驹却连中两箭,险些跌倒。一直紧跟在他左右的马三保立刻奔上前来,拔去射在马身上的长箭,龙驹竟然长鸣一声,又继续带伤向前奔驰。
马且如此?何况人乎?
正在酣战的朱能见朱棣策马奔到了最前面,立刻大叫一声“冲啊!”,率领数十万热血沸腾的将士紧随其后,将李景隆的大军逼得连连退后,一直战到傍晚还紧追不舍。最后还是因为天色太晚,风雪正盛,实在是敌我难辨才鸣金收兵。
李景隆趁此机会,带着剩下几万残兵败将突出重围,逃了二十里,一再确认朱棣没有追上去才敢放下心来扎营休息。
朱棣大获全胜,收兵之后根本没想过要去追赶他那条丧家之犬,直接带领将士们选了个避风的山坳扎营休憩,点燃篝火,又开始烤肉烫酒。反正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又是大雪纷飞,那小子跑不远。等明天雪停了,再慢慢收拾他。
朝廷军这一仗输得惨烈,十万将士死伤了大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想到白天的情景,李景隆这个只会纸上谈兵,从未上过战场的公子哥儿就吓得怎么也睡不着,竟然连夜带着部队仓皇而逃,连辎重、马匹都来不及带走。
朱棣万万没想到他的胆子那么小,还想着第二天再跟他大干一场。可一大早,派出去的探子就来回报,说李景隆带着大部队已经连夜逃得不见踪影了。
燕军将士都不敢相信,跑到昨夜李景隆驻军的地方一看,果然到处都是被丢弃的兵器辎重,旗帜马匹,还有一些受了重伤被李景隆抛弃而死去的将士尸体。从现场留下来的物品可以看出,李景隆真的是“逃走”而不是“后退”,而且非常狼狈。
尽管没有手刃李景隆为老五报仇,但朱棣也没心思在大冷天的荒原上继续找他,直接下令全速进军,返回北平。
李景隆虽然逃了,但北平城外还有三十万攻城的大军呢。万一让那小子先回去了,自己就真给堵在家门外进不去了。
不过,很显然,朱棣高估了李景隆的人品。因为当他们回到北平之时,那三十万大军依然驻扎在城外没有攻城,也没有集结。所以,李景隆那小子在逃跑时,估计已经吓得忘记北平还有自己的三十万大军了。
看着朱棣朱权率领数十万大军出现在自己面前,朝廷军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只以为燕军攻破了李景隆的防线,所以慌乱之中赶紧列阵迎敌。
朱高炽得知朱棣回来的消息,与沐昂等人带兵出城助战。朝廷军人数众多,前仆后继,拼死应战,竟然也坚持了半日。
朱棣不想在家门口耽误太多的时间,直接将李景隆败逃的消息公布了出去。朝廷军一听李景隆作为统帅,竟然丢下他们,自己跑了,而他们还在这里苦哈哈的顶着严寒作战,都群情激奋,丢盔弃甲,败退而去。
燕军再次大获全胜,看着狼狈逃窜的朝廷军,所有将士都振臂扬剑,高声欢呼起来。
朱棣翻身上马,下令将士整齐列队,浩浩荡荡朝城门口而去。
朱高炽带领两个弟弟以及道衍、沐昂等城内所有的守军和百姓出城迎接,“王爷威武”的山呼响彻云霄。
朱棣骑在龙驹之上,远远便看到站在丽正门前的朱高炽。衣甲鲜明,满面荣光。
大军走得近了,朱高炽才率领所有迎接的将士民众一起下跪,恭迎燕军凯旋。
朱棣跳下马,上前将朱高炽扶起。
四目相对,虽然没有言语,可那眼神流转之间已经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挚爱深情。
朱高炽笑着说:“父王,孩儿替你把北平守住了。”
朱棣没有答话,却在下一刻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将他一把拽进怀里,紧紧搂住。
朱高炽一惊,双手僵在朱棣身侧,不知该如何是好。可当他从朱棣的肩上看到在他们身后那数十万笑容满面,都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战士们时,朱高炽顿时将双臂缓缓放到朱棣腰上,一点点收紧。
他不用心虚,这只是打了胜仗父子间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而已,没有人会怀疑这个拥抱会有其他含义。
朱棣感觉到他的回应,心中一动,将他抱得更紧。微侧了首,在他耳边,诚挚的说了一声:“谢谢你,炽儿。”
朱高炽弯起唇角,露出温润笑容,虽未出声,却在心底回答了他。
我们之间,还需要“谢”字么?
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道谢,却不料被从城内赶来迎接的徐仪华看了个正着。
而且,更悲催的是,从她的角度看过去,朱棣刚刚那个动作,分明是吻了朱高炽的耳垂一下。
好吧,天知道朱棣有没有趁机偷香。
而这个情人间才有的亲密举动,无疑是给徐仪华的脑海里丢了枚重量级炸弹,顿时让她脑袋里火花四溅,五彩缤纷,天旋地转。
跟在她身边的年轻女子朝前走了两步,才发现她没跟上去,不由得转过身又走回来,满目担忧轻声问道:“母妃,你怎么了?”
徐仪华听到她的声音,才回过神来,再看朱棣和朱高炽,他们已经分开了。而且紧随于朱棣身后的朱权、张玉等人也纷纷下了战马。
“没事,突然觉得有点头疼。”
“许是天冷,受了风寒,一会儿回去媳妇给你熬点姜汤。”
徐仪华拍拍女子扶在胳膊上的手,对她笑笑,继续抬脚朝城门走了过去。
无论如何,作为王妃,在外面,她不能失了王府的礼数。
朱棣见她出城,忙掠过朱高炽迎了上去。
而朱高炽一回头,看到跟在徐仪华身边的人,一颗心顿时比这十一月的天气还要寒凉。
完蛋了,他还没想好要怎么跟朱棣说,她怎么就出来了?万一朱棣那家伙气急攻心,当场跟他翻脸,那他真得要找地洞钻下去了。怎么办,怎么办?他要不要先躲到十七叔或者玉叔的身后去,免得被朱棣一把捏死?
而正当朱高炽左顾右盼,心里七上八下想着躲谁那里才安全的时候,朱棣竟然像是能感觉到他的心意一般,直接回头就朝他看了过来。
朱高炽被看得一阵头皮发麻,只好对他干笑两声,示意他徐仪华还在旁边,不要这么明目张胆的眉来眼去。
朱棣回过头去的时候,徐仪华已经将身边的女子领到了他面前:“云舒,还不快给父王见礼?”
其实在刚到城门之时,张云舒的目光已经在朱棣身上来来回回打量了无数次。对于朱棣,她还是在很小的时候见过他的样子。虽然见得不多,但对他印象确是十分深刻。
她没想到,那伟岸身影,那青丝如瀑,那剑眉星目,那鼻若悬梁,竟跟数年前一样,没有任何改变。只是眉宇间,多了三分成熟五分稳重,剩下两分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内敛于心,浑然天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