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喋血刀锋-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隔壁新造房千斤坠绳索滑下去,脱险而出。
    还有一次军警得之王亚樵夫妇隐蔽于赫德路赫德里楼上,赶在凌晨时分封锁里弄口。王妻王亚瑛买小菜,见红车停于弄口,特务指东指西,即回楼上对亚樵说:“快起来,前后弄口被特务围住了。”王亚樵穿起妻子的衣服,立即化装为娘姨,扎上头巾,手提菜篮,照照镜子,微微一笑:“堂堂王亚樵一变为娘姨!”王亚樵穿过军警林立的弄堂口从容逸去。特务们冲上楼入内搜索又扑了空,悲叹:“王亚樵不好对付!”
    亚樵脱险不到秘密点,却来到特务不注意的老友张树侯家暂避。进入张家,张树侯极为惊异道;“风声这么紧,你怎么来此?”亚樵说:“避难至此暂容片刻。”进入客房,适逢岳相如、袁家声两位多时未见、政治面目不清的熟人在座。亚樵拔出手枪对着岳、袁说:“亚樵脱险在此,处于危难之中,不能不小心多疑,请二兄暂不要离此,待我的人到后再请方便。”张树侯即通知洪耀斗,一会洪耀斗、王述樵等人赶到,将亚樵转移到述樵秘密住所,派人守卫。深夜一辆救火车驶至,亚樵换上消防人员衣服,头戴钢帽,被送至越界筑路秘密点。
    王亚樵两次脱险,轰动上海,戴笠束手无策。亚樵亦见上海形势愈演愈劣,难以容身。于是1933年10月前往福州。同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联合李济深、陈铭枢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宣布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王亚樵也积极参与这次事变。不久闽变失败,王亚樵决意出奔香港再图他计。
    辗转至8月中旬,王亚樵化装成码头工人,肩扛货件入轮船底层货舱,锁上舱门。旅客全部登船。特务持王亚樵照片,全船通舱、房舱、官舱逐一检查。因特务注意官舱,忽视货舱,得以脱险。同船随行有秘书戚皖白及郑抱真、许志远、蔡克强等。出走前,他嘱全家回原籍,命华克之、龚春浦、谢文达留上海,南京潜伏隐避,一部分人员分批去香港;嘱张文龙对被关押人员家属及留沪人员仍按月支给生活费用;郑抱真、许志远来往于港、沪、宁。
   
第六章  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二)(7)


    六
    王亚樵脱险至香港,旋与李济深、陈铭枢、萧佛成、胡汉民等各方反蒋人士晤面。声泪俱下,历述虎口余生,痛陈蒋介石独裁专横,排斥异己;蒋、汪合流媚日卖国,热衷内战,屠杀抗日志士,誓与蒋介石周旋到底。一时香港盛传:“王亚樵抵港哭诉”。
    1933年6月18日,中国民权大同盟领导人杨杏佛先生惨遭特务杀害。亚樵悲痛不已,亲书挽词,隔海哭吊杏佛先生:
    滚滚洪涛,何处埋君骨!茫茫寰宇,哪里是吾家!
    是时特务四出寻觅亚樵踪迹,因此由秘书戚皖白持挽联跑到鼓浪屿邮寄上海杨先生治丧委员会,以惑戴笠。
    1935年,李济深、陈铭枢、王亚樵等人在香港密议.三人决定于国民党的四届六中全会锄杀蒋、汪。第一目标杀蒋,第二目标杀汪。这是福建誓师讨蒋后,反蒋的最后一张王牌。
    王亚樵召集港、沪、宁三地锄奸团骨干密议,宣布11月1日发难,杀蒋、汪以谢国人。他们请胡汉民出面在南京申办了晨光通讯社,由华克之任社长,孙凤鸣、张玉华、贺坡光3人充当采访记者。在国民党六中全会的前10天,华克之由香港潜回南京,按照王亚樵的意图,部署了这次刺杀活动。孙凤鸣、张玉华、贺坡光取得了进入六中全会采访新闻许可后,孙凤鸣志愿执行此次重大任务。
    10月31日夜晚华克之、郑抱真、许志远与孙凤鸣、张玉华,贺坡光举行临别聚餐。临别伤感,孙凤鸣慷慨而言:“望转亚樵先生及全体同志,勿悲勿伤,孙凤鸣等此番诛杀国贼志在必行。洒热血,掷头颅,救国家、救民族在所不惜。孙凤鸣感亚樵先生相知之雅,教导有年,虽死何恨?愿诸兄弟及全体同志誓将反蒋抗日进行到底,凤鸣则含笑于九泉。”席间充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气氛。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召开,孙凤鸣将六轮手枪藏于照相机内,张玉华、贺坡光各怀炸弹进入中央大礼堂。开幕式后,中央委员合影照相,此时大礼堂里的秩序比较混乱。于是,多疑的蒋介石临时决定不参加合影,返回会议厅休息室。合影时,汪精卫就坐前排摄影,但不见蒋介石,孙凤鸣只得将照相机推向汪精卫前,厉声道:“严惩国贼,诛杀汉奸。”连击汪精卫3枪,一弹射进左眼外角下颧骨,一弹从后贯通左臂,一弹从后背射进第六、七胸脊柱骨旁。孙凤鸣也被卫兵击成重伤,两天后壮烈牺牲。
    枪声响起后,汪精卫妻陈璧君见照相时蒋介石未到场,便疑心此事是蒋策划,顿时哭天喊地,大哭大叫:“蒋先生,你不容兆铭,他可以不干。何必下此毒手?”蒋介石辩解:“陈委员不要误会,此案自有水落石出。”众人急忙把汪精卫送去医院抢救,蒋介石回过头来即大骂戴笠,“枪打进了中央党部,你都不知道,干什么的?限你三日破案!”戴笠诺诺连声。
    戴笠急忙进行部署缉拿凶手的工作。很快他们侦察出晨光通讯社确实首王亚樵的指导和资助。蒋介石极为恼怒,下令戴笠,“限期擒王亚樵归案。”“捉不到活的也要打死,否则再不要见我。”
    王亚樵脱险到香港,胡汉民、李济深、萧佛成等出面商请英国总督葛洪亮关照王亚樵。葛洪亮通知香港情报处长勃朗对王亚樵加以保护戴笠见港督庇护王亚樵,难以下手,复以国民政府名义照会英政府,在港逮捕引渡王亚樵。当时正高谈所谓“中英亲善”,英政府电令港督协助,勃朗即通知王亚樵速离香港。戴笠无法将余立奎、胡大海、周世平等12人逮捕引渡至南京,把他们权充“主犯”,以了结此案。
    孙凤鸣1935年的刺杀行动,虽未使汪精卫当即丧命,但那颗未取出的子弹,最终还是导致了汪的死亡。前往日本就医的汪精卫,1944年11月10日在名古屋不治身亡。而中国的抗日战争,则在不到一年后取得胜利。1939年元旦,冯玉祥将军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团拜后的一次会议上曾感慨地说:“姓孙的青年真可佩服……我们应该为姓孙的铸一个铜像,来纪念他。”
    七
    戴笠早年投身王亚樵门下;后来投考黄埔军校六期,从事特工活动后深得蒋介石赏识,从此开始飞黄腾达。王亚樵则一直把蒋介石当作他的第一目标,接二连三地组织暗杀活动。戴笠认为与国民政府作对的人是不会有远大的前途,由此两人分道扬镳,渐行渐远,乃至后来斗智斗勇,以命相搏。
   
第六章  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二)(8)


    刺杀汪精卫案发生后,国民党特务头子、军统局局长戴笠率领大批特务进入香港,千方百计捉拿王亚樵,王处境困难,遂于1936年2月偕郑抱真、许志远、余亚农、张献廷、蔡克强、王国屏等20余人及眷属离开香港,到达广西梧州,住在李济深家的圩子里,改名匡盈舒,跟随人员分住于梧州市。李济深即与李宗仁、白崇禧商谈,对王亚樵加以保护,李、白应诺。但不久,李、白与蒋密谈合作,王亚樵觉得梧州非久留之地,经与部属商议,决心投奔中共。
    王亚樵致力于暗杀,无论是手段还是目的,都与中国共产党并无共同语言。但是,他对中国共产党是同情的。据王亚樵当年的学生、中共隐蔽战线的杰出人物华克之回忆:1931年底,中共地下党主办的《红旗日报》被查封,华克之因而向王提议:“九哥,你买个印刷厂送给共产党吧,你就给革命立了盖世之功。”王二话不说,不出三天,筹款万元交华转递,使《红旗日报》得以继续出版。一年后,印刷厂又遭查封,王亚樵再次解囊,赎出被关押的工人并安置好他们的出路。此外,王亚樵还曾为去延安的同志提供路费,出资援请律师帮助被捕的共产党员辩护等。
    决定投奔中共后,王亚樵请李济深给周恩来写了一封推荐信,又亲书一信给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朱总司令请求收纳。王将两封信及2000元交给余亚农。张献廷带去延安。余、张走后,王亚樵深感处境危险,颇为伤感,曾写下《念奴娇》词一首,以遣志抒怀:
    西江烟雨,哭陆沉,魑魅魍魉狐兔,北土沦亡黄流注。
    中原烽火弥路,悲恨相继,万里烟尘,江山知何处?
    堂堂中华,难忍东倭猖寇,醉生梦死内战,媚倭求存,何言对国人!
    闽海羊城兴义师,苍苍惜太无情。天涯海角,足迹无门,千载留泪痕。
    鸥盟山重,北顾延河非孤云。
    王亚樵侠肝义胆,对他的下属照顾备至,下属牺牲之后,他的眷属生活一切费用均由他精心料理,因此这些下属无后顾之忧,心甘情愿为之效力,死而后已在所不辞。戴笠等人了解到王亚樵侠肝义胆,对他的下属照顾备至的优点,先抓了行刺当中自杀未遂的余立奎,余立奎誓不叛变,戴笠等人然后找到余的妻子余婉君,以释放余立奎为条件,让她说自己有经济困难,需要帮助,急切需要与王亚樵取得联系,请求王亚樵帮忙。
    9月间,王亚樵原来下属余立奎的小妾余婉君突然由香港来梧州,对王亚樵说,他们在香港生活困难要求来梧州居住。余婉君此时已为戴笠所收买,戴笠答应她捉到王亚樵后,即将余立奎释放。余婉君为重利诱惑而出卖了王亚樵。她到梧州后,即同特务联系。9月20日,她说有事请王亚樵去她家商谈,这时十几个特务已埋伏在余的屋中。王亚樵约定时间去其住所,王一进门,特务立即向他撒了一把石灰,王眼被迷,但仍坚持同特务搏斗。特务原想生擒王亚樵,看势不可能,即用枪击、刀刺,王亚樵身中5枪,被刺3刀,当场死亡。特务又用刀将王亚樵脸皮剥去。在撤退途中,为了灭口,又将余婉君杀死。9月21日,王亚瑛、许志远得之王亚樵遇害的消息后,急忙赶赴现场,恸哭不已。随后即买棺入殓,安葬梧州倪庄。李济深、朱蕴山、李宗仁等均前往吊唁。王亚樵死后十天,余亚农、张献廷从延安赶回,传来中共中央同意接纳王亚樵去延安的消息,但为时已晚,不由使人扼腕叹息。
    后来斧头帮副帮主华克之,王亚樵最欣赏的门徒郑抱真,在王亚樵遇刺身亡之后不到一年,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华克之还成为了直接受潘汉年领导的“特科”重要人物。建国后,华克之官至内务部副部长,而带领自己组建的部队加入新四军的郑抱真则是建国后合肥市的第一任市长。华克之后来曾说过:“王亚憔既未通读‘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相信‘神与国家’。他有平等思想,同情劳动人民,否认一切权威。为了救人一难,不惜倾家荡产,万金一掷;听人家几句恭维,也可拔刀相助,不计后果。他是一个精神旷达,乱七八糟的好汉……”
    王亚樵的墓现坐落在磨店乡政府以西约1公里的荒草岗上。墓的四周用水泥土砖块围砌,石碑上镌:“王亚樵之墓。”碑后碣文称:“纵观公之一生,可谓特立独行,无私无畏。公以‘暗杀大王’名于世,实则嫉恶如仇,从善如流。为人急公好义,宽厚仁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