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后,也能吃上一顿肉和置办些东西。
如果运气好遇到大户人家来买,便能卖个不错的价格。只是那种情况很少,至少宋林跟着宋大元来过几次,只遇到了一次。
白冬儿和宋林正在旁边无聊的发呆时,一个背着竹篓的男子走过来了。男子来到他们身旁,慢慢蹲下放下竹篓,然后捶了捶胳膊。
白冬儿看着竹篓,咿了一声。
宋林也顺着他的视线看了过去,原来竹篓里装着几只兔子,此刻正在竹篓里乱跳。
男子朝他们笑了笑,便也找了块阴凉地坐下来。
宋林忍不住又多瞅了两眼,突然一个想法在心中冒了出来,随即细细回想当年在孤儿院养兔子的经历,最后决定还是试试。
宋林起身走过去,手扶着竹篓边沿,两只眼睛然后直盯着篓里的那三只大兔子。
“叔,你家兔子好大哦,养多久才可以这么大呀?”
男子笑眯眯地说,“小娃娃,这不是家养的,是我从山上打来的。”
野兔子?圈养的住吗?
宋林大为吃惊,不过很快他就冷静下来,问道,“叔叔捉来为什么不自己养呀?以后就不用辛苦去山上再打了呀。”
男子答道,“我就靠打猎为生,早就习惯了。而且我一乡下人,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养这些,再说这东西实在不好养。”
宋林哦了声,原来这男子是个猎户。
旁边编竹篓的老人笑道,“娃娃啊,这野兔子很难圈养,性子不仅野得很,而且逼急了它会咬人。”
一听养兔子,白冬儿也来了兴趣,立即凑过来,正想伸手去摸时,又听到说要咬人,便立马缩到宋林身后。
宋林愣了下,从身后拉出他道,想也未想地说道,“怕什么,你比它大那么多,它咬不过你。”
白冬儿歪着头,欢喜地说了句让宋林十分无语的话。
“你的意思是,我咬得过它。”
宋林眉心一跳,暗叹这才该是一个五岁多孩子说的话,自己果然还是老成了点。
思及此,宋林重重地点了下头,“是啊,你咬得过它。”话毕,他还真怕眼前这人真冲上去和竹篓里的兔子咬个输赢,忙拍了一句马屁,“冬儿最厉害了。”
白冬儿顿时小脸一红,低下了头。
听着他们的对话,三个大人早已笑得合不上嘴。
宋林抬了抬眼皮,便继续直直地盯着竹篓里的兔子,心中已开始将它们做比较,若是要买,选那一只比较好。
但他立刻想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若要养定是一公一母。
只是,有母的吗?
还是,两公的?
一想到这个,宋林嘴角不自在地抽了下。
…… ……
刚到晌午时分,鸡蛋就全卖掉了,一共四十多文。因为还要等白华,所以他们并没走,而是继续坐着聊天。
宋大元在心底盘算了下,便转头问那猎户兔子多少钱一只。猎户也是老实人,又看宋林喜欢的很,最后便以二十文的价格卖了一只给他。
只是让宋林选喜欢那只时,出了一点小状况。
猎户热心地给宋林解说那只肉多,那只瘦,还一一提在手中晃了晃。
第一只,灰色公兔…
第二只,黄褐色公兔……
第三只,灰色母兔,宋林脸黑了……
家里有母鸡、公鸡,连兔子都有公母,为何唯独只有人全是公的!
宋林连叹三声后,最终选了那只灰色母兔。
宋大元用竹篓装好兔子后,宋林试着提了一下,随即眉头一皱,真沉!
*
因为牛车上已放了许多东西,宋林和白冬儿便只能坐在边上,两个人的腿便一直晃来晃去,而那只母兔子安静地躺在竹篓里动也不动,搞得宋林心里七上八下。
从市集出来的时候,宋大元买了半斤猪肉和一些调料,到最后就剩下了几文钱。
宋林拉了下宋大元的衣角,小声说道, “爷爷,林儿不想吃肉。”
宋大元笑了笑说道,“爷爷知道林儿懂事。但是明日家里要请人打一个小石磨,这是为明日准备的。”
石磨在乡下是很常见,主要是用来研磨米、面,以前宋大元每次要研磨什么,都是去别人家借用。原本想着一个人这辈子也就这么凑合着过去了,如今有了宋林,宋大元便开始琢磨着家里需要的都要慢慢置办齐全才好。
白华在旁道,“正好明日家里没什么事,我也过去看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宋大元感激一笑,“麻烦你了。”
白冬儿连忙从牛车上站起来,叫道,“爹爹,我也要去宋林家玩。”
宋林也点头,然后两人约定好明日去山上割兔草。但白冬儿毕竟只是一个小哥儿,所以第二日他们还未到山上,他就吵闹着要回去,让宋林很是无语。
第九章
到村口后,宋大元对白华又谢了一番,才带着宋林回家,走到田埂时,宋林顺手拔了好几株苦菜准备等会喂兔子吃。对于他的举动,宋大元开始全当是小孩子一时觉得好玩,也没太在意,直到回家后,宋林开始满院子满屋子乱窜,宋大元才不得不停下手里的活,从厨房走出来问道,“林儿,你在干什么呢?”
宋林微微一愣,随即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干草,眨眨眼说道,“爷爷,林儿想给大兔子做个窝,它就可以好好地睡觉了。可是家里没有木屑,林儿就去屋后抱了干草。”
闻言宋大元有些诧异,但转瞬即逝,接过他手上的干草让他先去看兔子,自己则拿着干草进了茅屋。不一会儿便腾出一块地方,用扫帚扫干净后,先铺上薄薄一层干草,然后又出去找了些木屑子回来撒在上面,试着用手轻轻按压几下,觉得软硬适中这才出屋唤了宋林。
傍晚白勋从学堂回来后一听说宋大元给宋林买了只大兔子,立即兴冲冲跑来宋家,绕着宋林唧唧喳喳说个不停、问个不停,最后还在宋家蹭了一顿晚饭,才不情不愿地回了家。
*
第二日,鸡刚叫头遍,宋大元就起了,简单洗漱后就开始准备早饭。将两个地瓜洗干净去皮,然后切成小块,混着糙米一起下了锅,屋顶也升起了袅袅炊烟。
不一会儿院里传来唰、唰、唰地扫地声、鸡叫声,宋林懒懒地翻了个身将头埋进被子里继续睡。
宋林睡得迷糊间感觉宋大元好像进来了,把他原本蒙着头的被子拉了下去,因为抱不动他,只得扶起他的头将谷壳子做的枕头垫在下方,又给他盖好被子还说了几句什么。宋林抬了几下眼皮,结果还是未睁开,嘤咛一声翻身继续睡大觉。
很快,屋内安静如初。
待宋大元里里外外忙活完,匆忙吃过一点早饭,便带着锤子和凿子出了门。
日上三竿,宋林自然也醒了,揉揉眼睛坐起来,顺手拿过枕边的衣物放在腿上,张嘴打了一个哈欠便开始发愣,正当他要感叹现在的小日子是多么地舒适时,隔壁房间传来呯砰一声,顿时一个激灵,让他彻底清醒过来。
我的大兔子!!!
宋林立即梭下床,赤脚跑了出去。
等跑进茅屋,看到的便是兔去窝空,宋林扶着门的身子微微晃了一下,明明是春暖花开时节,一股寒意却从心底油然升起。
昨晚睡觉前他还特意来检查过一遍,宋大元也特意找来块石头压在上面,就是怕兔子撞翻竹篓后跑掉。
此时此刻,宋大元满是沧桑的脸、双手,以及那只灰色大兔子,开始在小小的脑海里不断浮现。
原本他还想凭借上世残留下的记忆来改善家里境况,可是如今呢?难道真要等到他长大吗?纵然他有时间,他不在乎。但宋大元那日渐弓起的身影,满头的白发,无不是在告诉他,宋大元老了,真的老了。
他明白,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而宋大元迟早会离开,留下他一人活在这个世上。
他只是普通人,不是神,自然没有改变命运的能力,所以一早便做好心理准备,希望到时候能静静地接受那一刻到来。然而在这之前,他只是想倾尽所能,让宋大元也能安享晚年。
而如今呢?
赤足站在冰凉的地上,不一会儿丝丝寒意就渗入脚底,宋林轻叹了一口气,正欲转身离开,墙角堆放杂物的地方却传来悉悉索索地响声。
宋林皱了皱眉,从旁边捡起一根木条慢慢走过去。
走近才发现,发出那声音的正是原本已逃走的那只兔子,宋林一喜,扔掉手中的东西,轻声念道,“大兔子乖乖,不怕、不怕哦……”
听到他的声音后,兔子并未给什么反应,只是继续趴着发出那种咕咕咕地声音,宋林慢慢蹲下,伸手轻轻抚摸它的脑袋,谁知它立即一副要咬人的模样,宋林收回手,它才又回过头接着趴地上。
宋林总觉得这母兔子很反常,吃得很多却不愿动,昨日是这样,今日还是这样。
突然一个念头在脑中闪过,宋林眯着眼认真地打量了它一番,还是决定摸上一摸。深吸一口气,两只手抓住兔子的耳朵,将它慢慢翻了个身平躺地上,伸手摸向兔子的腹部,然后由前向后轻轻抚摸
宋林愣了一下,这个感觉很怪,上世他也做过这样的事,只不过那是自己好歹也是十多岁的人,如今一个五岁小毛孩做这举动,着实有些诡异。
好半响,宋林在尴尬之余,也摸到了那如花生米大小的肉球,十分柔软,在指间滑来滑去的。
宋林高兴的叫了起来,随即以防万一还是拿竹篓将它照了起来,匆忙跑回屋内快速穿好衣服,又去厨房取了个空碗,倒了些凉开水在里面,才端去茅屋放在兔子的面前。
现在他的一颗心都在那怀了孕兔子上,那里还有心思想其他,于是他的早饭也是端着小矮凳守在兔子旁边吃完的。
*
快中午的时候,宋大元和白连奇、白华还有一中年男子一并回来的,他们四人抬着一块大石头走进院子里,而后面跟着蹦蹦跳跳的白冬儿。
作者有话要说:怨念了,最近看不好的东西看多了。
果然怨念了。
这一章很无语,咳咳。
第十章
宋林立即从堂屋搬了几个凳子放在院中,又回厨房把准备好的凉茶水一杯杯地端出来放在长凳上,期间还不忘向白华和那陌生男子有板有眼地谢道,“叔、白华叔,今天真是麻烦你们了,快坐下来喝口凉水,等吃完饭歇息够了再弄。”整个过程嫣然一副小大人模样,逗得白连奇连连摇头,眼里却是满是溺爱之色。
白连奇是看着宋林长大,心里自是喜欢得紧,不论以后儿子和他是否会走到一起,他都早在心里将宋林当做了半子,他和赵施也商量好,等宋大元走后,他们便会把宋林接去白家一起过日子。
男子喝了口水,道,“宋家老爹,你这孙子真是乖巧懂事阿。”
宋大元点头眯着眼笑了笑,对宋林交代了几句,让他好好照看白冬儿,这才转身进了厨房准备午饭。
白华和那人休息了一会,便开始准备动手打磨盘,白连奇对这些不太懂自然帮不上忙,坐了会就打招呼离开了。
直到此时,宋林才知道那男子姓赵,是隔壁村有名的石匠,好像还和白连奇家带那么一点亲戚关系,这些自然不是宋林关心,现在的他只十分好奇怎么打石磨,想了想便拖着白冬儿在院子里硬坐了下来,然后还许诺下午带他去那那玩,白冬儿这才答应陪他一起看。
其实按年龄来说,白冬儿还比宋林大出几个月,只因为哥儿的性子偏弱一些,再加上白冬儿十分喜欢依赖别人,所以宋林两人在一起时,不自觉地都是宋林在做主。
这一边,宋大元打算把石磨摆放在院角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