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进行空中射击,使之机毁人亡。
  这样一来,以空中飞机失事的借口就可以达到暗杀李宗仁的目的而无太大后患。当然,调查空中失事事故的人员必然是军统的人员,必然要毁灭事件真实情况的证据,不给桂系军队及社会舆论落下口实。
  现在回过头来看,蒋介石、宋美龄赠送“美龄号”这一美举,亦不过是为了让李宗仁夫妇增加兴趣,乘机外游,以便干净利落地促成“意外事故”罢了。
  蒋介石对此可谓用心良苦。
  制定方案时,令蒋介石、毛人凤较为高兴的是,李夫人郭德洁对该飞机始终情有独钟,加之宋美龄远在美国,“美龄号”专机送给他们顺理成章。
  郭德洁得知后,喜不自禁。这位出身于木匠之家的小家碧玉,天生丽质,为人聪明,在嫁给李宗仁之前还在小学读书。一天,李宗仁带着一个营长登上广西桂平的城楼看“美女”,一眼望见学生游行队伍中的郭德洁,遂决定休妻另娶,抱得美人归。从此,她陪李宗仁出入大雅之堂,为李宗仁倒也增添了不少颜面。李宗仁对之,宠信有加。
  不过,面对蒋介石送上门的“美龄号”专机,一向对夫人百依百顺的李宗仁,这回没有理会郭德洁。他一直不逾矩,没有接受蒋介石的美意。在李宗仁看来,用这种小恩小惠拉拢别人,是蒋介石的惯用手段。况且,他正为蒋介石在背后拆他的台而气恼不已。因此,他不顾夫人噘得老高的嘴,毫不犹豫地谢绝了蒋介石的“厚意”。
  “代总统”不愿坐飞机,总不能硬生生将他绑上飞机吧。
  暗杀组的人也没了抓拿,他们不知道究竟哪一套方案可行。蒋介石得知后,原本倾向于第三套方案。他见李宗仁不入圈套,就只得从另外两套方案着手了。他听完毛人凤的汇报说道:“在城内动手,必须有我的命令,没有命令你们切不可鲁莽行事,只要监视好了就行,但不能走露任何风声。”蒋介石顿了顿又说:“哼,如果他私自离开南京城,那么就不必等我的命令了,他很可能是去调动部队了。只要在城外就可以动手。”
  毛人凤将蒋介石的话向沈醉等转达后,沈醉等又作了安排。因为当时桂系军队多集结在安徽一带,所以行动组就在火车站附近买了一间房子摆设香烟摊,一旦李宗仁乘火车出走立即赶去,在沿途火车停留的小站上进行狙击。
  如想在南京城外动手,必须趁其出外游玩的机会,而李宗仁一般不轻易离开南京,偶尔不过是去杭州散散心。于是行动组又在汤山附近公路上开设了一个小饭馆,一旦李宗仁乘汽车离开南京,即用毛人凤特别拨给行动组的两辆高速汽车追去,在半路上进行狙击。
  反复比较,毛人凤经往返溪口数次,终于决定采用稳妥的第一套方案。回到上海,他几乎天天召来沈醉,命令道:“现在国势危急,而李宗仁之妄想代替总统以祸乱党国前途,你们必须做好准备,时刻待命,一旦总裁之命下达即圆满完成任务,”毛人凤咬牙切齿地向沈醉等人嘱咐道:“如果他不出门,那么便进他的住宅内去干掉他!”
  于是,毛人凤又招了两个在南京电灯公司的特务协助特别行动组执行暗杀任务,借口检修变压器以便站在变压器后面用手提机枪从外面向李宗仁的寝室、餐厅等处射击,同时行动组还作好了爬墙进入院内狙击的任务。
  行动组成员甚至已被发给了弹头内部装有猛药的子弹,这种子弹无论射入人体的任何部位都会引起人体血液中毒而无法救治。
  与此同时,旧书摊等处亦准备了汤姆逊机枪和几颗炸弹,以便强行狙击。另外,行动组亦增调了一些惯于暗杀的特务,作好层层布置,一旦干掉李宗仁后,连带将其他几名重要的桂系将军亦一同干掉。
  血网已经拉开。
  沈醉狐凭鼠伏,带着他的暗杀组磨刀霍霍,布置得万无一失,专等蒋介石的行动命令。
头号目标……李宗仁(9)
  然而,恰在这时,沈醉得到命令,行动计划取消。
  一天,毛人凤紧急约见沈醉。望着表情略显尴尬的毛人凤,沈醉正欲相问。不料毛人凤痛苦地摇摇头,说:“不用问了。总裁召我去溪口,指示取消特别行动组的任务。”
  “取消?”在毛森的公馆里,沈醉得知这一消息,惊骇至极,“为什么?局座,一个月
以来,我们准备得多充分啊!肯定万无一失。”
  “不用问了。”毛人凤痛苦地摇摇头,“总裁召我去溪口,指示取消特别行动组的任务。”
  “可是,”沈醉一听是蒋介石的指示,顿时泄了气,“哎……”
  “你也不必悲观。”毛人凤忙安慰道,“事出有因。总裁有他的难处,作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们要充分理解,不要给领袖添乱。”
  “那我现在呢?”
  “立即回昆明去。”毛人凤意味深长地说道,“把特别组的吴德厚、秦景川一并带上,那边的任务重呢。”
  沈醉遂飞回昆明,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的监狱之路。那么李宗仁何以逃脱杀身之祸呢?
  本来,蒋介石对军统精心准备的谋刺方案是比较满意的。他也主动作了“配合”。将李宗仁严格限定在南京,实际行动没有自由。就在沈醉他们蛰伏待机之际,李宗仁的长兄在桂林老家病故。按理,回乡奔丧是天经地义,更何况蒋介石一贯标榜忠、孝、仁、义,“孝”字为先。可是,当李宗仁以代总统身份向这位下野的总裁通报此情时,出乎意料,蒋介石劝他“节哀顺变”,坚决不让他回乡。李宗仁事后推测,可能是蒋介石疑心他回广西,拉拢联络两广旧部。殊不知,蒋介石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此举完全是为了配合军统的暗杀行动。
  一切迹象表明,李宗仁的总统门便是他的“阎罗门”。谁知,就在这时,风云突变。正所谓应证了邱吉尔的那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李宗仁从蒋介石手中接收过半壁破碎河山以后,可谓得意洋洋,雄心勃勃。李宗仁说:“我想做到划江而治,共产党总满意了吧!”“只要东南半壁得以保全,我们就有办法了。”白崇禧也夸口说:“我们要老蒋下野,德公上台,和共产党谈和,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让共产党去搞,长江以南由我们来搞。”由此看来,李宗仁、白崇禧是要与中共“划江分治”,搞所谓的“南北朝”。
  李宗仁一上台,就发动和平攻势。对此,中共中央起初并不抱什么希望。但通过同桂系派出的人接触以后,中共感到可以“取桂反蒋”,才同意与李宗仁派出的和平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
  对于李宗仁“划江而治”的政治构想和和谈的底线,蒋介石心知肚明,并且极为愤怒。但他这时,却觉得李宗仁是他手中的一张牌,打出来极有用处。他将李宗仁推入前台,与共产党和谈,扯来扯去,至少也得争取有3个月以上的时间。蒋介石在下野之际,心中的如意算盘就拨得哗哗直响——利用这3个月时间,重新整合军事实力,赢得喘息之机,在南方各区域与共产党一决高下。
  此时,桂系手中尚有数十万装备精良、建制齐整的大军,蒋介石一直心怀忌惮却又不能不用。两难之下,他弄得自己都举棋不定,是一劳永逸地“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还是继续忍让迁就?
  恰在这时,世所瞩目的国共和谈已拉开帷幕,李宗仁苦撑危局,一直遣使南来北往,交替穿梭。至于和谈结果与内容,蒋介石已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和谈幌子下的三个月时间。因此,为了争取他的所谓时间,蒋介石觉得李宗仁似乎是共产党惟一可接受的和谈主人。
  蒋介石明白,他需要3个月和谈时间,可和谈的操作又离不开李宗仁,权衡利弊,他渐渐收敛起了杀心。
  恰在这时,又公开传出桂系内部李宗仁、白崇禧不和的苗头。白崇禧桀骜不驯,是桂系内一直领兵的人物,深为蒋介石所不容,但他又是强硬的反共中坚。他和李宗仁在和谈底线上产生严重分歧,他认为李宗仁想全盘接受共产党的主张,甚至有了出任未来联合政府副主席的想法是一种软弱,完全是一种牺牲桂系集团利益的做法。白崇禧坚持认为,无论如何,共产党不能过江。
  两人默契配合数十载,这是惟一的一次公开分歧。
  一贯与白崇禧交厚的何应钦窥出了端倪,他径去溪口,向蒋介石报告了李、白二人争论的前前后后。蒋介石大为高兴,桂系不和,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振奋之余,蒋介石又重新考虑起了他的暗杀李宗仁的计划。本来,桂系铁板一块,自从北伐一来,一直拥兵自重,与他作对。在那张暗杀名单上,李宗仁位列第一,而其他桂系头目,如白崇禧、黄绍竑、黄旭初、李品仙、夏威、程思远、邱昌谓、韦永成等,亦应俱在制裁之列。但要暗杀掉这么多桂系骨干,那也是一种玉石俱焚似的豪赌。弄得不好,打蛇不成,反被蛇咬,桂系数十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何况他还需要他们替自己固守中南和华南。
  蒋介石尽管将李宗仁、白崇禧恨得咬牙切齿,甚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准备实施暗杀的下作手段,但真正付诸行动,他却一直举棋不定。权衡利弊,他觉得采取军事上拉拢白崇禧,政治上除掉李宗仁的办法,是最稳妥的办法。
头号目标……李宗仁(10)
  而今,桂系不攻自乱,正中了蒋介石的下怀。他可以坐收渔人之利,何必去兴师动众。
  基于这些,蒋介石遂命令毛人凤,停止实施暗杀李宗仁的任务。
  上穷碧落下黄泉。李宗仁虽然阴差阳错地躲过了蒋介石的谋杀,但最终却被逼得流亡美国。由堂堂的“代总统”到“贫居闹市无人问,门前冷落车马稀”,他在美国过得很是落魄
。时常是身穿一件舒适的旧羊毛衫,足登一双皮拖鞋,坐在安乐椅里看书报,面前的咖啡桌上摆着一摞当地或香港出版的报刊杂志,旁边有一杯茶。这种生活对于习惯了政治、军事生活的李宗仁来说,自然感到百无聊赖和难耐的孤独与寂寞。
  后来,蒋介石多次敦促他离美返台,但都为李宗仁坚拒。于是风声越来越紧,有好心人传言给李宗仁,台湾的越洋杀手随时对他虎视眈眈。1965年,在共产党的多方争取下李宗仁由美国归来。他在答记者问中,对蒋介石以及有关暗杀他的传言作了这样回答:“一个朋友提出关于台湾与蒋先生的问题,他提出问题时说‘蒋介石’,我觉得我很尊重蒋先生,应该加‘先生’两个字。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对于台湾问题如何解决,中国早已宣布中外。我觉得目前蒋先生的处境很难过,我深望蒋先生同台湾的国民党同志好自为之。”
  时逢特赦后的沈醉也出席了这天的记者招待会,他听完李宗仁的这番话很为感动。他以悔过自新的口吻向李宗仁谈及当年暗杀他的惊心动魄的那一幕,李宗仁大吃一惊。若非沈醉解密,他自始至终尚蒙在鼓里。垂垂老矣的李宗仁,直面已被雨打风吹去的半世风流,苍然叹道:“蒋先生喜欢打打杀杀,总爱用些江湖手段。”
  1968年,李宗仁在北京谢世,得以善终。
  军统广州站站长郭旭大喜,如此天气,真是上天安排。皇冠酒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