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姬妖且闲-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掌柜这么做,也因心中有个七分把握,毕竟这天底下俊俏的男子多了去了,可那般气势逼人的却不多,顾翛一直客客气气,甚至有些散漫,没有丝毫傲慢之色,但他十余岁便要镇住手底下一帮老狐狸,从小形成的威严,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



后续之咸池劫(10) 
  顾翛一上楼,大堂中顿时炸开了锅。 
  一个中年文士激动的热泪盈眶,“如此风姿,如此风姿啊这天底下恐怕只有当年的连州公子可比” 
  邻桌的年轻士子颇感兴趣,“前辈见过连州公子?” 
  士子的声音不小,大堂中许多人都听见,纷纷感兴趣的看了过来。 
  顾连州所着的《雍刑疏议》至今仍被当做刑法的标准,还有许多诗集、字画真迹、棋谱,甚至还有一本《辨酒》,都流传甚广,顾连州也成为文人名士的楷模,所以十几年来,对于顾连州的传闻一直不曾断过,因为他的才华盖世,因为他的俊美无双,因为他,英年早逝。 
  “是他,一定是他”中年文士没有回答士子的话,踉跄着往楼上跑,甚至不慎打碎了一只酒碗。 
  这样的举动,引的大堂内众人又是一阵猜测,有人一眼便认出,此人乃是当朝丞相——荀句 
  荀句原是顾连州做少师时,府中的食客,才华出众甚得顾连州信赖,早年北疆之战他便在军中任长史,后来顾连州被圣旨召回,荀句便顶了顾连州的军师之职,大败北魏。十年之后,他再为主将顾风雅的军师,一路势如破竹,攻破北魏。顾风华登基后,封他为光禄勋①,后顾风华身边的第一智囊卢泽积劳成疾,不幸过世,丞相之职空缺半年,遂将荀句提为丞相。 
  荀句的身份一被识破,立即便有不明原因者问道,“丞相不好好在丞相府里呆着,如何会出现在政阳?还有,如此失态,又为了哪般?” 
  有人答道,“再过三日不就是镇国公的八十大寿吗皇上派丞相为自己的父亲贺寿,是在情理之中但他如此失态,我却是不甚明白了……” 
  镇国公一生忠义,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却做了谋权篡位之人,所以他一直与当今皇上有嫌隙,这些年人老了,对这些事情也看的淡了,却不知为何,依旧不愿意般去宫中做太上皇,并且也拒绝皇上的封号,所以皇上只封了自己母亲为太后,依旧陪着他一起住在政阳,也就间接的告诉所有人,镇国公乃是太上皇,这些天下人也都清楚。 
  忽然有人惊道,“哎呀荀丞相早年是连州公子府上的食客,我曾听闻,十八年前连州公子的夫人白氏在离开石城时,是怀有身孕的难道……” 
  他话说了一半,但所有人都知晓下面要说的是什么,定然是方才那名少年长得太像连州公子,所以才引得堂堂丞相如此失态。 
  再说,少年若真是顾连州的儿子,那可是顾氏正统嫡出的孙子,祖父大寿,他来贺寿也在情理之中。 
  “果然是神仙中人” 
  大堂内开始此起彼伏的唏嘘感叹之声,这些人多半是不曾见过顾连州的,但方才顾翛那宛若惊鸿的身影,已经牢牢印在脑中,由此可遥想当年那个惊艳才绝的一袭青衣,是何等风姿 
  而顾翛此时正躺在浴桶中,洗去一身尘土,全不曾想到自己一出现在政阳,立刻就被人认了出来 
  并非他思虑不周,毕竟自己的父亲名义上已经逝去多年,而且政阳见过他的人也极少,谁曾想,无巧不成书,居然第一次公然露面,就遇见了父亲的熟人。
  荀句心情激动,但方才上楼时,就见小二送热水进顾翛的房间,又想到他方才的风尘仆仆,便耐下心来,在门口等待。 
  掌柜的捧着一个精致的包袱上楼,见顾翛的房门口立着一个灰袍儒士,看样子也有些身份,他便客气的询问道,“这位客官在此处踟蹰,可是有事?” 
  荀句转过身来,拭去满眼泪花,哽咽的摆摆手,缓了情绪才道,“让掌柜笑了。偶遇故人之子,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荀句看见掌柜手中捧得包袱,猜到是衣物,连忙道,“你快送进去罢” 
  掌柜的对自己识人的本领很自信,只需一眼,便知道荀句是个正直之人,且那一番欢喜,也不似作假,所以也不再过问,伸手敲了敲门,“公子,小的给您送衣物来了。” 
  掌柜的继续进行自己的拍马屁事业,而荀句是何人?他乃是皇帝的智囊,掌柜的只这一句,便让他起了疑,福缘客栈遍布全国,而政阳也是个大城池,客栈老板定然是见过许多权贵的,怎的偏偏对一个少年如此恭敬,居然还自称“小的”,实在有违常理。 
  不待荀句出言询问,便听闻屋内一个清俊且慵懒的声音道,“进来。” 
  荀句又是一阵雀跃,因为这个声音虽与顾连州不是很像,但他说话的语气,简直和顾连州清晨早起时如出一辙。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荀句低低叹道,顾连州那样的俊才,若是不留下血脉,实在是莫大的遗憾。 
  掌柜的送进衣物便退了出来,又看了荀句一眼,荀句虽长得很低调,瘦削的身板,清癯的模样实在让人联想不到一代权臣,也不能让人一眼便有那种“这人是高人”的感觉,但掌柜直觉他不简单。 
  “您且侯一侯,公子已经出浴,片刻即可。”掌柜的笑眯眯的提醒了一句,也不下去算账了,直接站在荀句的对面,等待差遣。 
  两人一左一右,跟两尊门神似的,掌柜的站了一会,忽然想到以前听大掌柜的讲过,少主看中做实事之人,心中一凛,觉得自己这样光凭拍马屁是不能成事的,连忙跑下楼去做事。 
  荀句站了一会儿,只听里面悉悉索索的穿衣声停下,他这厢刚刚举起手,便听里头那个声音道,“先生久候多时,有话请进来说吧。” 
  荀句心中暗赞,口中道,“那就打扰了。” 
  荀句一推开门,入眼便是白色绸缎宽袍,松松垮垮的挂在身上,一袭玄色袍服披在肩上,墨发滴着水珠,衬着俊美如天人的面容,令人移不开眼去,更又那通身似曾相识的高贵,让荀句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顾翛面前的几上摆着两只杯子,垂眸倒好水,微微抬眼,“先生请坐。” 
  荀句道了声谢,在几旁坐了下来,瞬也不瞬的盯着顾翛,“你,你可是姓顾?” 
  顾翛怔了一下,放下手中的壶,一双墨玉眼,隔花掩雾般,明明是瞧着人,却觉得他什么也没有看,明明是清浅明澈,却又让人感觉看不透他的心思,盯着这样的一双眼睛,荀句几乎不需要顾翛回答,“你的母亲,是白氏,父亲姓顾,名连州,字德均。” 
  “荀丞相。”顾翛微微一笑,恰到好处的露出两排整齐的贝齿。 
  荀句没想到少年一下子就猜出了他的身份,连道了两声“好”,朝他作了一揖,“荀句见过安国亲王” 
  王爵分为两个等级,一是亲王,一是郡王,亲王那是正统的皇亲国戚,郡王则不定,有皇族人员也有功臣,以往各地有藩王,无论是亲王还是郡王,一律都缀以地名,一般情况,可以从地名的大小上来辨别王的等级,而如今天下统一,便用些有意义的字代替。 
  顾风华登基之后,追封顾连州为安国亲王,并且是世袭,永不降爵,既然顾翛是顾连州的儿子,自然就是名正言顺的安国亲王。 
  ①光禄勋,九卿之一。由郎中令演化而来,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但是实际的权力不止于此。 皇帝的智囊班子集中在这里,同时这里又是候补官员集中训练的地方。下属官员:光禄大夫、太中大夫等等。


后续之咸池劫11 
  顾翛喝了口水,淡淡道,“丞相多礼了,家母隐居,是不希望我重蹈覆辙,至于安国亲王,丞相大可不必再提了,今日见丞相,也是常听闻家母提起您,晚辈心中仰慕而已。” 
  他这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因着顾翛是顾连州的儿子,荀句对他本就无轻视之心,眼下不由得又重新估量一下。 
  顾翛的性子与顾连州很是不同,至少就不似顾连州的沉默寡言,这让荀句认清一些现实,纵然顾翛是顾连州的血脉,纵然顾翛也聪慧无比,却终究不会顾连州的翻版。 
  “公子谬赞了,在下比起令尊实在不值一提。”荀句叹息,每个名士都有些傲骨,一般不会轻易承认谁才华在自己之上,荀句自然也是有些傲气的,但他对顾连州从来都是心服口服,无论是才情还是权谋。 
  这一点,顾翛也是如此认为,他也不再与荀句继续虚伪的客气,而且荀句此人是真精明,与他言多,难免会让他猜疑父亲还活着,便起身道,“晚辈今次前来是为了给祖父贺寿,因着形容不整,便在此稍作整理,晚辈拜见祖父心切,欲此刻便前往国公府,不知丞相大人……”荀句道,“公子若是不嫌弃,在下愿与公子同行。” 
  顾翛微微一笑,“荣幸之至。” 
  他说着,转身到屏风后,飞快的将自己的头发在身后用帛带绑起,将衣物整理整齐。 
  荀句有些出神,当年,少师便是这样,从来都是自己穿衣梳发,直到有了云姬之后,才将这些交给云姬,这在他看来,实在不可思议,一个贵公子总是独来独往,也不喜近女姬,如今他却是能明白一二了,如若找不到心灵相通的那个女子,即便阅尽天下美姬又能如何? 
  “丞相?”顾翛看着怔怔出神的荀句,出言唤道。 
  荀句回过神来,连忙起身道,“在下失礼了。” 
  “丞相请”顾翛笑着伸手请荀句先走。 
  顾翛谦逊有礼,言语虽然不少,但很少说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基本全是客套话,这点倒是与顾连州有几分相像。 
  荀句微微摇头,他自见了顾翛之后,便一直从少年身上去找顾连州的影子,但是逝去的人终归是逝去了,纵然他觉得是天大的遗憾,也没有转圜的余地。 
  两人一同下楼,荀句在前,顾翛在后,一袭玄色宽袖华服,墨发微拢,翠羽眉,面上无甚表情,其静,若松生空谷,仿佛察觉大堂中的灼灼目光,微微蹙眉,抬眸扫了一眼,那一瞥犹如月射寒江,令不一众人呆怔当场。 
  顾翛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始终跟在荀句右手身后半步的地方,若无其事的走了出去。 
  出了客栈,荀句招来马车,待到两人登上马车之后,大堂中立时炸开锅,无论少年是不是顾连州之子,那绝代的风姿定然绝不在顾连州之下,当下,众人激动的奔走相告,甚至更有在场目睹顾翛姿容的士子为他写下诗篇。 
  这也不怨他们激动,因为自打天下统一以来,因着当今皇上的喜好,浮华气越发的浓,尚京城那些美少年更是错误的理解了顾风华的雍容华贵,无不华服傅粉,喜爱打扮,有时装扮的时间更要胜于妇人,而顾翛却不需那些庸俗的东西衬托,也没有丝毫女气,这便宛如一股清泉忽然冲刷了人们心中的腻味,顿时神清气爽。 
  “真想让那些尚京的美少年们看一看这位公子,让他们也明白明白,何谓俊美无双”有人叹道。 
  这人方才叹罢,只见一名苍色宽袖大袍的少年,领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娃娃,出现在了门口。 
  苍色衣袍的少年,肤白如玉,在阳光下流光婉转,莹莹剔透,精致绝伦的五官组合起来虽比方才的玄衣少年少了几分气势,却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