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4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茜茜公主从未与唐宁单独相处过,这一回,小公爵很乖巧,把姐姐送到伯爵府之后就借故溜走,让小情侣有机会独处,真是好孩子。

    唐宁先问问情况:“茜茜,你姐跟奥地利皇帝的婚事有眉目了吗?”

    茜茜公主:“哦,他们已经定婚了,不过……我姐姐略有点害怕,她说,哈布斯堡家族规矩森严,而且,太后很凶的样子。可怜的姐姐。”

    哈布斯堡家族就是奥地利的皇族,现在是整个德意志邦联的主导者,影响力暂时比普鲁士还大,以前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族。这个神圣罗马帝国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曾经是统治整个德意志地区。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拥有实际权力的皇帝统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哈布斯堡与普鲁士王国是统一德意志地区的两大竞争国家。历史上的哈布斯堡王朝更是最显赫的皇族之一。曾经出任奥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奥地利帝国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国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亚国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国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国王(1580年—1640年),和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境内及南部斯拉夫地区若干王国、公国的国王、大公与公爵。

    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皇族,自然规矩大。

    唐宁:“这就是当皇后的代价。你要是嫁给我啊,那就轻松了,我等你25岁之后再考虑生孩子,有10年的时间,你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想怎么玩儿我都陪你疯,好不好?”

    这是求婚吗?怎么说得这么轻巧,一点都不正经!茜茜不知道怎么答他,他倒是一点难为情的样子都没有,继续忽悠:“环游世界,看遍人间的美景。多姿多彩的北美、无边草原和原始森林的南美、冰天雪地的北欧、沙漠连天的澳大利亚、神神叨叨的印度,古老神奇的中国,小巧精致的日本……”

    茜茜格格一笑:“那不是比我爸爸还疯?我爸爸被人称作‘疯子麦斯’你知道吗?”

    唐宁:“那你就当大疯子茜茜吧,嫁给魔鬼大使徒唐唐,正是天生一对儿。”

    茜茜公主也憧憬着幸福的未来,只是有些担忧:“你是魔鬼大使徒,我爸还好,他不管事儿,我妈妈……不知道她会不会同意。”

    唐宁拍胸脯保证:“你弟弟支持我们,你妈妈那里好说,你姐嫁给了有权的皇帝,你再嫁给有钱的土豪,这是多么完美的婚姻,我可想不出卢多维卡公主有什么不同意的,我先到苏黎世解决一些工厂的事情,然后等我回来的时候,你妈妈也应该从维也纳回来了,我再向她求婚。亲爱的,我得去苏黎世了,真舍不得啊……”

    茜茜公主已经用秋波里的柔情答应了他的求婚,看来卢多维卡公主是他们唯一的障碍了,唐宁迎上她的柔波,把她轻轻搂入怀中,好好温存一下先。

    抱了一会儿,茜茜猛然从唐宁的怀中起身,惊道:“你的德语!太棒了,我刚刚居然一直没感觉出来你一直没说法语,好强大……学得真快!”
第61章 魔鬼使徒
    那位唱挽歌的科学家是化学教授,当晚酩酊大醉,在伯爵府住了一夜,第二天,写了一篇流传极广的文章,将理性与激情联袂,把昨天伯爵大人的话语整理成文娓娓道来,发表在当地最大的报纸上,标题是:剑桥伯爵杀死了上帝,当时我在犯罪现场。

    这篇文章后来翻译成了十几种文字,引起轩然大波。不明真相者目瞪口呆,在他们眼中,唐宁成了彻底的无神论者,而且是相当凶残的那种。而有一定科学素养的阅读者则在内心深处划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这是真的吗?似乎是真的。不管怎么样,科学界相信的人大有人在,甚至诞生了温莎主义者,奉唐宁?温莎为科学界第一大神,顶礼膜拜。

    不久之后的《自然》杂志发表了详细论述进化论的书,不过,这篇文章是两人合著,而且阿尔佛莱德?罗素?华莱士是第一作者。这篇文章纪录进化论的诞生过程是这样的。

    华莱士发现东印度群岛上的动植物,在东西两边的岛屿上完全不同,其间可以画一条清楚的分界线。例如,从婆罗洲和西里伯斯岛之间,往南到巴厘岛和龙目岛两小岛之间可以划分开来。这条线后来称做华莱士线。

    东边岛屿及澳大利亚的哺乳动物,很明显地比西边岛屿以及亚洲的动物较为原始,说得再详细一点就是比世界其他各地的哺乳类都要原始。这样看来,好像澳大利亚和东方一些岛屿,在很早以前便由亚洲大陆分开来,那时大陆上只有原始的哺乳类,有胎盘的哺乳类是后来出现的,而且只有亚洲大陆才有。新西兰恐怕是更早以前就分开了,因为它连哺乳类都没有,倒是有原始不能飞的鸟,即存活至今的最有名的无翼鸟。

    那么在亚洲大陆上较高级的哺乳动物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华莱士无法理解,他发了很长的电报给唐宁,表达自己的疑惑,经过唐宁的启发,终于,华莱士想出了物种进化的原理,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完善了这个理论,唐宁还叫华莱士返回伦敦,带上他收集的标本和摄影作品,举办一个科学展。

    虽然华莱士是进化论的第一个发现者,可是唐宁对进化论进行的补充更令人胆颤心惊,直接表达了生物遗传的互补双链大分子的猜想,更是把多种生物的进化树画了出来,而且还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人类的进化路径,彻底否定了神创论。

    对于各个岛屿和大陆生物的不同,唐宁建议华莱士:“你把世界地图上各个大陆剪下来,看看会发现什么。”

    华莱士遵照唐宁的指示,剪下了世界地图,经过多日的观察和苦思,终于一拍大腿:哎玛,看来在远古时代,所有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于是,大陆板块漂移学说也诞生了。

    《自然》杂志上的论文发表,达尔文看到了,脸色发白,肠子都悔青了。他早就在写进化论的书,他的朋友(包括地质学家c。赖尔)知道他正在写这样的书,有几位读过他写的初稿的人,劝他赶快写好,免得被人抢先。达尔文却不愿意匆匆赶完,于是真的被人抢先了。

    达尔文是个特别怕老婆的人,因为他是个绅士,特别温和的人,看到老婆生气他就会很自责,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惹老婆生气。而他老婆埃玛是个虔诚的教徒,试想埃玛要是发现老公要杀死上帝会是什么心情?这也是他不敢轻易出书的原因之一,恐怕这才是真实原因……

    这下好了,完全没有问题,教徒们所有的怒火都集中在了华莱士和唐宁身上,达尔文最多只能敲敲边鼓。华莱士本来就不出名,这下一举成名,但最吸引火力的还是新晋的剑桥伯爵,唐宁本来就名满天下,他赞助华莱士东印度群岛之行不说,他还直接点明了人类的进化路线,比华莱士更过份。

    火力都让别人吸引力了,本应高兴才对,为何我这么惆怅?达尔文茶不思饭不想,彻夜难眠。听闻华莱士回到了伦敦举办科学展,更是愁眉不展。达尔文的朋友鼓励他去一起参展。这场盛事再错过,恐怕达尔文真的只能敲一辈子边鼓了,他满怀忐忑地去拜访住在思陀园唐宁家里的华莱士,表达了自己参展的愿望,还把自己写了多年的书稿拿去。

    达尔文和华莱士原本有一点交往,达尔文更是华莱士尊敬的地质学家,华莱士看了达尔文的书稿,当天就给唐宁发电报:“老大,好像有人比我们更早发现进化理论……”

    唐宁回电:“谁呀?查尔斯?达尔文?”

    华莱士:“哇,您真神了,就是他。我看过他写了好多年的书,列举的证据比咱们的还充分,这个,我想邀请他参加进化理论科学展,您看……”

    唐宁:“我听过好像他是在写这种书,这是好事,让你的理论更充分,这些事你看着办吧,我又不是职业科学家,只是很乐意看到一种有趣的真相被发现。是你发现的也好,是达尔文发现的都好,你们都对生命科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我为你们感到骄傲,等我回到伦敦请你们一起大吃一顿。”

    其实华莱士怀疑早在自己之前唐宁就已经想到了进化理论,因为唐宁启发自己的方式相当明显,可是唐宁却把这个伟大的发现的机会让给了自己,使华莱士很感动,使本来就很绅士很尊敬达尔文老师的华莱士更谦逊,决定在科学展上澄清一件事,把达尔文的名字放在自己之前,称是达尔文先生第一个发现了进化原理。

    达尔文不用再敲边鼓了,不过,您知道,他这回要忍受老婆大人的折磨了。

    达尔文自然也无法面对这么绅士的两个家伙,他提议,三人一起把《物种起源》这本书写完。第一作者是达尔文,第二作者华莱士,第三作者唐宁。唐宁补充的是双链复制机制的猜想,人类进化的猜想和证据,主要是古猿化石中头骨里看出来的脑容量的变化,证明从古猿到人猿,脑容量越来越大,越来越聪明。还有一个是唐宁启发华莱士想出来的大陆板块漂移学说,这个启发更明显,华莱士直接把它归功于唐宁第一个想到的。

    达尔文的展品最主要的是“达尔文雀”。他在太平洋距厄瓜多尔约1000公里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加拉帕戈斯是西班牙语“海龟”的意思)有一个重要发现,船在那里停留了5个星期。最引起达尔文注意的是岛上的许多种雀,后人称达尔文雀。这些雀至少可以分为14种,它们的差异主要是体形大小及嘴巴形状不同。这些种类的雀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的,但看上去却和南美洲大陆上的雀很相近。

    该怎样来解释这些雀所具有的特殊性质?这些雀又为何与一般的雀类不同?它们又怎么会分为彼此不同的十多种?达尔文认为最合理的假说是,岛上的雀是从大陆型雀繁衍而来,在岛上被长期隔离而分化,而分化又是因取食方式不同所造成的。有3种仍然保留大陆型雀的习性——吃种子,但是各吃不同的种子,刚好是大、中、小三种大小的种子,两种吃仙人掌,其他多数吃昆虫。

    雀的食性及身体上的特征为何会改变呢?这个问题使达尔文好几年都困惑不解。1838年,他读了马尔萨斯40年前的一本书后,才渐渐地对这个答案浮现出一线曙光,那本书是《人口论》。马尔萨斯主张,人口的增加最后必然超过食物所能供给的程度,因此最终将通过饥饿、疾病或战争等使人口减少。“生存竞争”就是在这本书中看到的。

    想到他观察的雀,达尔文恍然大悟,原来食物竞争扮演了重要的机制,越有效地争取到食物,就越有利于生存。起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