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琼瑶_红楼]历史要拐弯by绯色矢车菊-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两相对照,若有出入,一眼可见。”
  “不成,以前也这样做过,可是……”鄂容安摇摇头。
  札兰泰接着说道:“治河官员手中的银两去向不仅要向朝廷报告,还要在黄河流域张贴告示,让其他官员及天下百姓监督,以杜绝贪污。”
  “这是个好办法,可以试试。”永珏称赞道,“还是年轻人脑子灵,再接再厉,札兰泰。”
  “奴才谢皇上夸奖。”
  “还有一事,最近有上书称大小金川和外蒙不太安分,今年朕有意去木兰转转,德保大人,叫人安排吧。”永珏轻描淡写的说道,不过,任谁也猜得出这其中的深意。
  “奴才领旨。”
  “谁还有什么提议?”永珏环顾周围,“不必拘泥,想说就说。”
  “皇上,微臣有事启奏。”一个文弱的声音突然响起。
  永珏疑惑的望去,原来是今天随驾伺候的内阁侍读,不过人倒是个新人,新科状元林睿旸。
  殿试结束才一个月,凭着自己一手好字和那张符合某人胃口的俏脸,他已经升到五品,彻底和那些还在学馆里苦熬的进士们拉开了差距。
  “说说看。”永珏玩着小扇坠,漫不经心的说。
  “微臣家中长辈早逝,多亏贵人相助,才能完成学业,参加科举……”林睿旸回忆起当年的辛酸,眼眶一红,愈发楚楚动人。
  永珏一直盯着他,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可是,普天之下有微臣这般幸运的着实不多,很多有天赋的孩子或因为家贫或因为没有好学堂而荒废了一身灵气,”林睿旸正色道,“所以,微臣想请皇上建立小学馆。”
  “小学馆?”永珏一字一顿的重复,若有所思。
  “是,这小学馆由朝廷出资或其他人捐助建立,专门教导无钱上学的贫家子弟,也不要求他们个个都要做官,至少能读书识字,别做个睁眼瞎。”
  说起这件事,林睿旸大概是已经考虑了很久,侃侃而谈。“微臣以为,大清的强盛不仅需要英明的帝王,能干的臣子,还需要源源不断的后备军,启民智很有必要。”
  永珏笑道:“爱卿想的这么多,恐怕已经琢磨出东西了?不必藏着掖着,说吧。”
  林睿旸接着说:“微臣以为,这小学馆不单要教四书五经,还有算术,农务,武艺,让求学的孩子能有一技之长,每月考核一次,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还有……”
  他羞赧的摸摸鼻子,“孔子曾说‘教化世人,有教无类’,若是有商人子弟也想求学,不如多交些束脩。”
  永珏赞许的点点头:“说得很好啊,你能有这样的想法,以后定是我大清栋梁之才。”
  “为何允许商人子弟进学?他们又不能科举。”札兰泰想不明白。
  林睿旸解释道:“微臣想着,朝廷的银两有限,不如让商贾捐款,我们可以在小学馆门口立碑刻字,允许捐款多的商家子弟求学,不过捐款的人不能干预小学馆的教学。”
  “那谁负责教书?”鄂容安问道。
  “翰林院里有很多学富五车的才子,请他们每月抽出两个时辰去教书,凡是自愿去的翰林,可以记录在案,也算是一方面的考评。”林睿旸答道。
  “读诗可以明其志,读史可以明其事,读书可以明其理,若是百年后,我大清百姓人人识字,人人知理,那该是如何模样?”
  众人看他的眼神从不以为然变成惊讶,最后转为欣赏、佩服。
  如此深谋远虑,多少名臣都做不到,这林睿旸难道会是大清的房玄龄吗?
  林睿旸思路清晰,有条不紊,看今天的表现也知道他是个愿意思考、稳重踏实、徐徐渐进的人,刚入官场一月就如此出色,以后定能位极人臣。
  永珏点点头:“好,这条过了,朕同意,爱卿尽快写个折子递上来。”
  “微臣谢皇上赏识。”林睿旸大喜过望,激动的脸蛋通红,那姣美如花的笑容更添三分魅惑。
  林睿旸动作很快,第二天就上了折子。
  永珏仔细看了看,从建设,到科目,到招生标准,连每月的奖励也想好了。
  心情极好的他赞叹不已:“你才十八岁就能想的周到,以后定成大气,快些长大吧,朕要好好的用你。”
  “微臣不才,恳请侍奉左右,为皇上添、”林睿旸文气的脸上浮起一抹殷红,“添香伺墨……”白皙的手指揉扯着衣角,整个人都冒着热气。
  这是……自荐枕席?
  永珏放下笔,轻飘飘的看他一眼,“朕不缺伺候的人。”
  林睿旸呼吸一滞,他抬起头,直勾勾的盯着皇帝,不甘心的说:“皇上不试试怎么知道微臣不和您的心意?”
  试试?
  怎么试?
  试完可以不负责吗?
  头疼的瞅着他,永珏从来没觉得自己如此纠结。
  拒绝吧,这么个艳冠京城的美人,他还真有点心痒,答应吧,前两天才跟海兰察……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太符合哈姬兰口中的‘渣男’了好嘛OTZ
  “皇上,文卿是真心爱慕您,求您不要拒绝!”
  林睿旸跪在永珏脚边,扬起头,露出咽喉,这是表示臣服的姿态。
  那水润的眼睛,秀气的鼻子,不点而朱的唇,新官服不太合身,永珏甚至可以从领口一望到底,修长的脖颈,精致的锁骨,一片莹白的肌肤,还有那两点……
  妈蛋使用美人计是犯规啊犯规!某人在心中怒嚎。 
作者有话要说:  《酱酱酿酿三十六式》(18岁以上钙属性男子及腐女可阅读)
  作者:哈姬兰
  售价:一条评论
  限量发售,先评先得,欲购从速。
  是的,您没有看错,一条评论,只要一条评论,帝王臣子的床事轻松带回家!ㄟ( ▔; ▔ )ㄏ 
  ps:色。诱什么的,林小受你还真敢啊╮(╯_╰)╭3
  明瑞:不让哈姬兰绕皇宫跑到死爷就不叫富察明瑞!

  ☆、遥想当年

  强迫自己挪开视线,永珏盯着东暖阁角落的鱼缸默念清心咒。
  林睿旸一看永珏的样子,喜上心头,扯住他龙袍一角,贴的更近:“至少给微臣一个机会啊?”
  柔若无骨的小手正好放在自己大腿上,永珏干咳着说:“给朕一个理由。”
  林睿旸濡沫的望着永珏英挺俊朗的容颜,低声诉说道:“理由有二,一为心中所愿,当年在那巷子里遇见皇上,幸而获救,学生、学生便心仪、心仪您了。”
  倾慕救命恩人什么的,你以为你是那新月么!
  永珏嘴角抽搐,默默听下去。
  “二为微臣的小心思,微臣、微臣……”林睿旸脸上浮起一抹恼恨。
  “但说无妨。”
  “是,其实是微臣的身世,”林睿旸仰头,小心翼翼的看着皇帝的表情,“微臣是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大人之子。”
  “噗——”一口好茶喷了干净,永珏差点呛死自己。
  “皇上,皇上当心。”林睿旸忙站起来,轻轻给他拍着背。
  这下子永珏可算在他身上找到那一股似曾相识的感觉了,可不就是像林如海吗?
  不敢置信的反问他:“如海是你爹?”
  林睿旸默默点头。
  “那你怎么会流落杭州?”永珏追问道。
  林睿旸长叹,神色黯然的道:“这要从当年林大人的夫人贾氏说起,她多年不曾有孕,林家家规没有嫡子便不能有庶子,内院侍妾一直未停避子汤……”
  “微臣的娘亲是林家下人,在后院风波里被连累,林大人阴差阳错宠幸了她,林夫人清理后院时微臣的娘亲被推出来定罪,赶出府,四处流浪,靠给人做绣活谋生,直到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永珏那活着杀出后宫的脑子一转就想明白了。 
  “她便筹钱回扬州求助,谁知……”林睿旸低下头,晶莹的液体在眼眶中打转。
  “林家不认?”
  “是,那传话的婆子说微臣的娘亲被赶出府许多日子,谁直到还、还干不干净,林家断不能信这种女人的胡话,便把她赶走了……”林睿旸袖子一抹眼泪,愤恨不已,“娘亲郁结于心,生微臣的时候难产,从此身子便一日比一日糟糕,微臣第一次见到皇上的时候,正是家母过世半年,微臣家徒四壁,举目无亲,要不是皇上解囊相助,微臣恐怕早都无法再念书了。” 
  纤细瘦削的少年伏在自己膝头默默流泪,像一只被遗弃的幼犬。
  永珏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拍拍他表示安慰。
  “你娘过世前可曾叫你去林家?”永珏问道。
  林睿旸摇摇头:“娘亲生前去过林家几次,每次回来都抱着学生黯然神伤,她临走前拉着微臣的手要微臣发誓,不位极人臣绝不认亲!”
  永珏拧眉,听到这些话,他第一反应是‘其中另有隐情’。
  “不可能,如海风光霁月,翩翩君子,端的是一派魏晋风流,他夫人朕见过,温柔和善好相处,何况林家只有黛玉一女,若是知道你,怎么会不要你?”永珏断然否定。
  “可是,娘亲、娘亲她……”林睿旸急切的解释。
  永珏食指抵住他的嘴唇,少年羞涩的那身白玉似的肌肤都泛起了红色。
  “听你说的这些,朕觉得其中定有误会,”永珏郑重其事的说道,“首先,你并没有亲眼见到这些事,其次,那传话的婆子说不定有问题,也许如海和他夫人根本不知道这回事,第三,朕相信朕的眼光,如海夫妇不是如此下作的人。”
  林睿旸眨巴眨巴兔子眼睛,静静听着他说话。
  “所以,朕会叫人去查个清楚,如果林家真的故意怠慢你,朕一定治他们的罪,如果这事是个误会,那你也不要再拘泥于此,如何?”
  永珏提笔写了个条子,叫人拿给现在的粘杆处总管哈姬兰。
  “微臣谢皇上恩典。”林睿旸乖巧的谢恩,然后话锋一转,“皇上容秉,如果此事是误会,也请皇上替微臣保密身份。”
  这回永珏是真纳闷了:“为什么?”
  林睿旸很认真的说:“林大人家人丁单薄,如果认回微臣,微臣便有延续家族血脉,开枝散叶的责任,可微臣不愿如此。微臣倾心与您,不想娶妻生子。”
  永珏挑眉,一针见血的说:“实话,小林爱卿。”
  林睿旸轻喟道:“不瞒皇上,自打您从那小巷子里救了微臣,微臣便发现自己对女子没了兴致,许是当时被险些被那贼人给……”
  想到那天的情景,少年不自觉打了个寒颤,低声说:“听说林大人夫妇鹣鲽情深,微臣也没有借这身份谋取林家家产的意思,皇上明鉴,微臣心系于您,百死不悔。”
  “也罢,无论如何,你自己想好就行。”
  永珏摆摆手,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种事情他还是少插手。
  几天后,永珏发下圣旨,在京城及各省省城建立小学馆,各省出钱,允许商家自愿捐款,捐款达到一定数额的允其子弟念书习字,各省举人自愿教书……balabala
  所有事项都是按照当初商量好的条款进行,有条不紊。
  为了表示对此事的看重,永珏从自己的私库拨款建立京城小学馆,派遣翰林院无心官场的饱学之士前去教书,其他教员一律自愿。
  当然,还有另一道圣旨发下,只有永珏和几个心腹知道。
  扩建火器营,派人寻找大清所有对火器有所研究的人才,专门拨了个偏僻的皇庄供他们居住,有足够大的场地试验新火器,另外,永珏还叫粘杆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