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ztxt.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作者:彼得.杜拉克-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有些目标是永远也无法达成的。维持人类社会的公正,就是一个无休
无止的任务,标准再宽,人们也永远无法圆满地达成目标。但大多数的任务都应
最大限度地实现,而不应以最大化的字眼来解释,然后人们才可以说:〃 我们已
经达到我们的目标了。〃

不错!校长和老师可以说他们已经达到传统的目标:让每一个人长期上学。
在发达国家中,这个目标早已达成。那么,现在的教育做些什么事情呢?亦即〃
教育〃 与仅仅来上学有何差别呢?

第三,倘若组织未能达到目标,即表示目标设定错误,或至少定义错误。这
里假设目标的经济意义大于道德意义。如果尝试多次仍未实现目标,我们就必须
认为目标不正确。如果失败了,就认为继续努力,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早在300
年以前,数学家就告诉我们,成功的概率会因尝试次数的增加而递减。实际上,
每一次尝试的成功率,绝不会高于上一次尝试成功机率的一半。因此,任何失败
都是〃 铁证〃 ,促使我们重新检讨目标的正确性。这个观念与大多数公共服务机
构的想法完全相反。

第四,公共服务机构应该制定策略和措施,不断探索创新机遇。它们应该把
变化视为机遇而不应该是威胁。

前面所提到的能够创新的服务机构,其成功的原因无他,只不过采用了这些
基本原则而已。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天主教首次遇到这种情况,即受过良好教育的天
主教平民信徒急剧增加。大多数天主教辖区,实际上就是罗马天主教会的组织,
都视之为威胁,或至少把它看作是一个问题。这是因为受过良好教育的天主教平
民信徒的增多,使得大主教与神职人员毫无疑问地接受它不再被看作理所当然。
而且在教会组织里,也没有多余的职位提供给这些平民信徒。同样的,从1965年
开始,美国的天主教辖区都面临了年轻教士人数大量减少的问题,这也被视为重
大的威胁。然而,其中只有一个辖区把这个问题看作大好机会。结果这个辖区的
情况就与其他不同:全国的年轻教士都想进人这个辖区。因为在这个辖区里,年
轻教士可以一展他们的才能,他们在这里所做的事,就是当初他们选择教士神职
所想要做的事情。

从1970年或1975年开始,所有的美国医院都看到保健服务的变化。绝大多数
的医院都起而对抗这些变化。他们都说:〃 这些变化将造成一个悲惨的结局。〃
只有一家医院把这些变化看作大好机遇。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具有科学背景,越来越多的人在科学界
工作。它认为这是一个机遇,于是将自己塑造为领导者,使它在科学界内外都享
有权威地位。

美国女童子军组织看到了人口变化,便自问道:〃 我们应该如何把人口趋势
变为新机遇呢?〃

只要跟从简单的原则,甚至政府机构也可以从事创新。以下就是政府机构创
新的实例。

120 年以前,美国内布拉斯州的林肯市是西方世界中第一个将大众运输、电
力、煤气、自来水等公共服务事业收归市营的城市。然而最近10年来,该市在女
市长海伦。布萨利斯的领导下,已经将大多数的公共事业开放为民营,如垃圾收
集、学生运输等等。该市采用的办法是,由市政府提供经费,再由民营公司参加
竞争。结果不仅节省可观的成本,服务质量也大为提高。

林肯市的布萨利斯市长看到的机会是,将公共服务事业中的〃 供给者〃 (政
府)与〃 供应商〃 分开。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服务标准,也因为具有竞争性,所
带来效率、可靠性及低成本均很可观。

前述四个原则组成了明确的政策与实务架构,是公共服务机构成为创业与企
业家的所必须具备的。此外,前章所述的现存组织为了成为企业家事业的所采取
的政策与实践,公共服务机构亦可参考采用。

3。为何要创新

为何创新对公共服务机构如此重要呢?我们为何不能让它们保持现状,而像
历史告诉我们的,另外成立一个新机构来从事我们所需的创新呢?

问题的答案是,公共服务机构在发达国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规模
非常庞大。公共服务机构,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民营的非营利性组织,它们在本
世纪成长均为迅速,速度也许是民营企业的35 倍。二次大战以后,公共服务机
构的成长更加迅速。

从某些观点来看,这种成长已经显得过分了。因此,只要公共服务活动有可
能转变为营利性活动,就应毫不犹豫地作这种转变。这种转变不仅限于林肯市,
将市营服务事业民营化,事实上,美国医院很早就将非营利企业转化为营利企业。
我预测,这种转变在职业教育及研究生教育领域会掀起一阵热潮。在发达国家中,
由于国家不断补贴职业教育及研究生教育机构,也就是说,补贴那些有高学位的
高收人者,这种情形很难说是公正的。

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中,发达国家最主要的经济问题,必定是资本形成的问题,
只有日本的资本形成问题能够适当地满足经济的需求,除非非营利企业能重组其
活动,像营利事业一样赚取利润,否则我们将无法担负这些非营利性事业,因为
它们只会吞蚀资本,而不会形成资本。

虽然公共服务机构已完成了许多活动,但有些活动仍需要持续进行,即不会
消失,也不会转变。因此,这些活动必须成为具有生产力的生产性活动。公共服
务性机构必须学习成为创新者,并学习企业家管理。想要在社会、科技、经济以
及人口统计迅速变迁的时代中达到上述的目的,公共服务机构必须将这些变迁视
为大好机会,否则这些变迁将会变成障碍。如果公共服务机构紧抱着那些变动环
境中无法成功的计划与方案,自然愈发不能完成任务,甚至不能放弃也不愿放弃
这些无法完成的任务。它们会愈发像13世纪封建贵族的后裔一样,当他们失去所
有的社会功能之后,只会寄人篱下,然后运用权力去妨害和剥削别人。它们将会
变得自以为是,逐渐丧失合法地位。很明显的,这就是公共服务机构中最有权力
的工会所发生的情形。然而在一个变迁快速的社会中,有许多新挑战、新需要以
及新机会,因此公共服务机构仍是必需的。

美国的公立学校说明了它既有大好的机会,也潜在的危险。除非这些公立学
校能率先创新,否则将很难在本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些在脏乱地区为少数民族
所开办的学校则不包括在内)。美国公立学校有史以来第一次面临班级结构的威
胁,除了赤贫学童之外,所有的学童都在公立学校的照顾范围之内——至少多数
人口居住的城市及郊区是如此。然而,这种情形恰巧是公立学校本身的错误,因
为这是众所周知公立学校必须改革的地方(请参阅第九章)。

其他许多公共服务机构也面临类似的情况。这些机构都知道如何创新,也知
道需要创新,它们更知道必须学习如何在原有的系统中建立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制
度。它们必须如此做,否则将发现自己被其他企业家的公共服务机构所取代,而
变成过时的产物。

在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期,公共服务机构领域有着大量的创新和创造性。在
这段长达75年的时期内(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革新如火如茶地展开,
与科技创新几乎不相上下。然而,在这段期间内所创办的创新公共服务机构,经
过了六七十年的光阴,形式仍一如往昔,只是任务更新了。再过二三十年,情况
会大幅改观。社会革新的需要将更加强烈,然而,这些革新大部分将出现在现有
的公共服务机构中。建立公共服务机构的企业家管理,将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政
治任务。

新企业关注市场的必要性

对于现有企业来说(无论是营利性还是公共服务性机构),〃 企业家管理〃
一词的中心字是〃 企业家的〃。对于新企业来说,中心字是〃 管理〃。在现有企业中,
既有的东西是企业家精神的主要障碍。而在新企业中,主要障碍是什么都没有。

新企业有点子,有构想。它可能有一种产品或一种服务。它甚至还有销售,
有时还相当可观。当然它有成本。它可能有收人,甚至还有利润。而它所缺乏的
是〃 事业〃 ,一种能生存的、可操作的、有组织的〃 存在〃 ,在其中,人们知道
他们将向何处,他们想干什么,以及结果如何或结果应该如何。但是如果一个新
企业不能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经营有方的事业并步?quot;管理〃 阶段,那么无论
它有多么聪明绝顶的企业家的点子,无论它吸引了多少投资,产品如何好,甚至
无论市场对它们的需求有多大,它也不会存活下去。

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就是因为拒绝接受这些事实,致使他创办的每
一个企业均惨遭毁灭。爱迪生的雄心壮志就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成为一个大
公司的总裁。他应该成功,因为他是一个卓越的经营规划者。他非常清楚要利用
他的电灯泡发明,就必须建立一个电力公司。而且他也知道如何获得他的企业可
能需要的所有资金。他的产品立即取得了成功,需求源源不断。但是爱迪生只是
一个企业家,或者说,他想当然地认为〃 管理〃 就是当老板。他拒绝成立一个管
理小组。所以,他的四五家企业发展到中等规模时,无一例外地失败了,最后这
些公司只好请爱迪生自己走人,代之以专业的管理人员,才幸存了下来。

企业家管理在新企业中有四大要求:

首先,它要求关注市场。

其次,它要求在财务上有前瞻性,特别是先超前进行现金流动和资本需求规
划。

第三,它要求在新企业确实需要之前,在它真正担负起一个高层管理队伍之
前就极早成立。

最后,它要求创始的企业家对其自己的角色、工作范围和各层关系有一决策。

一个新企业不能实现其构想,甚至根本无法生存下去时,最常见的解释是:
〃 我们本来做得很好,后来其他人都一涌而上,把我们的市场抢走了。我们真是
搞不懂这是为什么。他们的产品与我们的并不一致。〃 或者你会听到:〃 我们本
来干得挺好的,但是其他人开始向客户兜售我们从未听说过的产品,然后突然间,
他们就抢占了市场。〃

当一个新企业确实成功时,往往是因为它所处的市场不是它原打算占据的市
场,产品或服务也与它一开始考虑的相去甚远,用途也杂七杂八,全然不是最初
为产品设计的那些用途。如果一个新企业没有估计到这些,利用这些意外的和未
看见的市场来组织自己;如果它不是完全关注市场,不是以市场为推动力,那么
它将只会为竞争对手创造机遇。

当然,也有例外。为某一特别用途而设计的产品,特别是科技产品,通常会
立足于它最先设计的市场和用途上。但并不总是如此。即使是为某一种疾病而设
计的处方药剂,往往被应用在其他完全不同的疾病上。一个例子就是一种用于其
他用途的化合物,最终却有效地用来治疗胃溃疡。另一个例子是本来用来治疗人
类疾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