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侧文官依次为张良、萧何、陈平、郦食其、叔孙通、陆贾、娄敬、侯公、隋何、鲫生、管钟、甘轩,正所谓兴文乱武,时代动荡,烽火遍地,自然以武将居多,作用最大,但是一旦战事结束,那么文官的作用便会水涨船高,毕竟治国安邦,还是需要文官行政。
  龙天羽看着殿内人才济济,心中也是高兴,任谁能想到短短一年内,自己从起义一无所有,到现在作为天底下最强实力的王侯之一,拥兵数十万,有足以影响中原割据和朝代更替的力量。
  “明日便是登基大典,封将册官在即,各方面准备如何?”龙天羽气势雄浑,颇有君临天下的王者之风。
  萧何迈出行列高声道:“启禀汉王,臣与诸位大夫已将国法《九章律》制定完工,在秦朝的基础上,借鉴商周春秋各国律法从中创新改制,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分别为盗、贼、囚、捕、杂、具、户、兴等九篇章,有法可依,稳定汉中秩序!”
  龙天羽点头道:“律法本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国泰民安,用得不好激起民愤,所以制定过程中当从各方面考虑,不知要为贫民百姓着想,可要考虑到商人、贵族等各个阶层,总之本着一视同仁,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接触奴隶制,法律就是维护大众的利益,针对一些顽固不化的人,就需要用刑法来约束,儒法与律法并不冲突,结合起来还会相得益彰。”
  众人听了这几句,不管文武将官都觉得通俗易懂,以前贤者讨论仁政和法政不休,也没有得出个完整答案,想不到汉王几句话,就点中了精髓,怎么想都觉得不算错。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等伟大的构思,在场文谋武将不仅打心底佩服起来。
  萧何接着道:“臣与各位大夫又拟定了《复故爵田宅令》《轻徭薄赋制》《兴农工商法》等,请汉王过目!”说着从锦袍长袖中取出四个奏本,正是包括《九章律》在内的文案。
  自有大内侍卫上前从萧何手中接过折子,递送到汉王的桌前。
  龙天羽接过奏本,翻开《复故爵田宅令》的文案,里面秘密麻麻的小楷字体,眉头一皱道:“萧爱卿,不妨在此解释一番,让我有个了解,等回去再仔细研究。”
  萧何便道:“这复故爵田宅令,就是针对流亡在外的人员而颁,自从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苛政猛于虎狼,又四处征集壮丁修建长城、阿房宫、秦皇陵等,动辄六七十万人,后来抗胡人、吐蕃、突厥等戎狄,征战不止,这一年来推翻秦朝暴政,各地烽火征兵,诸藩王争夺地盘等,又加重了百姓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人口锐减,经济调敝,原本大城的地方,由于百姓散亡,人口只剩下十之三四,很多村庄更是几乎灭绝人迹,老百姓家无余粮、生活困苦,这条令便是要各地流散人员返回原籍,恢复他们的爵位和身份,归还他们原有的天地和房屋,并且派出地方官吏好好安置,重新登记户口在册,晓谕他们尽兴生产,不对穷苦百姓歧视,还要按人口重新规划土地,对从军者按功劳大小、爵位高低分给相应土地和住宅,随行迁移的百姓将有优待安置等。”
  这一条令对稳定百姓人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有真正抓住民心,得到百姓拥护,那么才能站住脚,把汉中发展为谁也不能撼动的根据地。
  龙天羽眼睛一亮,虽然自己比萧何、张良多出两千多年的见识,但是毕竟自己那是学来的,而他们的知识很多无疑是自己创出来的,要是原本生活在一个时代,自己那是拍马也赶不上他啊!


  听到这些细致的条令,龙天羽脸上露出兴奋之情,继续追问道:“那轻徭薄赋制,肯定是减轻徭役,降低赋税了,不知你们又是如何起草的文案?”
  萧何回道:“徭役与赋税是国家经济来源,没有徭役,就没有军队保家卫国,防御边界,镇压暴丁,筑城、修路、建宫殿等大型工程都离不开徭役劳工,而赋税是基础,通过征集税收,可以给官员将士发放俸禄,整个国家的一切调动都离不开国库开支,这赋税就是最主要的来源。”
  “颁布条令中规定,男子二十岁至五十岁是服徭役年龄,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徭役一个月成为更卒,亲自服役者称为践更,不去服第*一*文*学*首*发役出钱二千钱代役者称为更赋,每人一生服兵役两年,在地方上服役称为正卒,一年守卫京师或边疆称为戍卒,严格控制地方滥征和私自税收,所有地区全部统一,凡是跟汉王进入关中、汉中、巴蜀的士卒将免去徭役终身。”
  萧何不徐不疾,将赋税方式和条款、统一货币、鼓励农耕、放宽工商业限制等,要下令“开关梁、驰山泽之禁”,为私人工商业的发展更加创造了条件,提出“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起所欲”如此不但能振兴工商业,也间接促进农业的发展,不过对商贾也有些等级限制,比如商贾不得穿戴丝绸、不得佩戴兵器、不得做官为吏,买饥民为奴婢要无偿释放等,限制他们有钱便胡作非为。
  龙天羽听着眼光越来越亮,心想这萧何真***经济与政治奇才啊,不愧名垂千古,这些见解真不是盖的,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比起秦朝丞相李斯也犹有过之,有他辅佐,朝政算是初步稳定了,接下来军事、科技方面,该是自己放手脚的时候了。


第三十卷 卧龙蜀川  第十二章 册封皇后
  龙天羽又听萧何讲解朝廷初步机构设建,保存三公职位,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是全国最高官员;太尉掌管全国军事,是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主要是监察百官,是全国最高监察官,三权分立,分管行政、军事司法、,均为正一品大元。
  丞相在都城议政,建设内阁院,须有一批大学士辅佐,在内阁之下行政权分给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每一部又有一个最高职位,称为侍郎,每部都有他的相应职能。
  比如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相对先秦和前朝制度而来,绝对是个新鲜的整体机构。
  龙天羽看着呈上来的奏折,每一部官职后面都有一些名字,这时萧何与诸位大夫商议过后提议参职人员,既然萧何他们都认同,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一并允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以萧何目光选择官吏,知人善任的能力估计差不到哪去。
  太尉暂时由曹参代职,御史大夫赵尧,本来打算让张良位居这两职,但是被张良拒绝了,萧何知他生性高洁,不为朝廷相权所动,所以只委屈他挂个太傅头衔。六部官员如下:
  兵部侍郎周勃,副侍郎吕皓子、邱忠廉,……
  刑部侍郎陆贾,副侍郎张九毅、齐欣,……
  户部侍郎娄敬,副侍郎慧明农、华无害,……
  礼部侍郎叔孙通,副侍郎潘风清、管钟,……
  吏部侍郎周昌,副侍郎邢延峰、庄不识,……
  工部侍郎陈婴,副侍郎隋何、宣义,……
  每部副侍郎职位之下还有不少官员的名字,龙天羽一看,深吸一口气,才体会到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感触,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国家,有所官员从上到下要逐一来选任,很多国家大事都要自己来决断,一下头都有些懵了,硬着头皮接着听下去,直到萧何说完郡县乡、兴水利、办学堂、设科学之后,终于到了军事方面的体制。
  “目前大汉正规军共有三十五万,分有内军和外军,内军十万,主要有御林军三万和禁卫军六万、都骑军一万组成,负责保护皇宫和都城,外军二十五万,分有羽林军四万、龙武军五万、左右神策军五万、左右神武军五万、左右神威军六万。除羽林军直属汉王亲自调配外,神威军镇守中原与蜀道的关卡,其余三军负责镇守其它三面边界……”接下来又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副将、郎中将、都尉、校尉宣读下去,每军中至少二十多位都尉以上将领。
  第一场文武朝会竟然一开就是两个时辰,散会时候已经过了晌午,龙天羽终于松了一口气,有种“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陌人”的感觉,忽然间成为九五之尊,手中掌握天下生杀大权,本身的秉性、价值取决、处事手段多少会有些改变,侯门尚且如此,何况皇宫殿内?
  文武官退去后,场中唯独萧何、张良、赵尧三人留下来,萧、张二人与龙天羽的关系自不必赘述,不但是身前最重要文谋,而且与他还有岳婿关系,赵尧就不同了,新任御史大夫,与汉王接触机会并不多,难免有些拘谨。
  龙天羽伸了伸筋骨,打了个哈欠,问道:“三位…爱卿,留下还有何事?不会想要天羽管饭吧?”
  萧、张听了微微一笑,赵尧却是冷汗直冒,不知汉王当真开笑话还是有埋怨,他可不同这两位泰山北斗的地位,心中七上八下,偷瞥了一眼,见汉王满脸疲倦,但英伟的脸颊挂着一丝笑容,这才放下心来。
  萧何看了张良一眼,微笑道:“张太傅,还是你来说吧,萧某说了足有一个半时辰,口干舌燥,这件事还是你向汉王提吧。”
  张良干笑道:“是你不愿开口,反把这个当借口,好吧,我说就我说……汉王,我们三人留下是想与汉王商议一事,是有关明日登基的,汉王有妻妾九人,除虞姬姑娘至今昏迷外,还有八位夫人,不知汉王打算立谁为皇后,明日好与汉王一起登基大典……”
  龙天羽愣了一下,明白过来,原来是立正室的问题,虽然自己把这几位夫人一直都当妻子,不曾视作妾,凡是一视同仁,没有厚此薄彼,冷落、欺负过谁,但皇后只有一位,该如何选择呢?
  “你们有何建议,可供参考?”
  张良与萧何一时语塞,他二人女儿张倩、潇湘都嫁给了汉王,虽然古云举贤不避亲,但是定皇后岂是儿戏,两人自知女儿天真烂漫,没有那么多心机,根本不是母仪天下的料,何况历来皇宫争权,充满了勾心斗角,甚至血雨腥风,如果声望和能力不足,很容易被人算计、搬到,那湘儿、倩儿又如何能行?


  龙天羽见他俩不吱声,心知肚明他们的顾忌,便对赵尧道:“赵卿,你有何看法?”
  “我…这…”赵尧有点紧张,心知那张倩和潇湘儿与面前两位重臣的关系,自己若说他们的女儿太单纯,不能胜任,不是得罪人了,在汉王的灼热目光下,手心暗暗捏了把冷汗:“臣以为,历来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贵妃可以有很多,皇后却只有一人,她不一定是君王最宠爱的,但一定是最有声望和贤能的,母仪天下,至于九位皇妃中谁能担任,仍需汉王定夺!”
  噗!绕了个大弯,说跟没说一样,龙天羽瞧了他一眼,摇了摇头,也怪不到他,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是皇帝的内宫,自古以来皇宫内院贵妃争宠发生的血案太多了,很多时候差点导致朝代兴衰更替,马虎不得啊!
  历史上的汉高祖皇后自然是吕雉,虽然自己身边的吕雉目前是位贤妻良母型,温柔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