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折1927-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能在群众中站稳脚跟吗?还有,现在军里的干部的官僚作风似乎都比较严重,升官个个都高兴,一旦有了点小降,或者看到和自己同级的先升了,就受不了,风言风语都有了。”
  张卫惊道:“没有这么严重吧!”
  李锦江道:“怎么没有!你这两天都忙着调整思想工作的事,我看你实在太忙,还不好跟你说。”
  张卫沉默了,李锦江知道,实际上张卫也知道这些情况,只是,自己一直没认真对待,也没法认真对待,以前自己和张卫就感觉到了这个问题,发现了这些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对部队战斗力、士气的严重影响。可是,自己和张卫对此都只能是有心无力。
  有心无力!对了,以前有心无力,是全军上下都形成了这么一种官僚的作风,那时师里一组建完后,就调来了那个TZD的师长,他更是官僚十足。现在,自己已经回到了1927年,不要说那个TZD的师长,就是军区、军委对自己都已经是绝对的鞭长莫及,自己为什么不能……
  “整风!对了,我们开展整风运动!这在我军历史上就有许多例子,完全可以借鉴。”李锦江想通了关节,一喜之下不禁叫出声来。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张卫一拍大腿,接到:“对,就是开展整风运动!。必须要让我们的战士知道老百姓的困苦,要彻底的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首先我们召开党员大会,在党员当中真正的树立一个表率带头作用,然后再开展全军的整风运动,扩展到全军去!”
  李锦江再补充道:“我们还可以试行竞聘上岗制度,让能者居之……”
  两人越说越兴奋,先是指手画脚,然后是拿笔随想随记,再后是在电脑一一罗列、编辑,最后就打印了出来。终于,在1927年12月17日,天刚大亮时,一份大量剽窃了“前人”尚未出世的成果的整风计划就横空出世,这支起义的“国民革命军特196军”开展了后世闻名的“太行整风”。
  考虑到下面团、大队一级的阻力,李锦江和张卫首先给了各团、大队级干部一个个模糊的希望——以后的后勤部长、国内各大军区的司令员、空军司令员、将来的省长、国家部委的部长、中央委员等等——之后,各团、大队级干部原来僵化的不肯变革的思想迅速做通。
  此刻,就算有些想反对,在李锦江的一些死党的带头下,加上张卫一系的政委们也抱着支持的态度,再没有了反对的声音。甚至李锦江授意下,不少副团长还放话出来,以后唯张卫、李锦江命令是从。
  搞定了各团、大队长后,整风运动顺利开展。
  这次整风也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无外乎就是开展诉苦运动,邀请了一些附近农村的贫苦佃农来给战士们讲述苦难经历,同时通过播放侦察机、侦察连大量拍摄回来的现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现状,再严格开展纪律整顿、忆苦思甜等。
  对基层战士,李锦江和张卫依托师里原有的GC党员,不但让一些思想难以转弯的战士转了过来,同时还让他们坚定了解救自己的“曾祖父”“曾曾祖父”的决心!同时,通过整风,两人挑选了不少原来农村出身、能够吃苦耐劳的干部战士,用这些人进行根据地政府政权机构的组建。当然,此前已经让他们当中未入党的全部入了党。
  在2012年,由于数字化师出于高科技条件下的作战需要,也为了保证职业化后兵员的素质,组建数字化师时,就在2010年入伍快退伍的士兵中挑选了大量的原技工学校、大学已毕业的大学生,将之转为正式职业军人,并在2011年征兵的时候,专门针对数字化师的需求,征召了大量的在校及刚毕业的大学生,使得数字化师的兵员中,大学以上(含在读)文凭的比例占到了60%以上。
  这些本来就具有极高的文化素质的兵员,思想的灵活性是难以估量的,原来他们只是一时难以适从、思想转不过弯来,一旦让他们真正了解到了自己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到了哪些地方,才能够更大的发挥自己之后,医药、科技、工业、厂矿、教育等等方面的人才纷纷涌现出来,多得让李锦江和张卫连连更换了几次名单。
  1927年12月24日,经过一周的整风,李锦江和张卫很满意的看到了效果:太行山根据地的第一部宪法制定了出来,并获得了全体官兵的一致通过(就是内心不同意的,外表上也绝对不敢表露出来)。这部宪法,最大的特点是将反官僚反腐败写入了宪法,明确了在所有政权外建立一个监督政权的机构(李锦江模仿香港廉政公署之作);
  在由下到上的整风中,一些已经油条的军官们也身不由己的进行了改变,部队的官僚作风及种种形式主义都得到了克服;太行山革命根据地政府、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政府、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军工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医院、红旗日报等,一个个原来没人愿去的机构一一建立了起来,各项工作正在迅速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整风的同时,在派出部队协助的情况下,大量的工作组下到了附近的农村,开展了减租减息,打土豪分田地的工作。
  大量的地主及开明绅士在被“请”到部队,参观了部队的军容,又看到部队杀鸡给猴看的枪毙了一个顽抗分子——那个一开始被侦察连俘虏的,枪杀了采药人,敢于带着几个庄丁打侦察连战士的土财主——之后,立即同意开展减租减息。(当然,参观的时候,一些超现实的装备没有给他们看,但即使是部队装备的迫击炮和无后坐力炮、榴弹发射器、一大溜的的高平两用机枪就已经够他们眼花了。)
  而那些不同意的,回去之后联络于乡里,企图向上沟通,以进行对抗的,就不再是什么地主、开明绅士,而是上升到了土豪、劣绅、恶霸的地步,被协助工作组的部队迅速镇压,家产充公,土地就分给了无地或少地的贫农佃农。
  同时,受到镇压的还有一些民愤极大,一贯横行乡里的土霸王之流,只不过,这样的情况极少,大多数平时就横行乡里、恶迹累累的土霸王,一回到乡里就开始了串连沟通,给李锦江和张卫名正言顺的杀了个痛快。而且,这帮人的家资都不是一般的强,充公的粮食、收缴的财物等让李锦江梦里都在笑。
  这样,原来的地主、开明绅士更为不安了,不少人主动向李锦江和张卫提出了要支援部队,上交军粮。李锦江和张卫当然是来者不拒。这样一来,加上从土豪劣绅那里收缴上来粮食,部队的粮食储备一下就扩展到了四个月以上。
  看到这么有利的形势,为了加深效果,李锦江又带他们参观了部队十四日凌晨俘虏的,正在改造的那一个整师的俘虏。在利用那个师长成功引来了一支送粮食的队伍,并顺利吃掉逼问出需要的情报后,李锦江将那个师长连夜从营房那里押了过来,给他们进行了“见面交流”。
  这样,就更为坚定了地主、开明绅士们“支持”革命的信心。在此后,由于李锦江和张卫的措施得力,除了几年后的土地国有必须进行外,对他们的财产再也没有触动,甚至还进行了保护,大力鼓励他们与政府合作开展工商产业,支持他们开展对外贸易,不但出口创汇,还制造了几个世界级的工业巨鳄。这是后话不提。
  到了此刻,从这些地主、开明绅士的口中,李锦江也总算弄明白了,13日夜间那场莫名其妙的对部队的枪击的来历。那时,那几个村子在闹土匪,旁边有几个村子已经被洗劫过了,村子里的氏族势力就自发的组织起来,成立民团庄丁,修了嘹望塔,每夜都有庄丁在那里观察。
  那天看到远远的有大量的东西过来,庄丁以为是土匪来了,就敲响了警锣,一帮人就涌了出来。开了几枪后,一看不对,那些“家伙”怎么这么快,好像还——好大!
  然后,一个吓得魂飞魄散的庄丁叫了一声:“妖怪!”
  于是,一众吓得目瞪口呆的庄丁就炸窝了:“我的娘啊!快跑啊!”
  “二爹,我脚软了,拖我一把吧!”
  “妖怪来了,快逃啊!”
  “三毛,我爬不起来了,快来救我啊!”
  “孩子他娘,快开门啊!”
  ……
  于是,在李锦江直感到啼笑皆非表情下,始作俑者顿时明白了“妖怪”的来历,直吓得那名已经是开明绅士的族长两腿发软——起先枪毙的那个,就是带了几个庄丁打了他们,现在自己这可是一个村子都打他们啊!
  最后,李锦江非常意外的又多得了2千多斤小米,这是李锦江绝对没有想到的。按照李锦江和张卫的想法,农村的运动不宜搞得太猛烈,尤其是在封建势力比较浓重的山西,这里的宗族势力比较强,如果过激的话,会将这些势力推到敌方去,迫使他们死心塌地的与我作对。
  而且,“过去”的历史实践证明,私有制在一定的时间里还将继续存在,不重视做好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将来会极大的伤害我们自己民族产业。某些国有或者公私合营的企业难以发展行业,与其由国外企业、势力把持,不如让国内的民族产业去占领。
  因此,对广大的地主阶层,只要不是过于恶劣,李锦江和张卫只是采取了减租减息的运动,以减轻农村的矛盾,激发广大贫苦农民的革命热情;同时,保护了地主的财产,今后引导他们将财产投资于工业、矿业,让他们尝到甜头后,进一步向民族资产阶级过渡,争取和他们以合资等方式,逐渐建立自己的民族企业,向工业化社会过渡,为将来中华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工作组顺利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成立了农村基层民兵组织,成立了农村政权,在农村站稳脚跟后,部队迅速剿除了附近的土匪,或者迫使他们向外发展。同时,将附近的长治、潞城不声不响的拿下,并派出部队警戒,封锁消息,从外面进来都可以,出去的一律扣留三天,以给李锦江和张卫谋划的“起义”充足的时间。
  这两个县,都是产食之地,补充李锦江打下的那个师的粮队,就是从长治发出的。拿下这两个县,还有一个目标,就是粮食。李锦江和张卫将粮食发放了一部分救济贫民后,余下的全部充公(李锦江和张卫到此才算松了一口气,此后部队的军粮再也不用发愁了),并成立了县一级的政府。同时,大力开展各种运动,成立民兵组织。
  24日整风一结束,部队的改革就立即开始了。
  部队成立了陆军第一军校和两个军直属教导团;成立了总参谋部,下辖南北两个参谋处;成了军事情报局,下辖南北两个军事情报处;成立了空军学院及空军司令部,原路航团团长担任司令员兼院长,熟练的飞行员都抽调了进去,又补充了一些原来师里的技术兵进来;成立了后勤总部,原后勤大队大队长担任后勤部长,253兵工厂和第七战略仓库也划归后勤部管理。
  部队在抽调了大量的干部战士后,各团都存在人员不足的问题,李锦江和张卫封存了大量闲置的装备,如炮团的火箭炮、地对地导弹,战区防空团的中程地对空导弹,陆航团的大量直八及部分直九、直攻1直升机,原各混成团中多余的坦克、装甲车等。
  原来的陆航团、炮团、战区防空团、后勤大队等,由于面对的敌人已经不同了,出于现在形势的需要,在精简了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