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志魍魉-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屋里也不留个人照顾~~~~”秦老太小声嘀咕着,然后两步走到窗前小声问那女子:“孩子!你感觉怎么样?怎么个疼法?给大娘说?”
女子吃力的从被窝里伸出一只胳膊来,指了指自己肚子,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行了,你别动了让我看看,你就躺好了就行。你放心,有我在保证你一点儿事儿都没有。”秦老太安慰道,掀开了女子的被子……。。
秦老太是这周围最好的接生婆,这话一点儿也不假。秦老太虽然也是费了好大一番力气,可总算是帮助那女子度过了生产前最后的难关,此时孩子就要快生出来了。
那女人此时开始按照秦老太说的拼命的使劲儿,撕心裂肺的喊叫声传遍了整个屋子。
“对!使劲!使劲儿!~~~~~小伙子快点儿!开水!毛巾!你媳妇这就要生了”
“啊?……。。好!”小伙子答应着开始忙前忙后的一趟一趟的跑。
“使劲儿!对!看见了!头出来了~~~使劲!”秦老太一边给那女子打着气儿,一边注视着孩子生产的一举一动。女人的哭喊声,秦老太焦急的声音顿时乱作一团。
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那女人终于顺利的生产了。可没等众人松一口气,那女人又大声的叫喊起来:“啊~~~~疼!孩子要生了!孩儿他爹!~~~~”
秦老太还来不及看那刚出生的孩子一眼,便赶忙的去看的女子。一看之下,顿时明白了。这女子竟然怀的是双胞胎,还有一个等着出世呢!
可等着第二个生完,秦老太还没有来得及把脐带剪断,第三个孩子就又要生出来了。
秦老太感觉很奇怪,自己干这行这么多年了,从来就没走过眼。一次生三个的倒也是听说过,可明明看着那女人的肚子不像是怀了三个的呀?
然而,正当秦老太忙着给第三个孩子擦拭身上的血水时,她突然惊恐的发现:就在那白白胖胖的婴孩儿屁股后面,竟然长着一条毛烘烘的长尾巴。在看其他的两个孩子,也全都是那样。
后来,秦老太的儿子和儿媳去隔壁村找她,可一问之下隔壁村根本就没有什么长相英俊的小伙子。全家人在附近找了好久,终于在后山的一处荒坟找到了秦老太。那个时候,秦老太盖着厚厚的一层稻草,睡得正香呢……。。
这个故事就算是讲到这儿了,我邻居秦老太太说她记得很小的时候,她在村口也见过一个长相英俊的男人,那男人给了她很多鸡蛋,并说让他给自己的母亲,这是一点儿小小的谢礼。可她再看那个男人是,他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故事二十五、后座有人(上)
更新时间2013115 23:00:30  字数:3108

 后座有人(上)
早先住大院儿里的杨爷爷比我祖父大个五六岁,现在仍然身体硬朗。他说自己原先还没退休的时候,家里出了一个十分蹊跷恐怖的事情。那件事说起来太邪,他的印象十分清楚。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杨大爷一家子都在造纸东厂上班。那年说来也巧,杨爷爷和她刚上班的女儿小云都赶上本命年,一个四十八岁一个二十四岁。
按照老辈儿人的说法,十二年一次的本命年是一个坎儿。那年灾星下界、命犯太岁,总之是会有倒霉的事情发生,这也就有了民间扎红腰带的习俗。不过杨大爷是解放前就参加革命的老党员,自己女儿小云也是那时候少有的高职生,所以多多少少的没那么讲究。
一天晚上十点来钟,杨爷爷的闺女小云提前下了中班回家。其实她从下午上班就感觉自己头昏昏沉沉的,很不舒服。一开始她还勉强能忍着,可也许是真的病了,吃过晚饭就觉得一个劲儿一个劲儿的头晕。看着房子都是转着的,她找地方趴了一会儿这才感觉好了一些。于是提前给厂里领导请了假,下班回家了。
小云家离厂里也就三站地,每天上下班总是骑着杨爷爷给她新买的自行车。顺着大路往家里骑,路上虽然行人不多,可很亮堂,小云头隐隐的还有些疼,于是她骑得不紧不慢。
骑进一个巷子时,一阵风迎面吹来。小云微锁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自己的头被小风这么一吹似乎缓解了一些。
正在这时,她忽然觉得自己脚底下的车蹬子微微有些不大对劲儿,似乎是哪里卡住了,或者缠进了什么东西。那车蹬子虽然还可以转动可很沉,很吃力。
“这是怎么回事?”小云奇怪的嘟囔着停在小路旁,借着身旁的路灯查看。不管是自行车的前轮还是后轮,甚至是中间链条的地方小云都蹲下身子仔仔细细的看了一个遍。可一切正常,什么都没有。
真是有些怪了,难道是车子该上油了?小云想着就再次骑上车子往家的方向走,寻思着回家让自己爹好好的再把车子上一次油。那车子依然沉重,身体单薄的小云蹬起来有一些吃力了。
也就走了三四百米,两旁的本来明亮的路灯突然毫无预兆的闪了起来。一亮~~~一灭~~再一亮~~~~一灭。
“呀~~~~~!”小云吓的轻呼一声,眼前的景象让本就胆小的她看的有些心慌。从没见过路灯会是这个样子的。要是一个坏了,算是灯泡故障。可整条巷子的路灯就在同一个时刻同时闪了起来。黄色灯光和黑色的夜色一亮一灭的交替着,撞击着心底里最脆弱的地方。
小云不敢再往前走了,那所有的路灯闪的频率越来越快起来,从路的尽头一直向小云站立的位置,与其说是一亮一灭倒不如说是在不停的毫无规律的闪烁起来。
小云不敢去看,索性扭回头去闭上了眼睛。可就那么一下子的功夫,等小云感觉到眼前的一切都停下来的时候,路灯全都熄灭了。整条空空的巷子里漆黑一片。
此刻的小云真的不敢再走了,她打算折回头去绕路走。尽管那样要比现在多走好几站的路,可她一点儿也不在乎。
就在这时,小云惊喜的看到,在小巷的尽头突然出现了几个亮光,好像是手电。模模糊糊的看见好像是有一个人拿着手电在往一根电线杆上爬,下面还有几个人在打着手电给他照明。
“嗨!原来是停电啊!还以为是什么呢!”小云一下子笑出声来,她笑自己疑神疑鬼,更笑自己原来比想象中的更加胆小。
于是这样,小云又继续骑车往前走去了。尽管车子还是依旧蹬着那么费劲儿,可心却总算是放了下来。
“这可是新买的车子,这又是怎么了?”小云骑着骑着突然就感觉到车子后面猛地一抖,自己竟然再也蹬不动一步了。她无奈的摇摇头,想回头看一眼。
只见一团黑乎乎的影子,此时正站在她自行车的后座上。那影子看不见脸上的五官,如同浓重的泼墨,黑洞洞的。两手直直的垂着,就那么不声不响的站在车后座上,直盯着小云脸看。小云没命的尖叫起来,扔下自行车连滚打趴的就跑回家去了。
小云一下子就病了,高烧不退,一个劲儿的说着胡话。杨爷爷一家不知道带着她看了多少家医院,吃了多少药始终没有一点儿起色。并且不止如此,每当杨爷爷骑车带着她路过那个巷子的时候,尽管是大白天,杨爷爷依然能感觉出,那车子一下就别的格外的沉重,怎么蹬也蹬不快了。
后来,杨爷爷的一个同事听说了这件事。给他出主意说要从老家请个神婆婆之类的人给小云看看。一开始杨爷爷坚决不肯,可后来见自己的女儿一直不见好也就勉强答应了。
那是几天之后的一个中午,杨爷爷一家刚吃了午饭,突然听见有人敲他家的房门。
“老杨,开门啊!我给说的高人给你请来了!”
杨爷爷应了一声请门外的人进屋,跟在他同事后面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婆婆,其实那人看起来比她的实际年龄似乎更老一些。满头白发挽了一个发髻,一脸的褶皱全都堆垒着。
那老婆婆弓着瘦小的身子随杨爷爷来到客厅,众人分宾主落了座,没等杨爷爷说话,那老婆婆先开了口:“是你家孩子病了?”
“是啊,老大姐。好像是吓着了还是怎么,整天迷迷糊糊。看了多少家医院了也没见好。这不嘛,惊动您老人家了。”杨爷爷很客气的说。
“医院?呵呵”老婆婆低沉的笑了笑说:“医院那是瞧这种病的?这可不是吃点儿药片喝点苦水儿就能好的了的。”
那老婆婆说着就从自己口袋里翻找起来,杨爷爷的同事看见赶紧掏出一包烟来递了过去。老婆婆接过烟,很熟练的点上抽了起来。
“你要是信得过我,就把孩子交给我治。当然,我也不敢说能绝对的治好,不过你放心治不治的好我都不要钱。”老婆婆慢慢悠悠的说。
杨爷爷一听当时就觉得这老婆婆来路不正,越是这么说的人其实就越是想着来要钱的。可碍于自己同时的面子,于是就含含糊糊的客气了几句。
那老婆婆抽了两口烟,抬眼看了看杨爷爷:“行了,多的话我也不再说了!孩子在哪儿呢?走!带我去看看。”
于是杨爷爷就带着老婆婆去了女儿小云住的屋子,此时的小云正迷迷糊糊的躺在床上,嘴里一张一合的好像说着梦话。
那老婆婆走过去,像中医一样先给小云号了一下脉,然后就用两只枯干的手从上到下在小云身上摸索。杨爷爷等人就在一旁不做声的看着,不知道这个老婆婆是要干些什么。
老婆婆摸了一会儿,呼的一下站起身来,一下把房门带上。
杨爷爷不解的问:“老大姐,您这是想干啥?
老婆婆很平常的说:“关上点儿门,别让人听着。”
杨爷爷当时就想:屋子里所有的人都站在这儿了,谁还会听到啊。于是问:“您的意思是说,让邻居听见了不好?”
老婆婆也不回答杨爷爷的问题,慢慢悠悠的坐在床边上叹口气说:“你闺女这病,我治不了。”
杨爷爷一听有些生气,他压住火说:“那您刚才这是?”
“我这样说也不对,应该这么说,你闺女这不是长病,不用治!”老婆婆又解释说。
杨爷爷此时听的就更糊涂了,赶忙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婆婆有压低了声音说:“我还是那句话,你要是信我,就按我说的办。今天晚上,你穿上你闺女平时穿的衣服。要实在穿不了就披着。然后你顺着你闺女那天走的路骑上车再走一遍。一定要把这个东西带上。”
老婆婆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捆缠绕在一起的红线,红线头上拴着一枚铜钱。杨爷爷听的更迷糊了,下意识的伸手接过线,愣愣的问:“这。。这有啥用吗?”
“你别问这么多,听我吩咐就是。你把这线就拴在自行车的后座上,顺着你该走的路你就骑你的就行。什么时候感觉车子沉了,什么时候就把那线头拽出来扔到地上。然后你就推着车走你的就行。该怎么回家怎么回家,车子该放哪还放在哪,天亮了起来你就等着看好戏吧!”
杨爷爷都听傻了,他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同事用眼睛至蹬他。那意思是想问问那同事知不知道,这老婆婆倒是是想让他干什么。那同事见机的很快,冲杨爷爷点了点头。
老婆婆说完等了一会儿,又开口言道:“你俩不用在这儿挤眉毛弄眼睛的,信就信,不信就不信。老太太我又不要你们钱…”说着就站起身来,向门外走去。
杨爷爷和那同事赶紧拦:“您怎么说着说着就要走啊?我们也不是说不信您的话啊!”
老婆婆停了停,幽幽的说:“信就照我说的做吧,记住别手软啊!”说完也不顾两个人的阻拦,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未完待续!


故事二十五、后座有人(下)
更新时间2013116 7:33:40  字数:3608

 后座有人(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