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中,总是抱怨对方、抱怨其他人、抱怨政府、抱怨社会,甚至抱怨命
们
待
以
吵
运、
抱怨老天,抱怨的总是别人,而自己则充满无力感,
父母回来 ” !
这就是今天的 “等待
大白然并不仁慈。在生物世界里,当一个种族内成年的成员
够的生存能力时,这个种族会面临受到白然界淘汰的危险,这是优胜劣
不具备 足
汰
定律。
第 28 页 共 81 页
然而今天,却有很多父母以为最重要、为家人最应做的事就
是努力 赚
钱,把金钱留给下一代,正是这些想法使孩子在
“ 育婴箱 ”内成长,不 能
面对风雨。但是,没有经历过真正成长过程的孩子,虽然有钱买食物让
已在生理上成长和活下去,但却无法使自己在心理上有同样的成长
无忧,但总是活得不快乐。他们会错误地以为可以用钱去买到这份快乐,
结果就是 “ 富不过三代 ” !
十万年前人类所需的能力,今天没有多大用处。那么,今天
自
—衣食
的人需 要
些什么能力呢 ?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咨询经验总结出了
“ 健康心理 ”应具
备的 36 项能力。当一个人成年时,拥有这
36 项能力,他将可以在今天 的
人类社会中成功地做到照顾自己、保护家人,而且每天活得成功快乐。
什么是 “健康的心理 ”?
我在 2000 年总结出由 35 项心理素质构成的健康心理的定义,
在香 港
出版的《情绪舒导学》一书中列出。 2003 年初做了轻微修 改,增加了一 项,
共 36 项如下。
这 36 项心理素质,分为 6 大类 :
1。 思想态度 — 最基本的处理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态度
2。 学习提升 — 保持与时共进、乘风驭浪的能力
3。 自我管理 — 有效地照顾自己的人生
4。 人格发展 —有效地为自己进行定位
5。 情绪智能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6。 人际沟通 —有效地与其他人相处
这 36 项心理素质都可以从思想和模式上呈现出来,以下就是
解说 :
1。 思想态度
扼要的
(1) 对所有的人、事、物都抱着 “ 三赢 ” 的态度 :我好、你好、世界 好
(2) 常怀着 “ 我如何能做得更好 ?”的态度
(3) 经常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4) 在困难时能够刻苦坚持
(5) 灵活
(6) 有创意,富于幽默感
2。 学习提升
(7) 对很多的事物都有兴趣
(8) 有效地运用内感官
(9) 想掌握有关的学问和知识
(10) 多问 “为什么 ”和 “如何,,
(11) 不满足于简单答案而想了解更多
(12) 有尝试的勇气,可以付诸行动
3。 自我管理
(13) 自己可以做的不假手他人
(14) 白己想要的自己去争取、创造
(15) 以自己能够照顾自己为荣
(16) 爱护和尊重自己
(17) 有效的时间管理
(18) 有效安排自己要做的事
4。 人格发展
第 29 页 共 81 页
(19) 认识自己拥有和未有的能力
(20) 能够改变妨碍自己成长的信念
(21) 具备有效思维的能力
(22) 肯定自己拥有与别人一样的资格
(23) 尊重每一个人的界限
(24) 认识和珍惜自己能够做到的对世界的影响
5。 情绪智能
(25) 明白情绪其实是来自本人的信念系统
(26) 接受自己的情绪
(27) 具有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28) 关心别人的感受
(29) 明白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
(30) 能够接受 “失去 ”
6。 人际沟通
(31) 有效表达白己的意思
(32) 能够主动与人接触
(33) 接受跟自己不同的人
(34) 能够妥善处理别人的不当言行
(35) 能够面对公众说话
(36) 良好的谈判辩论能力
这 36 项心理素质,任何人都不会天生就有,而是必须在成长
培育出来。这些心理素质,不会限制一个人的人生取向和生活模式。相
地,无论在什么环境、做什么工作,都能够让这个人活得更开心、更成
所有的心理索质,都可以在家庭、学校,经由成年人引导而让孩子建立
来。
假如没成长,在恋爱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过程中
反
功。
起
一个没有充分成长的人,他会欠缺上面
36 项中的某些心理素 质,同
时会有与那些素质有关的问题出现,看看今天社会里青少年的问题,便
很容易知道他们在哪些地方没有充分成长了。
总的来说,没有充分成长的人,还会保持小孩子的心态
没有做该做的事、不能妥善地照顾自己、有问题出现时不是逃避就是找
人代其解决、多抱怨、无力感重、人际关系欠佳、只求外表威风、不讲
际的提升 ……
这样的人,往往期望在婚姻中找到父母,而婚姻配偶是不能
母的,就算愿意也绝对不会成功。所以,很快便有失望的情绪出现,对
方有大量的不满,婚姻可能因此而变得极不愉快。
会
:不负责任、
别
实
做对方 父
对
不少婚姻里,因为两人都没有充分成长,而每天都生活在争吵中。
样的人,在婚姻破裂分手时会感到十分痛苦,不愿放弃对方。他们的内
有一个矛盾 :这个伴侣不能继续,但是,我不 能放弃爸妈 !
有人结束一段婚姻,很快便展开另一份感情,也有人在一份
题的感情关系尚未结束时便展开另一份感情关系。这些人都是迫不及待
在找爸妈,结果是另一次的失败和失望。
没有充分成长的人,如果了解了自己的状态与需要,就可以
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帮助自己补回那份成长。这是一个过程,需
一段时间,若能有 NLP 的帮助,会更快、更 理想地完成。
这
心
出现了 问
地
不断提 醒、
要
第 30 页 共 81 页
埃里克 · 埃里克森的 “成长的五个阶段 ”
社会学家埃里克 · 埃里克森 (Eric H。 Erikson) 的研究指出,一个人
从生到死,共经历八个心智成长的阶段。如果在某个阶段里因为某些原
而没有充分地成长,这个人在生活中会感到乏力出现困扰。最初的五个
因
阶
段应该在 21 岁之前形成。我发现很多辅导个案的情况与他说的吻合
的心理障碍 。与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有很大的关系。
21 岁之前五个阶段的主题成长需要是 :
· 第一个阶段 :1 岁以前 —信任与不信任
· 第二个阶段 :2 岁一 3 岁— 自主与羞愧
· 第三个阶段 :4 岁一 5 岁— 主动与内疚
· 第四个阶段 :6 岁一 11 岁—勤勉与自卑
· 第五个阶段 :12 岁一 21 岁 —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下面简略地介绍每一个阶段的意义。
第一阶段 :1 岁以前一一信言任与不信任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
· 肚饿 — 被喂食物
· 受惊 — 被拥抱
· 哭泣 — 被拥抱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
方。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人。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
全的地方。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
个性 (特征 ):
· 表现得异乎寻常地害怕被遗弃 ;
· 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
· 需要别人照顾 ;
· 不能信任任何人。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
·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表现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
暴饮暴食,或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
第二阶段 :2 岁一 3 岁—自主与羞愧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
·u23401X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注意到身休的能力及限
(如控制大小便 )。
若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支持及尊重,他会获得
满自主能力的感觉,觉得他自己对这个世界 有一份影响力。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在成长中得不
或受到恶意的批评及嘲笑,尤其是在他尝试学习如何控制大小便的过程
中,他很容易产生害羞及羞愧的感受。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
个性 (特征 ):
· 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 ;
· 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 ;
· 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人 ;
:今天
地
安
的
制
充
到鼓励,
现以下 的
第 31 页 共 81 页
· 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
· 经常做出不恰当的道歉。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
;
·u19981X知道白己真正需要些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
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第三阶段 :4 岁一 5 岁— 主动与内疚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
· 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白己的主意行事 ;
· 发展出主动性。
若在这个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的支持,他
出他的想法,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家长不支持他,反
出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
者秘密地进行。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
个性 (特征 ):
· 害怕犯错 ;
· 感到无助及内疚 ;
· 只懂得安慰别人 ;
· 回避风险 ;
· 隐瞒错误。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
· 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
· 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
· 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
·u19981X断地去讨好别人。
第四阶段 :6 岁一 11 岁—勤勉与自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
·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学
孩子与其他孩子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
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经常严厉地批评或
子,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他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
不及别人的感觉。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
个性 (特征 ):
· 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 ;
· 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 ;
· 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
· 凡事要求完美 ;
· 经常拖延及耽搁 ;
·u19981X知如何达到目标。
怕有新的 经
会常常 说
而因他 做
或
现以下 的
习并表 示
忽略了 孩
或
现以下 的
第 32 页 共 81 页
第五阶段 :12 岁一 21 岁 —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
· 找出怎样适应世界的方法 ;
· 接受自己生理上的变化 ;
· 界定自己对于异性的身份 ;
· 界定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
· 确定人生应怎样过。
;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允许他去探索自己的梦
觉,尝试新的想法,他会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