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临战国-第5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的障碍,断送了宋、鲁等小国。

自从辰凌诈死之后,魏钰还派人联系霍冬儿,策反了她,出卖辰府和白家,差一点全死在途中。

可以说,魏钰一直对辰凌怀着嫉妒、戒备、防范之心,担心驾驭不了他,几次要抛弃他而杀之,但是因为能力不足,所以办不到,只能表面继续拉拢他效力。

曾经这一切,已经过去了六七年,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辰凌站起身,走在空旷的大殿内,叹息一声,昔日的同盟也好,对手也罢,都逐渐远去了,即将倒在统一战争中,势不可挡,没有人可以改变。

他此刻叹息,并非可惜魏钰的死,而是感慨昔日的岁月,就这样一点点尘封了。

当一个人站到高处,逐步实现自己的宏图霸业的时候,往往会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没有对手的寂寞,尽管魏钰可以说是他的一个潜在敌人,但是在他此时的身份看来,几乎微不足道的人物了。

但是为了大业,为了统一,还是要斩草除根的,免得节外生枝,苏秦做的对,如果请示他,结果也差不多。

辰凌扫了桌上的奏折一样,没有了心情,转身走出宫殿,回到后宫去见墨妃暄、若水诸嫔妃。

“君上,你来了。”

宫苑内,诸女正在花亭内赏秋菊,金灿灿的一片,满园花香。

看到辰凌到来,都站起来,王后、嫔妃、宫女、宫娥、侍卫等全都施礼。

“都平身吧!”辰凌一伸手,示意大家平礼。

除了墨妃暄、庄若水、甄岩儿、赢珂儿,还有两大才女楚非烟、洛语嫣,六大绝色美人,赏菊饮茶,抚琴听箫,非常惬意。

王后的大度,若水、岩儿的不争,语嫣、非烟的才华,这些女性,都冰雪聪明,而且对后宫权势和受宠等都不热衷,所以相处得跟姐妹相似,她们也知道辰凌得个性和英明,如果内斗,挑事的肯定不受他待见,所以没有人自作聪明去争宠。

“语嫣、非烟也都入宫了,甚好,你们在谈论什么?寡人在很远处,就听到你们这里的谈笑风生,琴箫和鸣!”

“一边赏菊,一边听两大才妃女在燕京学院执教的情况,许多有意思的事呢!”墨妃暄笑着道。

洛语嫣、楚非烟眸光如水,抬头看着辰凌的瞬间,眼底内火在燃烧,似乎要融化她的夫君。

大凡才女,才情越高,外表一般越冰冷,超然再上,不可亵渎,但思想越浪漫,内心越渴望得到丈夫的疼爱和热火,一旦动情,必定激情燃烧,比普通女子还恋榻上之欢。

“嗯,你们如果在宫内待累了,也可以出宫转转,到城外郊游,只是不要铺张奢侈,不要惊动百姓,不搞大场面。”

“知道了,我的君上,我们能给你添乱吗?”甄岩儿撇了撇嘴,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墨妃暄、洛语嫣诸女却频频点头,心中很高兴,当他久居王位,身上的大权越来越多,一言可定国家兴衰,诸侯存亡的时候,还能如此自省,劝慰王妃们不可扰民,这就是明君的基本条件。

她们欢喜的事,辰凌一点都没有变,还是一如往昔,这是诸女最钦佩的事。

古往今来许多枭雄人物,一旦登上高位,性格就会变质,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谦逊的性子,变得陌生,甚至可怕!

“君上,宫苑内栽种的菊花全部开放了,很是漂亮,不如,君上赋诗一首,我们都好久没有听到你的诗文了。”语嫣一提议,诸女顿时眼神一亮,拍手鼓掌。

她们心中都知道,当年辰凌可是大梁赛诗会的冠军,为此,还得到洛语嫣的邀请,同游逢泽湖水。

不过,还有插曲,就是当时甄岩儿去行刺,却引来了墨妃暄出手,打了她一掌,落水逃走。

这一幕幕昔日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诸女心有灵犀,相互看了一眼,都咯咯笑起来,当年事啊,把她们纠缠在一起,想不到数年过去,都一起嫁给了他,成了姐妹。

楚非烟也早听说过辰凌在大梁光辉事迹,而且他的诗文曾出过总集,在燕京学院流传。

只是这一年来,统一大业开展,辰凌已经没有那么多闲空坐下来,赋诗聊天了。

面对诸女柔情似水的神色,那股期待、爱慕之意,让他浑身一暖,扫过这几位绝代佳人,心中涌起柔情爱意。

不过说到作诗,辰凌有些惭愧,因为大多都是背诵后人的作品,自己哪有那么高的诗情造诣啊!

穿越者啊,真是有大优势!

辰凌微微一笑,负手看着庭院内的满满的盆菊,形态可谓千姿百态,有的秀丽淡雅,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昂首挺胸;有的似高山流水,一泻而下,有的如妙龄女子,妩媚动人。

微风吹来,菊花摆动婀娜的身姿,散发着阵阵幽香,沁人肺腑,满地黄花,金光闪烁。

辰凌想到一首诗,很符合他此刻的心境,轻轻念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燕京,满城尽带黄金甲。”

“好诗!”

“就是充满肃杀之气!”

诸女反应不一,但都体会到,诗文中有一种磅礴大气和兵甲肃杀之气,不过,想到当今天下局势,正与魏开战,还有对付秦、楚、韩,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也就能理解辰凌的心思了。

第0991章 楚秦决裂

楚怀王在苏秦的不断唆使和怂恿下,不听从屈原等一部分能臣贤士的劝谏,执意要与秦国决裂,并且调动大军向秦楚边境的蓝田、武关进发。

同时,暗中调动一支精锐,三万人马,暗中已经从郢都出发,顺着长江,逆流而上,穿过大巴山、巫山三峡,进入巴中地区。

巴蜀自古相连,巴国与楚毗邻,接触会更频繁,蜀国深入群川盆地之内,入蜀之路崎岖难行,所以交往会少些。

这些日子,楚国派出间谍,已经联系到了巴国旧国主后裔,还有一些王室子嗣,说出了楚国要夺回巴蜀的打算,并许以重酬,一旦巴国复辟,扔扶持他们王室掌控巴地。

巴国王室后裔动心了,就策反一些原住酋长,要里应外合,借助楚军力量,打击驻守的秦军。

如果换在以前,楚国即使有心也没胆,自知不是秦国的对手,不敢贸然进攻,但是现在有了燕国这个盟友,牵制了西秦猛虎,使得楚王大起胆子,敢跟西秦叫板了。

巴国的人听楚国的间谍一阵忽悠,说西秦已经要被燕国攻克,自身难保,现在是复国的大好机会。

楚国大将昭阳亲自带领三万精锐登陆巴国河滩,然后向秦军驻守的大营、要塞以及城郭奔袭而去,有了当地巴人的引领和内应,很快就捣毁了几处秦军的塞口和军营。

秦军当年攻占巴蜀之后,在巴地留下的驻军并不多,只有两万多人,蜀地五万人,但是当地百姓一盘散沙,虽然有个别暴动反抗,但是无法与正规军抗衡。

“秦国一位裨将,叫车彦奇,驻守巴中,只要攻克了巴中,巴地就能复国了。”一位巴国的王子激动地说道。

昭阳点头,让他回去组织人手,至少也要调来几千人配合,因为他不想自己这三万精锐都战死在这,毕竟这只是头阵,还有去攻击蜀国的秦军,收复巴蜀,所以他想利用这些土著族的勇士,与秦军厮杀,既可以削弱当地的力量,也能对秦造成打击。

彼此达成协议后,定在三日之后,里应外合,进攻巴中。

当秦国的一位将领得知消息时,巴中已经被围困住了,兵临城下。

“怎么回事?巴人又起义了?”车彦奇站在城楼上,看着城下冲杀过来的服饰各异的皮甲勇士,冷峻了一下面孔。

一位都尉道:“禀将军,好像不知一个部族,足足上千人,规模超前,以往几年,巴人只是个别部落抵抗,把守山寨不交赋税,绝不像现在这样,胆敢集合在一起攻打巴中城。”

“将军快看,远处有楚军的旗帜!”一位校尉呼喊。

“难道传言是真的,楚国出兵巴蜀了?”车彦奇心中一凛,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立即召集兵力,进行抵抗,死守城池,后面有楚国的精锐!”

他的命令刚刚下达,就看到城内靠近城内的一排房舍燃起大火,阻断了援军抵达城门的道路,紧接着一批手持刀棍的巴族男子,杀到城楼内侧下方,要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快阻止他们,杀了这群暴徒!”

“嗖嗖嗖——”

弓箭乱飞,相互射击,不断有人中箭身亡,被射杀击毙,洞穿身体和脑袋。

血花在飞溅,死尸倒地,刀剑矛戟在激烈拼杀,城门已经大战起来。

城外的勇士与守军秦兵攻坚战,云梯、冲车、箭矢,混杂在一起。

杀杀杀!

一阵砍杀声,整个城池充满了血腥气,兵器击打的声音,穿石裂金,直冲云霄,到处都是。

一座城门被里应外合强行攻破,仿佛把洪堤撕裂了一条豁口,顿时铁甲洪流涌入进去。

强悍的秦军虽然战力威猛,但是巴人占了优势,外面有源源不断的援军杀入,越战越勇,反而不畏死了,秦兵被人海包围,已经不知局势如何,四座城门是否被迫,心里和意志一分散,也影响了他们的实力。

此消彼长,一块块分散的秦兵被围剿,就地格杀,逐步蚕食。

这场攻城战,从下午打到了黄昏,巴人义军和楚军精锐已经掌控了城池,正在围杀参与的秦兵。

最后,秦将车彦奇走投无路,被迫自刎身亡,巴地被重新夺回了。

※※※

巴川这边的消息,刚传回寿春,苏秦就提出巴蜀不足为患了,收复指日可待,应该尽快北上结盟了。

屈原听到怀王要离开寿春,北上与燕结盟的消息后,感觉不大对劲,立即入宫求见怀王,劝谏他不要北上。

“君上,燕国狼子野心,先后吞并赵、齐,现在又攻打魏国,几乎就要灭亡它了,这是不义之举,有违当年周天子分封天下的宗旨,天下诸侯应该团结起来,讨伐这等大逆不道的侯伯之国,而不是去与他联盟,那无疑等于与虎谋皮……”

屈原的一番言论,慷慨其词,大义凛然,很有远见和爱国情操,可惜楚怀王已经听不进去了,毕竟与燕结盟之后,就可以分到旧宋之地,楚国的疆土可向北延伸,这是历代楚王入驻中原的梦想,叫他如何不动心!

整个朝堂,大部分臣子都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不敢与燕抗衡,觉得与之结盟,等若保存自身。

还有一些宠臣,如靳尚、昭滑之流,早就被重金贿赂收买了,肯定会攻击屈原的观点。

楚怀王听完屈原的谏言,胡子都气得翘起来,觉得这个儒大夫也太迂腐了,这个时候,巨大的利益即将到手,他还来破坏,简直是榆木嘎达!

他下诏贬了屈原的官职,流放湘西一带,然后吩咐相国、少府令、宫廷尉官,准备北上的车马、行装等,五日后,楚怀王要带领一些近臣、宠妃、禁军侍卫,北上济水之地,与燕昭王会盟。

第0992章 编户齐民

燕国改名华夏数个月过去,生机一片,虽然四处也有一些顽固的赵人、齐人暴动,但是并不影响大局。

绝大部分百姓,还是不受动乱影响,赋税减轻了,各种苛捐杂税,不合理的条例也都废除,轻徭薄赋,与民生息,还提拔一些赵、齐的俊彦任地方官,这种安抚政策,使得百姓们投入华夏一国的大环境中,以华夏国人自豪。

华夏国在把燕、赵、齐划分了郡、州、县三级制,各设官学的学校,停用赵文、齐文,统一学习新文体,是由燕篆,改为的小楷书,简化了一些文字,更容易学习和传播。

辰凌继续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