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截教封神-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纣王根本不关心这等事情,现在只想玩乐,听二人一说,就问,“那依你二人之见,该如何处置姬昌呢?”

费尤二人道,“一来可向西歧索要大批财物进献大王,二来,可让姬昌出兵,协助闻太师剿灭北海判乱,并且,闻太师全军的粮草以后全由西歧供应。如此一来,大王也可省下不少财物。”

纣王听说能得不少财物,早就心动。能有财物入库,就能花天酒地,及时行乐,大笑道,“就依你二人之言。本王正想造一个酒池肉林,以便和妲已爱妃在其中行乐,就让姬昌出钱,也算让他赎罪。”

二人领命而去,把纣王的话转告了伯邑考。伯邑考一听,马上答应,只要能把人救出,再多的钱财也拿得出,又送了费尤二人一笔财物,二人笑眯眯的去了。

伯邑考马上命人从西歧又运来一批财物,上献纣王。纣王下令建造酒池肉林。

没多久,酒池肉林建好,纣王在其中大宴群臣,伯邑考因献钱有功,也获准参加。

纣王和群臣在酒池肉林中欢歌艳舞,玩得不亦乐乎,突然听到有人哭泣,纣王大怒,命人将哭泣之人带上前来。不多时,哭泣之人带到,纣王一看,原来是伯邑考。

因为伯邑考献钱有功,纣王也不好马上杀他,就怒问道,“本王正在开心之时,你却哭泣,可是相诅本王不成。”

伯邑考哭道,“小臣不敢。只是小臣父亲还在牢中,小臣想起大王曾说酒池肉林造好,就放了小臣父亲,想到马上就能见到父亲,才喜极而泣,请大王恕罪。”

纣王听了大笑道,“这点小事就让你哭个不停,也罢,今日本王高兴,就放了你父亲。你自去领人吧。”

边上有大臣正要说话,纣王却大笑道,“众臣饮酒,莫要让此等小事误了行乐,快快饮酒。”

伯邑考听了忙跪谢纣王,趁众大臣正在饮酒,脱不开身,赶紧去牢中救了姬昌。伯邑考令从人马上将姬昌送出朝歌,快马加鞭,赶回西歧,自己却留了下来,以掩护姬昌离去。

正文 065 脱险

065脱险

近日又看了《封神榜》原着,发现书中多次出现王皇不分,再看自己,也有这种现象,现在改正,以后书中全是王,因为皇是秦始皇才开始的。另外,再次说明,这本书和《封神榜》完全不同,书友只可借签。谢谢。

----------------------------------------------------------------------------------------------------------------------------

姬伯邑考奉师命下山救父,用了散宜生之计,行重金贿赂费尤二人,又得申公豹相助,终于借修建酒池肉林之机救得姬昌。伯邑考命人将姬昌马上送回西歧,自己为了掩护父亲,却留在了朝歌。

次日天刚亮,驿馆中就一片沸腾,伯邑考出去一看,原来是微子启和微子衍二位大人前来。忙上前迎接。

微子启和微子衍为何而来?昨晚纣王下令放了姬昌,二人就觉得不对,想姬昌无辜被囚,怎会不心生怨恨,若放其回归西歧,只怕立时就要造反。二人商议之后,为了商朝江山,就算是委曲了姬昌,也不能放虎归山,决计不能让姬昌回转西歧。今日一大早,二人就面见纣王,陈说原由。纣王闻之,就想干脆杀了姬昌。二人忙阻止,道大王既然放了姬昌,再行杀之,于名声有损,不如将姬昌软禁于朝歌,只不让其回归西歧也就是了。纣王也不多想,就让二人前来行事。

伯邑考昨晚就想到会有此事,所以才连夜送走姬昌,此时就此二人前来,故作不知,让前行礼完后说道,“二位大人真是客气了,家父昨晚才脱困而出,二位大人这么一大早就来看望,实在是不敢当啊。”说完,连连作辑。

微子启二人闻之,面色尴尬,只道,“还请西伯候暂留朝歌,休养身体,我等还想与伯候把酒言欢呢。”

伯邑考心中冷笑,这二人平时也称正臣,没想到此时却来出面。又一想,也就释然了,这江山必意是他们家的,纣王再不好,也是他二人之弟,也没有反帮外人谋夺自家江山的道理。

伯邑考面色平静,说道,“还要禀告二位大人,家父已经连夜赶回西歧去了。”

“什么?”二人大惊,没想到姬昌如此迅速,竟然连夜就走了。如此一来,更可证明他有反意,只是,他把长子留下来干什么?二人疑惑的看着伯邑考。

“二位大人,大王曾经下令,要西歧出兵援助闻太师平叛,还要供给以后闻太师的军粮,此等大事,若无家父在西歧主持,怕是会出差错。家父得大王开恩,免罪获释,正要勤劳王事,以报王恩啊。就是小人,不久也要到闻太师军中听命,以劳王事,以报王恩”

微子启二人听伯邑考如此一说,却也说不出话来。还说什么呢?看人家说的多漂亮,不仅没有怨言,还勤劳王事,真是大大的忠臣啊。二人也不知伯邑考说的是真是假,但姬昌走了却是真的,而且走的理由也很光明正大,让人找不出一点借口。人家还把长子也当作人质留了下来,如今却是不好再去锁拿姬昌了,不然,就是逼人家造反了。

二人无法,只好回去向纣王复命。纣王听了二人转述伯邑考之话,笑道,“没想到这姬昌还真是大大的忠臣啊。”二人苦笑,心想,本来是忠臣,被你这么一弄,就不知道啦。向纣王说道,“大王,虽说如此,但也不可不防。可写一信到闻太师处,让其对伯邑考多加管束,必要小心。闻太师忠贞之人,必不会有负大王。”

纣王虽说已经昏庸,但此事事关江山,却是不可不防,当即写了封私信给闻太师,要其待伯邑考到后,小心提防于他。又听从二人之言,下了道旨意给姬昌,一面对他多加安慰,一面让他快速出兵,援助闻仲。此举却是二人想要多耗西歧兵力,以防姬昌作乱。

姬昌一行人等日夜赶路,终于安全抵达了西歧。伯邑考早已安排人马等待,接到姬昌之后,西伯候属下才是放下心来,众人说起此次营救,都对伯邑考赞不绝口,对他留在朝歌,又都十分担心,还是散宜生言道,“大公子必有妙计脱身,我等不必替他担心。”

姬昌回到西歧主持政务,因为伯邑考还在朝歌,不敢违抗圣旨,点了兵马,备了粮草,送往北海闻太师处。与此同时,伯邑考也在纣王派人监视之下,前往闻仲军中效力。

西伯候姬昌经此一难,对纣王已经失望,秘密做着造反的准备,只是想想商朝猛将如云,如闻仲,黄飞虎等更是久经战阵,西歧虽然富裕,兵事却是不兴,如何能是商朝对手。姬昌为此一事,日夜难安,茶饭不思。想来想去,也只有广招天下贤才,或能与商朝对抗。

姬昌想广招天下贤才,却又不能大张旗鼓,正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属下却来禀告,近日多有各地贤才前来投靠。姬昌又喜又惊,喜的是自有贤才来投,惊的却是不知为何。

这一日,有一道人前来候府,要面见姬昌。见面之后,却是拿出书信一封,交给姬昌。姬昌接过一看,忙站起身起阅读,原来是伯邑考之师玄黄圣人之信,送信之人却是其弟子孔宣。

玄黄在信中言道,姬昌之事他已知晓,西伯候你多年来对我截教在领地传教一事多有臂助,伯邑考又是我的弟子,你既有难处,我截教也不能坐视不理,我已下令让截教门下弟子去西歧投奔与你,他们都是伯邑候的同门,你放心任用。另外有一人,不是我截教门下,却有大才,现在正在你西伯候领地上,要你自己亲自去请,才能请到。你若能请到他,则大事可成。你可让他放心,他若肯来帮你,我截教门下全部听他号令,决不多言。

姬昌看完此信,心中大喜,多日的烦恼一扫而空。向东面磕头而拜,多谢玄黄圣人的关照。起身向孔宣道,“仙长辛苦了。圣人在信中已说明一切,姬昌不甚感激。只是我儿伯邑考还身在险地,不知圣人可有安排?”

孔宣笑道,“伯候放心,伯邑考是我师弟子,我师怎会让他身处险地呢?那闻仲虽是商臣,但也是我截教弟子,伯邑考师弟在闻仲处,必定无事。而且,我此次下山,也是奉师命前来帮助师弟,定会保师弟无事。”

姬昌听了孔宣的话,才完全放下心来。先将来投的截教门下安排妥当,又安排孔宣带领援兵前往北海,好与伯邑考会合。最后,才想起玄黄信中提到的大才,吩咐属下,四下寻找,必定要找到此人。

正文 066 归周

066归周

西伯候姬昌被儿子姬伯邑考救出,心生反意,玄黄借机下令命截教中人全力支持西歧。一时间,截教中人纷纷投奔西歧,使西歧实力大增。孔宣也奉师命下山帮助伯邑考。姬昌则照玄黄信中所言,命属下四处寻找大才之人。

玄黄信中所说大才之人正是姜子牙,他自隐居西歧之后,整日钓鱼为乐,闲时也利用自己学得的知识帮助百姓,日子过得倒也舒适。周围的百姓也感其德,都对他称赞不已。

西伯候姬昌命属下寻访大才之人,属下自然不敢怠慢,也有官员前来探访姜子牙。探访过后,官员都觉姜子牙不是等闲之辈,赶紧向上面禀告,一级级上去,不多时就到了姬昌那里。

姬昌虽然政务繁忙,但只要属下说访到贤才,仍然亲自去请,以免错过。纵然一直没有找到玄黄所说的大才,依然不敢怠慢。这一日接到属下禀告,又访到贤才,赶紧动身,亲自去请姜子牙。

到了姜子牙处,姬昌言辞谦逊,态度恭敬,姜子牙先就有了好感。姬昌经过与姜子牙一番谈话之后,也感到姜子牙确有大才,只是不知是不是玄黄信中提到之人。

姬昌恳请姜子牙出山相助自己,姜子牙为难道,“伯候有所不知,你属下多是截教中人,而我却是阐教中人,我若到你属下,只怕截教中人不服,反倒要坏了你的大事。”

姬昌一听此言,顿时知道此人就是玄黄信中提到之人,心中欢喜,笑道,“子牙多虑了。你不知道,截教玄黄圣人早就有过吩咐,若你肯出山相助与我,我属下截教中人一体听你号令,决人食言。”

姜子牙一听,摇头不信,他自入阐教,因为天姿有限,修道不成,没少受人白眼。下山之后,更是无人理睬。此时听姬昌说玄黄圣人对他另眼相看,如何肯信。

姬昌多番劝说,姜子牙只是不信,最后姬昌无法,只好拿出玄黄写给自己的信来证明,姜子牙才知确有此事。又想起当年初上昆仑山时,玄黄引自己和申公豹上山,并赐了两颗黄钟李。对自己,玄黄可谓恩重如山,现在又如此器重自己,还要命截教弟子都听命于自己,这份信任就难能可贵了。

姜子牙考虑再三,就算不看姬昌亲自上门来请自己的盛情,光是玄黄的人情,自己就还不了。罢了,反正阐教门下也无人看得起自己,就帮姬昌一回,也算还玄黄圣人的情了。

姜子牙有此打算,就答应了姬昌所请,同意出山。姬昌大喜,让姜子牙和自己一同乘车回城。二人同乘一车,一路上众人跪拜,姜子牙只觉人生至此,才有一些意思,对玄黄和姬昌更为感激。行至半路,拉车的马突然受伤,姬昌不顾自己伯候身份,亲自为姜子牙拉车。姜子牙本已感激,经此一事,更感到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