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 类    别:经管教育 | 
        是否完成:全本 | 
        更新时间:2022-04-18 | 
        报告错误  | 
      
    
      | 小说大小:26K | 
        作    者:未知 | 
        收 藏 数:0 | 
        上传者:津鸿一瞥 | 
      
    
      | 总点击数:20 | 
        本月点击:20 | 
        本周点击:20 | 
        首发状态:他站首发 | 
      
    
      | 总推荐数:0 | 
        本月推荐:0 | 
        本周推荐:0 | 
         | 
      
    
   
    
  
  
  
         c米c花c书c库c http://__宛平看上去并不像是可以决定国家命运的地方。即便在今天,它也只是一个位于北京市西南方向15公里处的小村庄。在1937年,宛平就是一个乡野之地,但它确实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那就是一道用近五百头精心雕刻、形态各异的石狮装饰起来的石桥。在13世纪,这道石桥吸引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注意,将其称为“世界上最精美的桥梁之一”。因此,这座桥在西方也被广泛称为“马可·波罗桥”。但在中国,人们把它称作“卢沟桥”。1937年夏天,卢沟桥周边地区到处布满中日两国的军队。当时驻扎在该地的中国军队是第二十九军,归国民政府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宋哲元指挥;而日方驻扎部队则属日本华北驻屯军所管。日本得以在该地区部署兵力,是因为1900年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与各国达成的《辛丑条约》,该条约允许国外势力在华驻扎军队,以便在民众暴动时得以自保。当时,中日双方的关系极不稳定,宋哲元本人也面临着两难的处境,他夹在南京政府和日本人之间,两面不讨好。蒋介石政府要求宋哲元不可让日本侵占中国土地,但同时不能激发外交事件;另外,宋哲元还必须跟日本人达成妥协以保住他自己的权力根基。1937年,驻扎在华北的各国外交官们已经嗅到了空气中某些异样的气息。美国大使馆参赞这样写道:“在过去一周中,中日两国国民的不满情绪可能引发骚乱的传言在北平到处流传。宋哲元长期不露面,当地百姓深感不安,传言。...
    PS:再请大家收藏与推荐本书,谢谢。
 ****  **** ****  **** ****  **** ****  **** ****  **** ****
赶快推广加积分吧!(↓ 下方为推广链接,开始轻松赚积分吧!)
        
   
  
  
  
   
		  
		  	
		  		[置顶] 管理员 对所有小伙伴说:
说说你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的意见和看法吧!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于 201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