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古惑仔:夜三国,三国夜-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3—01:鏖兵在西北荒原(1)
马超,马腾的儿子,响当当的武将,他的武艺,他的家世,还有他的血统以及出类拔萃的相貌(据说,不过应该是,因为他的老爸马腾就是一个大帅哥)都让他成为一个备受称赞的人物,尤其是当尊刘一派一统天下的时候,马超也因为自己的“弃暗投明”而成为一个拥有光辉形象的正面人物。

  马超,是个好人,是个好同志。

  刘备刘主席的评价。

  或许是吧,可是,就算是个好人,那也是以后的事情,目前这个阶段的马超却是有些不堪。

  在这段岁月里,马超虽然是地处西北,可是,却是一直和一个叫做曹操的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是在马超临死的一刻,依旧是对这个比他大二十一岁的男人咬牙切齿,作为一个曾经的领袖,曾经的割据势力,马超又是那么一个桀骜不驯的人,可以心甘情愿的为刘备卖命,估计也是抱着这样一个想法的:曹操,是我不共戴天的敌人,只有刘备才可以帮自己实现这个愿望。

  曹操已经死了?不!仇恨是没有止境的,这个男人让自己的家族遭到了灭顶之灾,岂会因为他一个人的正常死亡就善罢甘休?更何况这个男人的后代还篡夺了大汉宗庙,自己成为了九五之尊?不!这个仇恨永远不会画上句号的,好在曹*了没有多久,马超也去了,所以,他们的恩怨可以在地府去算了。

  既然马超和曹操这么有缘,那么我就参照来讲一讲马超的故事吧,更何况在三分天下阶段,马超还要干一件大事呢。

  从头说起吧。

  公元176年,曹操,20岁,年少轻狂,踌躇满志的他正靠着家里的权势和钱财威望,喜滋滋的被举为孝廉,如洛阳为郎,成为了洛阳北部尉,拿着刻有曹操版权的五色大棒对着那些骄横跋扈的权贵们大打出手,很快就做到了“京师敛迹,无敢犯者”,因为他把权倾朝野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给活活打死了——打死的原因很简单,违禁夜行,就是夜不归寝,满大街晃荡(也可能是在回家的路上),总之是罪不至死,但是却被曹操给打死了,你也可以说蹇图不经打,可是必须承认,曹操是个玩行为艺术的高手,用这种草菅人命的方式迅速的建立了自己的威望。

  只是,曹操再玩得转行为艺术一直是一个人类,玩不过上帝,就在他打死蹇图的这一年,扶风茂陵(今天的陕西兴平),一个混血儿呱呱坠地了。

  这就是马超,这算是上帝送给曹操的一个行为艺术产品大礼包了,因为在三十年后,他差点把曹操弄死——至少也是焦头烂额。

  说马超是混血儿,是因为他的老爸马腾有一半羌人血统。当年他的祖父丢了官;生活极度尴尬;马援这两个字也是不能当饭吃的;于是;不得不在陇西一代和少数民族(羌族)混在一起;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民族政策;羌族又和中央的关系不太好;所以;在这一带混就是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的象征;“家贫无妻”嘛,靠着自己伟岸的相貌娶了少数民族少女,这才有了马腾。

  到了马超的时候,情况好了很多,有关马腾的事情前面已经讲了很多,这里就不啰嗦了,直接说马超和曹操之间的故事。

  俩人的第一次接触是在曹操刚刚出任首相不久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招揽天下英才,马超的这样的人才当然是不会错过的了,于是,就以汉献帝的名义找他去做官。

  按理来说,换做是别人应该求之不得的,不过马超却是没有兴趣,他不是马腾,马腾已经老了,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戎马生涯有些厌倦了,还是有一份高枕无忧的铁饭碗好一些,所以,才有了后来主动交出自己手中的部队回到曹操的眼皮底下去当个卫尉,就是当年李广也干过的职业,巡逻城门,不过级别比较高,正局级了——当然了,部队就算是交出去了也没有交到外人的手里,而是给了马超,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后来因为马超协助钟繇剿灭了几股地方势力(郭援),而且表现的很勇猛,大将庞德斩杀了匪首,而马超也是轻伤不下火线,所以,为了表彰马超,又加封他为徐州刺史,拜谏议大夫。

  自然,又是被拒绝了。

  从马超的“不听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伙虽然是少言寡语,可是,还是一个刺头,也可以看到曹操一直在想软刀子杀人,在他看来,马超不是一个好收拾的,年轻气盛,所以,不管是调到徐州还是拜为谏议大夫,都是想变相剥夺他的兵权,马超不是傻子,自然要拒绝了。

  见直接对付马超不好使,曹操也就决定来个曲线救国,对他的家人下手了,先是马腾,调回了京城,接着就是马铁和马休,在册封马超为偏将军之后,立刻册封马铁为骑都尉,马休为车都尉,然后,除了马超自己的家庭分支以外,所有的马氏部族全都到了邺城,也就是曹操的大本营之一。

  曹操满以为这么做马超就会投鼠忌器了,就算是有想法的话也要忌惮一下自己手中的人质吧?于是,之后的而一段时间里,虽然没有太掉以轻心,可是,已经把注意力给转移了,对付中原和南方的各大诸侯们。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马超这厮是个冷血,现在没有动手只是因为时机不到,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撼动曹操的通知基础而已,根本就没有老实,一切都是装样子而已。

  终于,机会来了,建安十三年冬,曹操在赤壁惨败,两年之后,马超就发兵了,前两次是大家互探虚实,第三次,终于直接兵戎相见了。 。 想看书来

23—02:鏖兵在西北荒原(2)
其实说实话,这次马超的起事还真是有点“被迫”的意味,因为在这一年,曹操一定程度的休养生息之后,开始武力震慑汉中的张鲁,汉中和关中离得不是很远,于是,马超就认为曹操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进而举兵造反,甚至是不惜牺牲自己的家人——在他起事不久,中央即以叛国株连罪将邺城的马氏一族满门抄斩了。

  但是,马超真的是被曹*的吗?未必,看看这次马家军的架势吧:与韩遂联合,又纠集了杨秋、李堪、程宜、张横、梁兴、马玩、侯选、程银,共计十路联军,大约100000人左右(注意,这些人严格来讲并非是马超的部下,而是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的地方自治武装),“进军至潼关”。

  短期内就纠集起这么一股势力来,还摆出了主动进攻的架势来,要说是仓促之举,谁信啊,要知道,人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筹备不出足够的军粮和物资来,那这仗是没法打的,这是战争,不是战棋游戏和三国志(就算三国志,没有粮食的话士兵也会跑光的),所以,谁爱信谁信,我是不信。

  看看马超的嚣张的样子,曹操有些慌乱,毕竟,南方暂时拿不下来,西北可不能再乱套了,于是,只得亲自率领主力征讨,曹仁带上了,贾诩带上了,典韦的接班人,虎痴许褚也带上了。

  本着先礼后兵的原则,曹操还想劝说一下马超和韩遂,不要大动干戈,大不了保证在一定时期内维持西北政局的局面呗(这个时候还没有杀马超的家人),不过,韩遂的立场虽然不太坚定,马超却是铁了心的和曹操干到底(哪来这么大的仇恨不知道,难道是预感了自己的家人要被杀害?),趁着这个阵前谈判的机会要凭借着自己的武勇和单挑能力,来个闪电战刺杀曹操于马下——估计这是在向关羽同志致敬啊。

  只可惜,颜良不是曹操,他身边只有小卒,而曹操的身边却是有虎痴许褚,史书上的记载是这样的:“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

  虽然我不太相信演义中的赤膊上阵大战三百回合那样爽快,可是就这样被许褚一个眼神给吓了回去,那也不是马超啊,毕竟这是一个主动找茬的主,所以,我觉得双方还是经过了一场恶斗,谁都没有占到便宜而已,史书这样记载无非是要突出曹操和许褚的高大形象——要知道,这是历史,不是小说,历史上曹操才是成功人士,是正统,而马超呢?一介匹夫而已,是个失败者。

  总之,这次和谈没有什么结果,双方就处于了对峙状态。马超这“十路纵队”人数不少,就算一家只出上7、8000人那也是快十万了,硬拼的话就算是能赢,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而且曹操并不想在这里浪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毕竟,纠缠不休的话刘备和孙权就要有机可乘了,而暂时服软的张鲁一看到自己好欺负说不定也会有什么打算。

  所以,一定要速战速决。

  打仗,和马超这样的一流猛将单挑,许褚那是没的说,但是,他解决不了这个曹操真正担忧的问题。

  好在,还带来了贾诩,虽然说赤壁一战,曹操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招致了惨败,但是,他并非死不认错的人,这不,现在就已经对贾先生言听计从了,俨然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

  贾诩的这个主意还真的是不赖,在他看来,不和敌人硬拼那就对了,往往越是猛攻越会让敌人负隅顽抗,这就和围城是一个道理,很多牛逼哄哄的防守大师都是因为敌人把自己包围的水泄不通了,再用自己的方式调动起军民的积极性来(也可以是忽悠为主),从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真正的高手都是给敌人留一个口子出来。

  贾诩认为,对付马超就要用这个方式,因为看似敌人很强大,但是,他们的致命伤就在于这是一个临时纠集起来的部队,居然有十家之多,别人不说也罢,那个韩遂,老谋深算,怎么可能甘心对马超俯首帖耳?只要龟缩起来,不和他们硬拼,不用多长时间他们自己内部就会乱起来了。

  之所以这么有信心,并不是事后诸葛亮,而是因为贾诩手里有着最重要的证据,那就是韩遂,从来就没有和马腾一家真正的一条心过,这又是有悖于“演艺”的了,因为那里的描述是韩遂和马腾都已经好到了穿一条裤子的程度上。

  不过,这一切都是演艺而已,历史,全然是反过来的。

23—03:鏖兵在西北荒原(3)
韩遂,也是西凉地区一猛人,他的发迹模式和马家军有点类似,也是靠着少数民族武装而割据一方;只不过不同的是;韩遂是被造反的少数民族部曲劫持到手以后被拥戴为首领的;很有黎元洪的味道。

  只是这种类比仅仅存在于开始阶段;相比之下;韩遂比黎元洪更加适应角色;仅仅是在被挟持的一年之后(185年);韩遂就和中央派来的张温以及董卓“打成一片”,双方互有胜负,谁也占不到便宜。

  而在两年之后,韩遂的买卖越做越大,吞掉了边章等人的部队(边章就是三年前一起被抓来当老大的领袖之一),逐渐发展成了十万人左右的规模,甚至把战乱波及到了整个陇西郡,最后,不得不由凉州刺史耿鄙出任西北剿总司令围剿韩遂——但是,由于自己指挥不利,用人不善,不仅没有剪除韩遂,反而是部下造反,反水干掉了他,转而和韩遂军团联合,其中牵头的前政府军首脑之一就是马腾。

  这是两个人的第一次合作。

  一山不容二虎啊,没有多久,韩遂就和马腾开始火并,总想着吞并对方的部队,军阀嘛,利益结合体嘛,就是那么回事,当然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