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诗宋辞-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和,就争吵起来了。小的这就将二人赶去门去!”说罢转身欲出去。
“慢着!听着倒有点意思,本府也正在为难之中,不如,就让他们进来夸夸看吧。”宋知府你确定不怕聒噪嘛。
不多时,两位媒人各自摇着老腰进来了。柳庄这次也是下了血本了,请的应该是杭州府的第一冰人杨铁舌。我家请得也不弱,乃是苏州第一媒婆孙巧嘴,那就只能看看这两个第一,哪个才是真本事了。
杨铁舌:“我家柳公子乃是名门之后。”
孙巧嘴:“我家唐公子乃是巨贾之子。”
杨铁舌:“我家柳公子英俊潇洒、才高八斗,是杭州府一等的好男儿,哭着喊着要嫁给柳公子的姑娘,能排满整个杭州城。
孙巧嘴:“我家唐公子丰神俊秀、温文尔雅,本年乡试又中了魁首,不愧为江南第一才子呀。而且唐公子对宋小姐是一往情深,别的姑娘要死要活闹着来嫁,我们唐公子看都不带看一眼的。”(孙巧嘴好样的,我看好你喔~~)
杨铁舌:“我家柳公子为表诚意,特带了祖上柳少师手书《金刚经》一部,可谓价值连城。用来下聘宋知府千金,实在是相得益彰呀!”
不是吧,想不到柳庄一个穷书生,居然是柳公权的后人。这个聘礼可太贵重了,唉,想我祖宗十八代都是奸商,气势瞬间便落了一层。
孙巧嘴犹自狡辩道:“我家唐公子倾举家之资,购南海珍珠九斛,深坑翡翠廿块,金缕衣、玉腰带,绫罗绸缎,金银饰物,更是数不胜数。保证宋小姐嫁到家里来呀,过上公主一样尊贵富足的生活!”(怎么觉得这么土豪呢!)
宋知府轻拈唇下薄须听着,默而不语,脸上一直带着丝神秘的微笑。待两位说的天花乱坠、口干舌燥,宋知府方才挥手道:“好了,我都听得差不多了,你俩先下去吧。”
厅里又只余我三人。宋知府噙了一口茶,细细品着,“我瞧二位都不错,平分秋色。可惜呢,我宋某只有一个女儿。我也期盼着她能嫁个称心如意的好儿郎。难呀!”说吧拈着胡须眯着眼睛冥想去了。心里真是急得冒烟,这这这是什么意思呀,成或不成,给个准话呀。要是不成,我立马准备马车银两,晚上就偷了宋辞私奔去!
不过还好,至少还能跟柳庄旗鼓相当,有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要是因为之前我行为不端,就将我一棍子打死,也只能是有冤没处诉,走逃婚这条路。

宋知府仿佛入定了一般,我和柳庄大眼瞪小眼,尴尬万分。突然宋知府双手一合,眼放精光:“有了!不如二位比试一番,一来看看二位才识,以后也好举荐合适的官职;二来分个高低,赢者即是我宋某人的东床,输者嘛,也好放弃的心服口服。二位意下如何?”
不要呀!我一个草包跟他一块美玉,还用比嘛。宋老头子嘴上说着公平,心里果然还是偏向于柳庄。柳庄当然求之不得,连忙应了。宋知府又瞧向我这边,我又怵了,唯唯应道:“全凭宋大人安排。”眼下拒绝形同于失败,还不如放开搏一把,若是赢不了,还有最后一招呀,逃呗!
宋知府呵呵笑着,似乎对自己这个馊主意得意非凡。“江南两大才子的对决,老夫很是期待呢!”又低头思量了一会儿,“择日不如撞日,现下两位都在,不妨今日就开始比试吧。公平起见,比试分为三场,三局两胜。两位的文才我都已领教过,也没什么可比性,这第一场,不如我们来比……”他又顿了一下,似是在考虑。我心稍稍安了点,写文章什么的,最讨厌的说。
“比下棋吧!”宋知府幽幽的吐出几个字,字字都是石头呀,刚提起的心一下子被压到了尘埃里。救命呀,我唐诗诗生平,还从未下过棋!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别着急哈,过了这关,媳妇儿就能娶回家了~~

鉴于放假,这两天说不定会断更喔,莫拍,我遁了~~~






第28章 对决!唐二VS柳庄!
“俗话说得好,以棋识人,棋盘虽小,但内含乾坤,变化万千。坐照通幽、若愚守拙,以退为进,攻守兼备,深藏不漏,虚怀若谷,天下之大,也不过方寸之间,人生之长,局中一子罢了。”
宋知府兴之所至,摇头晃脑说了半天,我听出来什么意思了,左右棋品如人品,我这种不会下棋的,那就等于没品。救命呀!我还不想第一局就扑街呀,那以后的就不用比了吧。
“须知弈棋也需要一个相得益彰的环境,不如二位随我来后花园,小湖之畔,凉亭之上,倒也算上风雅了。”
说罢起身带我们去后院,我跟在后面抓耳挠腮,怎么办怎么办。突然瞄到小路一旁垂手而立的扫地小厮,主意上来了,偷偷摸出一块碎银塞到他手里,悄悄在他耳边递话:“快去找你家小姐,就说唐诗有难,叫她速速来后花园里救我!”那厮却傻傻的立着不动,难不成是聋子,天要亡我呀。
待走了许久,回首见那路边没了人影,悬着的心方才安了一点。后院假山奇石交叠,奇花异草丛生,倒也是用心打理过的。但此时哪有心思欣赏,只想着待会的棋局怎么应付过去。
四角凉亭,名曰林间,实在雅致。下人早已备好了瓜果小吃,亭子正中的方桌上已放置了棋盘棋子。我和柳庄相对坐了。柳庄拱了拱手道:“那愚兄就献丑了。”说罢就从棋篓中摸出一枚黑子,就要落下。
“且慢!”我叫道,“我突然有点口渴,不如,我先饮点茶水可好?”眼下只有先拖着了。
这时有丫鬟斟茶过来,我端着细细品着,心里焦灼的数着数。不多时,听得院外踢踢踏踏有人疾奔而来,我的心突然就安了,慢慢了喝完了茶。抬头就看到宋辞着了男装,已到了拐角之处。
“辞儿,你怎么来了?”宋知府话带不悦。
“听说两大才子为了妹妹在这里比试,这样的盛事,辞儿可不想错过喔!”她甜甜的笑着走了过来。立到宋知府身边:“父亲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事,也不告诉辞儿一声,我也好来做一个见证呀。”
宋知府瞥了我一眼,“哼!不告诉你,你不也知道了嘛!时候不早了,两位还是开始对弈吧。”
柳庄闻言不再客气,稳稳的落了一子,我拈起白子,却不知道下在何处。宋辞上前一步,拍拍我左边肩膀说道,“我还是站在唐兄旁边,给你打气好了!”
我抓耳挠腮,她偷偷递了个眼色过来,我顿时悟了,还是我娘子聪明,连忙将棋子落在黑子的左边。接下来就方便了许多,但凡柳庄落下一子,宋辞就会偷偷触碰我左边或者右边的臂膀,我便依方向贴着他的棋子放置。虽然没占的什么便宜,可也不至于落后许多。过了不久,倒也看出来些门道,不过是围追堵截,吃子落子罢了。
许是小动作太多了,宋知府看在眼里,咳了几声道:“辞儿,你还是站在我这里,一同做个见证的好。”
这招釜底抽薪用的真妙呀,我顿时失去了主心骨,一时手忙脚乱,真不知道如何下起了。
“若论起下棋呀。还是我林表姐厉害,平心静气,斟思细琢,瞻前顾后,统观全局,我估摸着,杭州城里不见得有谁能是她的对手。”宋辞突然说道。
宋知府淡淡应道:“不见得吧,改日有空,倒要找她过来比试一下。”

我再傻,也知道宋辞在提醒我,要静心思虑,当下不在烦躁,只用心研究棋局,慢慢也觉得有几分趣味,虽然不断有白子断气被提走,但是偶尔赢得几枚黑子,心里倒也欣喜。
毕竟棋艺悬殊,盏茶功夫,我便不敌柳庄,败下阵来。柳庄起身拱手道:“承让!”眼里满是欣喜,他已向着胜利前进了一大步,而我,已失了三分之一的胜算。

“柳庄好棋艺呀,这唐诗嘛,还有待磨练!”宋知府道,“此局柳庄获胜!”言罢还别有用意的看了宋辞一眼。
虽然早已预知了这个结局,心里还是很委屈,恨不得找个角落大哭一场,但眼下绝对不能失态,强作欢笑,“恭喜柳兄!”
“不过才第一局罢了,胜负未卜,唐弟不必客气。”

宋知府又约定明日一早来宋府进行第二场比试,我弱弱的应了,想要同宋辞叙上几句,都被宋知府遣送了出来。
柳庄迟疑道:“唐弟,这宋家小姐,虽说是我们一同见到的,不过你不是不怎么喜欢吗,怎么会?”
拜托!那时候我把她当情敌了好伐,我怎么知道会一步步踏入她的温柔陷阱,万劫不复呢。
“不过,这宋小姐,我也是志在必得,绝不会让于唐弟的,我们,明日再比吧。”柳庄倒也决绝,甩甩袖子走人了。
老爹忙不迭的凑过来,一个劲儿的问我,宋知府是怎么说的,是不是已经同意把唐诗许给我了,这些聘礼怎么处置呀,要不要送到府上去呀。我只淡淡应了一句,“搬回客栈吧!”便失魂落魄的走了回去。

晚上躺在床上,我强迫自己睡着,不管明天面对的是什么挑战,我都要养足精神,全力以赴。因为押上的是我和宋辞的幸福,我不能再输,也输不起。

第二日早早去宋府报到,不料柳庄比我还早。宋知府用完早饭,看我俩严正以待,很是满意。点点头道:“这第二局嘛,我已经想好题目了。管家!”
老管家闻言上堂来,一人给了一个沉甸甸的布袋,乖乖隆迪东,还真是重。打开一看,更是咂舌,一百两纹银呀。
柳庄不解道:“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圣上慈悲,以万民苍生之福祉为己任,我等更应该体恤民情,造福于民。两位且拿这一百两银子出去,各自用在城中穷苦百姓身上,看谁做的善事更大,谁赢得的赞誉更多,便是谁赢了。切记,只能动用我给的这一百两银子,若是动用外力,形同主动退出。”说罢还看了我一眼,眼神里的东西我看懂了,怕我用老爹的银子作弊呗,连忙拱手道:“学生谨遵大人教诲!”
“去吧,一日为限,晚饭前回府。”

这宋知府真是有钱,不过一场比试,居然拿出两百两纹银,转念又想,事关宋辞终身大事,倒觉得两千两也不亏了。出了府门同柳庄告辞,两人分头行动。
一路上看道路两边众生芸芸,心里揣摩着一百两银子该用在谁身上。要是给那群孩子们买包子,这钱足够一年的量了吧。不过几个蓬头小子身上带这么些银两,只会是祸不是福。自己也原打算有朝一日有了钱,就建个住所收容他们,但这一百两,不过是杯水车薪。该做些什么好呢。
大街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杂耍的、叫卖的、兜售的,不绝于耳,倒也是一派盛世太平之象。穿过长平大道,往西街走去,零零星星有人蓬头垢面,携儿带女,满面仓惶之色,好奇问询,原来钱塘江上游连日暴雨,已成洪灾,淹没了周边数十个村庄。村里父老不得已,只得举家逃往杭州城里避难,期盼洪水早退,好回乡重建家园。
心中暗叹天灾人祸,旦夕祸福,谁都无力抗拒。有心将手里银子分与他们,但无奈银子太少,根本不够塞牙缝的,回头还是让老爹弄几个粥铺施粥与他们吧。
心里身上都沉甸甸的,我继续往西六街行去。前面一个老妪年近七旬,佝偻着身体端着一个大罐子吃力的迎面行来。因为行动不便,那罐子随时都要掉下来。连忙上去帮她拿起。“老奶奶,我帮你拿把,你这是往哪里去呀?”
老太婆抬起满脸沧桑的脸旁,浑浊的眼睛里有了几许笑意:“真是好心人呀,家里没水了,我去打点水回来。”
“那你家里人呢?”
“唉,别提了,我那老伴和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