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侠道行-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境界离白庸还非常遥远,以亿做分母至少也是虚空境巅峰,一般而言达到百分之九十九就很难杀死了,因为恢复力的百分比状态是相乘的,而不是以原有状态的百分比相减,并非杀死一百次就为零。

而且《万灵生死经》好歹也是八品镇道**,比《天魔斩仙诀》要精深,其中也有针对前期功法疲弱的弥补之法,就是以补天诀来快速回复神魂力量。造化弄神诀有缺陷,无法十全十美,那就不强求将此法创造得尽善尽美,而是以辅助手段填补缺陷。

造化弄神诀虽然还是刚刚上手,可补天诀白庸早已运用得炉火纯青,领悟得十分透彻,只是碍于自身修为,无法将效果进一步提升。基本上如果他的元神毁灭,重新复活后只要一炷香的功夫就能完全恢复,毕竟修复元神比修复肉身来得方便,无形之物相比有形之物少了许多要害之处,可以大刀阔斧的作为,无需有所顾及,而且,这段时间也会随着他对造化弄神诀的领悟加深而快速减少。

在太虚界找个修炼场所可比在外面方便多了,无论是极阳之地,还是极阴之幽,都可以找到。《万灵生死经》乃是妖族圣经,自然是要找一份妖气浓郁的场地。这倒并不难,毕竟玄宗也是有不少妖族的修真者,不过纵然是充满妖气的修炼场所,也是山清水秀,里面的妖气也不是那种戾煞属性,而是充满了灵动和清幽。

白庸最后选择了盘丝洞,这处地方一般是作为妖族破蛹而出的场所,也是孕育生命的地方,因此充满了“生”的气息,对《万灵生死经》有极大帮助。

洞内到处是裂开的茧蛹,有许多还残留着原主人强大的气息,这些蛹如果剥茧抽丝,弄出来的都是制作宝衣宝甲的罕世材料,一些炼器的弟子也常到这里找材料。

整个洞看上去就是一个巨大的蚕蛹,到处是丝线,一不小心就会被缠住双脚,凭借这些丝线的韧性,哪怕是锋利如龙渊剑也不好斩断。白庸也被缠上两三次,都是运足了功力,才能勉强挣脱。

为了能加快修行,他特地找了一个大一点的蛹,从裂口处钻进去,里面的“生之妖气”浓郁得令人窒息,仿佛变成了另外一方天地。

盘膝坐在蛹中,白庸开始回忆**,并将体内真元化为妖元,随着内功运转,周围的气息也开始变动,围绕着这个蛹形成漩涡,明明四周都是浓郁的生之气,偏偏核心处却是死之气,一片幽静,白庸要做的,就是以生换死,将元神中的死之窍xùe给替换掉。

随着功法的运行,蛹的表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妖族文字,密密麻麻,忽隐忽现,如果是在平常,这些文字就会散播出去,一些动物沾到了,就可能转变成灵兽,再遇上一定机缘,就能开启智门g,蜕变成妖。不过现在有蛹阻隔着,气息散发不出,最后还是要反弹回白庸的身上。

说起《万灵生死经》,白庸曾考虑将其放入它石阁,不过打算低调处理,毕竟这是妖族**,太过盛兴反而要压倒玄宗的道脉气运。而且以他现在的资历和成就,还远没到能留下个人笔录的程度,只有等将来退隐的时候才有机会,当时候将**藏在普通的个人回忆录之中,等待有缘人发现。

“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形状……”

随着修炼的进行,生之气息在蛹的上面集结起来,而死之气息从蛹里面冲出,被生之力压制在下方,最后形成天之生门与地之死门。

人死容易,想活却难,死是必然的,活却是未必然,因此一般都是死的力量压倒生的力量,不过得益于环境的帮助,此时却是生的力量稳稳压住死的力量,这样一来,修炼造化弄神诀的最大难关就渡过去了。

天、人、地三种物质,只有人居中,是半阴半阳之物。天属纯阳,地属纯阴。凡人至十六岁开始损耗半阳中乾卦的一道道阳爻,阳爻破损,阳气耗尽,其半阳变为半阴,双阴合成纯阴坤卦,人体性命即分离而死亡。

上士闻道勤修实炼,将半阳中破损之爻,修复返补成阳爻,复归至半阴半阳状态;再将另一半坤卦的道道阴爻,复归为阳爻。至此则完成纯阳之体,与天道合,变为全真,可与日月长存。

此即古人所谓“顺为鬼,逆为仙,机关窍妙卦爻间”,也即“起死回生”之路。

**中的生死之门户,正是教人去情忘欲,知此出入之机,不起求生入死之妄念,不作轻生徇死之事,如此死门不有,生门常开,天长地久,可与天地同春。人生的来去因缘,旅途归宿的规律,生老病死的因由,命运沉浮的根蒂,荣辱顺逆等等来龙去脉,皆在自然法则的全息因果规律之中。

导致人死亡的根本原因,除情欲妄动害命之外,作为修真者,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关,就是清除本因之业。只有无因无尘,才能问鼎大道;只有无挂无碍,才能归根复命,长生久视。

“……其故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生之徒为取生之道,死之徒为取死之道,二者统言天地间人物生死的常道之理。人生于天地间,往往舍弃其取生之道,而妄取死之道,这是人不能全生的通弊也。

世间之理,从来都是“贪生而不生”。人若贪生之厚,只图享受,不重道德,只重物质,轻忽精神,其结果必然是求生反而无生之地。自贵之人伤内,劳贱之人伤外,**之人不能寿终正寝,此皆是取死之徒。

人与物一样,自有生以后,后天智识逐渐开启,好恶心生,贪物欲,事繁多,因之竭精耗神,促龄丧命。所谓动之死地者,亦是十中有三,是因为生之数不敌死之数,阴之机多于阳之机,造化生生之机的理气枯竭,故入于死之徒。

白庸的修炼,其本质就是将元神中的死之徒拔除,全部转换成生之徒,元神冥冥中沟通造化,从而将死亡的定数也一并从命运中剔除。

有了天然环境的帮助,再加上他早已领悟了生死之道,这是整部**的核心,因此修炼起来无比顺利,短短半个月时间,已经从门外汉跨过了初窥门径,再进步到小有成就,不可谓不神速。

出关之时,感觉全身精神抖擞,宛如重生一样,身体也因为得到生之气息的补充,而变得精力十足,不但没有因为元神修炼而虚弱,反而有所进步,可见元神和肉身本就是相辅相成的。

此外,上官婵先他一步出关,已经突破到三重雷劫的修为,倒是穆若愚迟迟未出,又过了三日,才在戏无涯的陪同下出现。短短数十日不见,他竟是个子长高了不少,唇上还有了些许胡渣子,显得成熟许多,本身修为则是突破了金丹经,凝练了两重窍xùe,相比下反而并不夸张。

听到解释,才知道这小子竟是进了岁月之间,按照一月一天的比例,在里面修炼了一年半,个子都超过白庸,成为“傻大穆”了。

这种延长时间的修行,在玄宗弟子中极少有人进行,就像传说中的长生界,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修真者为避免自身衰老而躲进时间流逝缓慢的长生界,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傻瓜行为。

以为这样就能长生,事实上无论时间流逝速度快慢,自身经历的时间是不变的,你在现实中一辈子修炼不成功,在长生界一辈子也不会成功,你在现实中能活一百年,在长生界也只能活一百年,只是对于生存在现实中的人而言你的年龄变大了,或者说虚长了几岁,可结局还是一样,会增长的只有年龄,寿命是不会增长的。

而岁月之间里除了灵气,什么也没有,同样的也没有奇遇,也没有机缘,怎么比得上在外修行,里面闭门造车一百年,说不定还比不上人家在外界的一个奇遇。

没有变数,就意味着一成不变,所以除了像穆若愚这样积累足够,就等着赶时间突破境界的,一般人也不会进去。

众人准备好东西,正整装待发,戏无涯却在这时候来了兴致:“稍等一下,提问,东海有鱼,将往何处?”

第二十六章虚空隧道

第二十六章虚空隧道

穆若愚眨了眨眼睛,以理所当然的语气道:“东海有鱼,自然是向东。”

戏无涯毫不客气批评道:“傻蛋,给我闭嘴,你小子也就适合回答一些故弄玄虚的问题,刚好能用小孩子的智慧门g对答案,遇上正经的道问,一下子就会露出马脚。”

穆若愚一副委屈表情道:“可是,都要去东海了,不往东难道还往西吗?”

上官婵一本正经道:“正是如此,正州不在神洲中央,东海也未必在东,有民住东海之东,则东海于其在西,欲去东海当往西行,如民住东海之北,则东海于其在南,欲去东海当往南行,故吾等所去的方位,应是东海所在的方向。”

戏无涯点点头,不置可否。

白庸答道:“天下有鱼之河泽,非东海一处,故吾之将往,与东海无关,而是有鱼之处。”

戏无涯笑着抚摸髯须。

臧森罗道:“人之觅食,鱼肉荤素皆可,东海有鱼,南林有兽,西山有蔬,北原有禽,与东海无关,与鱼无关,吾之将往,心之所安。”

“咦,你小子哪冒出来的你又不一起离开,回答个什么劲?”白庸拎出了这个想要不声不响混入其中的家伙,“而且你的回答看上去好像更全面,本质是一样的,还不是拾我牙慧。”

“我为什么能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鉴,是借鉴,谢谢。”

两人回想起当年在求是峰上听道的一幕,不由得会心一笑。

这时臧森罗又拿出一样东西递给白庸:“这是玄尊命我带给你的,说到了狱洲也许有用。”

玄尊送的东西?那可要好好保管。白庸接过东西,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小球,这玩意所有的玄宗弟子都认识。

“天衍球,这种东西有什么用处吗?”

天衍球是一种类似幻石的东西,不过功能要更加强大,除了记录景象外,还能以个人意识进行推演,当你将神识投射进去的时候,将会进入另外一方天地。

对这个东西玄宗一般用来做两件事,一是推演星体的运转轨迹,比如将个人设想的星体运行图投射在天衍球产生的世界中,然后输入诸代前辈们发现的狱洲规律,加速时间流动,推演运行轨迹是否会出现差错,又或者拿来跟真实的星体轨迹对照,从而发现细节处的差别。这样的推演,对于研究阵法或者星象运行有极大帮助。

另外一中用途,就是帮助弟子的领悟。比如由修为高深的长辈,将星辰诞生与毁灭的情景在天衍球当中模拟出来,放给弟子们观看,从而参悟一些玄妙的定律。不过考虑到弟子的境界若是不够,提前看了反而效果不佳,就像同样的百两银子放在乞丐手里,和放在商人手里,产生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会坐吃山空,后者则会以钱生钱,所以一般都是等到弟子突破天人境后才会开放。

白庸在红世双巫的交战中,就曾参透了星辰毁灭的意志,他的生死之道就是借此机缘领悟的,所以回来后并没有观看,毕竟他这种以生命危险为代价,来亲身体悟得到的经验比作为第三者观看要来得更加深透。

此外,据说当年的玄圣曾经游历其他位面,亲眼目睹一个世界的诞生与毁灭,也留下了记录景象的天衍球,不过规定只有虚空境的强者才能观看,否则会被景象反客为主,夺取神智。

臧森罗道:“玄尊只是命我将这些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