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醒覆雨-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柏眼睛一亮“这是本浪子的老本行了,看我去处理!”

范良极斜着双眼,爱搭不搭的道“得了吧!你还是叫上你的大少爷帮你压阵安全点,不然可能你这英雄没当成,反而成了‘阴雄’,到地府去享受去了。”

欣然噗哧一笑,擦了擦眼泪。

韩柏一脸通红,就欲动手。

我伸手把韩柏拽住“走吧,你们帮我弄走酒楼里的人,正法红由我出手。”说罢转头朝成公彦笑道“欣然的安全,就拜托成老了。”

成公彦举起茶杯,一饮而尽。

大名府,天然居。

天然居这个名字,做酒楼的取得多了,不过若要说哪里的天然居最吸引人,那十个食客里至少有八个会推荐大名府的天然居。

这个天然居分为三层,装修挂饰都有区别,自然招待的客人也有讲究。

如果你是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陕北大汉,那么可以在第一层找个桌子,就算桌子有别的客人,大都也会欣然和你拼一桌,干两碗高粱酒,以示亲热。

如果你是喜欢附庸风雅,自得其乐的才子骚客,就可以到二楼雅堂订个雅座,和那些微带酒意的秀才们对上两句诗词,显摆显摆。

不过这第三层到是特殊了,据说只有酒楼的老板看得起的人才有资格上去,至于里面有些个什么物事,那也得看你有不有这个缘分撞个大彩,进去瞧一瞧了。

这天然居第一层由于龙蛇混杂,所以难免有些磕磕碰碰,不过这里坐场子的打手也还凶狠,据说在江湖中混过不少日子,大部分的纠纷都在没有酿成大事故之前就解决了。不过所谓之马有失蹄、人有失误,难免也会有一些硬茬搞不定,那时候只要老板出来请个客,别人多少也卖老板的面子,就不在酒楼里闹事了。

不过今天不知道撞了什么邪,居然有一个如瘦猴子般的老头和一个手拿大刀的彪形大汉起了口角,自顾自的在酒楼里打将起来。不但那个“江湖中混过的打手”被打了个半死,就是老板请客也没能让这两个人安静哪怕一时半晌。

这两个人当然就是喜欢演戏的韩柏和范良极了,为了掩饰身份,两人都没用自己趁手的武器。范良极滑稽的拿着把农夫叉粪用的三叉戟,舞得虎虎生风;而韩柏则是随手抢了谭渊腰间的佩刀,也煞有介事的和范良极演得有滋有味,忘乎所以。

我坐在一边,面带微笑的欣赏着这两个活宝表演。

蓦然,楼上突然传来一声怒喝,声如沉钟“楼下是那个在喧闹?快给爷滚!”

正打得昏昏入睡的韩柏立时来了精神,耸眉和范良极交换了个眼神,两人学着乡下人的口吻怒吼两句,硬向楼上冲去。

从楼上下来的是一个身高臂长,眼若铜铃的大汉,只见他手持一根镏金铛,一步一沉的走下楼来。当他目光触及向前奔来的韩柏两人时,先是惊讶,旋又变成轻蔑,镏金铛直接扫向范良极。

范良极三叉戟一碰即折,整个人从楼梯上夸张的滚落下来,倒在口子上直吐白沫。

韩柏立时泪如雨下,扑上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呼喝起来,声音甚是悲切。

整个一楼,除开我是一脸愕然外,其他众人都群情激愤,纷纷指责楼上大汉下手太重。

韩柏瞄了一眼,发现那个大汉赫然身着异装,连忙哭道“蛮子在我们的地方杀汉人了!蛮子在我们的地方杀汉人了!”

瞬时,刚刚还是你一句,我一句的众人马上目露凶光,同仇敌忾起来,不少人已经抽出武器就欲动手。

一个婀娜娉婷的身影出现在楼梯旁,莲步轻摇的朝楼下走来“哎呀,都是妾身的仆人太过鲁蛮,让这位老人家受惊了,不如让妾身看看如何?”

看着这副苍白而略显病态的俏脸,我在第一时间就认出了此人的身份。除开方夜雨那小子的未婚妻甄素善外,我还真的想不出会有第二个人是这般模样了。

是男人,哪个不好色?所以一楼的大汉都停下了脚步,一脸痴呆的看着甄素善从楼梯上走了下来。

既然有这个甄素善在,那么正法红肯定也不远!

我看了看三楼,蓦然身体一闪,直接朝甄素善扑去。

韩柏看见我已经手,马上拉起还在装死的范良极,把一楼的众人连拉带拽的“送”了出去。

甄素善愕然的看着我闪到其身前,连忙沿着楼梯迅速飞掠而上。同一时间,刚刚守卫在后面的拿镏金铛的大汉迎了上来,出手威猛。

这个大汉充其量也就是蒙大蒙二的水准,我右手直挥,将那不知道什么材质做成的镏金铛扭成麻花,直接插进了那大汉的腹部,还了给他。

木门木窗的破碎声起,楼上众人估计是有了甄素善的提醒,没一个人愿意下来迎敌,全部朝外面飞掠而去。

我和跟上来的韩柏、范良极震破顶层瓦面,立时展开气场收索起来。

甄素善和正法红竟然是朝两个不同的方向逃跑!难道他们不知道我的目的就是正法红,两人一起逃或许生率更大么?

我连忙吩咐范良极和韩柏去追截甄素善,自己却人影一闪,消失在空气中。

不多时,正法红出现在我的视野之内,她的目标赫然是守兵最多的正楼箭塔!

我踏破一处瓦面,手中酝酿了很久的剑气随手而发。

正法红的脚步正待要踏实城楼台阶,赫然发现一道凛冽的剑气追及自己的背心而至。说起来正法红并不是一个魔功深厚的主,不过她的功夫再差,也阴浸了有七、八十年之久,正所谓没有质变也有量变,一个急剧的翻腾,堪堪避过了我的剑气。

我微微一笑,只要正法红没有登上城楼,那么就算她混毒之术再强,也没得跑了。

身影一顿,我躲过正法红洒下来的一捧不知道什么毒性的白色粉末,手中五指箕张,朝正法红的肩头扣去。

这时,一个手提大刀的头陀猛然斜冲向我,嘴里还叽里咕噜的念叨着什么。

我看着掠出一段的正法红,心中大怒,双手一挥,无剑版的“江天暮雪”赫然勃发。

血,还是雪?

我甩开手中的尸体,步伐再次加快。

正法红的身影已经靠近城墙,若是稍有差池,估计她肯定可以逃掉了。

蓦然,箭楼突然发生了变化,刚刚还毫无防备的箭楼象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朝我们这边洒下了满天箭雨。

真是一场“及时雨”,我心下暗赞楼上校官的机警,一个急掠已经靠近了正法红的身侧。正法红身周突然炸出一篷血色烟雾,刹那间我的儒衫就灼烧一片。

硫磺、硝石!

我怎么也想不通这妖妇是怎么把这些危险品装在衣服里面的,难道她不怕爆炸?

一把扯下身上燃烧的衣服,我忙运气将其他的粉末挡在了身体一尺之外。

这时的正法红已经越离了城墙,象一朵红云般飘落。

我猛然看见箭垛前立着一座床弩,一把拉起,用尽全身真气注满了弩矢。

“飕!”

一颗流星直追正法红的身影而去……

第十二集 内外鏖战 章一百三十七 逆袭

每一个着名人物都有其成名的理由,正法红也不例外。

只见她在空中双脚一叠,猛然又把身形硬生生的拔高了尺余,望着即将从脚下掠去的弩矢冷笑不已。

“噗!”

就像正法红能在半空拔高身形一样,弩矢也违反常规,极不可思义的划出一道低矮的上弦弧线,准确的从其背心透心而出。

每一个着名人物都有其成名的理由,谁说不是呢?

弩矢震碎了正法红的全身经脉肺腑,就算是大罗神仙也没辙了。

我看着半空中那片妖异的血雾,心下唏嘘不已。早就知道正法红一定注意着城墙的箭矢,所以我在射出弩矢的同时,更夹带了一股精纯的先天剑气,如果正法红能够在空中腾挪一丈的空间,恐怕我真的就只能望洋兴叹了。不过可惜,她毕竟不是庞斑,抑或忽雷哲,就是有这个想法,那也仅仅只是个想法而已。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控制离手的剑气,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不知道耗费了我多少的精神,不但要展开庞大的精神力场,而且要锁定目标正法红,注意她的躲避方向,最后用意念作出引导。整个过程惊险无比,若是我在施展的时候,有人过来打扰,那么反噬的力量就足够我喝一壶的了。好在士卒们都知道我的身份不一般,没有过来骚扰。

“扑咚!”

一代毒后命丧大名府外,成就了“靖难战役”的又一次威名。(前面有两次,咳,好像貌似都和主角有关)

这时候,欣然的脚步声传了过来。

我头也没回,淡淡的道“欣然,知不知道你我没有相遇之前,我最欣赏尊敬的人是谁么?”

欣然从背后抱住我“有谁不知道你和纪大家子期伯牙之意?现在你为她报了仇,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的内疚了。”说着,松开双手,把“九律佩弦”递了给我“我知道你肯定心中有许多愤懑、痛苦、内疚,不如就趁着这手刃仇人之际发泄出来吧!”

我接过古琴,大笑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不管欣然一脸赧然,我席地而坐,双手如心疼自己的孩子一般抚过琴身每一寸地方,然后各归指位。

《广陵散》,在这金戈铁马的阵前,忆起当年黄鹤楼和怒蛟岛恣意琴韵的日子,不觉就自然的拨动了这个旋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这首《出塞》不知道陶醉了中华将士多少年。可惜,如今面对的不是那塞外陌上的外夷,而是自己骨肉相连的同胞。琴曲随着我心而起,这声音似是将敌我战士的心底搅动,将心灵中太多的无奈与惆怅都翻将了出来,一副副铮铮铁马、咆哮沙场的画面从每个人的心底浮现,似是看到了秦皇汉武那登高冀望、指点江山的豪迈,贞观开元那俯视众生、被四夷奉为“天可汗”的尊荣。琴声蓦然一转,曲调转为哀愁,似泣诉、似呢喃,将眼前这混乱战局融入了婉转的琴律,直透每个人的心灵。乐曲进入乱声阶段,我的情绪不由自主的被其带动,指法开始张狂,人也开始须发俱立,直如走火入魔。这时候,一串清脆悠扬的箫声如一道惊雷轰进了这洋洋洒洒的琴曲里,本来《广陵散》是一曲独奏曲,容不得半点杂音、瑕疵。但是这骈箫音却丝毫没有突兀的缠绕上了《广陵散》的旋律。慷慨激昂的时候,箫声就如牵引风筝的丝线,把琴声举上半空;若是旋律转入低沉婉转,箫音也陷入低沉,就如溪水上的一夜扁舟,随波逐流。

琴萧之声很快进入后序,当我用尾指勾出最后一个音符,就结束了对纪惜惜的祭奠。

芳魂已渺,何处有知音?人,不就在我的身旁么?

由于我的琴音是以无上玄功弹奏的,所以无论是大名府的守军,还是李景隆大营的士卒,都听了个清清楚楚、如痴如醉。但是,令李景隆没有想到的是,这首曲子也造成了他那号称五十万的大军开始陷入极其低糜的士气中,陆续产生了逃兵。

一边是守城有功,自认为占尽正义之理,士气高昂彭湃;

一边是攻城无果,心下埋有同根相煎的愧疚,士气低糜不振。

战争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可惜,有人却看不懂。或许是看懂了,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

李景隆现在正处于一种想退又不敢退,想留亦不敢留的境地。

虽然手下兵卒有四十几万之巨,但是他这个文官却在军中没有半点威信,连其副官耿兴邦都对其阳奉阴违,可以想见下面的士官的态度又是如何了。

一天;

两天;

三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