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折1927-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的陆航团、炮团、战区防空团、后勤大队等,由于面对的敌人已经不同了,出于现在形势的需要,在精简了设备之后,就拆分到了各个混成团去;将五个混成团拆开,整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四个缩编的混成团。
  对外及记录则称为四个师,一个团当作一个师,各连就直接成为团,排则成为连,把架子搭了起来。按一军两师的编制,对外号称两个军,即中华工农红军第十七军和中华工农红军第十九军,并按军的编制开展集训。
  此时,原来的各团、大队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后,已经拆分得面目全非,原来的各团、大队一级的军官,经过张卫与李锦江有意的调整、打散,削弱了他们的影响力,加上整风运动中对干部、战士的政治教育,张卫和李锦江在这支部队中树立了绝对的权威,终于把部队牢牢的掌握在了手中。
  对于这样安排,李锦江是满意的,张卫干政治是一把好手,他发现部队有山头主义的倾向后,就果断的做了他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李锦江也正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专心的对部队进行整编。李锦江一直以来对张卫都是异常的信任,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当年,李锦江还在向少校努力奋斗的时候,当时任副师长的张卫就是李锦江的上司,李锦江一直以来的提拔以及推荐到国防大学进修,张卫都从中出了大力。后来,组建数字化师那一年多时间的共事中,两人更是在思想和办事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对对方都有了深刻的了解。
  李锦江知道,张卫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相反,张卫是一个非常顾全大局,以集体利益为重的优秀GC党员,他时刻都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但他又不机械教条化。
  这在1927年以及建国初期,只是很普通的GC党员中的一员,因为那时候的GC党员,普遍都具有献身精神,一切都是为了集体。但在2012年,中华国那时的普通党员当中,真正能够从集体角度出发的,就只是党内的一小部分了,而这,也还就是在部队,如果在地方,更是凤毛麟角!
  这点,是自己最佩服张卫的地方,无论对于什么事,张卫的都是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出发,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不惜得罪以前的那名TZD师长,也要支持自己对数字化师进行革新的原因。
  同样,李锦江也知道,张卫对他也是知根知底的,知道他虽然有私心,想上到一个相对高的位置,但决不会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相反,李锦江之所以想上到一个较高的位置,根本原因还是对目前官场上的腐败风气所不满,想等自己到了那个层面后可以改变这种现状。
  因此,张卫对李锦江,历来都是关心与支持,就像父亲对于儿子那样,有关怀和照顾,偶尔还给顽皮的孩子料理料理纠纷。正是有着张卫的支持,李锦江才得以放开手脚专心干军事,使得第九数字化师在整编完毕后比起其他数字化师的战斗力要强上不止一筹,因而导致了那名TZD师长到第九数字化师来镀金。
  但李锦江也认为,张卫有一点非常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心软。
  


师里面也有着好几个没有什么本事,就是靠混关系混上来的军官,在整风中,按照李锦江打算就要将他们一一打回原形,可是张卫却只是将他们放出部队去,还由着他们担任了根据地政府的一定职务。现在,出于对过去的革命先辈的崇敬及一种感恩的心态,张卫又执意的要求派出一支部队南下,准备支援现在的井刚山革命根据地。
  在团、大队以上军官会议的时候,张卫就提出了派遣部队南下,建立革命根据地,支援未来的中央苏区的计划。李锦江内心不赞成这个计划,作为一个现代人,已经知道了历史的进展,知道了在MZD的领导下,历史上中华国产生过的种种问题,就绝对不该让历史再次发生。
  而且,李锦江也有自己的想法。
  李锦江知道,历史的进程随着自己和第九数字化师的到了,已经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说,在第九数字化师这么先进的一群人及这么先进的武器的帮助下,中华国已经不必要再走以前的老路子,完全可以想法拒小日本于国门之外,起码也要拒之于华北平原之外;
  蒙古不能再任由苏俄联分裂开去;以前由美国为主构建的沿太平洋封锁线不能再让其构建起来;作为世界油库的中东,中华国也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利益,以使今后的中华国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等等。
  这一切,在老天爷让他回到这个年代后,李锦江认为自己都有责任去实现它!
  而这一切战略构思,不是21世纪有过亲身经历的人,是很难想得出来的,如果再接受以前的革命“先辈”的指挥与制约,中华国很有可能会再走上以后的老路上来。这是李锦江不能容忍的!
  况且,在师里,也有部分小资产者出身的党员,也有部分生活作风有些小毛病的党员,如果中央还是以MZD为首,对此决不能容忍。可以想见的,在今后的肃反、整风等等运动中,现在师里的很多优秀的同志没有倒在敌人的枪口下,却会倒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
  感慨于整个师上下都对自己非常的信任,相信自己会带给他们一个与“以前的2012年”完全不同的人生。作为一名来自未来、有着一系列先进思想、理念的人,为了自己,为了自己这一师人的利益,李锦江也决不会甘居人下!
  因此,在看到张卫已经铁了心要完成这个计划后,李锦江就主动答应了这个计划,但却以南下是GM党的根据地,面对敌人的压力大,指挥作战自己最在行为由,李锦江提出了由自己来进行;同时,以夺取武汉汉阳铁厂与汉阳兵工厂为由,将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地点改为大别山,与未来的中央苏区互为犄角。
  这样,以张卫和的本事,太行山革命根据地一定能够建设得非常繁荣,可以算一个1,而中央苏区即使也建设得非常繁荣,但只要自己将大别山根据地建设好,并分开距离,自己这一部分算,那中央苏区再好,也就只能算一个1,自己和张卫就已经多了个。况且,加上其他革命先驱的成就,MZD的成就最多也就只能。这样,就消弱了MZD的影响力。
  而且,在成立苏区中央政府的时候,自己可以在中央苏区中想法发挥影响,以大义让贤的名义,将苏区首都定在太行山根据地,那样,MZD的影响力就更低了。
  即使MZD到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发展,由于那些不能给公之于众的原因,以原第九数字化师为主的太行山根据地的政府、部队一定不会给MZD太多的发展空间,他也就发展不出什么成绩来,也影响不到谁。事实上,有着第九数字化师的缘故,太行山根据地是任何非原第九数字化师人的禁地,无论谁到了那里,都会发展不起来。
  所以,在整编、集训之后,李锦江放心的踏上了南下的路程……
  天已经大亮了,李锦江坐在装甲指挥车中,看着显示器上显示的地区态势。借着黄河冰封,昨晚部队已经渡过黄河,正隐蔽在一片树林里。放出了侦察哨后,下面的战士们早已睡了,李锦江却完全没有一点睡意。
  地区态势图上,态势控制直升机的监控下,周围一百公里范围内的动静都历历在目,远程无人侦察机也将前方四百公里范围内的图片发了回来,经过电脑拼凑,师部参谋正在对原先拟定的几条适合的行军路线进行详细侦察。
  李锦江没有参与对行军路线的安排,他现在等的,是一个结果,等待充分的侦察后所获得的正确的结果。等到这个结果出来后,他再做出最终的决策。领军的人,决不能事事为之,不然,一则束缚了下面的创造性;二是不可能有这个精力;三则是主事者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去仔细探察,如果强要为之,最后,由于细节处不能掌握,反而会坏事。
  他的思绪已经飞到了昨天……
  临走前,李锦江和张卫在最后交谈的时候,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张卫交换了意见。李锦江知道,自己的小九九张卫不一定会同意,他也没有在这个方面多作解释,他只是希望与张卫之间达成默契,希望在对外,扮出一幅因为两部分不和,因而一部留在太行山,一部南下寻求发展的姿态。
  不和的原因李锦江也想好了,就是在根据地的选择上。两人一人希望就地在太行山,一人却执意认为南下攻坚占领武汉有益于革命,因为分歧,两人势成水火,从而导致了决裂。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隐蔽的发展壮大自己,使敌人不会过早的关注自己,集中力量对付自己,为发展赢得时间;同时也可以分别周旋于GM党的各个势力之间,给善于分化收买的蒋结石一个“收买”的机会,多捞好处。
  当然,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李锦江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为了在GC党内争取更大的势力,为将来打下基础!李锦江知道,当上了主席的如果不是张卫或者自己,那么自己构思就没有了实现的基础。而如果张卫或者自己当上了主席,出于同一个地方另一个人要想当上另一个重要的职务,而且保证能够服众,那将是很困难的事!
  两个一起发展的人,他们的成就再大也就是一个,而两个分别发展的人,发展的哪怕不是最好,但成就却是两个!张卫的构思,是在两方都取得很大的成就后,由聚在两人身边的别人来推动张卫与自己“和解”。那么将来要实现自己的构思,所遇到的阻力将小得多。
  张卫虽然不知道李锦江的想法,但出于长期以来对李锦江的了解,他相信李锦江不会做什么对中华不利的事,因此他没有反对。
  下午十七时,李锦江以“国民革命军特196军”的名义,明码通电全国,宣布“国民革命军特196军”现在已经由中华GC党领导,在山西太行山开始起义,署名是师长李锦江!接着,两小时后,张卫也发布通电,宣称“国民革命军特196军”还是由GM党领导,并称GC党已经被驱逐出“国民革命军特196军”,现已逃出山西,狼狈向南逃窜,署名是军长TZD!
  张卫的通电发出后,李锦江便登上装甲指挥车,一手抓住车门轴站立在门上,最后向张卫和其他一块来到这个乱世的同志们敬了个礼,然后钻入车中,下达了出发的命令,中华工农红军第十七军(包含第一、第三师)的车队缓缓启动,中华的历史从此走上了全然不同的历程……
  而这一天,是1927年12月26日!
  李锦江牢牢记住了这一天,原因是,因为这一天是他提出来的,所以,就记得牢一点……
  按照李锦江的计划,2天后,也就是28日,张卫也要以师长张卫的名义,向世界明码通电“国民革命军特196军”在山西太行山起义。
  一支部队相隔两天,在同一个地方起义两次,相信全世界都会为之疯狂吧!李锦江在心中暗暗想到。
  其实,按照李锦江的计划,如果可以选择,他还想更早一些发动。可是,为了部队的整编,李锦江必须多等2天——为了保证战斗力!
  新整编的团中,别的团调来的干部战士与原来的干部战士没有熟悉,不能形成彼此之间的协同,那么部队的战斗力是得不到保证的。多花这2天的时间,进行了一些分队与分队、连与连之间以及部队行军队形的配合演练。时间上不允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