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逼良为妃-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语;听顾沅复述了皇帝旨意;只淡淡道:“我也悬心王爷身体;只是一时不得回去,让元礼回去也好,只是烦劳顾女史转告陛下;王爷身体不好,起居不便,在云州多年,早习惯了,靖州就不必去了。”
    “臣必定转呈。”钦命在身,按制礼数就与平常不大一样,顾沅欠了欠身,见恭王妃并没有再说话,也没有送客的意思,反而是怅怅然地走起神来,便挺直腰板,重新摆出一副恭敬架势。
    房里一时冷了场,顾沅面前空空如也,一杯茶水都没有,恭王妃身后几个嬷嬷侍女全数低眉垂眼,既不添茶倒水也不上来圆场,只泥塑木雕似的纹风不动,成了纯粹的摆设。
    或者这就是恭王妃无声的抗议?手段这样孩子气的简单直白,反而让顾沅想起皇帝闹脾气时的样子,心里不由自主地微微一软,她不动声色地悄悄打量恭王妃,脸色是血气不足似的苍白,眉眼却被衬得乌黑,无论是单个五官还是整体轮廓,都可以显而易见地找出皇帝与她的联系来,唯一不相似的,就是眉宇之间的气质,似乎是多年不得意的缘故,恭王妃眉间皱痕甚深,嘴角也微微下垂,带出几分愁苦相,却并不似元礼一样城府深沉得让人生出戒心。
    顾沅打量恭王妃的同时,恭王妃也在打量顾沅。有之前那么一场冲突,她对顾沅的印象自然不好,只是眼前的顾沅与旁人口中的顾沅大相径庭:模样不坏,但也称不上倾国倾城的绝色,举止里没有一丝轻浮妖媚,反而一派稳重的书卷气,衣着也是中规中矩,让人挑不出毛病,可也不能让人眼前一亮,这么个人物,做皇帝的近臣是够格了,可怎么看,也没法和皇帝独宠得失了分寸的枕边人联系到一块儿。
    难道真如元礼所说,皇帝偏好西洋玩意儿,所以才与这个顾沅志趣相投?恭王妃习惯性的蹙起了眉头。平心而论,她并不愿意见到顾沅,顾沅的一切,都让她想起宁寿宫里她那几场失败的进言,看着仿佛无关紧要早已平息,却仿佛一根无形的小刺梗在胸口,没有性命之忧,却总时时隐痛,无法舒坦,可皇帝的偏爱和固执让人吃惊,连太后都不得不让步低头,她这个本来就该谨言慎行的人又有什么立场再开口呢?一念至此,恭王妃更觉兴致索然,最后看了对自己的冷漠安之若素的顾沅一眼,淡声吩咐:“我身体不适,不能久坐,叫世子来,让他代我招待顾女史。”说完径自起身,穿过后堂走了。
    她这尊大菩萨一去,屋里一干内官使女都松了一口气,气氛立时活泛起来。掌事许全立时遣人请元礼过来,又一叠声地催着上茶点,正献殷勤的功夫,元礼缓步进门,身后小厮托着一盘子黄橙橙的点心并两盏黑药汁,送到顾沅身前,朝她微微一笑:“阿母吩咐,顾女史喜好西洋玩意儿,茶水点心要按西洋人的方式招待才对路,我昨日遣人找遍全京城,才找出一个会做西洋点心的厨子来,请顾女史赏鉴,至于这个,”他指了指那两盏黑药汁,“皇上时常称赞顾女史对西洋器物了如指掌,这样东西总不会不认识吧?”
    依旧是那副面带春风语带试探的做派,是不是只要自己在这里露了怯,那名不副实的草包名声立刻就会传扬出去?顾沅眼神微沉,不闪不避地接下了元礼的挑战:“这是西洋人惯喝的东西,称之为‘咖啡’,味苦辛,可提神,臣年幼时曾随阿父尝过一回。”她拿起一盏略一端详,浅浅尝了一口,“此物饮法因人而异,世子若是不惯,还可添奶添糖。”
    “那是小儿郎的喝法。”元礼拿起另一盏,看也不看地一口饮尽,却向着顾沅殷勤道,“顾女史可要添些糖?对了,我听说西洋人喝茶也是如此?”
    “世子博学广闻,正是如此。”顾沅不再多想,将手头那盏咖啡喝得干干净净,告辞回宫,只是才踏出恭王府门,便觉胃里隐隐作痛,胸口烦恶欲呕,天旋地转之下,一个踉跄,吓得跟过来的一左一右两个小内侍放了轿帘,抢上前来扶住。
    “顾女史,没事吧?”两人叠声地追问,脸色比顾沅更苍白,仿佛要倒下的是他们似的。
    “没事。”顾沅平了平气,弯腰上了轿子,压住胃痛低声解释,“我喝了些咖啡,这是西洋人的饮品,煮得太浓了些,一时有些不适,休息片刻便无妨了。你回去告诉魏总管,倘若他不信,请他问一问魏院正,千万别惊动了陛下。”
    小内侍们连声应是,彼此使了个眼色,一个随着顾沅的轿子扶轿而行,一个快马加鞭回宫报信。
    “好猴崽子,够机灵,咱家没白心疼你!”顾沅的叮嘱晚了一步,皇帝早已下令,顾沅此行事无巨细都须得上报,不得隐瞒,魏逢春不敢怠慢,先亲自去太医院请了魏府来细细询问,待心里有了底,又入殿向皇帝禀报。皇帝果然闻之色变,召来魏府亲自询问了一番,脸色才缓和下来:“这么说来,只是体质不合的关系?”
    “是。”魏府道,“世人体质各不相同,有人与茶不合,有人与酒不合,也有人与那些西洋玩意儿不合,并非是病。”
    “话虽如此,阿沅近来太忙,朕担心她脾胃上落了毛病。”皇帝依旧忧心忡忡地蹙着眉,“你去替她诊个平安脉,倘若无事,朕就放心了。”
    “臣遵旨。”按道理太医院院正奉旨给人诊脉,是臣子极大的恩典,须得记档而后行,然而魏府不动声色地将眼前形势琢磨了一番,觉得于情于理都不是一件值得张扬的差使,便借着询问皇帝起居的由头将顾沅请了去,替她望闻问切了一番,见她脾胃并没有毛病,除了精神上有些过于健旺外,都没什么异常,才放下心来,又悄悄地去回禀皇帝。
    “顾女史身体康健,只是今明两天或许有些失眠,这是咖啡提神所致,就像喝了浓茶的人一样,后头也就无妨了。”
    皇帝松了一口气,与魏府的猜测不同,她并没有怀疑恭王府的意思,只是纯粹地担心顾沅的体质与咖啡不合。她对顾沅的偏宠如此明显而毫不忌讳,除非元礼不要命,不然就不敢再动什么手脚。
    因为担心顾沅失眠,皇帝特意将顾沅挽留在隆禧馆里歇息,果然与往日不同,眼看子时将至,顾沅的声音和举止里没有丝毫睡意,皇帝一面担心,一面却又有些窃喜,凑过去在顾沅的肩上轻轻咬了一口:“阿沅,我听人说过,欢爱一样可以助眠。”
    “臣不妨事。”顾沅按住皇帝的手,皇帝却并不肯放弃,伏在顾沅身上锲而不舍地咬她的耳朵:“明日沐休,不用上朝。晚膳的时候,母后也说了,朕明早不必去请安。要不,咱们再——”
    顾沅有些哭笑不得。皇帝年纪渐长,脸皮有变厚的趋势,撒娇耍赖的新点子也越来越多,再不能简简单单一两句话打发:“陛下忘了,臣明日还要去探望恭王妃?”
    皇帝蹙了蹙眉:“既然恭王妃没什么大碍,明天朕派崔成秀他们去就是了。”她不动声色地将冷笑压在心底,“也省得还有人起什么试探的心思。”
    “臣倒是还想去一趟。”顾沅道,“臣听说恭王世子从不出云州一步,可如今看来,却是广闻博识,对西洋事物甚是熟悉。臣多去几次,也许就能理出头绪来。”
    “内库里不缺西洋玩意儿,哪怕在云州,只要肯出钱,也一样买得到。想必是听那样的人说的。”皇帝不甚情愿,见顾沅再三坚持,只得应允,却又不甘心,拉着顾沅又胡闹了一回。
    正如顾沅所料,恭王府第二次的招待依旧是咖啡蛋糕,又搬出许多西洋器物来请顾沅辨认,顾沅一一答了,心里的惊异却越来越大——这样的熟悉程度,绝非几个洋货商人能达到的,难道元礼背后另有他人指点么?
    席终人散,元礼依旧是恭恭敬敬将她送出府门,才进书房,便迫不及待地将程素请了来:“先生,今日那顾沅诸多试探,只怕下一次——”
    “下一次,世子便送照常的茶点上来就行了。”
    “话虽如此,那福寿膏总要多服几次——”
    程素微微含笑,将手里把玩的那包白色粉末小心放下:“此物是福寿膏精炼而成,效用大得多,只要一两次,便离不得了。世子下一次,尽管与她开诚布公就是。”
    元礼依旧有些犹豫:“倘若陛下知道——”
    “就算是当今天子,也无话可说。”程素依旧是微微含笑,“此物可提神平气,乃是良药。在西洋也是价比黄金,无非有些小小的瘾头罢了。咱们这么殷勤招待,又有谁能说不是?”

☆、第79章

皇帝这时却不在宫里。太医院遣人来报;遂王动了胎气,已然发动;太后亲去探视;皇帝自然也移驾陪同,顾沅没能缴成旨;按规制本该和其他官员一样在隆道门内值房里等候听传,可崔三顺眼睛一转;便自作主张地加了一句:“小爷有吩咐;顾女史的字写得好,着抄一遍《地藏经》进上候用;笔墨里头都已经备好了;这就请吧?”
    崔三顺话音未落,值房里其他人的目光立时利箭一样落在顾沅身上。京里的风俗,凡有家人生子,为求新生子安乐易养,寿命绵长,多抄诵《地藏经》到寺庙供奉,书法好的臣子们替皇帝抄写经文,也算是题中应有之意,只是这样的殊荣在宫内宫外流言汹涌的时候放到顾沅身上,却只让旁人平添侧目。
    顾沅不动声色,叩头起身,她前脚才踏出值房,就听背后有人愤怒地低哼了一声:“奸佞!”他虽然刻意压低声音,但不过一窗之隔,哪里隔得住?窗内窗外一干人等都听得清清楚楚,崔三顺笑脸僵了僵,借着下竹帘的机会悄悄瞥了一眼,见是一个黑脸大胡子的六品文官,一脸正邪不两立似的怒形于色,心里稍一回想,便想起了这人身份。
    太监最是记仇,虽然按规矩不能言政,但在宫里浸淫日久,自有一套婉转吹风的手艺。崔三顺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陪顾沅进了甬道,转过两道影壁,把她一直送到清和殿的月台上,才又含着笑朝顾沅拱手哈腰地告罪:“眼看就要入夏,钦天监选了日子,佛诞之后宫里各处搭天棚,偏偏师傅不得空,临走前吩咐让我亲自去内务府看材料挑工匠,我这就过去一趟,就不在殿里伺候了——小爷临行前有口谕:今儿小爷回来得晚,顾女史且自便,按时进晚膳,不必候着。”说着又啧啧称赞,“咱们小爷就是心细,什么事都想着,今儿午膳进得不好,还担心顾女史也进得不香呢!”
    顾沅一只脚已经进了殿门,又收了回来,回头看向崔三顺:“怎么会进得不好?”
    “听说是梧州的一个愣头青御史,叫什么崔严的,奏对的时候口无遮拦,惹得小爷不快。”崔三顺一脸忠心耿耿地愤慨,“就算是阁老的门生,也不能顶撞真龙天子呀!顾女史知道,咱们小爷向来宽宏大量,对着臣子,只有和颜悦色的,可泥人儿也有土性,被那姓崔的一气,午膳只进了几筷子,那姓崔的不依不饶,说是下午还要递牌子请见,这么纠缠下去,万一气伤了龙体可怎么得了?”
    “梧州?”顾沅眉尖微蹙,已经明白了大半。
    皇帝近来批折子添了新规矩,龙案最右边的一摞折子,是挑出来要顾沅读的,这一日顾沅回来得稍晚,其他奏折都已经被文书女官收拾起来,只有那一小摞折子孤零零地留在案上,衬得空无一人的暖阁格外冷清,让顾沅也不由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